交互設計筆記|如何進行需求分析?(附案例分析)
文章以某商城會員體系為例,結合作者自己的一些工作經驗和體會,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交互設計前期的需求分析過程,一起來看看~
交互設計崗位的輸出物中,線框圖是最直觀的、大家所熟知的輸出物,但可能并非是最重要的輸出物。前期的分析過程,更能體現一名交互設計師的能力與水平,更能讓設計方案有理有據。
在本文中,將結合自己的一些工作經驗和讀書體會,對交互設計前期的需求分析過程做一下整理。既是分享,也是自己的一個總結思考。同時,會用個人的一個C端案例——某商城會員體系,做示例分析。
一、為什么需要需求分析
1. 需求的來源
需求通常有兩種來源:
- 被動需求;
- 主動需求。
被動需求,即PM給出需求到交互設計師,這里根據項目的大小,需求傳達的形式包括PRD、口述、線框草圖等。交互設計師與PM溝通、理解并確認需求,然后通過需求分析的過程,提煉出設計目標,進而輸出解決方案。
主動需求,即交互設計師主動挖掘需求,通過數據分析、用戶調研、收集用戶反饋、可用性測試等手段,挖掘出需求。在與PM溝通、確認過后,通過需求分析的過程,提煉出設計目標,進而輸出解決方案。
2. 底氣來源于過程
得到需求以后,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從需求中提煉出設計目標。交互設計師通常關注的是產品的設計實現層面,即如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其輸出物也不是單單一個設計方案。我們需要通過分析得到解決方案,也需要對應的衡量指標、預期要達到怎樣的效果。
如下圖常見的的交互設計流程,如果說我們忽略了前期的需求分析、原型設計、信息架構設計等核心步驟,直接進入原型設計的階段,那一個缺乏嚴謹的分析過程、缺乏設計目標指導的方案,其說服力如何?方案的效果如何評估?設計的價值如何體現?
而且后期方案評審缺乏依據的話,大概率會出現各種返工、修改方案的情況吧。
需求分析是交互設計的第一步。
二、需求分析的誤區
了解需求分析,首先要了解需求分析的四個誤區,如下圖所示:
誤區一:需求分析是產品經理的事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的崗位職責區分,如下圖所示:
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關注的層面是不一樣的,其思維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產品經理通常關注產品的業務層面,交互設計師通常關注產品的設計實現層面。
產品經理關注產品業務層面的問題,絕非具體的某個功能是什么,界面應該做成什么樣子。而是聚焦在產品的戰略和發展規劃、商業價值分析、市場分析、如何建立產品閉環。
在將產品的戰略轉化為產品的目標后,需要考慮需求的挖掘、分析、管理、輸出產品需求文檔(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需求分析,指的是分析哪些需求應該做,哪些需求不應該做,需求的優先級是怎樣的,應該如何做。區別于本文中講述的交互設計師的產品設計實現層面的需求分析,即分析提煉業務目標、用戶體驗目標、對應的衡量指標及設計目標。),通過協調資源,協調團隊合作,以推動產品目標的實現。
交互設計師關注產品設計實現層面的問題,前期通過分析業務需求和用戶需求,明確業務目標、用戶體驗目標、衡量指標,提煉設計目標;輸出流程圖、信息架構圖、交互原型方案及文檔;后期持續跟蹤優化產品體驗,挖掘更多可能性。
因此,交互設計師必須要了解需求,并且需要具備對需求進行分析、拆解、提煉的能力,這樣才有助于輸出好的設計方案。
誤區二:把自己當做目標用戶
平常工作中,我們在討論用戶需求的時候,常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這種狀態:“我覺得用戶需要這個功能”、“我覺得如何如何”,交互設計師在分析需求的時候,經常會不經意得把自己當成了目標用戶,陷入設計師的自己臆想當中。而到底是基于目標用戶的需求分析,還是基于設計師自己的臆想進行的分析,對后續的設計方案可行與否的影響非常大。
我們的產品視角會阻礙我們成為目標用戶,并且,我們根本就不是目標用戶,我們沒有他的感受、體驗、想法。盡管我們可以嘗試用同理心去感受、理解用戶,或者假裝自己是目標用戶,但都不是效果好的辦法。
