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 UX設計師如何玩轉用戶心理學原理?
眾所周知,心理學在APP的用戶體驗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了解我們的設計是如何被感知的,我們可以及時做出調整,使設計出的APP能夠更加有效地實現用戶的目標。
為了幫助你了解用戶的想法,我將介紹一些我認為最重要的設計原則,并在實踐中提供這些原則的常見示例。讓我們先從馮·雷斯多夫效應開始:
馮·雷斯托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
馮·雷斯多夫效應(也稱為隔離效應)預測當存在多個相似對象時,不同于其他對象的是最容易被記住的!
看完這個理論,身為設計師的你是否馬上想到了什么?
沒錯,這就是為什么CTA按鈕看起來與網站或APP上其余操作按鈕不同的主要原因!
馮·雷斯多夫效應示例
我們希望用戶能夠區分簡單的操作按鈕和CTA按鈕,以便他們清楚地了解CTA按鈕的作用,同時在使用APP或站點時也能記住它。
“當有多個相似的對象存在時,不同于其他對象的是最有容易被記住的!”
系列位置效應
系列位置效應是指在一系列事物中,接近開頭和末尾的更容易被用戶記住的心理傾向。
從左到右,分別為Twitter,Medium,ProductHunt
這就是為什么現在大多數APP選擇摒棄漢堡包菜單,使用底部或頂部導航菜單,并將最重要的用戶操作放置在右側或左側。在上圖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流行的iOS應用程序示例。考慮到系列位置效應,每個APP都將“首頁”和“用戶中心”項目分別放在了菜單欄的左側或右側。
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是指一個人的工作記憶中使用的腦力勞動總量。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完成某項任務,工作者需要進行大量的思考。
“認知負荷是為了完成一項特定任務而需要鍛煉的思維量?!?/p>
認知負荷理論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 內部認知負荷
- 外部認知負荷
- 相關認知負荷
下面我將介紹內部和相關認知負荷這兩種類型,我認為它們是最適用于用戶體驗設計的。
內部認知負荷
內部認知負荷是與特定工作或學習主題相關的。這是Micro-copy和copy在良好的用戶體驗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APP的“空白狀態”下,大多數情況我們會提示用戶如何去操作。在這里,提示文本需短小,簡單,并使用適當的單詞,以便用戶能夠輕松地遵循說明進行操作。
從左到右,分別為Stayful,Serist,Lucidchart
相關認知負荷
相關認知負荷是用于處理信息和構建模式的認知負荷。該模式描述了一種組織信息以及它們之間所有關系的思維模式。
我們使用設計模式的原因之一是它們是默認編程的——所以如果用戶將其轉變為一種自己所理解的模式,那么他們就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和學習新的東西。
“如果用戶能夠將其轉變為一種他們自己所理解的模式,那么用戶將可以更輕松地學習新的東西。”
席克定律(Hick’s Law)
與格式塔法則一樣,席克定律是當下最流行的定律之一。
席克定律的理解和實踐都很簡單。它描述了一個人作出決定所需的時間取決于他或她可以選擇的選項。如果選項的數量增加,那么做出決定的時間也會對應增加。
其中,列表就是席克定律適用于用戶體驗設計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席克定律范例
接近律
接近律是格式塔中組織法則的一部分,它指出彼此接近或鄰近的物體傾向于被組合在一起。簡單地說,我們的大腦很容易地將彼此接近的物體聯系起來,但對于那些相距很遠的物體就不行。?這種聚類發生是因為人類有傾向組織和組合事物的天性。
接近律示例
“接近律表明,彼此接近或相近的物體往往被組合在一起?!?/p>
在上面的例子中,一共有72個圓。根據它們之間的距離,我們下意識地將它們分了組。很明顯,我們將圖像左側的36個圓看成一組;圖像右側則有三組,分別有12個圓。
我相信這個例子清楚地表明了一個道理。在設計UI時,我們必須將一些元素組合在一起。其中,選擇哪些元素進行組合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反復斟酌,因為用戶潛意識認為組合的元素一定是相互關聯的。
原文作者:Thanasis Rigopoulos
原文鏈接:https://uxplanet.org/the-psychology-principles-every-ui-ux-designer-needs-to-know-24116fd65778
本文由@Mockplus團隊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