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要素,帶你做好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是每一個產品經理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也是一款好產品的取勝關鍵。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好用戶體驗,提升產品呢?讓我們看看筆者是怎么說的:
一、糟糕的用戶體驗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產品,而我們每一次使用這些產品時都會產生體驗。有很多產品,會用得很爽。而有些產品,就是反人類的。
比如這個插座,充分節省空間的設計也是醉人,緊緊將兩個插頭挨在一起,保證你同一時間內不可以同時用,超級省電,呵呵。
有時候真想把設計師找出來打一頓,問問他是怎么想的,竟然設計這種反人類的東西出來。很無奈,現實中就是有那么多產品,使用的時候讓人極其不爽。而一旦使用不爽的時候,除非你家是壟斷機構,否則我一定換另外一個能讓我爽的產品。
當企業意識到產品不是自己生產得爽就行,還得讓用戶用得爽的時候,企業就意識到了用戶體驗的重要性,也因此開始去研究怎么樣的產品設計會提升戶體驗。
在互聯網時代,有一個人提出了:網站類產品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考慮用戶體驗,這也就是今天在互聯網界非常知名的《用戶體驗要素》。
二、用戶體驗要素
今天我們都知道了,網站類的用戶體驗要素設計分了五層: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但每一層具體什么意思,可能就不一定記得了。
首先,我們來說,為什么要分層?
我們倒過來想,網站類產品設計出來后,用戶接觸到的肯定是一個網頁,而網頁這個產品是如何交付到用戶手里,讓用戶產生體驗的呢?
如果我們只看到——網頁是許多人共同的努力,伴隨著大量的分析、研究、決策,那么我們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事情的全貌。
將整個事情拆分成小塊一塊一塊地看,我們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到網頁類產品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用戶對網頁的體驗不僅僅是網頁顏色怎么樣,還包括網頁信息、網址好不好記、網名好聽還是不好聽等等。
顏色是屬于視覺方面的體驗;而網頁信息、網址、網名等屬于信息方面的體驗;網站按鈕則屬于功能類的體驗;為什么這個功能放這里,為什么網頁有10個頁面,9頁為什么不行,這些又屬于網站結構方面的設計。
就這樣把一個網頁抽絲剝繭全部拆分后,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用戶體驗要素五層:
1. 戰略層
戰略層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產品目標,一個是用戶需求。
產品經理必須分析用戶能從這個產品中得到什么,也就是產品的用戶價值是什么。同時,產品經理要對自己的產品設定產品目標,可能是商業價值也可能是別的東西。如果開發一個產品沒有目標,開發個啥呢。
產品目標,就是我們能從這個產品中得到什么?
比如有人會選擇商業目標,比如實現一個億營收,OK,也沒問題。
另外呢,我們也要宣傳自己的品牌,讓別人記住我們的品牌,建立我們的產品成功標準。
用戶需求,就是用戶能從我們這里得到什么價值?
可以通過用戶細分建立不同的用戶群體,然后進行用戶研究創建用戶角色,形成用戶故事來確定我們的目標用戶和用戶需求,進而去分析。當我們滿足用戶需求的時候,目標用戶就獲得了這樣一個產品價值。
而對于產品經理而言,這一層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調研背景、目的以及需求分析。簡單地說,就是我們要在什么背景下做什么事情;達到什么目的;用戶有什么需求、我們有什么需求,這兩者之間如何平衡。
這一部分就是用戶調研、需求分析的工作流程。如果形成一個文檔,也就是商業需求文檔和市場需求文檔,即BRD和MRD。
2. 范圍層
定義好了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那么緊接著我們要做什么呢?
我們根據用戶調研知道了用戶有什么需求,而用戶需求非常多,我們到底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要提供什么產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思考去想問題的時候,戰略層就進入到了范圍層。
已經確定好一個范圍了,接下來的時候就是要在這個范圍里干了。對于產品經理而言,就是要把之前所有的工作形成一個文檔記錄下來,保證在未來開發的過程中,避免因為模棱兩可的時候而重新復盤整個產品。
這里的這個文檔實際上就是產品需求文檔PRD。
產品需求文檔里應該包括哪些東西?
