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交互設計師的日常思考方式
如果有一天,當你發現自己“較真又矯情,苛求又世故,倔強還言辭鑿鑿”,別否定自己,也許你已經開始有點交互設計師的意思了。
一直有好多朋友問我許多關于交互設計師的工作狀態的事情,其實對于交互設計,很多朋友都處于一種朦朧感知卻又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狀態;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朋友好奇交互設計師的工作方式到底是怎樣的,與其他的設計師到底有哪些差異。
今天要瘋兄正好在整理之前的一些好玩的小想法(平時會把隨時想到的一些感想寫到即時貼上并粘到墻上,到時一起整理),希望此文能以一種論文的精神和雜談的形式講給你聽,讓你能略微感受到一點交互設計師的思維到底是怎樣的(其實很奇葩、很較真、很事兒、很八婆……)。
“易用”和“效率”是產品用戶體驗最重要的評估標準之二,所以我們經常會通過用戶調研、焦點小組、問卷待查、任務測試等方式發現并記錄一些用戶生活中的操作習慣,并把這種操作習慣與我們的產品交互方式結合,以達到降低學習成本的目的,并提高用戶粘性和用戶體驗。
但是,隨著移動設備以及互聯網不斷滲入我們的生活,軟件的操作習慣正在慢慢的侵蝕我們以前的一些生活習慣,我把這種有趣的現象稱為“新人類交互語言”。要瘋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條用戶在平時生活中的“全新變化”。
- 在傳統電視播放的過程中總會潛意識的想用遙控器快進某些片段或者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會抬手試圖點擊屏幕調出進度條,了解播放時間以及剩余時間;
- 在非觸屏顯示器看照片或者pdf文件時會在屏幕上通過滑動的方式企圖來縮放文件;
- 在電腦端閱讀電子書(pdf類)時,會把翻頁模式調整成縱向翻頁,類似網頁的瀏覽方式會讓閱讀速度大大加快;
- 在錄音或者錄像的時候會長按功能鍵,并忘記在結束的時候通過再次點擊來暫停錄制;
- 看公眾號文章或者使用微信qq時會把瀏覽器或對話框調整成手機寬度,以達到類似手機閱讀的特殊效果,據說閱讀速度會更快,板式會更加好看;
- 看書的時候會有長按的動作,希望可以選中并高亮。
除了一些交互行為上的有趣**逆流**,生活方式上的一些變化也會讓我們交互設計師若有所思(45度看天空狀):
- 遇到不好的服務會下意識的通過手機第三方平臺差評的方式來給予反擊;
- 聽到好聽的歌曲會想了解其歌名并把它加入到自己的網易云音樂歌單里;
- 感興趣的人會搜他的微博,想了解的答案或者知識會搜索知乎,搜索方式越來越垂直化;
- 對于不了解的產品不是百度而是通過查看淘寶的產品詳情了解細節;
- 拍照五分鐘,p圖兩小時;
- 越來越少在主流視頻平臺觀看電視劇或電影,除了AB站外百度云資源成為了更多人看片的選擇(無廣告不收費可分享永久保存不占空間);
- 即使戴了手表也會拿手機來看時間;
- 會因為沒有手機支付而放棄一些線下消費。
要瘋兄平時會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有趣的小思考。除此之外,偶爾也會換位思考的對于一些優秀的產品的設計思路進行反思,看看到底這些牛逼的設計師和產品經理到底是咋想的!
這里拿微信作為例子跟大家分享下我最近的一些思考:
1、qq與微信都是騰訊的及時行溝通軟件,為什么在發展了這么多年的情況下兩款軟件都能夠分得半壁江山?
