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人類學民族志這一高端用研方法

0 評論 14096 瀏覽 18 收藏 12 分鐘

前幾天參加起點學院的“產品總監修煉之道”北京站培訓,K叔的用戶研究課程中提到了“人類學民族志”這一“很上流”的用研方法,由于時間關系老師當時并沒有展開來說,只是講了一個小小的例子。正好我對民族研究也很感興趣,最近又讀了一本《我的涼山兄弟》,也就不揣冒昧來談一談人類學民族志這一高端用研方法。不妥之處,還請各位指教。

一、關于人類學

人類學(Anthropology)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志(ethnography)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類學研究的專家則稱為人類學家(anthropologist)。

人類學的基本關注問題是:什么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征是什么?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么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智人在過去的演化歷程,如何影響其社會組織與文化?依此類推。 ????民盟老前輩費孝通先生就是一位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學家(這些學科都是相通的),其代表作有《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皇權和紳權》,還參與了新中國的民族識別工作。其中《江村經濟》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成為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

二、關于《我的涼山兄弟》

關于這本書的信息如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562311/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新中國學習蘇聯的做法進行民族劃分,一開始報了400多個,后來進行了匯總合并,形成現在的56個民族。諾蘇人就是和云南、四川交界的其他一些族群共同被劃入了彝族。而且根據社會發展的五個社會理論,被劃入了奴隸社會,地位極為低下,迫切需要改造。改革開放以前的將近30年,是按照社會主義現代性對諾蘇人社會進行改造的時期,傳統諾蘇人社會的各種階層、“家支”都被代之以階級劃分和國家機器。而改革開放以后的30年,則是按照資本主義現代性對諾蘇人社會進行再次改造。

諾蘇人面臨者全球化和現代性的沖擊,不斷調整自身來進行適應,但總是顯得后人一步。諾蘇人確實具有不同與漢族的很多特征,這里略舉一二說明:

諾蘇人年輕男子充滿著冒險精神,他們總是喜歡出去冒險,顯示自己的勇敢,通過這種方式來完成成人禮。他們往往回到成都、西安甚至北京,但由于語言不同、學歷較低,只能打工甚至偷竊(偷竊這個字眼在諾蘇人眼中并不是特別惡劣,因為他們還有公有制殘余)。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迷戀上了海洛因,這在諾蘇人眼中也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可能和之前涼山有鴉片種植史有關。由于經濟實力不足,很多諾蘇人年輕男子使用注射的方式來吸毒(耗毒量是普通方式的三分之一),這就導致了艾滋病毒通過血液方式進行傳播。而艾滋病在諾蘇人的世界里并不是那么羞恥的病,艾滋病人是被當做正常人看的,直到外界慈善項目介入將一些“不要歧視艾滋病人”的理念引入,才導致諾蘇人開始對艾滋病人進行歧視。

就如同很多動物、植物在人類不斷擴展范圍的情況下不斷滅絕一樣,人類中很多邊緣的族群也在不斷經受著現代化、全球化的沖擊,很多傳統的東西在消亡,民族之間的界限也在消失。我近年來走過全國很多地方,但已經很難能看到獨特的民族、建筑和文化,到處是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現代建筑,讓人窒息。

感興趣的人還可以看一下《西藏的命運》,其中也講述了藏族在現代化沖擊下不斷蛻變的過程。

三、從《我的涼山兄弟》看人類學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田野調查(Field?Research)被公認為是人類學學科的基本方法論,也是最早的人類學方法論。它是來自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論,即“直接觀察法”的實踐與應用,也是研究工作開展之前,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前置步驟。所有實地參與現場的調查研究工作,都可稱為“田野研究”或“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可分為五個階段:準備階段、開始階段、調查階段、撰寫調查研究報告階段、補充調查階段。

準備階段

田野調查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難以獲得理想的成果。準備階段通常包括如下幾方面的過程:

  1. 選擇調查點;
  2. 熟悉調查點情況;
  3. 撰寫詳細的調查提綱和設計調查表格;
  4. 熟悉有關社會和文化的理論與基礎知識。

比如,劉紹華選擇涼山諾蘇人作為調查點,就是因為在前人的研究中了解到諾蘇人,產生了興趣。跟蹤調查前人研究過的著名社區,有一個基本的參照系,可以了解該地的文化變遷,也可重視審視前人調查的資料是否可靠、準確。

開始階段

也就是進入田野階段,也就是進入所調查的地區之后但未正式進行田野調查階段。這一階段一般包括如下幾方面的過程:

  1. 到當地政府報到,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
  2. 進一步了解當地情況;
  3. 選好居住地。

劉紹華就取得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并在西昌進行了前期的很多材料了解,最后選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利姆鄉作為居住地,住在鄉衛生院里面。

正式調查

居住地選定之后,便開始正式調查,也就是“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階段。由于各人的對調查目的和對調查點的了解程度不同,調查程序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調查的時候有如下注意點:

  1. 首先了解當地的一般社交禮儀和禁忌等;
  2. 入鄉隨俗,尊重當地人;
  3. 注意個人形象的設計;
  4. 觀察要細;訪談既要深,而且要有技巧;
  5. 在調查階段要每天做田野筆記,而且要邊調查邊整理。

訪談有兩種類型,一是結構型訪談,即問卷訪談。這種訪談又分兩類,一是回答問題的方式,即田野作業者根據調查大綱,對每個受訪人差不多問同樣的問題,請受訪者回答問題。二是選擇式,即田野作業者把所要了解問題的若干種不同答案列在表格上,由受訪人自由選擇。前一種方式人類學研究者使用較多,后者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者使用較多。另一種是無結構型訪談,即非問卷訪談,事先沒有預定表格,沒有調查大綱。田野作業者和受訪人就某些問題自由交談。

為了達成深度訪談的目的,需要與被訪談人建立起親密、信任的關系。劉紹華就是在居住一段時間之后偶然的機會獲得了一位當地人的信任,由這位當地人介紹和作為翻譯,與其他當地人進行深入的交流。

報告撰寫

撰寫調查研究報告階段。

補充調查

補充調查階段。根據研究需要,再進行補充調查。

比如,劉紹華在2005年一整年的調查之后,還多次回到利姆鄉做一兩個月的補充調查。

四、人類學民族志研究方法在互聯網用戶研究中的應用

人類學民族志這樣一種傳統的學術研究方法也在新興的互聯網行業中得到了應用。K叔在課上介紹的例子就是在一款游戲產品的用研過程中,用研人員花整天的時間與玩家在一起,包括吃飯、娛樂、與朋友見面等等,進行深入觀察和訪談,整個就是融入了玩家的生活。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游戲玩家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群的生活、心理等方面。這種方式可以拿到通過問卷調查、用戶訪談的方式拿不到的資料,確實是“深度之深度”。

做用戶研究最基本的是要有同理心,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用戶;而做到極致就是和用戶做朋友,和他生活在一起,了解他的一切。

現在用戶的年齡越來越低,社會文化也越來越多元化,作為產品經理、用研人員,不可能任何用戶都自己做到代入,和用戶打成一片就成為必要了。

引申來說,用戶研究以及用戶體驗設計,可以說是一個跨學科的工種,社會學、心理學、工業設計、計算機專業的人員都可能從事這個工種。正是這種多學科的碰撞,才使得產品更加人性化、更加好用。拭目以待,說不定有更好玩的方法可以加入進來哦。

 

作者:武艷軍(微信公眾號FinanceITer),中國信保產品經理,UED團隊負責人。10年保險IT行業經驗,曾參與和負責公司多項重點產品的需求分析和設計工作。

本文由 @武艷軍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