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丨一文搞定交互設計7大法則(6)——特斯勒定律
特斯勒定律認為:無論在產品開發環節還是在用戶與產品的交互環節,其內在的復雜度都有一個臨界值,到達臨界值后就不能再簡化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固有的復雜性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闡述了特斯勒定律的應用案例,歡迎閱讀。
快速且簡單的使用可能是我們當下很多產品追求的目標。
在敏捷的開發流程下我們快速交付以縮短迭代周期,因此產品的復雜性必須要做減法。
那么復雜性該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適?最簡單的操作就一定是最好的體驗么?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破解這個難題的特斯勒定律,一起來看看吧~
01 特斯勒定律的定義
特斯勒是誰?
這個人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復制(Ctrl+C)粘貼(Ctrl+V)這兩個操作我們可能都不陌生,這位大佬就它的創造者。他曾在蘋果、亞馬遜、雅虎工作,為電腦早期的交互設計做了重大貢獻。
「特斯勒定律」又被成為「復雜度守恒定律」,由Larry Tesler于1984年提出,該定律認為“任何系統都有其固有的復雜性,這個復雜無法減少,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把復雜進行轉移”
在工作中經常遇到與開發就某一個功能點的優化上爭論,是讓開發花額外時間去完善它以減少用戶的使用門檻,還是讓數用戶花額外花時間去嘗試克服這個困難。在考慮綜合成本后,哪一方的觀點更有利于企業的成功?
上述爭論充分說明了復雜度守恒定律爭議在我們工作中的普遍性。該定律認為每一個產品有著不可降低的復雜性,這個復雜性有一個臨界點,臨界點的位置決定了誰將處理它。
02 特斯勒定律的意義
根據復雜度守恒定律,每個產品都具有其內在的、無法簡化的復雜度。無論在其開發環節還是在用戶與產品的交互環節,這一固有的復雜度都無法依照我們的意愿去除,只能設法調整、平衡。
在平衡過程中,我們面對的問題是,該由誰來為這一固有的復雜度買單。應該由軟件開發工程師花費額外的時間來使軟件變得更加簡單好用,還是應該讓用戶自己去解決軟件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而設計本身其實是一個平衡過程,需要我們與業務方反復的溝通,考慮綜合成本,確保以項目最低成本方式實現業務目標與體驗目標之間的平衡。
03 特斯勒定律的應用
3.1 讓用戶識別而不是記憶
在操作中最大限度的減少用戶的記憶負荷,通過減少獲取信息的復雜性,讓用戶在操作中去識別信息而不是去記憶,動作和選項都應該是可見的。
例如我們在首次登錄產品時,輸入賬號密碼后,系統會自動記錄我所填寫的信息。再次登錄時該窗口會自動填寫之前的賬號密碼,這樣在下次登錄時就不需要再次輸入相關信息,既保證了賬號密碼的安全性,又保證了使用的方便性。
火山引擎會自動保留我們體驗不同模塊的瀏覽記錄,我們再次登錄時節省了搜索時間,用戶不需要憑借記憶再次搜索,只需在曾經的記錄中選擇一個即可,提高查詢效率。
在表單填寫中,因為其匯聚了眾多輸入項目,數據量較大,若用戶完成輸入后直接提交,往往存在風險,畢竟填了這么多內容,假如有操作失誤,只能刪除或者重填,給后臺造成審核的壓力。
在這種場景下可以增加二次確認的步驟,而不是下一步就是完成或者直接跳轉到其他頁面,降低后續因為誤填寫造成的返工。
3.2 靈活易用的操作
定律強調減少用戶操作的復雜度也就意味著減少了用戶對產品的控制,其實界面過于簡單也會促使用戶失去興趣。
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是一個逐漸適應成長的過程,他們會從無經驗變得有經驗,因此我們系統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提供差異化的操作,讓系統操作難度與用戶實際的經驗水平相匹配,滿足他們對產品靈活易用的控制欲,實現其目標感以及成就感。
因此對于界面復雜度的評估就變得尤為重要。在火山引擎中,對初次使用者,將功能按照優先級劃分,重要且常用的放在最容易看到的位置。同時支持經驗豐富的人群提供了桌面模塊的自定義入口,可根據自己的內容偏好去自由組合首頁展示信息,讓用戶查看最少的信息即可完成操作任務。
3.3 遵從用戶的心智模型
讓產品減少復雜化最簡單的方式是避免不必要的復雜性。
簡單與復雜是無法并存,當我們為用戶提供一個酷炫的體驗時,產品也往往會變得復雜且不簡單,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么辦?
諾曼曾說過簡單性的真正含義其實是需要一個需要可以滿足用戶對產品的心智模型的概念模型。讓產品在用戶所設想的心智模型中運行,不用費力思考如何操作即可順利的完成任務。
用戶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除我們產品以外的其他產品,因此大部分客戶對我們產品的心智模型會受到業界其他產品的影響
B端產品業務復雜,組件樣式相似度高,在設計中更注重體驗的一致性。在產品長期的使用中用戶已經對某些組件的使用有著心智模型,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用戶對組件使用的預期去合理布局頁面,確保相關認知和記憶可以被沿用,預期操作結果。
例如在B端產品中功能色傳達成功、警告、錯誤以及鏈接等信息和狀態色相基本一致。
按鈕組件在排列的時候,主按鈕默認在左側,輔助按鈕通常位于其右側,這也形成了用戶固定的心智模型。
因此理解用戶的心智模型對于我們產品設計人員來說變得特別重要。
3.4 系統的自動控制
因為計算機更擅長處理復雜性,因此系統在處理復雜任務時相較于我們更具優勢。
在產品中將復雜的計算、多任務處理、大量數據查詢等操作交付給系統可以減少用戶的認知負擔。不過為了彌補這種因系統控制而導致用戶控制感的缺乏,此類操作以智能反饋的形式出現,通過自動執行某些步驟從而簡化界面讓體驗可預測。
讓系統變得更加易于使用是我們每一個設計師的責任。調研階段考慮用戶可能的操作,在必要的時候隱藏大部分控件,并在系統內完成相應的系統運行。
例如,智能手環不需要用戶任何交互的情況下即可準確的記錄每日的步數、精準的計算燃燒的卡路里以及心率。如果用戶實在想要操作的話,那只需要抬起手腕,今日的步數即可顯示。
04 最后
產品的復雜性永遠不會消失,它只會由一方轉移到另外一方。
復雜性的平衡是一個重要的事情,在做設計的時候我們需要捫心自問下,這么做它真的值得么?
我是江鳥,一個愛學習愛分享的設計師。
我們下期見~
本文由@江鳥的設計生活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