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Your User | 設計心理學書籍推薦

0 評論 12030 瀏覽 104 收藏 15 分鐘

研究大眾的心理學對于設計是很有幫助的。用戶在圍繞著你的產品所進行的一系列行為舉止背后的動機是什么,與之互動時進行過哪些心理活動,外部的哪些因素能夠成功影響用戶的決策……這些都能夠設計師完成更好的設計。

本文通過整理、節選三本心理學設計相關的書籍,來向大家闡述心理學是怎樣影響設計的?!对O計師要懂心理學》列舉了100條與設計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烏合之眾》講述了群體的決策特點以及如何影響個人的心理;《十宅論》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大家闡述用戶的心理、性格、欲望等是如何影響他們選擇產品(住宅)的。

設計師要懂心理學

作者 Susan Weinschenk 專注研究心理學在設計中的應用。本書淺顯易懂,通過案例解釋心理學知識,非常適合剛入門的設計師閱讀,下面節選幾個有趣的心理學知識與大家分享:

1.人在識別物體時會尋找規律

“發現規律有助于快速處理時刻接收的感官信息。即使本無規律,人眼和大腦也會嘗試去創造規律。”

既然人類會傾向于發現尋找事物的規律,那么當我們在設計產品時,就應當盡可能的通過分組、間隔等空間關系將信息歸納組織起來,這樣會有利于用戶閱讀。

code-944499_960_720

2. 大腦有專門識別人臉的區域

“大腦的視覺皮質之外有一塊專門的區域用來識別人臉,稱為梭型臉部區?!?/p>

眼球追蹤調研表明,如果在網頁上有一張圖片,圖上的眼睛不看我們,而是看向網頁上的一個產品,那么我們也會不由自主的看向那個產品。在網頁上只是用戶的臉部最具有感染力,也許是因為眼睛是面部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當我們在進行平面設計時,一個好看的模特注視著你的產品可以吸引用戶去順著ta的視線去關注產品的。

gisele-chanel-les-beiges-makeup-ads-photos1

3.閱讀和理解是兩碼事

“閱讀時,我們并不是逐字逐句地準確讀完在理解,而是同時對下文進行猜讀。你已有的知識越多,猜讀和理解就越容易。”

對于所讀內容的記憶和理解,也取決于你的視角。不同的身份、視角閱讀同一篇文章,對于文章的記憶和所傳達的立場也會不一樣。因此,不要指望你的用戶閱讀時能記住特定信息;同時,要附上有意義的標題,以此幫助讀者迅速捕捉到你要表達的信息和立場;使用簡單平易的短單詞可以讓更多人讀懂你的文章。

4.人更擅長處理小塊信息

“大腦一次只能有意識地處理少量信息。設計師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一次給用戶提供太多信息”

設計時應當使用漸進呈現的設計理念,即每次只展示用戶當前需要的信息。點擊次數并不是影響體驗的關鍵。漸進呈現需要多次點擊。如果用戶能夠沿著設計思路繼續查看網站,你們他們根本不會注意到點擊的操作。但實施漸進呈現的前提是你需要做足調研,了解多數用戶在多數時間需要什么信息。

屏幕快照 2016-08-10 下午6.31.12

5.人天生愛分類

“人們喜歡給事物分類,如果面對大量未分類的信息,人們會感到被信息湮滅,并開始自己進行信息分類”

盡可能的為你的用戶分類信息,尤其是一些門戶類網站以及電商平臺,因為它們往往充斥著大量的信息。要選擇合理的分類方式,但同時不要過分依賴用戶的視角分類信息,要學會以自己的角度、以合理的名義分類信息,只要信息組織的好,用戶是很愿意遵循你的邏輯的。

屏幕快照 2016-08-10 下午6.56.39

6.人會主動過濾信息

“人們會主動找尋和關注能支持他們觀念的信息和線索,而不會去找尋甚至會無視那些與自己固有觀念相悖的信息?!?/p>

主動過濾通常很有用,因為它可以減少我們需要關注的信息量。但有時候也會導致錯誤的決策。因此,不要指望用戶能夠關注你提供的所有信息。如果某些信息需要人們特別關注,那么可以運用色彩、大小、動效等方法來“放大”這些信息。

屏幕快照 2016-08-10 下午7.14.01

7.人無法同時完成多個任務

“人一次只能執行一項任務,只能想一件事,只能進行一項心理活動。除非是在做一項經常做的體力勞動,那么可以一邊勞作一邊進行一項腦力勞動”

當你在設計產品時,盡量避免讓用戶同時做多件事情,如果無法避免,那么你應該預料到他們可能會出許多錯,你應該給出修正錯誤的途徑。

下載

8.不可預知性驅動人不斷找尋

“多巴胺受不可預知事物的刺激。當發生了不可預知的事,多巴胺系統會受到刺激。”

