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文字聊天,才是一種好的閱讀體驗?
本文不是要討論IM產品的體驗設計,而是聊天內容本身的閱讀體驗。
數字的強迫癥
前幾天,主管問我要手機號和身份證號,用于制作工作相關的證件。由于是釘釘上溝通的,很簡單一件小事,我回了個OK,然后順手發過去了:
××(我的姓名)
手機號:186××××××××
身份證:360103××××××××××××
我盯著發出去的消息,細想覺得有點問題,可以優化一下,于是我又發了一遍:
××(我的姓名)
手機號:186 ×××× ××××
身份證:360 103 ×××× ×××× ××××
我說這樣便于閱讀。主管說,小伙子不錯啊,強迫癥又犯了。然后我回了一句略微有點裝X的話:“用戶體驗無處不在?!辈⑶遗渖弦粋€咧嘴笑的表情。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不過既然硬要把這件事情扯上用戶體驗,那就不妨深入思考一下吧。仔細一想,發現這真的不是沒事找事。而且,我發出去的消息,其實也不算是一件合格的設計產物。
把回復消息的形式當成一項設計課題,既然是設計,絕對離不開用戶場景和目標。場景很明顯,對方在手機版釘釘上查看這條消息。但目標是什么呢?其實我之前并沒有問清楚。要我的手機號和身份證用來制作證件,但肯定不是我主管本人制作,她要把這些信息再傳遞給制證者。通過什么方式傳遞出去?用紙筆填寫還是手機轉發?這可有天壤之別!
紙筆填寫
如果用紙筆填寫,鑒于任務比較簡單,制證者不太可能用上什么逆天的高科技手段來收集信息。所以,一定會經過最原始的“閱讀——記憶——書寫”過程,才能完成信息的轉移。書寫的環節我無法掌控,但閱讀和記憶就取決于我發過去的內容形式了。
有研究表明,人類短時間內能夠記住的連續信息長度,極限是7個字符,超過就必須分段記憶了。我們能記住五言詩、七言詩,歷史上也出現過九言詩,但生命力就弱得多。屈原的《離騷》算是一個特例,其中有不少詩句超出了7個字,但考慮到“兮”字作為語氣詞存在,有實際含義的內容仍然多數控制在7字以內,所以我們能從中感受到強烈的詩句韻律。
但7畢竟是個極限,能記住,卻不容易。想一想我們平時收到的各種短信驗證碼,最多的是4字和6字兩種。4字驗證碼我們能一氣呵成記下,6字驗證碼我們通常會分成3+3兩段來念。這也證明,我們能輕松記住的信息長度,一定少于6個字符。中國的11位手機號基本都按3+4+4的方式閱讀,這已經被廣泛接受。我們和朋友確認聯系方式時,會說“沒錯,就打我那個186的號碼”。網絡上給手機號做隱私處理,會把中間的4位變成星號;報手機尾號,也通常是取后4位,可見這種劃分根深蒂固。至于身份證號的劃分,生活中見得倒是不多,畢竟它的出處——身份證上都是擠作一團的。但它天然帶有特定含義,要給它劃分非常簡單,也容易得到大家認同:6(省市區)+4(年)+4(月與日)+4(尾號),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這樣記憶自己的身份證號。
這里還可以再插一個題外話,能夠輕松記憶的信息長度,最長到底是4還是5呢?我認為是4,雖然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但上面這些現象已經能間接佐證了。如果手機號和身份證號還不夠,我們可以再加個銀行卡號。各家銀行卡的卡號位數可不一樣,但它們如果有意劃分,一組最長必定不會超過4個數字。
