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提示框(Toast)對比
在交互設計稿中Toast是其中很常用的一種用戶反饋手段,但是作者卻發現在iOS中根本沒有toast這種部件,那么在設計該如何處理呢?一起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交互設計師在設計交互稿的時候,時常需要一些反饋手段,以提示用戶操作的結果。Toast是其中很常用的一種:它簡單、小巧、對用戶的打擾小。然而現在很多應用中,存在對于toast過度使用的情況,并且常常出現Android樣式的toast出現在iOS應用中(反之亦然)的情形。在研究了iOS和Android的規范之后,筆者驚人地發現iOS中其實是沒有toast這種部件的。到底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這種部件呢?且看下面的分解。
Google 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
Google的Material Design規范中,將toast和snackbars歸為一類。下面是規范中對snackbars的定義:
Snackbars包含一行與進行的操作直接相關的文案(文案前不可有icon)。它可以包含一個操作。
Snackbar示例
規范中對toast的定義:
Toast優先適用于系統提示。它也在屏幕下方出現,但是不能被劃出屏幕外(而被清除)。
Toast示例
Snackbars/toast該如何使用呢?以下幾點是從Google MD規范中歸納出來的:
行為:Snackbars/toast從屏幕底部向上出現,經過設定的秒數后消失,或者用戶進行了別的操作它們也會消失。
Snackbar出現和消失
簡潔:提示的文案要簡短,包含的操作按鈕最多只有一個,或者沒有。(注意,snackbar不能包含使其消失的“取消”按鈕?。?/p>
左邊是正確的,右邊是錯誤的(因為多了“取消”按鈕)
不可重疊:snackbar與floating action button不能重疊
snackbar與floating action button不能重疊
一次只出現一個:如果出現了一個snackbar,這時候用戶進行了操作,需要出現另一個,則第一個snackbar從上向下退出,之后第二個snackbar從下向上出現。
反例:不能同時出現兩個snackbars
以上是Google Material Design中對于snackbars和toast的介紹。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
對于iOS系統,在研究了iOS的規范之后,筆者有個驚人的發現:嚴格地說,iOS規范中沒有Toast這個部件。筆者找遍了iOS的人機交互設計規范,都沒有找到對于Toast這種部件的介紹,在iOS系統中,與toast功能相似的是“HUD”(透明指示層)。
iOS系統中的HUD彈窗
將iOS的HUD與Android的Toast經過對比,它們的區別有以下4點:
- HUD出現在屏幕的中央,Toast在底部;
- HUD可以由icon,Toast不能有icon,只能用文字;
- HUD一般是毛玻璃透明,Toast一般是灰黑或者黑色半透明;
- HUD中內容可以變化(如調節音量時),Toast中內容不可變化。
另外,在iOS的設計規范,與toast關系最緊密的“feedback(反饋)”一節中,也沒有提到Toast或者HUD。筆者分析后認為,蘋果對于Toast這種形式,是比較謹慎的,也就是不鼓勵大量使用這種組件。在介紹“反饋”原則時,蘋果提到:
潛移默化地將狀態改變或者其它類型的反饋放進你的界面中。理想的情況是:用戶可以不用進行操作或者被打擾,就能得知重要的信息。
Unobtrusively integrate status and other types of feedback into your interface.Ideally, users can get important information without taking action or being interrupted.
并且還祭出了蘋果自家郵件應用的例子:
該應用在更新狀態后的反饋,是在應用的底部操作欄,展示了當前郵件的狀態:“剛剛更新,2封未讀”。這正是符合蘋果“不操作、不打擾”的原則。相比之下,在屏幕中間出現HUD,雖然也不用操作,但是打擾的程度卻嚴重了許多。
?因此,在對iOS的應用進行設計的時候,操作的反饋最好是這種打擾程度比較小的,或者通過操作本身就能看到結果的,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用戶進行刪除操作之后,短信就消失了,這時候就不需要再彈出HUD提示“已刪除”。
以上對比了iOS和Android設計規范中對Toast這類提示框的用法說明。有一點還想提醒大家:規范是官方給出的最標準的做法,但是具體的運用還是要看場景的需要。很喜歡初中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學數學要會‘死去活來’,要死死地掌握住公式,然后靈活運用”。對于規范,也是這個道理。
歡迎留言交流。讓我們在討論中共同成長。
#專欄作家#
沐風,微信公眾號:“沐風與體驗設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7年度作家評選最佳人氣獎。愛奇藝Phone和PC端交互團隊負責人。留德海龜,曾任職騰訊微生活、網易、宜信。6年交互設計經驗,專注設計領域,歡迎關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試一試
感謝
現在大部分iOS應用似乎是用的黑色半透明正方形toast
toast用對方了地方就是很友好的反饋提示比ios的更好
受益匪淺 ??
盡量不打擾,盡量將變化反饋到界面。很受用,也告訴了自己不要濫用toast。謝謝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