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UCAN2017用戶體驗設計論壇的總結與感悟

12 評論 26918 瀏覽 76 收藏 8 分鐘

五一假期前的兩天有幸參加了阿里UCAN2017用戶體驗設計論壇,很榮幸的領略了業內大牛們對于體驗設計的理念與趨勢的見解。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設計x新商業”,由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新金融、新創造、新能源和新技術為起點,借助用戶體驗的設計賦能,來連接用戶、商業與技術,實現最大化的商業目的。在沉淀了兩天之后,我將從中學習領悟到的一些看法總結了下來。

創新科技帶來的體驗設計革新

iPhone的問世引領了一場觸控交互的設計變革,AR,VR,AI, Amazon Echo等的興起則將人機體驗進一步升級,引領了一場“重建真實UX,模擬感官交互“的體驗設計創新新趨勢。

我之前在《如何系統的運用自然思維進行用戶體驗設計》一文中提到:“聽,說,看,觸覺以及肢體動作是人類最本能、最自然的與外界交互的方式?!?/p>

螞蟻金服UED總監梁山鷹也在大會中闡述:

“利用人類的現實感官作為交互體驗的手段,模擬與現實世界相似的場景,讓體驗特征表現的更加直觀,真實。正是借助于科技的創新,一體性、真實性的交互體驗才得以實現,人類與虛擬信息的交流才會越來越自然?!?/p>

技術提升帶動設計升級,AI介入設計,為產品賦予了更加高效和個性化的用戶體驗。阿里的魯班智能設計平臺在去年的雙十一做了1.7億張banner,廣告點擊率提升了100%。AI與大數據相結合,實現為每個人做設計 ,滿足每個用戶的興趣愛好。在未來,設計師將主導設計思路和方案,通過分析用戶行為數據軌跡來完成全鏈路的設計方案,與此同時,指導AI快速部署方案,以實現從眾(大眾維度推薦)、從專(專業維度推薦)、從己(用戶消費習慣維度的推薦)三類數據的合理搭配,幫助用戶在時間維度、場景維度匹配中切換,引導瀏覽消費內容信息。

在既要滿足一群人,又要滿足個體中的一個人,包容一個人到參與群體的場景多樣性。就是現在設計思維中所需要逐漸形成機器學習的共生方式?!?阿里媽媽UED總監 蕭健興

在科技升級帶動體驗革新的思路下,設計師要具備高度的生活敏感度,善于洞察、關注用戶的行為邏輯和心智預期。善于思考新科技能夠帶來怎樣的體驗優化,成為新科技體驗生態中的尋路者、引路者、構建者。

全鏈路設計

全鏈路設計與設計賦能,是阿里最近一直在內部宣傳和推進的設計理念。全鏈路設計,即在商業中用戶需要接觸的每一個節點進行設計,以此來全面的提高用戶在商業消費行為中的體驗。阿里巴巴消費者事業群資深總監楊光在大會中提出:

“全鏈路設計是新技術發展下的必然趨勢?!?/p>

淘鮮達是去年淘寶做的一個配送服務,要求從下單到妥投僅需一小時。為了滿足這個體驗,阿里不僅僅在用戶界面端進行設計優化,而是將整個產品鏈路進行剖析,在每個鏈路節點進行優化設計,其中包括商家接單部分。之前商家接單只是展示在手機界面中,阿里通過增加語音接單提示,POS機小票信息的重新設計,最終將原本1小時妥投率從49%提高到94%。

全鏈路的設計思路要求設計師以及相關業務團隊要站在更加完整全面的商業模式框架下來思考設計。設計師不能僅僅局限于某個業務節點,某個界面來做設計,應盡可能的構建商業的全局觀,不僅僅了解用戶需求,還要理解商業目的和業務邏輯,在這些綜合場景下提供一套滿足多方的設計方案,并持續跟進優化,做好與各節點的溝通和總結。

設計賦能

設計賦能,即設計賦能商業,通過體驗設計來提高和滿足商業行為。

魯班智能設計平臺就是一個設計賦能的優秀案例,通過AI來自動化輸出廣告banner,通過機器解決了重復且低價值的設計行為,提高了商業效率,降低了商業成本。

為了盡可能減少重復的設計工作,以及設計規范不統一帶來的體驗問題,阿里在“全經濟體”維度下推動“中臺化流程”?!爸信_”主要進行的是資源整合以及能力沉淀,為“前臺”的業務開展提供底層的技術、數據等資源和能力的支持。阿里國際UED資深總監傅利民在演講中提到為了盡量統一全平臺的設計規范,避免重復設計,不兼容的設計,阿里在設計一套服務全平臺的中臺系統,以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師將逐漸在工作流程中引入中臺化的流程,通過不斷地向中臺輸入設計資料,設計數據,來完善統一規范化的設計資源;設計師在中臺提供的設計資源、規范的基礎上再做設計。

設計賦能其實就是用戶體驗設計的目的,通過設計來滿足用戶的需求,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即完成了商業目的。和全鏈路設計一樣,設計賦能的不僅僅是與用戶有交集的層面,在商業行為的每一個節點,設計都能夠賦予效率和體驗。語音提示的設計可以賦予快遞員更高效的配送能力;增強現實的體驗設計可以賦予倉儲中心更高效的揀貨能力。在我看來,商業行為的決策者們更需要看到設計賦能的重要性,只有上行下效,才能夠給與設計師更多的設計空間,真正推動設計賦能。

#專欄作家#

薛斯塔,微信公眾號:luxdesign2015。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歸交互,對體驗設計有著濃厚興趣,崇尚科技創新解決用戶需求、改革行業服務模式;資深尤文蒂尼。

本文由 @薛斯塔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認為全鏈路設計不可能完全部交給一個角色去完成。鏈條涉及的業務環節多,用戶研究、數據分析需要長期的專業積累,同時非常耗時,絕大部分設計師不可能既有這么多時間同時產品方面能力也不錯。社會分工應該是越來越細的,這樣每個人才能把負責部分的事情做好。全鏈路設計應該是一個團隊的工作。

    來自上海 回復
  2. 交互設計師沒什么創意出來了,產品準備下,搶他們飯碗吧!

    來自廣東 回復
  3. 不就是產品嗎,大多數公司產品不就是這么做的嗎……又負責商業又負責交互。。很常見吧

    來自北京 回復
  4. 全鏈路聽上去像是服務設計

    回復
    1. 服務設計也屬于用戶體驗設計的范疇啊~~

      來自上海 回復
    2. 我更認同用戶體驗設計屬于服務設計??赐曜髡叩拿枋?,全鏈路似乎是以用戶的體驗為中心,針對于如何實現用戶所需求的價值而存在的,因此需要跳出組織的業務職能限制(siols),思考整個提供品(offering)的提供方式,因此需要對產品的所有鏈路都有思考和設計能力(發現問題,找出解決方案)。不過我認為因為阿里的中臺強調更多的是數字產品中的接觸點概念,因此產生了全鏈路。而服務設計考慮的是服務如何設計,除了考慮數字中的接觸點,還考慮人之間的接觸。SD考慮范圍更大,不再以產品能給用戶達成什么價值出發,而是以如何以提供品給用戶達成的價值出發。服務設計也好,全鏈路設計也好,都是屬于適應于自身設計物性質的設計方式。

      來自湖南 回復
  5. 期待更多

    來自湖北 回復
    1. 好嘞~~

      來自上海 回復
    2. 期待具體的,感覺這個像個大綱

      來自湖北 回復
  6. 看了還是覺得有些不明白,案例再清晰點就好了。還是謝謝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
    1. 有具體問題歡迎提問~~感謝閱讀~~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