長串數字,發出去是什么格式,對方就會按什么格式來閱讀和記憶。這不僅僅是機器應該給予我們的方便,我們每個人也同樣應該給予他人方便。
手機轉發
回到正題,如果我的手機號和身份證號是要通過手機轉發出去,并且復制填入某個后臺中,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我無法確定錄入信息的后臺能不能排除空格,如果把便于閱讀的格式粘貼過去,很可能最終記錄下的手機號是“186 ×××× ××”。而且我主管用的是Android手機,無法安裝Pin這樣的剪貼板工具。把數字從整條信息中提取出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在手機IM中,往往只能整段復制。
所以,如果要通過IM復制到別處,最佳的信息格式應該是這樣:
姓名:
××
手機號:
186××××××××
身份證:
360103××××××××××××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由于我只在那邊發文章,基本沒空回復或互動,所以設置了一條自動回復,引導讀者通過微博聯系我。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直接把微博昵稱寫在自動回復里:“可樂橙除了發文章之外,不會經常打開公眾號。有需要聯系的朋友,請新浪微博私信我@可樂橙_ColaChan。”
直到有一次,我嘗試給自己發信息。得到了這樣的回復之后,我發現要去微博里找到自己并不容易,很難從中單獨復制出微博昵稱。于是做了一些改動:“可樂橙除了發文章之外,不會經常打開公眾號。有需要聯系的朋友,請新浪微博私信我,回復‘微博’獲取新浪微博昵稱。”回復微博兩字之后,會再收到一條消息,內容只有“@可樂橙_ColaChan”。
雖然增加了一步,反倒是方便了信息的提取。
消滅錯字
既然要說文字聊天,那當然不僅限于數字和ID,篇幅最多的日常對話才是核心。日常溝通的體驗,又如何界定這個“好”與“壞”?
中學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手機,用電腦聊QQ是同學死黨間最主要的在線交流方式。我記得那時候有同學說,和我聊QQ感覺很安心。我問為什么,她說我從不打錯別字。
嗯……現在回憶起這件事,確實有一定道理。如今生活與工作節奏遠比學生時代快,加上輸入法的候選詞動態排序,日常溝通中難免打錯字。但關鍵在于對待錯別字的態度。我在發送消息之前,往往會自己看一遍,發現錯字一定改正。
我知道許多人用微信、用QQ發消息時,是從不檢查的。輸完不檢查,輸入的過程中也不檢查,噼里啪啦一通打完就發出去了。即使輸入過程中發現打錯,也懶得改正,指望對方通過上下文領會他的意思。于是你會收到“恩愛”、“不會你哦”這樣的奇怪詞語。如果關鍵詞語打錯,就要很費勁猜測他的意思,甚至要做一些同音詞聯想和鍵位聯想。我聯系過的許多印刷廠老板,還有部分合作過的開發同學,閱讀他們的消息極其費勁。當然,忙起來確實沒空檢查,可以理解。不過至少可以肯定,沒有錯別字的文字聊天,是一種人人渴望的好體驗。
語言是嚴肅的
我收到過這樣的消息,一串連珠炮轟過來:
在
UI需要手繪?
不會手繪不行嗎
投簡歷沒有回應 是不是 經驗不夠
ui規范有那些啊 ios andriod都要看啊
在嗎在嗎、
沒有作品怎么辦???
