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濃縮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質及如何理解

28 評論 52086 瀏覽 336 收藏 14 分鐘

  • 交互,interaction。
  • 用戶交互設計:User Interaction Design(UID)

這個詞,相信很少人會聽說過。當然,也沒有很系統的聽說過UID.而大多的UID的理解,可能也只是User Interface Design。也許是我們中國人天生英文水平不高。也許,我們在工作中很容易的認為交互其實也是界面Interface的事。故然,這個UID就自然的被忽視。更或許,從公司的角度也沒必要再單獨去明確這一職能。直接將這一切要么歸為產品去考慮,要么歸為界面去考慮。而有些像BAT的大公司,也直接歸為UED去考慮即可。所以,我們常見到,有些公司,產品來負責了交互。有些公司,則是UI拿下了交互。還有些所畏BAT的大公司。則是將界面與交互歸為了UED。但本身卻將UED的本質,用戶體驗,交給了產品。所以,職能相對混亂。

記著上篇文章中,我有談及,我會針對UI,UID,UED(UXD)來一步步說明這些慨念。以幫助大家在工作中能階斷性的清晰環節關系。從思維上更透晰。

 

那,說了這么多開場白后,我是不是應該繼續說明一下什么是交互的本質?

交互的本質是:

在使用一種產品或東西的整體過程。而無論這個使用行為是有無目的導向。本身這個過程,即是交互的本質。而任何一個交互的過程中必定存在交互對相,及交互的媒介。

當然,說到這里。如果你已經秒懂了,那么恭喜你,下邊的學術內容你完全可以不用看了你有非常好的頭腦。

但如果你懂了,還希望能更具體清晰的切入你的工作中。那么,讓我來說一些我們生活中常面對的事例。同時我會一步步拆分交互的各項因素。我希望通過這個拆分的過程讓大家更清楚交互的本質。

以下文章開始轉換到學術部分。

首先這有幾個場景:

  • 第一場景:我打開電腦,打開 Word2016 開始寫文章。(估計說完這個,大多人已經明白什么是交互,并應該如何做了)
  • 第二場景:我打開電腦,打開QQ這樣的聊天工具,跟人及群聊天。
  • 第三場景:我跟朋友打電話。

好,這是三個情景,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景。

那么,在我開始產述之前,我希望你們能理解另外一個基礎慨念,我們會時時用到的慨念-媒介。交互的媒介。 在上篇關于真偽UI的文章中,我產述的核心觀點是,UI是盡可能從視覺層降底用戶對產品或物件認知及學習臺階的這么一個東西,那這個東西,其實稱之為媒介。

那么,如果要正確理解何為交互,那么,還需要能正確的將故事合理的拆分,從而理解交互。

那我開始一步步分析上邊的情景。

1. 我打開電腦,打開Word2016,開始寫文章。

在這個平凡的故事中,會有三個主體交互環節節。

1.1 本身我打開電腦,這個就是我的行為開始

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要達到目的時,所處于的主體交互環節為:按下電源按鍵,看屏幕;而,鼠標鍵盤等做為輔助進入環節。

1.2 再點擊圖標執行打開Word2016這個系統內的軟件,這個還一個過程。

1.3 最后我開始寫文章了。這個是行為的執行目的終點環節。

在這里,我先聲明一下哦。以下的分析過程可不那么容易跟得上,思維與對生活細節觀察力不夠的,請直接跳過。但,以下的內容是當年我在新加坡修用戶體驗時,在交互過程一環中的必修環節。做好心理準備,那就開始看吧。

學術開始

先看行為開始的開機流程圖:讓我們將我們平常及為容易忽略的部分清晰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start_OpenPC_in_System

從上圖中,按下電源開關鍵是第一個環節開始,也是我的主要載體工具。我需要打開來才可能進入這個主體系統下的某個我需要的目標工具。那在這個環節中,我在開機的過程,開機的電源控制鍵,這是我主要的交互行為節點。而看著電源打開后,進入系統的過程,我是通過電腦的屏幕在查看進入系統的過程。這個屏幕則是我與電腦在開機進入系統中的另外一個主體媒介。而相關操作的鼠標,與鍵盤呢?當然是在這個過程中,做為輔助性的媒介存在。因為有些人開機是不需要再使用這兩東西的。而需要用也是在其它分支交互環節,如選擇系統,輸入密碼,或進入Bios,再出來重復啟動走向,總之最終目的是進入系統。第一環節結束!