目標用戶角色分析(即用戶畫像)是當下行業內比較認可的一種方法,它是對目標用戶特征的勾勒,是真實用戶的典型。需要注意的是:用戶畫像里的用戶并非真實的某個人,而是通過對一些用戶的需求、行為、感受等進行研究,抽象提煉成為一組典型的用戶描述,用以幫助交互設計師分析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目標。
用戶畫像的構成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用戶的基礎屬性、用戶特征描述、用戶目標。
我們在搭建用戶畫像的時候,通常采用定量的用戶數據和定性的研究結合的方式來輸出用戶畫像。當我們討論用戶需求的時候,可以嘗試把典型用戶帶入到我們的產品中,看他需不需要這個功能。
(用戶畫像在當今互聯網大數據的環境下,應用非常廣泛,如:智能推薦、精準營銷、數據報告等。這種用戶畫像的搭建方法、分析過程、維護就更為復雜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誤區三:設計就是聽用戶的
設計就是要聽用戶的,用戶說什么,提出怎樣的要求和建議,我們就怎么做,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可用性測試專家尼爾森的十大可用性測試原則非常有名,他也曾提出過這樣的觀點:
“Don’t listen to users,watch users work ”。
即不僅要聽用戶是怎么說的,更要看用戶是怎么做的,要去觀察用戶的行為。
當用戶提出一個需求的時候,我們需要去思考用戶的特征、使用場景和行為,以及用戶期望得到什么效果。我們不僅要了解用戶的需求,更要去觀察用戶的行為,挖掘用戶背后的動機是什么。
比如說:用戶提出希望在軟件里加一個功能,這是一個表面的要求,但用戶往往很難描述其內在的本質需求是什么。用戶表面的要求可能并不適合我們的產品規劃,或者與我們產品的現有功能沖突,我們只有搞清楚用戶背后的動機,才有可能以其他方式滿足用戶的本質需求,更能讓用戶滿意。
誤區四:只關注用戶需求,忽略業務需求
在如今體驗為王的時代,交互設計師是用戶體驗的忠實維護者。我們通常會去關注用戶的反饋,不太愿意去接受產品經理給到的一些可能會傷害用戶體驗的業務需求。
比如說:產品經理要求想辦法在主任務流程中增加一個banner,這對于用戶完成主要任務會有一定的影響,從界面上看也不會很協調。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產品是需要發展的,最終還是以獲得商業利益為目的。設計還是服務于商業的。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尋求用戶需求和業務需求之間的平衡。我們在分析業務需求的時候,同樣需要去分析、挖掘其深層次的目標、目的,以及實現這樣一個業務需求的衡量指標。思考如何將業務目標轉化為用戶行為,并由此指導交互方案的設計。這樣得到的方案才能盡量滿足用戶需求和業務需求之前的平衡。
三、需求分析路徑
需求分析的路徑如圖所示,分為:業務需求分析、用戶需求分析、確認用戶目標、提煉設計目標。
3.1 業務需求分析
(1)業務需求的理解
對應公司或組織,描述的是如何解決用戶的痛點、問題,滿足用戶的要求,并從中實現商業目的。業務需求強調方案設計的階段性的成果和最根本動機,由業務目標和業務目的構成。
- 業務目標:想要達到怎樣的目標與成果?強調可量化指標。
- 業務目的:實現目標后真正的動機?強調結果。
(2)常見的業務目標
(3)為什么要做業務需求分析?
明確方案設計的目標和目的,使設計服務于更高層次的戰略層,使設計更有價值。反之,沒有制定業務目標的方案,可能會存在以下問題:
- 方案討論容易發散,產生不了可執行的統一方案;
- 缺乏方案評估的標準;
- 方案的效果無法衡量。
(4)業務需求的衡量指標
一個合理的業務需求是可以通過一定的信號和指標來衡量的,信號是指要讓用戶產生怎樣的行為,衡量指標是指通過某一個具體的指標來度量效果。
如下面表格中的例子,首先,分析業務需求的業務目標和業務目的。
其次,將業務目標與衡量指標相關聯。
最后,得到綜合分析結果。
3.2 用戶需求分析
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用戶為什么要用我們的產品?
