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瞧他苦逼的樣兒 —— 一個設計師的生活悖論
盡管不一定嚴謹,但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
每當看到“每個苦逼的設計師背后都有一群指點江山的神”這條定律,總會讓一些設計師因為聯想起現實和理想之間巨大的差距而心中倍感蒼涼。在終日被指點著“上移一像素,要上流高端大氣……”,經歷一次次蕩氣回腸的“絕對不改版改1,改2,改3……”的煉獄后,心中產生的那種慢慢消融在孤寂和消極失望中的無聲憤恨常常使我們忘記了曾經對這份職業的憧憬和向往,設計也變成了僅僅是糊口的工具,心中卻還念念不忘地耿耿于懷:為什么國外設計師就能無拘無束的,好像生活在夢中?
我并不打算對一部分國內設計師被現實侵襲了理想的工作現狀做一總結性吐槽。作為一種職業,不可否認設計就是一種解決溫飽的有償行為。但常常被設計師以外,甚至設計師自身忽略的事實是:除了作為職業,設計師于生活中的觀察和感悟才是賦予其產品形象與氣質的源泉,也是在合作中支持這個職業發揮價值和影響力最重要的財富。那么,落差源于何處?偶爾聽到設計同僚戲謔地告誡新人要珍愛生命遠離設計,在感同身受、自認同為苦逼范兒的同時,經歷一番苦苦的思考,總算理出了“為什么會產生這樣落差”的一些頭緒:
匠心獨具導致過度自我
設計師常常具有一顆工匠般的心。同屬靈感系,相比藝術,設計更多地運用理性來解決人們的問題。當設計師在發掘大多數人的需求時注入了過多超越需求的自我情感,并且倔強地堅持,就可能導致設計體現不出產品的通用性,而偏離需求。
對比一些普適性的互聯網產品和設計師個人網站,就可以明顯的發現一些個性化的設計極富美感,但并不契合大多數用戶的思維方式,這種通用性與個性化之間巨大的差別,使過于獨特的設計無法應用在大眾化的產品設計中。
另外,追求細節是每個設計師都具有的品質,把握細節往往能帶來更細膩流暢的體驗,但細節也常常令細節的制造者自己身陷其中。
設計的直觀性導致合作障礙
在產品研發團隊中,每個人都能夠根據主觀的審美傾向,對產品開發中最為直觀的設計環節指點迷津,而不需要了解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給予方案的種種考慮。對設計缺乏了解的一部分專業合作者希望盡可能看到所有可能性,而忽略了設計師能根據經驗進行判斷、取舍的專業能力。盡管有一定片面性,但這的確描述了國內一部分對設計知之甚少的解讀。如果設計師無法以恰當的方式引導、溝通設計的目標和方向,就會導致設計過程脫離了需要關注的問題,變成了一樁樁像素級糾紛。從另一方面,這些糾紛又加劇了合作關系中信任的流失。
局促的自我進化空間
早先《為什么中國的網頁設計那么爛?(英文原文)》一文提出:“中國人訪問一個網站時是處在數據獲取模式,訪問網站就是將網站內容輸入到大腦里,跟交互,反應或理解無關。”由于簡化字和印刷行業采用西文排版的通用做法改變國人閱讀習慣西化,這種慣性也延續到互聯網產品的設計。盡管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能夠把控整體設計風格完成一些達到國際標準的設計,受限于國內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水平,設計還在不斷追趕西方國家。并且,追趕的更多是形式,沒有更多時間留給思考和沉淀。而意識帶來的遠見卓識,才是真正領導潮流最核心的因素,這也是為什么少有潮流的設計風格首先出現在國內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到來,互聯網軟件更多采用敏捷開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節奏留給設計師自由探索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埋頭切圖導致設計師無法明確的定位需求,被切片淹沒、無休止的修改設計,最終造就了一個碌碌無為的苦逼切圖員,而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設計師的理想漸行漸遠。
