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用戶體驗中的接觸點

3 評論 34967 瀏覽 76 收藏 6 分鐘

在一個流程設計里,梳理接觸點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接觸點梳理好了,才有可能畫好一個完善的流程圖。

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三個字“接觸點”,或者簡稱“觸點“。那什么是用戶體驗中的接觸點呢?(下文簡稱觸點)

IMG_0085

一、觸點的定義

用戶與產品發(fā)生交互的關鍵點。

舉個例子:你在簡書app上瀏覽一篇文章的時候,“看到的文字”、“點擊收藏按鈕”,這些都是所謂的觸點。

二、觸點的分類

觸點分為兩種:“信息觸點”與“操作觸點“(當然這是我自己定義的,你也可以定義其它叫法)。

  • 信息觸點是指文字、圖片等查看閱讀的信息內容;
  • 操作觸點是指按鈕、圖標等可操作的控件。

舉個例子,下面這張“迅雷下載”圖片:

屏幕快照 2016-11-19 下午4.59.17

“匠人心作,簡約而不簡單“、“立即下載按鈕”、“迅雷的圖標”都屬于用戶與產品發(fā)生交互的關鍵點,也就是所謂的觸點。而文字信息和圖標信息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觸點”,立即下載按鈕則是“操作觸點”。

三、觸點的來源?

觸點來自哪里呢?這里就要提到另外一個常用的專業(yè)術語——用戶場景。

什么是用戶場景?

簡單來說,用戶場景就是描述用戶完成一項任務的故事。

舉個例子:王某某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后要點擊查看并回復,這就是一個任務,而我們將王某某執(zhí)行這個任務的過程描述成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所謂的用戶場景。

詳細的來說就是:“王某某收到一封新郵件,打開郵件后進入詳情,原來是同事沒有ps綠化包,問王某某有沒有,王某某點擊回復并告知“有”,然后添加ps綠化包的附件,點擊發(fā)送,收到了“發(fā)送成功”的反饋后,王某某退出電子郵件?!?/p>

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用戶場景,而觸點就來源于這里。比如:看到同事發(fā)來的郵件內容(信息觸點)、點擊回復按鈕(操作觸點)、點擊添加附件按鈕(操作觸點)。

四、觸點的模式

屏幕快照 2016-11-19 下午4.59.17

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信息觸點與操作觸點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還是迅雷下載這個例子,我們看了迅雷簡介的信息后,導致我們去點擊下載按鈕的行為,而點擊下載按鈕后,又可能會產生更多的信息。

我將上述觸點模式定義為:

信息觸點——操作觸點——信息觸點

當然這只不過是其中一種模式,“信息觸點——信息觸點”、“操作觸點——操作觸點”這些也都會經常用到。

五、觸點的作用

再舉王某某查看郵件并回復的那個例子,我們將這個用戶場景整個操作步驟梳理出來:“查看郵件列表信息——點擊列表進入詳情——查看詳情——點擊回復——輸入“有”——添加附件——點擊發(fā)送——發(fā)送成功反饋——退出郵件。”

當我們把整個流程的觸點全部列舉出來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全局都在自己的把控當中,每一個關鍵性的觸點都是我們的機會點。例如:查看郵件列表的時候,為了閱讀更加清晰,是否可以采用卡片的形式;再例如:發(fā)送成功后的反饋,哪些反饋用戶會更易接受,是像qq郵箱那樣狀態(tài)欄提示發(fā)送成功的文字,還是直接聲音提示等等,這些都是后面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在一個流程設計里,梳理觸點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梳理好觸點,才有可能畫好一個完善的流程圖。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觸點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把控全局,尋找更多的機會點,從而完成一個優(yōu)秀全面的流程設計!

以上就是我目前對于觸點的一些簡單了解,有哪些不對或者不妥善的地方,歡迎點評指正!

 

作者:菜心(微信號:410628210 ? 微信公眾號:菜心設計鋪),華為用戶體驗設計師(主視覺),3年設計經驗,參與華為Welink、3MS等多個項目的用戶體驗設計工作。

本文由 @菜心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受教了,期待作者更新

    來自上海 回復
  2. 場景和故事是不同吧。場景:對主角的能力、期望目標、環(huán)境的特質限制的一個綜合定義,是一個故事的背景。故事:包含了場景部分,和解決方案。

    來自廣東 回復
  3. 受教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