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交互設計的過去,并展望其未來

1 評論 8350 瀏覽 21 收藏 7 分鐘

你好,這是2017年的第13篇文章。除了電腦和手機,越來越多承載了新交互形式的產品涌現。語音、體感等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會不會成為主流?未來的產品形態和交互方式會走向何方?當NUI(自然用戶界面)代替GUI時交互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該何去何從?人機交互的未來在哪?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欲了解未來,先要熟知過去。

1. 交互的起源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施樂、蘋果、到各種計算機研究所,都在討論為數字產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其中有兩位工業設計師Bill Moggridge和Bill Verplank在設計第一臺筆記本電腦時創造了交互設計這個詞。至此,人機交互開始走進公眾的視野。

簡單來說,人機交互要解決的是人和系統之間的溝通問題,其中包含用戶、目標、行為、媒介、場景五個要素。人與人之間可以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進行交互,那人和數字機器之間是通過什么形式來進行交互的?從數字機器的誕生到現在,我們經歷了三個階段。

2. 交互設計的三個階段

不考慮早期電腦采用的手動控制物理開關和穿孔紙帶的輸入方式,交互設計的第一階段是CLI(command-line interface),即命令行界面。

CLI

用戶通過輸入特定的命令,機器讀取命令后執行算法,返回結果呈現在界面上。Windows系統中依然保留的DOS命令行功能,程序員寫代碼的界面采用的便是這種交互形式。

這種交互形式需要記憶大量的命令和語法規則,門檻太高以至不能很好普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施樂和蘋果都在尋找更方便的人機交互方式,這種全新的GUI(圖形用戶界面)在施樂被發明,被蘋果發揚光大。

GUI

GUI的交互帶來了所見即所得的直觀體驗,用戶不再需要記憶復雜的命令行,只需要輕觸和滑動屏幕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我們每天不離身的手機、我正在寫文章界面采用的便是GUI的交互界面。GUI的發明讓大眾也能輕松的學會使用電腦和手機,并利用它們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但GUI并不是萬能的,它仍需要學習成本、不夠自然和人性。人和人的交互是語言、是動作、是表情,這些是人類最自然最本能的交互和溝通形式。那么問題來了,人和系統的交互能不能做到像人和人之間的交互那么自然?以目前的互聯網技術發展情況,可以知道答案是:可以。Apple Siri、Google Now、Amazon Acho、Microsoft Cortana,都在嘗試以人類最熟悉的語音和用戶進行交互。

亞馬遜 Echo

3. 交互設計的未來

從穿孔紙帶、CLI、到GUI,人和機器的交互一直在進化,交互的形式更加自然,用戶學習成本越來越低。GUI的交互相較于CLI已經先進很多,但依然不夠智能。我們把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初次拿到父母面前,需要耐心的教他們如何使用,不僅要耐心的教,還得反復的教,父母們才能最終掌握GUI的交互方式。

當我們沉浸于手機里的各種APP的觸摸和手勢操作時,一些變化正在悄然發生。主流的APP搜索功能都開始支持語音搜索;Apple Siri不僅可以做到語音控制打電話、開藍牙、設置鬧鐘,還能直接叫車、叫外賣;以語音為唯一交互形式的Amazon Echo銷量已經接近千萬,而且擁有極好的口碑,國外已經有用戶通過各種Skills實現了用Echo控制家中所有的電器;科大訊飛的中文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97%;百度推出了對話式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Duer OS。

回顧過去交互設計的發展歷程,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我們也許能夠瞥見未來的面貌:語音為主,體感和手勢為輔的交互形式或許是最有可能的人機交互方式。當然NUI也不可能完全取代GUI,就像GUI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取代CLI一樣,人們不會在公眾場合通過語音去發個短信,或者只憑借聽來“閱讀”各種八卦資訊,作家也不可能只通過說來寫稿,這些場景也許還會以GUI的交互存在。而在家中,Echo已經向我們展現了語音交互的威力,你不再需要通過拿起手機——解鎖屏幕——找到想要APP——找到相應功能——才能完成開電視、開燈、開空調、開窗戶播放電視和音樂等任務。只需要和管家Echo說你想要的一切,它就能替你完成。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到,未來,算法會比我們更了解自己。我們知道人類從想法到說出聲音需要一個過程,而在未來,算法就能在你說出口之前提前知道你想要干什么,并幫你完成。傳說中的心靈感應,就在我們面前,想到這里,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未來已來,只是我們還未看到。

#專欄作家#

鄒志楠,微信公眾號:UE修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交互設計師,專注于互聯網產品設計。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ceshihyongli

    來自河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