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本文作者將來總結一下各個控件的特點,方便各位更好的理解這些控件。
之前的一系列文章,為大家介紹了iOS和Android規范中,各種彈出物(不要亂聯想~~)的用法,羅列如下:
- 警告框(Alerts)
- 彈出框(Popovers,iOS獨有)
- 簡易菜單(Simple Menus,MD獨有)
- 模態視圖(Modal Views,iOS獨有)
- 確認彈框(Confirmation Dialogs,MD獨有)
- 全屏彈框(Full-screen Dialogs,MD獨有)
- 上拉菜單(Action Sheets,iOS獨有)
- 簡易彈框(Simple Dialogs,MD獨有)
- 活動視圖(Activity Views,iOS獨有)
- 底板(Bottom Sheets,MD獨有)
- 提示框(Toasts)
既然各個控件都出過場了,也是時候讓它們合個體了!
彈出類控件比較表格(工具欄不是彈出類控件,之前沒有介紹)
模態
觀察上表,左邊iOS這一欄,從警告框到活動視圖,它們構成了一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詞匯——模態(Modal,不是Model)。iOS設計規范對模態的定義是這樣神兒的:模態讓用戶聚焦到某一個任務、消息或者視圖上而不能做別的事情,直到用戶完成了當前的任務。比如警告框,用戶必須必須選擇警告框里的一個選項,警告框才會消失,否則用戶什么也做不了。這個警告框,就創造了“模態”的體驗。
模態示例1——警告框
模態示例2——模態視圖
關于如何使用模態,蘋果有以下幾點建議:
- 盡量少使用。因為一般來說,人們使用應用的時候不是線性的,不是先做A再做B這樣,是想到啥做啥。而模態是線性的,比較強制。蘋果建議,只在某個任務特別重要,必須引起用戶的注意、或者某個任務必須被完成才能繼續使用應用、或者需要應用需要保存數據時,才使用模態這種設計。
- 使用模態時需要提供一個清楚明白的退出模態的通道。需保證用戶總能知道他們在一個模態中操作后的結果。
- 保持模態里的任務簡單、簡短、單一。如果要在模態視圖中創建帶有多層級關系的任務,一定要慎重!因為用戶很容易忘記它們操作的來龍去脈。
- 只在展示很重要的提示信息時,才考慮使用警告框。最理想的情況是,警告框可以讓用戶采取行動。警告框比較打擾用戶,所以有必要讓用戶覺得這種打擾是值得的。
- 不要在一個彈出框上面使用模態視圖。彈出框之上唯一可以出現的,是警告框(警告框權限真的很大啊?。┤绻且趶棾隹蛏厦嬲故疽粋€模態視圖,那么請先讓彈出框關閉,再展現模態視圖。
在Material Design(簡稱為MD,下同)中,沒有與模態相對應的概念。但其實,對話框和底板(除了固定底板),構成的也是模態的體驗。
控件對比總結
不知不覺中,對比了這么多控件。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各個控件的特點,方便各位更好的理解這些控件。
警告框
左:iOS警告框; 右:MD警告框
左圖展示了iOS中警告框的幾種形式,右圖展示了MD中警告框的包含元素,其中標題不是必須的。對于警告框,蘋果規范和MD都建議盡量少使用,必須是告知很重要的信息才出現。另外,對于警告框的按鈕,應盡量告知用戶操作的結果,而盡量避免使用“是/否”這樣的文案。
(更具體的說明請參考: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警告框(Alerts)對比)
彈出框 & 簡易菜單
左:iOS彈出框; 中、右:MD簡易菜單
對于iOS的彈出框,原本是針對iPad這樣的大屏設備設置的控件,近兩年由于手機屏幕越來越大,也開始應用于手機,需要注意iOS的彈出框是自帶箭頭的,箭頭指向入口。MD的簡易菜單,需要注意菜單沒有箭頭,并且菜單是壓住入口的,這一點經常被用錯。
(更具體的說明請參考: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簡易菜單、簡易對話框和彈出框 )
上拉菜單 & 簡易彈框
左:iOS上拉菜單; 右:MD簡易彈框
上拉菜單和簡易彈框,都是用于提供一些列選項的控件。不同的是,上拉菜單必須包含“取消”按鈕;上拉菜單可用于毀滅性操作(比如“刪除”)等的二次確認。而簡易彈框沒有“取消”按鈕,在選項中可加入頭像、icon等元素,另外還有如上圖中的“添加聯系人”這樣的操作按鈕。
上拉菜單 & 活動視圖 & 模態底板
左:上拉菜單; 中:活動視圖; 右:模態底板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這里又出現了上拉菜單。事實上,這里要跟大家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彈出框、上拉菜單、活動視圖、簡易彈框、簡易菜單、模態底板,功能上其實非常相近,都是提供當前環境下的一系列選項。區別是展現形式的不同,還有個別控件有其獨特的功能點。在MD中,有這樣一句介紹:Modal bottom sheets are alternatives to menus, or simple dialogs, and can display deep-linked content from another app(模態底板與簡易彈框、簡易菜單可以互相替換使用,唯一的區別就是模態底板中可以承載深層鏈接)。鐺鐺,模態底板把這一串控件都串起來了。
(更具體的說明請參考: 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簡易菜單、簡易對話框和彈出框 )
(更具體的說明請參考: 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底部浮層(上))
(更具體的說明請參考: 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底部浮層(下))
確認彈框 & 全屏彈框 & 模態視圖
左:MD確認彈框; 中:全屏彈框; 右:模態視圖
確認彈框用于確定一個選項。全屏彈框和模態視圖,可用于較為復雜的任務,它們可以調起別的控件。
(更具體的說明請參考: 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確認彈框、全屏彈框和模態視圖)
另外,還有工具欄(下一篇會介紹)、模態底板和提示框,就不一一列舉了。感興趣的朋友還可查看以下文章:
討論使人認識更加深刻。歡迎留言。
#專欄作家#
沐風,微信公眾號:“沐風與體驗設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7年度作家評選最佳人氣獎。愛奇藝Phone和PC端交互團隊負責人。留德海龜,曾任職騰訊微生活、網易、宜信。6年交互設計經驗,專注設計領域,歡迎關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交互小殿堂 哪里可以加入?
好呀
歡迎加入我的小密圈:交互小殿堂。精心準備了七個專題,幫你系統學習交互設計。加入交互小殿堂,帶你進入設計的殿堂。
搜不到呀
產品設計的時候,這些彈窗之類的,有android和iOS混合使用的嗎?
最好不要混用。從設計的角度,還是遵從各自的規范比較好。如果混用,會給用戶帶來操作上的不一致性,而且也會有山寨的感覺 ??
設計彈窗風格一直,混著點,其實也沒有什么。關鍵是沒有那么多人手去做兩套UI,這個就是很蛋疼的事情。
我主導的幾個項目,都是混合用,公司比較注重進度。
新人可以看看,很不錯
:)
贊個!
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