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iOS陣營叛逃者的自白書
[核心提示] 每當有人問我,什么手機最好的時候,我總是推薦 iPhone。而在使用 Nexus 4 兩周后的感想是:我想扔掉 iPhone 5 了。
每當有人問我,什么手機最好的時候,我總是推薦 iPhone。從手機體驗、流暢度及優秀應用角度來看,iPhone 無疑仍是最好。但問的人越多,我越覺得有些心虛——我對 Android 手機的體驗還停留在遙遠的三年前。三年前的 Android 世界,周圍的朋友剛從毀譽參半的 HTC Hero(G3)換成 Google 大兒子 Nexus One,而無論 G3 還是 N1,跟 2010 年下半年發布的 iPhone 4 比起來,用喬布斯剛發布 iPhone 時的話來說就是:“領先業界五年?!蹦?iPhone 4 跟同年的 Android 機器相比,“領先五年”說并非大話。
三年過去,越是有人問,我越覺得底氣不足。畢竟,從 iPhone 4 到 iPhone 5 之間變化實在很小。Android 這三年間有何變化?我不知道。
大半年前,我用了幾周小米1S 和小米2,說是幾周,其實也就是把玩了半天后扔一旁,最后送人。真正算得上去使用?Android,還是三周前。一開始,我用自己的破 iPhone 4 跟朋友換了一臺三星 Galaxy SII(放現在看,算很老的機器了),因為對“中華酷聯”的好奇,也試用過 5.7英寸的中興U5 以及在倫敦做過聲勢浩大發布會的華為 Ascend P6。當然了,Nexus 4 這位 Google 親兒子,是我最感興趣的。
僅僅拿幾臺機器“體驗”一下是不行的。必須把 Android 機器當成自己生活用機——最好把 iPhone 扔在家里——要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僅僅是因為習慣依賴而對新東西排斥,只有當你放棄使用 iPhone 的習慣后,才能真正深入了解 Android。
在把 iPhone 5 扔包里(我有兩張 sim卡,iPhone 5 是主力接電話機,必須得帶著,但基本跟扔掉差不多),把從朋友那里借來的 Nexus 4 裝上日常主要使用的應用——微信,百度地圖,Gmail,Instapaper,Dropbox,嘀嘀打車,豆瓣電影/QQ電影票,大眾點評,Evernote,鳳凰/騰訊新聞客戶端,Path,多看,彭博商業周刊,Flipboard,Chrome,豆瓣電臺,CamCard,以及 Android 上才有的豌豆莢、搜狗輸入法等等之后,我開始了從完全的 iPhone 用戶轉變為完全的 Android 用戶的生活。
使用 Nexus 4 兩周后的感想是:我想扔掉 iPhone 5 了。
我并不是說 Nexus 4 在所有重要的功能/體驗上都超過 iPhone 5,實際上,Nexus 4 的缺陷非常明顯。比如: 在 N4 上運行多個應用之后,平常在 iPhone 5 上能支撐一個白天的使用頻率去操作 N4,N4 的電池只能挺半天多,找到機會就要充電。
- N4 的屏幕精度達到 318 ppi,與 iPhone 5 的 326 ppi 幾乎一樣,但顯示效果明顯不如 iPhone 5。
- N4 的亮度自動調節能力遠遠比不上 iPhone 5。晚上全黑的情況下 N4 可以當手電筒用非常合適,閱讀就太刺眼,而白天光照強烈的時候,幾乎看不清 N4 屏幕,而 iPhone 5 在完全無光以及日照強烈的條件下表現都非常好,雖然不會完全令人滿意,但大部分情況下都比較舒服,而 N4 必須手動調節亮度才能用,遠遠稱不上舒服。
