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談品牌識別與多終端產品的統一及差異性
開篇~ 小談品牌識別與多終端產品的統一及差異性,拋磚,求玉~
最近在多個平臺試用了好些apps,從華麗麗的Mac到質樸的Windows,從靈動的iOS到多樣的Android,各有各無法取代的特性。糾結且令人抓狂不已的思考是:設計一個產品的多終端時,應該如何統一?
多終端統一性,從視覺說起
對于多終端的產品而言,好的UI設計,不僅需要給與用戶最基本的視覺舒適感,更應讓界面在不同的平臺,承擔品牌形象識別的作用。
我們先看個例子,MIT media lab的視覺識別,被譽為flexibility和innovation的識別系統。
詳情請點擊查看 http://www.thegreeneyl.com/node/294&i=9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一直以來給我們的獨特感,在logo的設計上同樣也體現了出來。logo由三個不同的形狀和色塊組成,每個logo代表一個人的貢獻,由此產生的形狀代表了一個對于今天而言,什么是媒體和技術的不斷重新定義。
在MIT media lab里,每個教職工和學生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logo. 個人專屬的logo,有了這三個猶如DNA基因的基本元素,無論怎樣拼接排放,視覺上都歸屬于同一個系列。既協調統一,又不失個體的差異性。
品牌識別應用在名片上時是品牌logo+品牌字體+個人信息,在文件上是品牌logo+品牌字體+文件標準樣式+小色塊裝飾,在室內使用則是logo顏色+logo的空間延伸感。整個品牌識別系統的應用,是保持核心內容一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補充的關系。
好啦,關于MIT media lab品牌識別系統的內容已簡單描述完畢,那么,這個品牌識別跟多終端app,又有什么關系呢?繼續繼續往下看吧。
多終端app的品牌延續
小至名片,大至建筑,在不同的媒介上使用品牌識別元素,一是保證讓用戶產生明確的視覺延續和統一的識別效應;二是在相應媒介上使用時,要符合該媒介的特性,并根據特性定設計內容。
那~~app的界面元素,在不同的終端上,是不是也應該有著與品牌識別相同的效應呢?app的交互方式,在不同的終端上,是不是需要根據終端特性定交互呢?很明顯,答案是肯定的。
請看以下案例。
Facebook
Facebook在iPhone和Android平臺上的界面設計。有著相同的品牌元素,且符合各自平臺的用戶操作體驗。詳細看圖中標紅的部分。其中展示了在兩個平臺上,用戶是如何返回主界面,如何刷新,如何發起信息的富操作任務的。顯然,Facebook在設計不同平臺上的app時,并沒有簡單粗暴的把iPhone上的體驗照搬到Android上,而是進行了平臺針對性設計。
詳情請點擊查看 http://johnnyholland.org/2010/09/android-iphone-app-design-is-it-twice-the-work/
Spotify
繼續看看另一個案例,Spotify,一款免費的在線音樂播放軟件,看看spotify在多終端上是如何設計的。
從上面Spotify多移動終端的縮略圖中可以看出,spotify有著屬于自己的app品牌元素。
iPhone??????????? Android??????? Symbian(觸摸屏)? Symbian(非觸摸屏)??? Windows Phone 7
詳情點擊查看 http://www.spotify.com/
從上面Spotify在四大移動終端的圖中可以看出,spotify在設計中尊重原生系統的交互、運用系統本身的設計語言、滿足用戶的使用習慣。對iOS, Android和Symbian的觸摸屏手機,保持上方為title,中間為列表形式,下方放內容模塊tab的結構;對Symbian的非觸摸屏手機,由于用戶主要是通過上下左右和確定等物理鍵來操作app的,整個內容模塊是設計成列表模式而非tab結構,以適應用戶的操作;在Windows Phone這種具有獨特的Metro設計風格和操作習慣的平臺,spotify選擇融入WP7的設計語言,滿足用戶體驗的做法。
這點,跟品牌識別的協調統一且不失個體的差異的特性相同。
在保持統一的同時,我們需要最大限度地融入設備的原生用戶體驗,讓用戶感受到我們的app是為他們的設備而設計的,而不是簡單的去適應設備的屏幕或粗暴的統一各平臺,讓用戶來適應我們的app。
在此,舉個反例。
Mac系統下app主窗口關閉后,默認后臺掛起,點擊dock中的icon可重新打開該app的主窗口,點擊dock中icon右鍵菜單里的退出或menu bar上的退出項可退出程序。但某某咪咕音樂for mac版本,雖然試圖往Mac系統的操作習慣上靠攏,如把關閉和最小化等按鈕放在了窗口的左上側,但把Windows下點擊關閉按鈕,詢問用戶需要最小化還是退出程序的提示放到Mac下,顯然與Mac的體驗不相符,讓用戶不知所措,破壞了用戶習以為常的認知和操作,使app變得不倫不類。