不過以上內容并非原話,我只是憑記憶把它還原出來,但是很有代表性。不用標點、錯用標點、空格代替標點、不刪除多余的空格、中英文標點錯用、固有名詞寫錯、“那”和“哪”亂用、不按話題歸類分段……日常溝通中的毛病基本都集齊了,可以召喚神龍了。
語言的存在,一大作用就是讓人們相互傳遞信息,它是人類對一切概念表述所達成的共識。如果不遵循語言的規范,就相當于脫離或者至少偏離了人類賴以溝通的渠道。這不是小事。在我看來,即使是日常文字溝通,都非常有必要區分“的地得”,有太多類似細節被忽視。不是為了維護語言的純正性,這方面我不關心。但為了對方有更順暢的閱讀體驗,規范的語言一定更有幫助。
寫新聞稿的心態
說出去的話就像是發出去的新聞稿。除非是與最好的朋友放飛腦洞、海闊天空扯淡,否則談話必定有個主題。
還是上面那一段信息,除了不嚴謹之外,話題散亂更是致命傷。面對這樣自言自語般的問題,要從何答起呢?如果想表達自己的困惑,希望得到對方的幫助,以此為主題寫一封求助信。那上面這段連提綱都算不上。
易于閱讀和理解的消息,是有特定結構的。先用一句話講清楚在討論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展開說細節,講完一個再講下一個。如果是告知對方信息,要清晰表明關鍵要素。如果需要對方做什么,至少說明原因,并最好提供可行方案。如果是反映問題,也要提供足夠對方排查問題的線索。
所有問我電腦問題的朋友和親戚,幾乎都是這么一句:“幫我看看電腦吧,好像出問題了。”然后就沒了,就等著我提問了。我多希望哪怕有一個人,問我電腦問題的時候,能主動告訴我出問題時顯示了什么,以前有沒有出過這個問題,上一次和第一次出問題是什么時候,出問題之前做過什么,之后又做過什么,嘗試過哪些解決方法,有沒有效果,引發了哪些變化。
試想有個人家里遭賊了,貴重物品被洗劫一空。警察趕到時,問他任何問題,他只會回答:“我家都遭賊了,趕緊幫我抓到小偷啊,不然日子都沒法過了!”顯然,這案子是破不了的。
只要交談有主題有目的,就必須追求高效。十分鐘能說清楚的事情,由于糟糕的交流體驗,也可能要說上一個小時。浪費別人的時間是一種罪過。
現代大字報
我們國家一大特色:標語橫幅大字報。城市抓環境治理,掛一條橫幅:“舉各方之力,謀治水之略,建和諧之城,興水鄉之貌,樹世代之功”。建筑工地搞安全生產,掛一條橫幅:“安全創造幸福,疏忽帶來痛苦。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醫院要提升業務品質,掛一條橫幅:“創建平安醫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我們這里不去討論這些標語本身存在的意義。至少有一點,決定掛這些標語的人,并沒有弄清楚受眾是誰,要以什么樣的口吻來寫。
新聞與官媒采用模糊的口吻來表達,是為了給任何事情留有余地,同時盡可能包容,保證內容中提及的各種概念定義正確。但不要覺得這些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我們工作中的溝通,是不是也碰到過一些人,文風很官方,或者很賣弄?想一想你看到過多少這樣的引導頁:一張不明所以的插畫,購物車、購物袋、錢袋滿天飛,上面寫著一行字,“海量優惠享不?!薄?/p>
有一則廣告我印象很深,品牌沒記住,但記住了一個場景。廣告片要表現出醬油制作工藝的傳統和純天然,代言人站在高臺上,面對鏡頭,伸手指向身后的加工基地,黃豆在一大片空地上鋪開晾曬。他用一種不帶任何技巧雕琢的語調說:“就在這曬,就靠太陽曬。”若是換了一些不說人話的創意公司,寫出來的臺詞很可能會變成:“XX公頃黃豆加工基地,天然晾曬風干工藝?!边@樣的閱讀體驗是非常無感的。定義再正確,描述再精準,概念再華麗,就是沒有畫面感。
可以在此感受一下這則廣告的直白和平實:http://t.cn/RcxcZ3I。
說到這里,我想起和同學一起調侃過的一個段子:
“滾滾長江東逝水……”
“說人話!”
“大河向東流哇!”