是不是有點繞?我整理一下:

  • 我的電腦是我這階段交互的主體,電腦是對相。---主體交互對相
  • 開機的電源是主要的第一媒介---主要交互媒介。
  • 開機中如用到鍵盤鼠標---輔助性交互媒介

總結:我通過控制開機鍵在與電腦硬件主機交互,交互的目標是進入主要系統。

題外話:而如果想改進這一環節,那么在提升交互環節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無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來加速。2,減少多余軟件操作環節。3,有無改變硬軟件間關系的其它模式?

然后,我們會進入第二個環節交互,點擊Word2016圖標,等待打開Word2016.

看流程圖:

start_in_System_OpenWord

Word2016本身是系統內的軟件,至于你用桌面快捷方式或其它哪種模式途徑進去,這是自個習慣的事。當然,這是這個故事行為環節,鼠標是絕對的交互主體(雖然鍵盤也能,但大多人不會這么做吧?),軟件就位,自動展開空白頁,等待我開始寫文章。此時,即第二環節結束!

題外話:而如果想改進這一環節,那么在提升交互環節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無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來加速。2,減少多余渠道操作環節,如展開一個個目錄,或通過其它模式打開。3,提升系統本身效率。

這里,我繼續整理一下:

  • 進入系統的電腦是主體交互對相。交互以變遷為系統。---主體交互對相
  • 鍵盤鼠標則是與系統交互的媒介。---主要交互媒介。
  • 而嚴格意義上說,屏幕則淪為輔助交互媒介

總結:我通過鼠標與鍵盤在與電腦主體系統(Win/MacOs)交互,目標是進入Word2016

InWord2015

然后,進入故事的最終環節,第三環節。我開始正式落筆,打字,寫文章。而Word2016本身是一個工具,同樣也是一個媒介。那么,這時,相信大家應該同意我的交互主體應該遷移為鍵盤為重,鼠標配合,同時,這個軟件為重要呈現方便我時時查看及做出下一步決策的主體環節吧。

那么,這里,我第一位心理及物理上的交互對像其實是自己,我在與自己的文章,寫的內容,思考的大腦做交互。而第一輔助交互的是我的Word2016,其次是鍵盤,再后是鼠標。

是不是好繞?我再次整理一下:

  • 我主體的交互對相是我自己,包括自己的產出。---交互對相
  • 主體交互媒介其實這時以變遷為了Word2016.---主體交互媒介
  • 而最基礎的輸入手段則為鍵盤,其次鼠標。---輔助交互媒介

總結:我通過鍵盤鼠標與Word2016交互。交互的目標是寫東西把腦子里的東西產出。但!在產出的過程中我是通過Word在與自己的頭腦交互。

---------------------學術結束----------------------

那,看完以上學術的分析,那是不是更加能對一個平常再平常不過的這么一個故事以一個更透澈的角度來看待呢?

那,第二個場景故事中,我們的交互是什么呢?這塊,請你自己依上邊的學術分析自個想。相信,我們的結果應該比較一致。

最后環節中,我們在通過QQ這樣的聊天工具,在與另外一個人,一個信息的接受方交互。

第三個情景故事環節中,同樣如此,我在通過電話,與電話另外一頭的人在交互。

所以,QQ,電話,是交互的主體媒介。

其實,這樣的東西還很多,我們在用微信,微信其實也是一個媒介。而這個媒介讓我們感覺很順手順心,好用。

其實我們想想那些我們感覺特別好玩的游戲,特別好用的工具。其實本質上都是如此,順心順手好用。能感覺達到了我們的意圖。

但是,說到這里,已經開始要進入UED(UXD)的范圍內了。一個工具好用的本質體驗的環節。這部分我會在第三篇文章中詳細說明何為UED及,UED為什么也被說成UXD.

這里,我提前說明一下

產品設計的體驗層級關系:

核心層:產品本質體驗層。---這產品是為達成什么用戶目的而生的。

中間層:產品使用過程中的體驗層。---這就是我們所有產品中的交互層。

最表層:產品的視覺體驗層。---這部分就是UI?

用戶對產品的體驗層結構

  • 心理層結構(表/潛意識層):UI是否美觀,UI是否明晰。–UI視覺層體驗。
  • 使用體驗層:(表/潛意識層):使用是否達到目的?過程是否可以接受?–交互層體驗。
  • 期間,視覺層是第一傳遞,交互層是第二傳遞,最終產品是否能達到用戶目的則是最末層才能判斷出來的。

大量的產品是死在了第二層上。然后是第三層,最后才是第一層。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產品UI并不好看,但是很好用,用戶也能接受。而有些界面很好看,但不好用,更別說能讓用戶感覺可以達到目的啦。

我這也有個心理上體驗的例子:

我們也知道約炮軟件其實并沒有什么用,但為什么能相對留存久呢?也就是在于用戶在心理層上有僥幸心理。同時加上其在媒體上潛意默化的某某成功的宣傳。所以,讓用戶的心理否定延后。所以,相對來說,知道沒什么用,但還是久留一下看看。但大多有頭腦的?;旧弦苍谝欢螘r間后最終放棄。

好了,交互其實還有很多的故事,我用筆寫字。我用手機的一個應用。我通過一個界面的入口進入另外一個界面。這樣的過程,即是交互的領域。哪怕只具備一個靜止的界面。

好了,本文先說到這里,謝謝大家。喜歡,給個贊吧。

 

本文由 @szzg007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之前看過一遍,念念不忘,回來重讀,特別同意“word2016”是交互媒介,說白了是個工具,真正的交互主體是那個思考的自己,很多時候本末倒置,把精力放在用word還是別的什么工具表達的無用功選擇上。

    來自中國 回復
  2. 有點抽象 很難理解 嗚嗚

    來自廣東 回復
  3. 牛逼,值得學習!

    來自廣東 回復
  4. 看了作者的好多文章,寫的很好,如果再注意一下標點符號和錯別字,會更容易理解,哈哈哈????

    來自山東 回復
    1. 感謝你的意見。我可以說,就是不改么?哈哈。

      來自廣東 回復
  5. 作者寫得好棒,有個疑問,在我參與的過程中,交互的主體都應該是我這個人本身吧?

    回復
  6. 好深奧的感覺
    我還是 好好學習吧

    來自江蘇 回復
    1. 加油

      來自上海 回復
  7. 剛才,我修正一下錯別字。所以。停了一會。謝謝大家支持。網頁打不開還專門QQ上問我為什么。多謝。。。還不是本人因錯字太多了。概念寫成慨念什么的。有時還打五筆太快漏打好些字。對不住各位看官了。在下在這里給各位鞠個躬!

    來自上海 回復
    1. 理解的很深刻,有企鵝群嗎?學習一下

      來自上海 回復
    2. 沒有。好久沒用QQ了。呵呵。休息一下準備第四篇文章?

      來自上海 回復
  8. 分析得很透徹,交互的核心 ??

    來自上海 回復
  9. 慨念or概念?

    來自江蘇 回復
    1. 嗯,應該是概念。在下五筆。習慣性慨念用之。多謝指教。

      來自上海 回復
  10. 對象?對相?object?

    來自河北 回復
    1. 不好意思。錯字比較多。我寫的是對相。其實也是對象的意思。這位兄弟眼尖,不錯。多謝指出錯誤。我會改進的。多謝!

      來自上海 回復
  11. 預告一下,下篇UED的文章,我會寫以下幾個部分。可能會在之后專門寫一篇產品的文章。大體內容如下:
    用戶體驗的本質是:用戶從心理層,是否認可與肯定某事物及產品的內外在行為體現!
    為什么世界開始向扁平化設計轉變?
    為什么管理也開始所畏扁平化?這兩者之間有無聯系?
    我們如何抓住體驗的本質,并加以利用?
    什么是產品人:
    產品人:產品人其實是軍師。是從戰術戰略,站在公司與用戶間找價值共鳴點。設計價值最大化體系的這么一個角色。
    產品人與產品間的關系:
    而產品:產品則是以市場價值為最終目的,向用戶與公司證明價值的憑據。
    產品與商品有什么區別?
    商品:產品的最終階段,用戶愿意承擔其產品價值的最終階段。

    UED:從心理與物理的結合來讓用戶接受的手段。-由心理為本源出發點來考慮產品適應度與代入度的多手段結合。

    UID:降低用戶達到目過程的手段。-心理與物理的結合。

    UI:降低用戶認知臺階的手段。-視覺認知與意識的結合。

    來自上海 回復
  12. 理解還不是那么透徹,不過也學到了..謝謝

    來自北京 回復
    1. 應該是我寫得還不夠好。你有哪些不理解的??梢蕴岢鰡栴}。我盡可能解答。

      來自上海 回復
  13. 希望得到您的聯系方式,以便多多向您學習

    來自廣東 回復
    1. 您好我有些問題想咨詢你 不知道有時間嗎? ?? ?? ??

      來自北京 回復
    2. 微信396554498

      來自上海 回復
  14. 補充一句話:在APP或其它的什么軟件產品應用中。很多把握不準的原因就是不明白,用戶此時的交互階段目標是什么。在向此目標前進時,如何來設計媒介,讓用戶感覺會最合適。如果大家需要,我會找些時間專門講一些實際的例子。

    來自上海 回復
  15. 直擊交互本質!好

    來自上海 回復
    1. 謝謝。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