但我仍然有理由相信,這一切不該成為射中膝蓋、奪去每個設計師心中理想的那一箭——
1.探尋初衷
每當設計師使出渾身解數卻仍然不能推動自己的設計理念被認同時,常會意志消沉,自我感覺痛苦進一步加劇,由不得就感嘆命途多舛,怎么就踏上了設計這條不歸路。
可是追朔到做設計師以前,那時心中又如何憧憬?我不能確定每個設計師都有同樣的經歷和目標,但對于一個在學校每日浸泡在機械實驗室中的人而言,成為一名設計師就是我當時最美好的想象。不僅因為設計師擁有新奇有趣、創造力馳騁的工作;設計還代表著那種無拘無束,精致細膩,又充滿浪漫情節的生活態度。終于有一天成為了一名設計師,像每個遭受打擊的設計師一樣,我也開始抱怨各種境遇的不堪。但是調整好心態,拋卻煩惱簡單地看,工作中的困難與挑戰或多或少都是時間或方法的問題,花些心思,或者學習平衡自己的態度,煩惱終將隨朵朵浮云飄散。
2.勇氣,自我修煉與意識的養成
“對于攝影而言,我們不要裝逼,要勇于承認我們就是逼?!?這是我聽一位攝影老師談論過的雖說不怎么雅致,卻滿含哲理的觀點。對于很多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設計師而言,對自身專業能力的自信,不僅能給自己勇氣樹立明確地目標,還是一種推動項目依賴設計師能力的無聲的證明。當然,勇氣永遠只可能源于真正的專業與真知灼見。
盡管在項目過程中推行自己的設計常常要受到來自其他角色的挑戰,如果將這種挑戰看做思維碰撞的機會,學會在被挑戰時呈現出設計的思考,同時傾聽來自不同角度的聲音。文章《How to overcome self-criticism and lack of motivation?》談到批評可能引起設計師的自我懷疑,但相反也可能激勵進步。對設計的作品、想法、過程、和創意進行自我批評,也是提升專業能力和激勵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
這里又涉及了即時戰略游戲中玩家們常切磋的一項隱形能力——意識。游戲中,良好的意識能夠彌補技術的不足;同樣,在包含設計在內的所有領域,卓越的意識永遠是立于專業能力之上更優秀的條件。意識有天然,也有后天養成,通過對特定領域專注的觀察和不斷思考,也能逐步培養和形成良好的意識,而意識本身又具有擴散至其它領域的能力。
3.溝通和理解是減少返工的訣竅
可能有一部分設計師因為聽取了上文關于勇氣的建議,逐漸養成了對自己作品盲目自信、孤芳自賞的習慣。不過,設計是一項需要溝通的工作,不論是理解客戶還是產品的需求,耐心、多方位的溝通通常能幫助設計師挖掘一個產品來自各個維度的真實需求;而且通過積極地溝通,設計師才更容易理解這些需求應當以何種方式來拿捏,從而使設計盡可能滿足需要,又能融入設計師獨到的見解。前期多角度的理解和溝通,不僅幫助設計師擺脫了因無法抓住真實需求而不得不進行的一遍遍修改,還有可能在積極的溝通中從接收到的信息里迸發新的想法,跳出局限的思維,創造更優的解決方案。
對于一些天性內斂的設計師而言,實現多方位的溝通或許有些障礙,以至于他們寧肯壓抑著內心的狂躁一遍遍默默地修改,直到排列組合出所有可能性,自己筋疲力盡,終于也讓客戶眼花繚亂,最終一不小心選擇了設計師自己都不認可的方案,好不容易確定的結果如果推翻,又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種情況下,拿修改設計稿和提出專業性建議兩者做個對比,同屬于設計師的職責范圍,而盲目的修改、隱藏意見不愿表達只可能造成心中不平,不僅耽誤工作,還可能造就一個更苦逼的設計師。
