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與精益創業

6 評論 25562 瀏覽 124 收藏 8 分鐘

你來決定什么是最小的,用戶來決定什么是可行的!

2014年,財富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對101家失敗的創業公司進行了“驗尸”,其中42%的創業公司的失敗是因為他們的產品缺乏與之相對應的市場 (product market fit)。創業公司燒了幾個月的錢做了一款市場上并不需要的產品。那么是不是說明了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是空想家?如何正確的聚焦在幫用戶更容易的鑿“洞”,而不是錯誤的聚焦在工具上?

那么應該如何使用最少的成本跟相對短的時間來驗證產品的有效性?

我第一次接觸MVP這個概念是因為工作關系,后來是通過Eric Ries的《精益創業》這本書。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意思是最輕量級的可行性產品。實質上是指利用最少的資源來得到最大的回報,這里的回報指的是經驗證的認知 (learning)。 ?MVP往往用來測試idea的product market fit,你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有人愿意買單。我們的假設是,如果證實了MVP解決了用戶與商業問題,那么團隊將開始在此基礎上build成熟的產品。但是,首先你的產品要通過“安全檢驗“。

MVP并不意味著先設計車輪,而是利用最少的資源來設計代步工具,是否根本的解決了用戶的交通問題。下圖解釋的再清楚不過了,隨處可見的一張圖。

不同的觀點來了。其實,MVP不一定需要是一個產品,只要是可以被用戶想象的,就可以拿來去驗證假設。并且,測試產品是否具有product market fit只是其中的一個目的,所有的一起都是為了獲得經驗證的認知。

硅谷有一個杯子蛋糕“cupcake theory”的理論,說的是當我們想要賣一種蛋糕時,要先使用較少的原料跟時間來做出同種口味跟外型的cupcake,為了就是收集用戶對它的口味跟外型喜好相關的數據。

開發MVP產品之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團隊要想清楚需要驗證的假設 (Hypothesis)是什么?如何定義是成功的實驗 (Success Metrics)?數據上面如何表現才能算是成功?這個是我所認為的產品開發之前的最最重要的部分,沒有之一,因為這一方法會讓你理清思路,否則產品開發無異于在搭建空中樓閣。 一個沒有被仔細思考定義過的假設還不如沒有假設。?Hypothesis格式我就不在這里張貼了,網上可以找得到。

好了,舉幾個利用MVP來驗證假設的例子。

人工最小化可行產品(Wizard of OzMVP)

Wizard of Oz?綠野仙蹤?這種測試指的是由一名產品團隊人員代替系統,向用戶做出反饋。

Zappo的創始人Nick為了證實人們有網上購買鞋子需求的想法,在一開始先到當地的專柜去拍鞋子的照片放到網上,如果有人下了單,他就跑去店里購買。這樣,他一開始并沒有倉儲的壓力,也不需要投入成本去搭建一個真正的電商平臺。在這個過程中,Nick可以觀察到真實的用戶在購買當中出現的問題。在用戶看來,只要產品能工作,他們并不在意其背后是否是通過純人工的方式在運作。Zappos 最終成為了一家很成功的電商,2009年它被Amazon 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當年亞馬遜搞出Echo也是使用了這個方法去了解用戶會問什么樣的問題和期望得到答案的速度。當用戶問出任意一個問題,躲在另一個房間的程序員就會立即在Google上搜索出相應的答案,以不同的速度發送給用戶。被測試的用戶還以為是軟件做出的反應。在研發團隊了解了用戶的相關行為以后,立刻決定投入到下一個階段的產品開發中。

登錄頁(Landing Pages)

Landing Page是用戶看到的第一個頁面。Buffer在最早期制作了一個登錄頁,但是與很多公司不同的是,創始人Joel并沒有只關注于注冊轉化率這些數字,而是在用戶提交了email以后,立即開始了與用戶的進一步溝通,目的在于了解產品是否真正的解決了用戶的問題,如何更好的改進產品。因此,他將登錄頁當作是一種從用戶那里獲得認知的手段,learning才是第一生產力。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我就不一一的介紹了。

MVP是一個不斷被重復的過程。

那么,即使知道MVP理論,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的初創公司失???實際上,這些初創公司可能并沒有了解MVP的精髓。MVP并不意味著是砍掉了一半功能的產品,就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它根本就不一定是一個可使用的產品?,F實中的產品MVP已經會經歷很多次的試錯?!懊艚蓍_發”與“精益創業”都離不開了快速試錯與獲得新的認知。

上圖中出現了三個概念:value – 價值;benefit – 利益; feature – 功能。 最成功的MVP是問自己如何驗證我的value proposition (價值定位),我的產品的價值定位是否符合了用戶的價值定位?而不是簡單的問自己我應該build什么功能,只是丟一堆工具給用戶。

寫在最后

毫無疑問,為了一個合理的最小化可行產品你要付出很多努力,最小化可行產品能提供的不僅僅是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它能暴露出的問題。你來決定什么是最小的,用戶來決定什么是可行的!

(題圖由作者提供)

 

作者:Unicat,微信公眾號【WOW7DUX】,畢業于清華與美國伊利諾伊理工,現工作于Booking.com的移動端設計師,7年以上的用戶體驗設計經驗。

本文由 @Unicat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登錄頁譯為 landing page 不正確吧。
    landing page 著陸頁
    login page 登錄頁

    來自廣東 回復
    1. 哈哈!估計是用的在線翻譯,把“登錄”寫成“登陸”了,所以弄成langding了。

      來自上海 回復
  2. 太棒

    來自湖南 回復
  3. 這篇文章里value – 價值;benefit – 利益; feature – 功能的那個圖非常精彩,不知來自那篇英文原作?

    來自江蘇 回復
  4. MVP最好的例子就是微信。http://www.jianshu.com/p/4a3ad98ccb9a

    來自上海 回復
  5. 寫的真好,正在學習pm課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