這必然是基于產品滿足了用戶某些需求,或者為用戶解決了某些問題。
(1)目標用戶
首先,需要確定產品的目標用戶。產品滿足的是目標用戶的需求,我們分析的也是目標用戶的需求。確定目標用戶,應該是在產品的定位、規劃階段便已確立。
(2)用戶畫像
我們通過訪談、問卷、現場觀察等方法來獲取一些真實用戶的信息、特征、需求,并抽象提煉出一組典型的用戶描述,用以幫助我們分析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目標。
我們在分析用戶需求的時候,將典型用戶帶入到產品中,看典型用戶是否需要這個功能。有助于避免設計師對用戶的理解片面化,或者陷入自我的臆想。后續,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用戶的行為分析等,逐步修改、完善用戶畫像模型,使其更為符合目標用戶。
(3)場景分析
結合用戶畫像中典型用戶的信息、特征、需求,我們可以構建典型用戶的使用場景。通過敘事的方式,可以清晰地描述出典型用戶使用產品來達到其使用目標的過程。當然,通過故事版的方式,更為生動、直觀、便于理解。
通過構建用戶場景,我們可以發現典型用戶在場景中的思考過程和行為。并且我們可以得知,在該場景下,理想的使用體驗是怎樣的,為我們分析整理用戶需求和體驗目標提供了重要依據。
3.3 確認用戶目標
結合目標用戶的特征、典型用戶場景、用戶行為,分析得出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目標。
下表以注冊功能為例:
3.4 提煉設計目標
C端產品,通常采用“創造動機、排除擔憂、解決障礙”這三大關鍵因素分解法提煉設計目標(即提煉需求)。
- 動機:用戶使用產品前的動機(可以滿足用戶什么需求)。
- 擔憂:用戶使用產品前可能面臨的擔憂。
- 障礙: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面對的障礙。
通過對業務目標和用戶體驗目標的分析,得到用戶的動機、擔憂、障礙等關鍵因素,并針對每個小的因素給出解決方案,即提煉得出了設計目標。
四、案例分析——某商城會員體系
4.1 需求概述
某電商應用要做一個會員體系。會員類型包括:商城會員、品牌會員兩大類。
商城會員具體包括普通會員(即注冊會員)、VIP會員(需按年費開通)兩種身份,均享受購物優惠。但VIP會員的購物優惠更多,且還有其他福利。品牌會員即用戶購買了某一品牌下的商品,就成為了該品牌的品牌會員,之后購買該品牌下的商品時,享受購物優惠。
購物優惠即不同會員身份享受不同的優惠券可使用額度,提交訂單后,優惠券余額會自動去抵扣對應優惠券可使用額度,達到為用戶省錢的目的,不同類型會員身份之間(即商城會員和品牌會員)可疊加優惠券可使用額度。
優惠券的來源:
- 開通VIP會員,會贈送一定數額的優惠券;
- 使用資金購買優惠券,購買比例為1:5;
- 商城活動贈送。
公司希望通過建立會員體系,以為用戶省錢的方式,提高用戶的下單量,提高優惠券的購買量,且能有盡量多的用戶開通VIP會員。
4.2 業務需求分析
根據需求的描述,提煉出以下7個業務需求,按重要性可分為核心需求、主任務需求、配套需求三類:
- 核心需求:VIP會員開通及續費功能、普通會員功能、品牌會員功能、優惠券功能;
- 主任務需求:下單時計算可使用優惠券金額、省錢記錄;
- 配套需求:短信通知。
根據業務需求,分析其業務目標、衡量指標等。
4.3 用戶需求分析
首先了解一下該商城的產品定位,該商城的產品定位是旨在打造一個為用戶挑選高性價比商品的購物平臺。
(1)目標用戶
該商城的目標用戶特征如下:
- 有一定的電商產品使用經驗的年輕人、中年人;
- 對商品有性價比要求、喜歡貨比三家。
(2)用戶畫像分析
該商城項目在之前已構建了典型用戶畫像,可直接帶入到產品中進行分析,其中一組典型用戶畫像.
如下圖:
(2)場景分析
核心場景一:購物流程
家里的生活用品又快用完了,李霞打開該購物APP,準備采購一些。李霞搜出了一款常買的品牌紙巾,“優惠券最高可抵扣¥6.00”——這么一段描述映入眼簾,18包的紙巾價格是¥39.9,現在可以少花將近六塊錢嗎?