短信提示或者郵件視覺提示會刺激你產生更多巴胺,它會促使你去查詢信息內容。多巴胺系統更容易受到少量信息的刺激,因為少量信息沒能夠滿足多巴胺對更多、更完整信息的尋求。因此,微博的字數限制、文章的摘要提示可以誘發用戶去點擊查看更多信息。為用戶提供需求更多信息的途徑,能讓用戶變得更主動。

屏幕快照 2016-08-10 下午7.32.34

9.人希望擁有超出能力范圍的選擇和信息

“如果你問人們想要多少中選擇,他們幾乎都會說“許多”或者“全部”,但實際操作中,人們面對過多的選擇時反而不會進行任何選擇。”

少即是多,要克制向消費者提供過多選擇的沖動。如果可能的話,將選擇的數量限制到三四種,因為人一次只能記住四項事物;如果不得不提供更多選擇的話,嘗試用漸進的方法展示。

SAS_Supermarket_-_interior-_4

10.人們認為擁有了選擇等同于擁有了控制權

“如上一條所說,即使過多的選擇令人們難以的到想要的,但是他們仍然想要更多的選擇,因為這樣會帶來控制感。”

對周邊事物的控制欲是人類的內在本性,因為通過控制周邊事物我們可能增加生存的機會。人們并不總是選擇最快而方法來完成事務。在我們的產品中應當提供不止一種方法,哪怕它們效率不高,因為這樣可以向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多與可控性相關的設計思考,請查看我之前的文章“交互設計中對于可控性的理解”)

烏合之眾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是法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以研究大眾心理特征著稱。烏合之眾也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書,作者以不同的人群、角度、事件來驗證群體行為心理的局限性,以及個人一旦進入群體就極易喪失獨立人格的無奈。

群體的力量是強大的,處在群體當中的個人則極易被群體的意志所左右,同時,個人行為會不自覺的向群體行為靠攏,因為這樣他們會獲得安全感,甚至是身處群體的榮譽感。

群體是感性的,他們易沖動,容易被情緒感染。因此,我們做設計時應當盡量簡單,只有簡潔的設計理念才會易于被大眾理解;我們的設計方案應該特點鮮明,只有特點鮮明的設計才易于被大眾識別、傳播。例如腦白金的廣告:

nao-bai-jin

群體是不善思考的,因此群體容易被“領袖”,“榜樣”所領導,甚至是被蠱惑。因此,主流的設計理念易于被大眾用戶接受;權威性的背書也是易于被大眾用戶接受的方法。例如扁平設計風格初期大眾關于扁平風來源(瑞士設計風格)的爭論:

Flat_Design

十宅論

十宅論是日本著名建筑師隈研吾先生寫了一本關于日本居住文化的書,它其實算是建筑學范疇的理論書籍。作者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欲望,從而導致了他們挑選房子的外形和家具擺設,這一切與審美無關,只與居住者的“個性”相關聯。

作者對于不同房屋類型主人的一系列分析鞭辟入里。比如文章開篇講述的“單身公寓派”,日本70年代的單身公寓主體是混凝土打造的,房間的上下左右都是混凝土,連走廊的通道也被隔音鐵門所隔斷,成為一個密室。公寓進門是狹窄的過道,一旁設有浴室、廁所一體化的組合與時,過道中間是床,盡頭是小客廳。這是典型的旅館式客房布局,旅店具有兩種暗示含義:旅行和性愛。旅人沒有固定的居所,總是在流浪,對于現代都市的單身者來說,理想的生活狀態不是安定下來,而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一直到結婚有孩子。因此,單身者會選擇旅館一樣的空間布局,這具有某些象征意義。除了旅行,單身者最期待的就是性愛了。在電視劇中,一對男女消失在旅館里的鏡頭足以證明這樣的象征意義了。而狹小的空間在大都市里意味著即使是剛畢業的單身學生也能夠負擔得起……

003ifcq8zy6SxJT1BwW96

作者的一些分析也許不適合中國的情況,但作者對于不同類型的住宅布局的分析邏輯,以及居住者的心理畫像,非常值得設計師,尤其是剛入門的設計師們去學習。

總結

作為一名設計師,了解用戶的心理活動有助于我們設計更能打動用戶的產品。做過用戶研究的設計師們應當知道用戶的行為以及言語是帶有欺騙性的,即使是眼動儀測試或者用戶訪談也不能保證調研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多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能夠幫助我們及時發現用戶行為背后所代表的意義,能夠幫助我們及時辨別訪談中的一些欺騙性信息,從而更加準確的了解用戶,設計出更優秀的產品。

#專欄作家#

薛斯塔,微信公眾號:luxdesign2015。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歸交互,對體驗設計有著濃厚興趣,崇尚科技創新解決用戶需求、改革行業服務模式;資深尤文蒂尼。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