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必看:基于請求的交互設計
編輯導讀:有時產品經理要表達的意思和用戶理解的有所不同,為了獲得更好的反饋,設計過程中需要避免使用抽象的交互,而借助清晰具體的交互來提出請求。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產品經理告訴用戶,為了獲得更好的體驗和結果希望用戶做什么。設計過程中需要避免使用抽象的交互,而借助清晰具體的交互來提出請求。由于產品所要表達的意思與用戶所理解的有可能不一致,有時,產品需要獲取用戶的反饋,特別是在產品的成熟期。
另一方面,用戶在使用產品時,一旦認為誤操作會受到“責罰”,他們就會認為產品交互設計有缺陷,如果產品交互的設計充分考慮到用戶可能產生的誤解,用戶一般不會產生錯誤的理解。借鑒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用戶來迎合產品。相反,更應重視每個用戶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產品在可用和有用基礎上與用戶聯(lián)系。
先通過一個生活化的案例來理解上面這段話:
我告訴女朋友:“你別總這么磨蹭,弄得每次出去時間都很緊張”。
女朋友很氣憤的回答:“我怎么磨蹭了?你是不是現(xiàn)在就嫌我麻煩,不喜歡我了?……”
磨蹭是抽象的表達,我是想說她每次出門前都要花1小時化妝,如果我能給她更具體的建議,例如:你可以早1小時開始化妝,她一定不會這么生氣。即便是具體的建議也可能會產生誤解,我還需要讓她知道我沒有惡意,我可能會說:“你今天真漂亮,如果能早一點化完咱們今天會更輕松”。
如果女朋友今天狀態(tài)不好而有些神經質,她還是會不開心,因為她感覺到我在抱怨她耽誤了時間,如果我在說話過程中能觀察她的狀態(tài)、考慮她的情緒,就能降低這種誤解,例如“咱要趕緊出發(fā)了”,觀察她的表情有些不開心,“要不對不起你今天這么漂亮”。
在日常的溝通中,我們都會對別人提出各種各樣的請求,請求一定要明確、具體、可行,還需要隨時關注對方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最后組織語言時還要避免讓對方感到被責備。
回到交互設計上,應用具體、反饋、包容三個方法來改進產品的交互。
一、清晰、具體、可行
產品對用戶的表達需要清晰、具體、可行,如果做不到對用戶來說就是感受到了抽象的信息。下面看個米家的交互。
圖1
圖1,點擊臺燈可以進行開關,在這個交互里面,開關按鈕明確的告訴了用戶這是可操作的,打開和關閉的樣式以及中間的過度動畫清晰、具體的讓用戶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這個例子中產品借助清晰具體的交互(開關按鈕、選中樣式、過度動畫)來提出請求,用戶在接收到這個信息后,明確了請求。
再看一個不具體需求的案例(圖2):
圖2
同樣的智能設備管理界面,產品告訴用戶的信息:“小九處在離線狀態(tài)”,但并沒有給用戶具體的請求。用戶可能會認為應該點擊讓設備在線,或者認為認為應該點擊進入設備管理頁。沒有明確的請求,用戶的下一步行為只能基于猜測,這無疑增加了差體驗的風險。
二、獲取用戶反饋
交互設計中提到的反饋大多指交互中產品給用戶的反饋,例如點擊按鈕會變換樣式,滑動頁面會配合移動反饋……。而我在這里提到的反饋正好相反,在交互中產品表達請求,用戶在接收到請求后給予產品的反饋,這種反饋不僅限于用戶的操作,也包括時長、等待……
具體還是通過圖2的案例來看,通過數(shù)據(jù)得知在設備離線時,設備點擊量提高了3倍,這是用戶的反饋。這個反饋告訴產品,在請求不清晰具體時,用戶會按照自己的主觀理解操作,在這個頁面中,點擊設備沒有任何反饋,沒有操作反饋,不會進入設備管理頁,也不會連接設備。所以用戶選擇多點幾次。在溝通中需要根據(jù)對方的反饋調整表達,產品也是如此,當用戶點擊某個設備2次以上時,產品應該為用戶連接設備,或者引導用戶去連接設備,而不是對用戶的反饋視而不見。
再舉2個例子:
用戶在登陸頁輸入密碼時停留時間過長,用戶極有可能需要找回密碼或密碼提示;
用戶把一個同款式的商品多次放入購物車,用戶極有可能不知道商品是否成功加入購物車;
所以,交互設計的核心是請求用戶,再根據(jù)用戶的反饋,再次請求,循環(huán)……,用戶任務完成。
三、包容用戶錯誤
沒有人喜歡被責罰、也沒有人愿意犯錯誤,大多數(shù)情況下錯誤=責罰。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犯錯在所難免,所以產品能包容用戶錯誤,對體驗也至關重要。產品對用戶的每個“請求”,都可能被誤解,除了盡可能避免這種理解不一致的情況,也需要針對用戶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做出“包容設計”。
去年我兒子(10歲)選中了一臺喜歡的電腦,我給他支付寶轉了電腦錢。他收到錢后自己去購買,但因為沒有實名認證不能消費,我就幫他實名,認證后被告知年齡不夠不能實名認證。又被告知可以使用銀行卡認證,無奈去為他辦了一張儲蓄卡,認證后,你猜怎么著?有提示我身份證實名認證,這是不是特像微信注冊后還要綁定手機號。最后我想那就把錢給我轉回來,也不行,因為沒有實名認證……氣憤的去詢問支付寶客服他們心平氣和的告訴我:“等孩子年齡夠了就可以實名認證,到時候再取”。
上面是我真實經歷的故事,我“錯”在不應該給一個10歲的小孩轉賬,在我轉賬過程中,支付寶只是“請求”我完成了轉賬任務,但對錯誤缺少告知和包容,給我?guī)淼臉O差的體驗,最后只能去京東重新下單了一臺。
交互設計的根本是一種連續(xù)的請求互動,請求通過各種交互設計方法和形式傳遞給用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確保告知清晰具體、反饋調整、包容錯誤,來提升產品的交互感受。
作者:胡爺,職陪伴知識研習社發(fā)起人,公眾號:zhipeiban
本文由 @胡爺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