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設計原則及應用方式交互探索

0 評論 1888 瀏覽 6 收藏 8 分鐘

大部分APP都會有引導設計,以幫助新人快速上手。那你知道這些引導設計有哪些要求和方法嗎?這篇文章,我們看看作者整理的五種類型,你們用的是哪一種呢?

一、設計原則

  • 簡潔性:內容簡潔明了,避免過多的文字和復雜的概念,重點突出產品的核心功能和關鍵操作;
  • 直觀性:采用直觀的視覺設計和交互方式,如圖片、圖標、動畫等,讓用戶能夠快速理解引導信息并進行相應操作;
  • 漸進性:按照用戶的認知和操作流程,逐步展開引導內容,避免信息的復雜造成過多干擾;
  • 互動性:增加互動元素,如點擊、滑動、輸入等,讓用戶積極參與到新手引導過程中,提高用戶的注意力和學習效果;
  • 友好性:支持可跳過,為有經驗或急于使用產品的用戶提供跳過新手引導的選項,尊重用戶的自主選擇。

二、引導方式

1. 遮罩式(蒙層引導)

1)定義

蒙層引導的特點是讓用戶將注意力聚焦到被圈定的某個特定功能上,不被其他內容干擾;

通常出現在用戶首次操作時做全局引導,也會在產品的各個功能點等待用戶的觸發;根據內容一次顯示一個或多個提示;

2)組成結構

黑色蒙層+高亮內容+內容介紹(圖文/視頻)+操作引導;

3)使用規則

分為單頁面功能引導和多頁面多功能引導,單頁面引導全局信息量不能過多;多頁面引導控制在5步以內,提示契機保證用戶需要的時候出現,不做過多干擾;

4)使用場景

分類場景:展示新產品/功能特色介紹(新功能上新的告知、特色重點功能宣傳)、產品/功能更新迭代(說明界面中功能位置的改動、服務內容的變動等)、操作行為引導(講解操作方式、體現特定的手勢交互劃分說明界面的整體結構);

2. 開屏引導

1)定義

引導頁出現在用戶首次打開APP的時,在用戶使用產品前先給用戶營造好產品的基調和氛圍,宣傳產品功能和亮點或告知用戶最核心的操作方式;

基本上由3-5個頁面組成,保證能帶給用戶新鮮感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否則對用戶來說反而是干擾,只會直接選擇快速劃過;

2)組成結構

文字介紹+圖片介紹+操作引導;

3)使用規則

引導頁最多不超過5頁;圖片介紹表達簡單且符合真實的使用場景;盡量明確的操作引導查看下一步的操作,

4)使用場景

用戶首次啟動APP,全局展示APP的整體功能架構和大的功能模塊分類

3. 彈窗引導

1)定義

用戶進入使用某功能或某交互方式變化時,彈出彈窗予以解釋并介紹相應的操作,屬于即時的強提醒方式;

彈窗引導更重,阻斷行更強,需考慮使用的場景和傳達內容的重要程度;

2)組成結構

彈窗+圖/文信息+操作按鈕;

3)使用規則

更多使用于單項服務的介紹;彈窗內盡可能以圖文方式介紹,避免大片文字,內容清晰明確,操作按鈕指代清晰;

4)使用場景

告知用戶有新功能上線(如何找到新功能、新功能如何使用,并提供直接鏈接跳轉去對應服務)、變更功能提醒(功能變更后提示去哪找到)、告知用戶一些隱藏菜單的內容(引導用戶使用)、以及查看/點擊等交互操作變更等;

4. 氣泡/浮層引導

1)定義

同樣是作為即使提醒的方式,作為引導提示、提醒提示、解釋提示,讓用戶快速了解此服務/功能的內容

氣泡屬于輕量級的提示方式,打斷感弱,內容傳遞量不大但聚焦;

2)組成結構

彈窗+圖文信息+操作按鈕;

3)使用規則

彈窗內盡可能以圖文方式介紹,避免大篇文字,內容明確,操作按鈕指代清晰;

4)使用場景

聚焦在單一功能場景,更貼近某個服務的引導和告知,告知用戶有新功能上線、引導用戶使用、或告知用戶一些隱藏菜單的內容,當前提示內容較為重要,且內容較多,建議使用彈窗。

5. 操作引導

1)定義

操作式引導會結合產品實際使用場景,一步一步地引導你進行操作,鼓勵用戶參與其中

這種方式很容易讓用戶沉浸其中、快速學習,并且因為有及時的操作反饋,所以用戶很容易獲得強烈的成就感;

2)組成結構

內容介紹+引導內容+操作引導

3)使用規則

操作引導突出且明確指示出操作的方式,否則用戶很容易因為操作失敗的挫敗感而放棄;保持內容與操作的親密性;操作成功后及時給予反饋。

4)使用場景

多應用在工具類產品和游戲:比如養雞活動、拼多多的種農作物、螞蟻森林種樹等最開始使用此功能時,或者很久未進入的用戶下次進入;

本文由 @宮宮宮宮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