- N4 的硬件相當粗糙,電源和音量調節鍵都軟趴趴,我同時按電源鍵+音量下試了十多次才順利截屏。換 N4 的 sim 卡時我也頗費了一番功夫,如果不留意的話,很容易插反,如果硬塞的話,很容易就把卡塞在里面或把 sim 卡或卡槽擠壞,iPhone 5 的設計就很棒,sim 卡槽上有針孔,在卡槽裝好 sim 卡往卡洞送的時候,只要將針孔對齊,就保證不會出錯 ;不過這不是太重要,畢竟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不會有誰每天拔插 sim 卡玩。
- 還有重量。只要用過一段時間 iPhone 5 之后,再拿到 iPhone 4/4S,就會覺得 4/4S 太笨(重)了;大部分時間用 N4 之后,拿到iPhone 5 去接一通電話,你會感覺……iPhone 5 的輕巧令人不忍脫手,總想多把玩幾下。
- 快速滑屏時 N4 體驗遠比不上 iPhone,快速滑屏時字會花掉,過一兩秒才會顯示清晰,流暢度不夠。而刷網頁時 iPhone 的觸底回彈效果總令人愛不釋手。
缺點雖然不少,但 N4 的以下三點優勢,完全能吸引我扔掉 iPhone,改投 Android:
1、最早吸引我的,是 N4 的下拉簾消息管理中心
iPhone 5 也是采用下拉簾做消息管理,但消除消息的方式太別扭了:需要點擊每一個應用消息列表右上角的小“x”,還要點一下“Clear”,才可以僅僅消除一個應用的消息。保守估計,短信、新浪微博、新聞客戶端、微信、日歷、郵件、空氣指數、追劇提醒、訂閱的雜志提醒等等,隨便一個稍微深度一點的用戶,都不只?10?個應用的提醒,再乘以 5 或 10 條數目——我不知道別人 iPhone 里有多長,反正我 iPhone 5 里的消息下拉簾里堆積了足足八屏半消息,堆積著兩天前的新聞、號稱跳樓價的五萬一平的北京售樓垃圾短信、三天前的日程表、被轉發了十次但內容一樣的推文和微博、以及過去五天的空氣污染指數。我反正從來不會挨個清除每個應用的消息提醒,你想想,清除每個應用要兩次點擊,十幾個應用的消息得點多少次?我反正是煩透了。消息堆在那,時間一久,便懶得再看。那長達八屏半的過期消息,就像一個過期消息陳尸間,停在那,再不去打理。
但是 N4 的消息管理中心,雖然點擊步驟只少了一次——事實上,N4 的消息中心,一次只能劃飛一條,而不是一系列。但手指一劃,一條提醒就被甩飛給人的心理感受太舒服了。因為劃飛提醒的過程本身就好玩,很多時候消除一條提醒就成了樂趣,而內容過多的時候,一次點擊可以全部消除,瞬間所有消息提醒全部清零。心理上的負擔也隨之卸下。
滑動消除消息看起來簡單,但有更多的價值,那就是不知不覺培養用戶習慣的一致性。此前在 iPhone 上我一直不習慣用手勢操作,N4 用了幾天后的某一時刻,我突然發現我非常享受在 Gmail 中劃掉垃圾郵件,就像在管理中心消除提醒一樣,劃一下,垃圾郵件就消失了。也就是說,下拉簾的滑動手勢消除提醒,不知覺的培養了我在其它應用中帶來的體驗的一致感,它高效、自然,而又全無學習成本。iPhone 上我沒有這樣的習慣,因為系統手勢操作和應用手勢操作體驗的分裂所導致。手勢操作體驗本是蘋果將之推向大眾,現在卻在 Android 上得到最好的體驗,這也多少有些諷刺。
2、多任務管理
N4 的多任務管理和下拉簾消息中心類似,屬于當前 Android 系統(4.2.2/4.3)中具有靈氣或者非常有?insight?的設計,我找不到特別好的詞去描述它,但與 N4 比起來,iPhone 的多任務管理需要雙擊 Home 鍵才能呼出,長按圖標,點上面的“x”才能退出。一系列操作下來,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笨拙,就像 iOS 6 之前它的“設置”圖標所使用的齒輪傳遞出的感覺類似:它看來精巧,但其實特別機械,特別工業。