所以,設計師需要努力了解產品經理或工程師等其他角色的工作內容和思維方式,并且大膽地以開放的心態和恰當的方式提出真實有效的建議,但無需過于堅持:因為懂得傾聽和理解的合作者,同樣理解思維碰撞和專業意見的重要性;而完全無法被好建議打動的聽眾,有可能不是倔強的天才就是愣頭愣腦的自大狂。
4.設計師方法論
藥有藥方,兵有兵法,設計有設計方法論,而設計師擺脫苦逼的修煉除了專業技能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相信設計師的合作伙伴很少真的是愣頭愣腦的自大狂。但如何讓一群有想法又不乏主見的人聽取自己的意見,這里有一些方法供可能正處于苦逼態的設計師們作為參考。
-
?多一套備選方案
對于一個可能存在爭議或無法參透的需求,設計師如果能根據在提交設計稿時多提供一套方案,這個方案在某些需求不夠清晰的時刻就可以作為進一步確認需求的探路燈;對于確定的需求,如果解決方案不盡合理,它又直接充當了備選方案,省去了一輪設計稿被否定、埋頭改過再重新評審的冗長過程。而這套方案可能只花去不多的時間。
-
?專業的演示文檔
試想:苦逼設計師在電腦上痛苦地拖動著超長流程的PNG設計稿,而專業的設計師在一旁用清晰的演示文檔侃侃而談……
不僅因為專業的設計文檔是設計師梳理思路的有效方式,應對設計資源流動的情況,文檔中包含的系統性的項目沉淀在工作交接時能夠省去大量重復勞動的時間。對于設計師自身而言,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設計文檔所展示出設計師專業、嚴謹的態度和清晰的設計思路,都將使設計過程和結果更加令人信服。這里推薦一篇有關設計文檔的文章《如何制作實用美觀的設計文檔》。
-
?邀請核心決策者參與設計評審
漫無目的的修改是設計師痛苦的源頭。確保每一次重要的設計評審有核心的決策人物出席,或者至少能收到這類意見,盡可能減少因為需求不確定造成的設計修改和返工,不失為一個巧妙的方法。
-
?合作信任欲速則不達
在合作中常有需求方不信任設計師,要對設計提出主觀意見的情況。這不僅影響設計師的工作情緒,還可能造成設計稿吸收了太多不同的理念最終變成了四不像。設計師有責任了解合作者,并引導合作者理解設計工作、從設計師的視角出發審視問題。經過長期磨合、換位思考與意見交流,設計師與其他角色在合作中會逐步建立起信任關系,如果設計師的建議大多正確、有效,信任將愈加牢固,項目也開始良性循環。
5.設計即生活
設計即生活?
如果設計就是生活,那么設計就成為生活的全部,而生活將永遠在設計著…… 這個說法極有可能引起廣大苦逼設計師們的恐慌。
不過就在我們還恐慌的當兒,已經有設計師正在周游世界,為我們帶來全世界互聯網創業者的聲音;還有設計師用最廉價又簡單到不可思議的材料自己制作了精確度極高的iPad觸屏筆,并用它在iPad上作了幅小畫;從國外歸來,工作多年的設計師依然富有激情的熱愛她的設計工作……還有很多。
這就是我所謂的生活。設計師的工作也許時常需要解決各種棘手的問題,但我們的生活永遠充滿趣味,不論讀書,旅行,攝影,手工,美食,游戲,甚至睡覺,每一樣在生活中的發生事情都是靈感的來源??赡苷驗檫@樣,我依然能看到眾多設計工作的追隨者。他們樂觀地自嘲為苦逼的設計師,還自得其樂地描繪著自己在工作中各種苦逼的瞬間。但也是這樣一群人,他們付出細膩的情感,允許每一種事物激發心中的感悟,解讀著這個宇宙中的美好,并通過努力和堅持將這種和諧傳遞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設計并創造著不曾有過的未來。
文章來源:騰訊ISUX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