首先,我們要思考——針對用戶的需求,我們應該提供一個什么東西來滿足用戶的需求,讓用戶獲得產品價值。這一步是定義需求的關鍵步驟。當需求定義清楚之后,列成一個需求list,也就是需求清單或者需求池,很多產品經理會有一個Excel表格來做這個需求清單。
緊接著,考慮需求的優先級排序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明確我們的項目中所要進行的全部工作。最終,形成一個產品需求文檔PRD。
3. 結構層
當我們有了需求文檔的時候,就要開始很具體地設計一個產品的流程了。對于功能型的產品,主要是考慮清楚系統如何配合和響應用戶的行為。
比如支付產品,用戶點了收款,然后沒有收款二維碼,這是不行的。而對于內容型產品,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合理組織有效的信息;比如現在流行的feed流,這些內容都是怎么組織起來的,能夠讓用戶看到他們想看的信息。
設計一個產品,尤其到了交互設計這一階段,首先要解決的是兩個問題:
- 如何組織產品中的頁面
- 如何組織頁面內的元素
也就是這個產品要多少個頁面,每個頁面上都怎么樣組織元素。這就是交互設計這個環節要考慮的事情了。一般會先形成一個概念模型,設計好一個用戶通道,然后在用戶操作的路徑上設定好限制——萬一用戶操作錯了,要有提示,或者根本不給用戶犯錯的機會。
最后,要讓用戶理解我們的設計、如果用戶不知道我們的設計是干嘛的,那么做出再好的東西,也無濟于事。
而對于內容型產品,首先是選定一個合適的內容展示結構,一個合適的結構可以讓用戶一眼就看到他想看的內容,而一個好的內容也都是結構化呈現的。
總之,內容也一定是需求導向。如果提供了沒有用戶看的內容,可想而知用戶就不來了。
那么,這一層對應的是產品經理的哪一部分工作呢?——是業務流程圖的繪制和功能框架圖的繪制。
給大家看看兩個圖具體長什么樣子:
功能框架圖
業務流程圖
ps:有人說產品結構圖和產品框架圖都差不多,我通過查資料、搜集各種解釋后發現:結構圖一般是PPT做的做匯報展示用;框架圖一般是思維導圖做的,放在需求文檔里。這倆張圖本質描述的是一個事情,都是說產品具備哪些功能點。
4. 框架層
當我們設計好用戶的路徑、組織好產品中的頁面、確定需要幾個頁面,然后確定好這個頁面里面有什么元素的時候。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具體地去設計這些元素在這個頁面里的位置,以及這幾個頁面的前后關聯了。
在設計這些頁面和元素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是文案。用戶很多時候都是靠文案來理解你的產品功能的,因此信息設計(文案)在框架層這里要著重注意一下。
文案很重要的,它是產品經理傳遞想法給用戶的關鍵路徑。很多時候,用戶面對的是一個不會說話的產品。而文案,是產品經理為數不多的能夠用語言和用戶溝通的方式。
對于功能型的產品,還有一個點是界面設計。當用戶操作了功能按鈕、操作了頁面元素之后,頁面要給用戶什么樣的反饋。這其實就是讓用戶擁有做某些事情的能力。
而在內容型的產品里,這個設計就變成了導航設計。允許用戶在各種內容之間穿行,也就是讓用戶擁有去某個地方的能力。
在設計的時候,有兩個準則:
一個是習慣,不要挑戰用戶的使用習慣。很多設計師會有一種想法——要設計一個新的東西。這個新東西如果讓用戶喜歡,那么一定是新的里面帶著大量舊的,用戶從舊的熟悉的東西里面發現有一點點新奇,這個是用戶喜歡的。而全新的東西是在挑戰用戶的認知,用戶對于一個不理解的東西會很有抵觸。所以,設計不要挑戰用戶的習慣,更不要去挑戰用戶的認知。
另一個是比喻,恰當地使用生活中的事物作為設計的比喻。比如超市的購物車被
比喻成了各大電商的購物車標識,這個設計很好地借鑒了生活中的常識。而如果你設計了一個非常浮夸的標識,用戶根本不知道是啥,想想這個用戶點擊量也不會提高。
5. 表現層
最后,我們還有表現層。在這里所有的產品的關注點都是一樣的——為最終產品創建感知體驗。
用戶對互聯網的產品,絕大多數都是通過視覺來感知到的。所以這一層對于互聯網產品而言,更多的就是視覺設計。
這里面包括了幾個準則:產品內部一致性,避免支離破碎感;同時,視覺設計對于重點地方要有對比,形成自己的視覺模型、風格指南,能讓整個團隊、整個產品都保持一致。這里不做過多贅述,視覺設計有一整套的邏輯,以后給大家分享。
這部分是由產品經理和UI設計師一起來完成的。在實際的工作流程中,UI設計師其實是產品經理在視覺上的執行者。本質上,產品經理要自己想明白,用戶需要個什么東西。憑著感覺說這個好看、這個不好看是不行的,感覺不靠譜,得要有邏輯。
二、總結
對于產品經理而言,在用戶體驗要素這方面的設計,其實就是產品一系列工作流程的外在體現。各種各樣的決策堆積起來,最終交付到用戶手里形成用戶體驗。
戰略層,確定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這是PM設計產品的來源,也是做一個產品的開端。
范圍層,當我們獲取到用戶需求、明確好產品目標后,PM就會想——我們可以提供給用戶什么解決方案來實現用戶的需求。這時候,我們會寫需求文檔記錄下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
當文檔完成后,PM會兼職做UE的工作,也可以找UE一起來做,開始進入了結構層的設計——這些解決方案要做幾個頁面在哪個頁面呈現。然后UE就去設計去了——這個東西用按鈕表示;這個東西用文本框表示;按鈕放在這里表示可以點擊,可以確認;文本框放在哪里,用戶一眼能看到說明等等。這都是UE的工作,而這就是框架層的工作。
匯總一下:
- 一個產品交付給用戶,實際上就是PM把一個用戶需求或者一個點子變成最終產品,交付給用戶使用的一套流程。
- 每一層都涉及到各種決策:我們做什么,不做什么;用什么元件,不用什么元件;什么位置,什么顏色。
- 每一個流程上的每一個決策,最終都會交付到用戶那里,當用戶使用一次之后,產生用戶體驗。
本文由 @大林的小白?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最后總結的時候 怎么總結到第四個要素框架層就沒了?表現層呢???
個人覺得,框架層和結構層的位置應該交換一下。先有框架,也就是頁面設計,界面內容,然后再考慮各個頁面之間的交互,信息架構
我之前也是認為要交換一下的,但是后來多學習這個5層,還是先有結構后有框架:結構類似功能圖流程圖,框架則是每個功能每個節點該有的內容框架布局,所以這個順序沒錯。
感謝分享,讓我認識到發現自己的不足
請問您文章用到的圖片是用哪個軟件做的呀
PPT~~
邏輯很清晰,又幫助我把這個方面的思維,進行了結構化整理,謝謝
特別想直接回復樓上的,博主請您來看的嗎?素質這么感人,就不要在外面秀下限了!但是我不敢,我慫!
禮貌性商業互吹 咋不行
用戶體驗的要素都被人講爛了。。。
嗯 講爛的概念 舉爛的例子 這篇講用戶體驗的文章用戶體驗很糟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