N4 的多任務管理則不然:點一下就呼出,手指滑動退出應用,輕巧,靈動。N4 的圖標看起來,給人感覺也更清爽。給人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一致。剛拿到 N4 機器時看到這兩個圖標我就被它們的簡潔所吸引。
此外,在蘋果今年推出的 iOS 7 上可以看到,除了將設計風格從擬物化轉向扁平化,iOS 7 的多任務管理也學習了 Android 系統,滑屏退出應用,很有快感。
3、跨應用間信息無縫共享
這是 N4 最打動我的地方。iOS 對應用間連接控制得太厲害了,如果用戶能將 Google 地圖設置為默認地圖,即便 iOS 6 做了一版爛地圖估計也不至于在用戶中引發那么大的反對意見,iOS 第一功臣 Scott Forstall 或許也不必為他的失誤而丟了工作??鐟瞄g信息無縫共享好處非常多,比如:
1)我工作郵箱用默認郵件應用,個人郵箱用 Gmail 應用,每次看到好的內容或拍照后和朋友分享,默認應用永遠都是 iOS 默認郵箱應用,而非Gmail,這導致我經常用工作郵箱給朋友分享私人信息,或者干脆就不分享;N4 不會有次問題,我可以更換默認打開工作郵箱或者個人郵箱。
2)iPhone 相冊只能通過 USB 線連上電腦,通過?Dropbox?自動上傳同步到硬盤和 Dropbox 中去,或者在 iPhone 上打開 Dropbox 手動上傳到 Dropbox 空間——而且還不能關掉 Dropbox!這意味著,我得開著 Dropbox,等照片傳完了才能關掉應用,這簡直是反人類;而 N4 我只要設置成 Turn On Camera Upload,拍完照后,Dropbox 就會在后臺自動為我備份照片。
3)在 iPhone 的瀏覽器上閱讀文章,看到精彩的段落,我只能通過郵件(剛才說了,默認的還是工作郵箱)的形式,將好的段落復制通過郵件保存到 Evernote,但通過 N4,我可以直接點 “Share”,保存到 Evernote。雖然操作步驟上沒有省事,但邏輯上更直接。我可以直接保存到 Evernote,而不是通過郵箱中轉保存。如果需要編輯文檔關鍵詞和所屬文件夾的話,N4 可以直接修改,郵件中轉則不可能辦得到。
寫到這里,我忍不住吐槽一下國內的應用。其中最典型的是被無數人贊譽的微信直接把應用間信息分享給掐掉了,為了打造所謂的生態閉環生態,硬生生給自己造了一堵墻,看到好文章,我沒法直接通過默認的分享按鈕(因為沒有)直接保存到 Instapaper 或 Evernote,而只能通過 Chrome 打開鏈接,再在 Chrome 中保存至 Instapaper 或 Evernote,生生給用戶制造障礙。非常遺憾。更遺憾的是,看過那么多篇談論微信的文章,沒看到有點批評這一點?!@可是 Android 優于 iOS 的關鍵功能,推倒應用圍墻花園的關鍵所在。我不知道國內的評論家們究竟有沒有認真把玩他們每天談論的產品。
最后總結一下。無論設計風格還是多任務管理,iOS 7 已經在開始學習 Android,但 iOS 對應用的控制仍然太過嚴格。早期的高標準有利于優質應用的出現,并防止系統生態遭受破壞,但六年過去,iOS 的生態環境已經十分成熟,蘋果官方的控制力也在迅速減弱。除了上文提到的蘋果地圖的例子以外,iOS 6 集成新浪微博的時候已經是新浪微博活躍度下滑期,而終于集成了騰訊微博服務的今年,甚至連騰訊都不在財報會上談論微博這個產品,足見蘋果官方對市場熱門產品集成反應之慢。更多中國用戶可能更希望 iOS 系統能集成微信,而不是過氣的微博產品。在擁有超過90萬應用的 iOS 世界,“老大哥”還想提供最優的服務搭配已經越來越不現實。
文章來源:極客公園
原文地址:http://www.geekpark.net/read/view/188263
你好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