這激起了李霞的興趣,點擊進入了商品詳情頁,看到了商品大圖下方價格旁關于抵扣的詳細描述:
- 優惠券最高可抵扣¥6.00;
- 當前總共可使用優惠券抵扣¥1.50:包括普通會員身份¥1.50。
再看下方有一段提示:開通VIP會員,可抵扣¥4.50(附VIP頁面的鏈接);購買該商品成為該品牌的品牌會員,額外可抵扣¥1.50。
原來是這樣,現在可以用優惠券抵扣¥1.50,買了這個紙巾后,下次買該品牌下的商品的話,就有額外優惠了。開通VIP好像優惠力度很大,李霞有點好奇,點了鏈接跳到VIP頁面。李霞看到了VIP的各種權益,包括VIP會員享受的專屬可使用優惠券比例、贈送¥500優惠券、還有其他一些權益;李霞還看到了開通VIP會員的價格:¥99.00/年,想了想這也不算便宜吧,還是先用用看再說吧,點擊返回到了商品詳情頁。雖然優惠不了¥6.00,但至少還可以優惠¥1.50,李霞把商品加入到了購物車。
李霞挑選了幾樣商品,發現或多或少都會有可使用優惠券抵扣金額,看來,優惠券很重要。李霞到購物車提交了訂單,瀏覽著商品結算的明細:
- ①已為您計算本單優惠券可抵扣金額:¥12.25,點擊查看詳情(附結算詳情頁鏈接);
- ②當前可用優惠券余額:¥10.00(附優惠券頁面的鏈接);
- ③優惠券實際抵扣金額:¥10.00。
李霞點擊進入結算詳情頁,普通會員的身份享受優惠券可抵扣¥12.25,開通VIP的話可以用優惠券抵扣¥36.75,看來這個優惠力度還是很大的。李霞看到了自己的優惠券只有¥10.00,這個是注冊的時候贈送的,優惠券頁面支持1:5購買優惠券,李霞心想現在也就差¥2.25,還是不買優惠券了吧,下次差的多了再買。
這次的訂單可以節?。?0.00,好歹也是10塊錢,李霞在線付了錢,完成了訂單。李霞心想,下次再買東西的話,可以考慮一下VIP,對自己這種經常網購的人來說,可以省很多錢;這個電商應用的商品價格還低于那些大平臺,商品也還不錯,還是蠻劃算的。
核心場景二:查看省錢記錄、開通VIP會員
李霞點到個人中心頁面,頭像顯示自己的身份是普通會員,下方標簽顯示“VIP會員省錢更多,查看詳情”,李霞已經有點想要去開通這個VIP會員了,點擊進到了VIP會員頁面。
“優惠券已累計為您省了¥28.54”——這激起了李霞的興趣, 點擊進了省錢記錄頁面:普通會員身份為李霞省了¥24.54,品牌會員身份省了¥4.00,下方顯示著幾筆訂單的鏈接及具體省了多少錢。沒開通VIP會員就能省這么多,還能看具體的省錢明細,李霞心想,對商城的信任感漸漸提升。
回到VIP頁面,VIP的權益也很簡單,每件商品可使用優惠券抵扣的金額提高很多、贈送¥500優惠券、還有其他一些權益,還是很劃算的。李霞點擊了下方那個明顯的“立即開通VIP會員”按鈕,跳轉到選擇支付方式頁面,選擇了默認的支付寶支付,確認付款,流暢得完成了VIP會員開通。
李霞發現開通完以后,頁面上顯示了VIP會員的周期、VIP的標簽、頁面的配色風格也相應變成了VIP的風格。還真沒讓自己失望,李霞心想。
4.4 確認用戶目標
結合上述整理得出的業務需求分析、目標用戶分析、場景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得出用戶使用產品的體驗目標。
該商城會員體系的主要用戶體驗目標可以總結如下表所示:
4.5 提煉設計目標
我們采用“創造動機、排除擔憂、解決障礙”這三大關鍵因素分解法提煉設計目標。根據業務目標對用戶意愿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使用產品前的動機和可能面臨的擔憂;根據用戶體驗目標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可以明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障礙。
(1)商品列表顯示最高可抵扣金額
用戶體驗目標:了解實際可抵扣金額,滿足期待感。
(2)查看優惠券可抵扣金額詳情
用戶體驗目標:了解抵扣詳情,滿足掌控感。
(3)查看省錢記錄和每筆訂單的省錢明細
用戶體驗目標:了解省錢的詳情,獲得購物省錢的滿足感,提升對平臺的認可度。
(4)流暢的VIP會員開通及續費流程
用戶體驗目標:順利得完成支付,不因開通及續費流程影響導致用戶放棄支付。
(5)優惠券
用戶體驗目標:獲得購物省錢的滿足感,提升對平臺的認可度。
(6)品牌會員
用戶體驗目標:獲得購物省錢的滿足感,提升對平臺的認可度。
4.6 用戶需求清單
對三大關鍵因素的分析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得到以下用戶需求清單。
(1)創造動機
(2)排除擔憂
(3)解決障礙
五、小結
以上即需求分析過程的理論分析和案例分析,有一個嚴謹的分析過程,才能最終得出一個有說服力的交互設計方案。
本文由 @?雨無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
好文!
您好,我可以使用您的這篇分析做一個ppt分享給我的朋友們嗎?非盈利,單純的交流學習。
學習了
動機和擔憂不是對業務需求的么,為什么在用戶需求也有呢?
您好可以微信轉載您的文章嗎,寫的好詳細啊
可以
感覺學到了不少,受教了
好文
謝謝!
很系統,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