話題守護者
工作之后,第二次有人評價我的聊天風格,說我“用繩命在聊天”。我追問下去,對方說和別人聊天都是你一言我一語。唯獨和我聊天,會看到我一直保持正在輸入的狀態,長的能持續十幾分鐘。倒杯水回來,發現我轟隆隆發來一通長篇大論,分成好幾大段,逐個回應之前瞎扯歪樓產生的各種分支話題。
噢,原來我還有這樣的習慣!不放走任何一個話題,拒絕不了了之,必須得出結論。其實可以想象,如果純粹是閑聊找話題,和我這種人聊天應該會蠻累的。說實話我并不想這樣,我內心深處向往一次只說一件事。但既然樓已經歪了,雖然不是我造成的,我還是會本能地盡力支撐住它。這樣聊天,如果對方感到舒暢,我感覺其實是很累的。
長篇大論這個習慣,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當然是要讓人等,不能及時得到回應。但好處是可以避免節外生枝。假如回復到一半,其中的某些信息讓對方想起另一件事,在你余下內容到來之前,對方的思緒就已經飄走了。他就可能會開始插話,從而產生更多的分支話題,這情況太常見了。
這一點讓我非常糾結。之前說過,浪費別人時間是一種罪過,那么就不該讓人等這么久咯?但如果不加以控制,任由話題爆炸,被遺漏的話題碎片,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或許還要舊事重提,同樣是在浪費時間。文字聊天,如果為對方的體驗著想,當然要選擇一種花費時間較少的方式。任由話題爆炸,怎么看都有點因小失大。
哦,呵呵,[呲牙]
文字聊天最討厭這幾個回復了,堪稱話題終結者。為什么呢?內容短、沒有實際意義,這沒錯。但根源在于它不能反映對方的狀態。雖然回復了,但不予置評,效果和沒有回復一樣。你仍然不能確定對方是否理解了你發送的內容,他完全可以心不在焉地打出以上回復。
這就好像你發一封郵件出去,當你按下發送按鈕,沒有菊花轉,沒有toast,界面仍然停留在寫郵件窗口,里面仍然顯示著你的郵件內容。然后你把寫郵件的窗口關了,發現已發送里并沒有這封郵件,發件箱也沒有,草稿箱、收件箱、垃圾箱、廣告郵件里都沒有。WTF……
看似荒唐,但這樣的對話在現實中絕對不少。Android開發同學問我要一張切圖,我問他打算如何實現,是切成固定尺寸還是.9圖。他回了我一個“可以”。我假設他一句話沒打完,不小心按到回車,先把這兩個字發出來了(這種事情每個人都干過,應該諒解)。但我等了半分鐘,根本連“正在輸入”的狀態都沒有。話題終結了,并且沒有得出任何確切結論,只能開啟新一輪追問。
其實再也沒有誰比技術同學更了解反饋的重要性了。比如TCP/IP服務器請求的過程,需要“三次握手”:首先客戶端發送信息給服務器,服務器知道有東西要接入了。然后服務器把收到的信息再發回去,說這是你發過來的東西沒錯吧?是你要接進來吧?最后,客戶端把收到的信息與自己之前發出去的信息一對比,正確無誤,再發信息給服務器,說沒錯就是我,我們接通電話吧。
我們人類對于上下文的理解能力很強,相比之下機器則笨拙地多。但無論上下文多詳細,明確的反饋一定要有。再小的事,起碼都應該回復一個“好的”或者“收到”。如果有選擇,至少復述一遍所選的選項。
總結
回憶一下形形色色在IM上打過交道的人,有很明顯的落差。有的人溝通起來感覺很順暢,有些人簡直恨不得要一通電話轟過去。同樣一件事情,文字表述的品質不同,接收者的體驗大相徑庭。
體驗設計這個學科,說它無處不在一點也不過分,非常接地氣。假如拋開各種方法論,剩下的其實就只有一句話:替別人著想。
封面圖片來自Dribbble。
#專欄作家#
可樂橙,微信公眾號:可樂橙(colachangree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UI/UX設計師,關注互聯網,關注科技?,F居杭州,與小伙伴們正在創業途中。或許不是一名優秀的設計師,至少是個快樂的設計師。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請問要想引導用戶聊天過程中盡量使用規范的標點符號,和可讀性強的聊天內容,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