內容需要適應使用場景
講完界面UI和系統原生態操作的體驗問題,我們再討論下,如何在不同終端定義內容結構。
我們先看下,一天中,用戶是怎么使用各種設備的。
詳情點擊查看http://uxmag.com/articles/framework-for-designing-for-multiple-devices
簡單描述上圖,早晨,用戶從起床開始就通過智能手機或電腦快速瀏覽信息;在去公司和回家的路途中,會使用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其使用取決于出行的方式和方便程度;在工作中主要使用電腦,偶爾會使用手機;下班到家后,處于相對放松的狀態,會同時使用臺式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簡而言之,用戶的一天中,會接觸到多種終端設備,包括電腦和移動設備。
了解用戶使用設備的場景很重要,這有助于我們設計除符合用戶使用場景的內容。對于設計師而言,我們要根據用戶的使用場景和設備,在適當的時候給出恰當的內容。
我們看個案例。
Evernote
Evernote是一個用于記錄筆記的產品,在移動設備上,適用于iOS, Android, Blackberry, Windows Phone 7和WebOS via AppCatalog;在電腦上,適用于Mac OS X, Windows, Safari, Chrome和Firefox。
詳情點擊查看https://www.evernote.com/
我們來看看,在不同的平臺上,Evernote的內容結構有什么不同。
Evernote在PC和Tablet上,屬于精細化編輯和內容型消費的app. 在智能手機上時,對app內容進行了優化,一是抓住用戶在移動場景下使用evernote的核心功能--創建新筆記和查看舊筆記;二是根據智能手機的特點和移動設備上文字輸入不便等情況,增加了拍照、音頻輸入和標記地理位置的功能;三是根據屏幕尺寸優化信息展示的層級結構,保持evernote一貫以來的簡單易用,如下圖,展示方式從大界面的并排結構到小界面層級遞進。
多終端app承擔紐帶及互補關系
回到MIT media lab的品牌識別,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媒介上,品牌識別的核心不變,但具體展示的方式和內容會有所不同,是各司其職,互相補充的關系。
同樣,一個產品,在不同的終端,核心功能不變,但展示方式和架構會有差異。我們需要了解每種設備的優勢和弱勢。如,使用性能和便攜性等。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會適用于所有的設備。臺式電腦用戶和移動設備用戶對同一個產品的期望會有不同。
舉個例子,思考一個關于正在上映電影的影院網站。在臺式電腦中使用,用戶會期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包括可以看到預告片和影片相關的細節描述等。在移動端,用戶更關注的是影片列表,離自己最近的影院地址和放映時間等。
從用戶對多終端產品交疊使用的情況看,我們可以認為,同一個產品的多終端app之間,應該是互相補充和完善的關系。
集眾家之智慧,小結多終端設計方法
1. 如果有可能,從移動端開始設計,因為在移動的場景下有諸多屏幕和功能的約束。這意味著,移動設備上的功能是最核心的。
2. 確保在每種獨立的設備上(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臺式電腦)都能支持到用戶的目標。用戶的首要和次要的目標取決于使用每一種設備的場景,因此用戶的使用目標需要根據每種不同的設備來定義。在這里,提供一份nielsen所做的關于多終端產品使用情況的調研數據http://blog.nielsen.com/nielsenwire/?p=27702
3. 在一篇講解跨平臺設計的文章中描述了一種交互設計方法。簡而言之,就是,一、先根據原生態系統的交互,設計簡單的線框圖;二、用縮放到適應每種屏幕大小的視覺元素,以及所對應平臺本身的常用基本元素控件等去設計精細的線框界面。這樣有助于在設計的早期,創建跨平臺的統一。而不是設計完交互后,坐等著視覺設計師去定界面元素和風格。
4. 創建和歸檔設計風格規范以及模版,以便在出現設計不統一時,給出設計樣式的詳細說明。
5. 以上設計方法來自于平時的收集和累積,把方法運用到實戰項目中,是個艱巨而漫長的過程,D3多媒體的設計師們努力進行中。
文章小結:
1. 多終端產品,猶如品牌識別,需要協調統一又不失差異;
2. 多終端apps之間的關系是各司其職,互相補充。
- (本文出自Tencent CDC Blog,轉載時請注明出處)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