qq與微信對比
最近看到“即刻”上一批95后對于微信的吐槽,大意就是微信無趣又不好玩,發條朋友圈還被親戚告狀,簡直愛無能。但恰恰這種“無趣”形成了微信簡潔和商業化的品牌語言,符合“大齡”用戶的使用習慣——更加關注內容。
微信的無差別對待讓用戶在溝通的時候能夠以更加平等的心態參與到溝通中去,并且不會被各種特殊效果打斷溝通思路(qq秀,厘米秀,各種聊天氣泡等)。而對于低齡用戶而言“彰顯個性”是其社交的核心,各種顏色的鉆石等級才能體現出用戶“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灑脫個性。
除了以上戰略目標的差異性外,一些交互細節也體現了不同目標用戶的差異性對待:
- 微信注冊和登錄以手機號為基礎,這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不具備能力(很多學生沒有屬于自己的手機),而qq則可以注冊很多個,成本很低;
- 微信添加好友的方式之一是通過手機通訊錄,更符合“大齡”用戶的操作認知;
- qq有聊天記錄云同步功能,這極符合95后的生活環境——無固定的登錄端口,需要多平臺的信息打通;
- 微信的朋友圈在雙方皆為好友的情況下才可以看到對方的留言,符合“大齡”用戶的社交模型——注重隱私和圈子;而qq空間的低齡用戶人際關系相對簡單純潔,互相之間的信息可見會增加其社交的趣味性和粘性。
上面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騰訊產品經理的牛b之處,他們對于自己的用戶畫像認識清晰,十分了解目標用戶的生活習慣及社交方式,對于其心理認知也是十分熟悉。所以兩款產品都能在市場上保持如此高的用戶數和活躍度是十分正常的。
2、最近發現微信錢包里的紅包功能被去除(在以前的版本里用戶可以再聊天界面添加紅包和在“零錢”模塊下的紅包功能為用戶發紅包兩種操作流程的),變成了面對面紅包,為什么?
紅包
因為更符合我們用戶的思考邏輯和操作流程:當我們要發單個紅包或者群紅包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先選定群或個人后再為其發出相對應數額的紅包,其是以“人”作為第一思考的,所以把“紅包”這種功能放到聊天界面的附屬功能是十分合理的;而“面對面”紅包是以“錢”為第一思考,所以放在“零錢”模塊之下是符合心理預期的。
3、為什么微信不支持信息云端化,并且在對話列表里刪除某一用戶后,所有聊天記錄會一并刪除?
添加方式
除了技術上的一些限制和要求外,在交互的設計方面,我們可以發現這一點與我們功能機階段使用的短信的交互方式十分相似:還記得高中的時候(暴露年齡了),當我們換手機的時候需要備份的內容除了通訊錄以外還會把要好的朋友(女朋友)的短信儲存在SIM卡或者SD卡上,在復制到新手機里。這種交互方式被借鑒到了微信的信息傳輸上了。
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在手機端存儲)外,也十分符合微信對于其目標用戶的定位。
除此之外,微信在對話列表里刪除某一用戶后,所有聊天記錄會一并刪除的這種交互方式也與當年的短信如出一轍。這種有點復古的操作方式卻十分符合用戶的心理模型和其品牌特性的。(我們一直認為的云存儲方便是因為我們這些低齡用戶(不要臉)一定程度被一些軟件慣壞了。)
其實,看完全文的你會發現我作為一名交互設計師的日常思考方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 用戶全新的操作方式(交互行為);
- 用戶全新的行為習慣(用戶場景);
- 主流產品的設計思路。
如果有一天,當你發現自己“較真又矯情,苛求又世故,倔強還言辭鑿鑿”,別否定自己,也許你已經開始有點交互設計師的意思了。
祝你“對產品理性點,對生活感性點?!?/b>
作者:符要瘋,前阿里巴巴交互設計師,現任職騰訊音樂設計師。
本文由 @符要瘋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其實我之前使用安卓版微信的時候,在聊天列表刪除一個朋友時,是不同時刪除聊天內容的,在通訊錄里找到他,還能查看之前的聊天記錄,可是有一天,微信自動升級了,當我刪除聊天列表里的好友時,發現聊天記錄沒了,一直以為是BUG,后來才知道,是這么回事,哎,我還是不適應。。。覺得不太合理,因為有這樣的場景,someone 和一個曖昧的妹子聊天,不想被女朋友看見,但是又不想刪除聊天內容,這就沒辦法了,和曖昧的妹子的聊天內容很重要的,但是為了不讓女朋友翻手機看見,只能刪了對話了,那一句句誘惑的話,都沒了,,,, ??
對于QQ和微信
分析的很透,好厲害
。。。。這種糾結的性格伴隨著我成長
對于一個喜歡記錄每天狀態的人來說,該篇文章讓我想起了之前想過的qq空間和朋友圈的區別?,F在朋友圈發狀態是個大流,但是不能分門別類也不能進行檢索。希望以后qq空間的說說可以進行模糊查詢哈哈。
所以,我現在屬于大齡用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