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些體驗很好,但容易被忽略的小設計
在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各種精美的小設計,但就是這樣的小設計會經常被我們忽略。生活中哪些體驗很好,但容易被忽略的小設計? 本文總結了其中的11個案例,與大家分享。
工作后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單調重復的生活漸漸沖淡了對世界的熱情。
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會拼命追著大人問為什么?
比如:
- 白天星星去哪了呀?
- 螞蟻下雨不打傘會淋濕嗎?
- 我們為什么要睡覺呀?
- ……
諸如此類的問題,好像可以問個沒完沒了。
當我們長大了,眼里只有工作、賺錢,漸漸的對身邊的事物都忽視了。
- 比如:窗臺的花開了許久都沒發現,等發現的時候只看到一地的殘枝敗葉;
- 比如:樓下的門衛老爺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換成了一個每天會對你喊早安的小伙子;
- 比如:媽媽鬢角旁的白發又增長了幾根……
這些可能是大部分人生活的真實寫照,真實卻又心塞。前些年一直是這種狀態,這兩年才開始有所改觀,開始學著用心看和感受身邊的事物。
漸漸的,生活有了一些改變。很多有趣的事物被記錄下來了,才突然發現,生活還是那種生活,只是用心去感受以后,總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也可能是以前一直都有但是沒有察覺到的),生活變得不再那么單調,也開始有趣、好玩起來。
比如這陣子就發現了很多以前生活中被忽視的精美小設計,接下來挑出其中11個來分享,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01 地鐵動畫提醒
發生場景:深圳地鐵,出站時候的提示指引。
(↑?深圳地鐵10號線指引圖)
那這個面板中的動畫和聲音提示好在哪里呢?主要是以下幾點:
1. 表明你所在地鐵車廂的位置,比如你在第四節車廂,最下邊的圖就往上跳動(沒拍出來);以及最下方的右側有黃色箭頭,指明地鐵行進方向。
2. 上方的電梯和垂直電梯示例圖跟你的位置對應著,讓你明確的知道要去往的目的地方向應該乘坐什么電梯過去 。
3. 哪一側開門標的很清楚,快出站的時候,兩扇門下方的箭頭就會不停的左右閃動,提醒你準備在這一側出去。
4. 中英文漢字、普通話、粵語、英文語音提示,方便不同人群的用戶聽懂提示。
5. 語音播報的聲音在正上方,最大限度的保證大家都能聽到,避免坐過站。
6. 地鐵口方向有圖文標識,還有動畫小人,清晰的告知你出站的位置。
這里不僅從聲音層面給了提醒,還用動畫形式給了及時提醒,為了防止用戶“誤操(早下車或晚下車)”,加重提醒。
給我們的啟示:為了防止做某種誤操,盡可能的想法設法讓用戶減少或規避掉誤操,提升用戶體驗。
02 騰訊在線文檔
發生場景:在操作表格文檔添加多行或多列時。
(↑?騰訊文檔插入行或列時的截圖)
好處:添加列或行的時候有填寫數字的小設計,在我們想一次性添加2行或2行以上的時候,可以一次性添加多行或多列,類似批量操作,很方便。
這樣可以簡化很多用戶的一行行或一列列的操作,蠻實用的。
啟發:多考慮實際的用戶場景,看看用戶具體的場景中是怎么操作的,總能挖掘出被忽略掉的小需求,可能這就是用戶的“爽點“。
03 商場的易拉門
發生場景:一些商場進出口的大門。它的特點是拉開容易,關上的時候很慢。
好處:拉開容易是考慮到進門的人進去更省力;關上很慢,是擔心刮到用戶的腳。
可能很多人覺得有沒有也無所謂,直到被門根刮到的時候才會想到,要是有這種設計就好了。
設計師就能很好的洞察出用戶的需求,才有了這種門的設計。能夠深入的為人考慮,并且做到極致,就是好的設計。
啟發:在我們考慮產品流程設計時,就要盡量想到如何讓用戶更“省心、省力“的完成操作,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溫度,從而與產品建立深度的鏈接。
04 默認關閉聲音
場景:打開“愛奇藝”APP,默認聲音是關閉的,無聲瀏覽。
(↑?愛奇藝首頁截圖)
好在哪里:在一些安靜的環境,想打開看看有沒有新劇或電影。如果很吵的話,用戶會覺得打擾到別人,也就不會在這種環境中打開了。
而這種默認靜音的小功能,就能很好的解決這種問題,既能滿足你想找電影的想法,也避免了在安靜環境中打擾到別人的尷尬。
這種考慮,同樣也是深刻洞察到用戶的需求,個人感覺很有用。
啟發:產品的迭代優化時,多考慮考慮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深度挖掘不同人群的需求,其實體現的還是用戶思維。
05 手機號碼用344的方式排列
發生場景:手機里存儲電話號碼時。
(↑?手機存儲手機號時的截圖)
好處:原來手機號存儲手機的號碼11位數是連起來的,現在基本都改為344排列(類似這種:188 8888 6666),中間都用空格隔開了,這就極大的方便了用戶存儲和記憶。
那這是什么原理呢?
其實就是大部分人的短時記憶容量最佳是4個單位,若超出4個單位,大腦就不容易【一次性】的去認知,最好把它分為2個部分去看待。那么這種用空格分隔開的方式,就很利于用戶分辨手機號是否正確。
啟發:一點小小的變動,就可以讓它容易記憶,極大的方便了用戶使用。我們在實際設計場景中,也盡量考慮用很少的成本去極大的提升產品體驗。
06 IOS系統的輔助觸控功能(虛擬按鍵)
發生場景:設置此功能以后,屏幕中出現一個懸浮的虛擬按鍵,可點開操控手機。不觸碰它時,3秒后自動變透明。
(↑?IOS虛擬按鈕界面截圖)
好處:它既能幫你操作手機,又能在你不需要的時候“隱身”(透明狀態)。但是又不至于讓你找不到它,因為它雖“隱身”,但一直在那兒。
剛開始用的時候還不習慣,覺得在屏幕上礙事,現在還是會覺得。不過3秒主動變透明這個小設計挺好的。
啟發:產品設計時,既要讓用戶能夠操作或看到,又不能打擾到用戶太多,所以很多時候不能一味的追求既要還要這種“完美“,只能去盡可能平衡,最多的就是折中的辦法。
比如保存成功或操作提示,用toast提示就很合適,既要讓用戶知道,又不能像彈窗一樣強提醒打擾到用戶。
07 智能沖水馬桶
發生場景:上廁所時,智能馬桶會播放一些奇奇怪怪的音樂,蓋住上廁所時的各種聲音(自行腦補哈)。
好處:考慮到人上廁所時會發出各種令人尷尬聲音,為了避免尷尬的局面出現,讓人盡可能以最舒服、最暢快的狀態去上廁所,想到了用音樂去蓋住這些令人尷尬的聲音。
不得不說,這個小設計真的非常好,至少在上廁所體驗方面確實不錯。
啟發:不僅要考慮到人實際的功能需求,還要考慮到人性的一些需求,比如社交。如果都做到了,那這款產品一般都會很不錯。
08 微信浮窗
發生場景:看公眾號文章時,突然收到一條微信。
微信浮窗也出來很久了,為了不長時間的中斷用戶閱讀歷史文章,讓用戶能快速、省力的及時切換回來繼續閱讀文章。
浮窗的出現可以完美的解決閱讀文章和聊微信的矛盾,將文章或網頁懸浮在聊天界面,既保證了閱讀的流暢又可以保證用戶能及時的回復微信消息。
啟發:盡可能不要打斷用戶正在做的操作,因為這是讓用戶很討厭的行為。如果確實會被打斷,想出一個折中的方案,滿足兩種功能,又不會中斷其中一種操作。
09 疫情期間,手機解鎖新方式
發生場景:蘋果手機在疫情期間,優化了解鎖手機的方式,識別到用戶戴著口罩時,直接彈出密碼輸入界面。
(↑?識別戴口罩時的屏幕截圖)
好處:疫情嚴重的時候,取下口罩面部識別會加大被感染的風險,所以做了一些優化。
當檢測到用戶戴著口罩時,直接彈出密碼輸入界面,不需要反復向上滑動,大幅的簡化用戶解鎖操作。
看似是個小小的優化改動,背后表現出來的是對人生命的尊重,以及人性背后需求的洞察。
10 電梯一樓的“☆”的按鈕
發生場景:外賣員急匆匆的下樓送另一家快超時的外賣,急促的找1樓電梯按鈕時。
(↑?電梯一樓☆按鍵的截圖)
好處:方便電梯里的乘客快速識別到一樓按鈕,更快更好的操作電梯,減少找按鈕的時間,從而提升用戶乘坐體驗。
啟發:涉及到用戶操作時,做到主次分明,比如用戶購買的按鍵可以設計的明顯一些,如幽靈按鈕,就可能增加轉化率。
11 微信讀書獎勵規則
發生場景:讀一分鐘就有反饋(獎勵一天體驗卡或1個書幣)
(↑?微信讀書閱讀獎勵截圖)
好處:讓你讀書不再變得困難,哪怕讀一分鐘就有反饋(獎勵),難度是慢慢的遞增。
雖然越往后越難,但是獎勵也越來越多??赡苣阍诓恢挥X中就讀了7天,然后周而復始,養成了在《微信讀書》里閱讀的習慣。
這種于閱讀獎勵方式,既讓用戶輕易的養成讀書習慣,又可以增加用戶的黏性,為平臺增加流量。
啟發:不要一開始就讓用戶做很難的操作,因為這樣是反人性的。
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然后適當給用戶一些激勵類的反饋,再一點點的提高難度,做下一個更有難度的事情。
這樣就可以極大的降低用戶完成任務的難度,成本降低了,用戶就愿意留在平臺上了。
小結:
其實綜合來看,還是要充分使用用戶思維:時刻把自己代入到不同的用戶角色中去使用產品、體驗產品,深刻的洞察出用戶操作背后的需求。
以上只是個人平時觀察到的一些很好的小設計,可能身邊還有很多很多,都是需要有人去發現。
只要你能夠用心去發現,總能看到身邊一些巧妙而又有創意的設計,來為這個世界添姿增彩。
當然了,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美好,不妨去大膽的創造更多更好的產品。
今天的分享到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公眾號:一直在迭代的PM
本文由 @一直在迭代的PM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很用心的發現
估計大家都發現了,只是沒記錄下來吧(手動狗頭)~
說到商場的易拉門,還有一種設計比較貼心,上面都會明確標注上是拉還是推
對啊,有的推拉門確實設計的很好,讓人感覺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