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雜的實習總結:PM新人的踩坑心得與行業認知
心懷理想,做好規劃,高效執行,迭代自我。
背景介紹:坐標上海,計算機專業大四學生,17年6月起在電商行業(D輪人數700+)當產品經理實習生,時長7個月。和另一位資深PM共同負責B2C微信商城的產品工作,有幸得到認可,深度參與產品全流程,獨立負責了10余次產品迭代的落地,過程中通過大家幫助填了不少坑。
近段對工作內容作了梳理總結,相較于實習前通過網絡渠道自學構建的PM理論體系,我得到了許多新的啟發和見解,在此整理與大家分享,請教探討,更好地在PM道路上迭代自己,砥礪前行。
具體負責的工作
做總結前,首先要清楚自己做過哪些事,無論結果好壞,不要漏掉,完整的經歷參考會使總結價值更準確全面。
實習初期,我用了兩周時間熟悉產品和團隊磨合,后在師傅帶領下開始負責項目。中后期我的工作日常即為一個或數個需求線并推,就是大家常說的從0到1實現流程,具體環節如下:
- 需求收集:收集內外部需求,答復客戶需求,篩選有價值的匯到需求池中。
- 需求設計:排期的需求轉化為產品方案。
- 需求落地:協調UI、UE、RD資源,兼職QA,推動上線。
- 上線推廣:主要通過業務培訓會,產品操作文檔,日常答疑三種形式,給運營、客服、銷售團隊傳達產品理念。
- 需求維護:處理線上產品bug,整理數據和用戶反饋查驗需求上線效果。
PM技能篇
每天的工作經歷和成果,通過周期總結和項目復盤的形式,可以直觀檢驗PM技能是否得當,技能具體內容不再贅述(例如AT的PM能力模型),硬實力也好軟實力也罷,都是為了更好地打磨自己負責的產品而服務的。
對于初級PM而言,更加注重于執行層面,即需求的轉化效果。通過項目的高速迭代給予需求線每個環節的反饋,不斷改進有問題的環節,用更完善的PM技能體系解決后續問題,進而實現自我迭代。下面是我思考的一些技能點(資歷尚淺不可妄稱方法論)。
1、需求收集
- Boss的需求一般是從戰略維度或者商業價值(例如承接合作方需求)考慮,結合公司利益和戰略發展從宏觀角度思考需求的背景和原因,想不明白就請教leader,有助于培養格局和眼界(外行拍腦袋Boss不在此列)。
- 針對客戶,內部同事或者PM自身挖掘的需求(通過運營數據,競品分析,或者純腦洞),通常使用Kano模型篩選,重要緊急象限法排期,同時也要考慮開發成本和預估收益,例如C端商城頁面改版優化,可一定程度增加客流轉化率,開發周期短,優先級就高。
2、需求設計
作為B2C產品,既要滿足B端業務場景和后臺易操作性,也要重視C端使用體驗。故設計時需先定框架,再完善界面,最后查驗原型。
框架方面:
- 設想為用戶,遍歷使用場景,功能是否滿足所有需求細節。
- 參考(不是copy)成熟的競品很有必要性,但需搞清競品的產品邏輯和優點,再考慮是否要借鑒。
- 所有業務流程+異常流程的頁面方案,確保邏輯閉環。
- 粗略估計開發可行性和成本(開發周期、服務器壓力、存儲成本)。
體驗方面:
- 向研發了解常用功能模塊,相同功能復用,使頁面風格統一,也利于后續研發和維護。
- 重視引導文案,針對B端的引導文案要簡明無歧義,優秀的文案可降低后臺操作門檻,是最好的操作文檔。C端的引導文案相較而言就要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強調鼓動效果。好文案需要PM的經驗、同理心、文字功底,作為軟實力需要不斷積累。
原型回溯:
原型設計完成后,分別從用戶和測試角度,模擬所有流程,確保滿足業務和邏輯完整,盡量避免后期來源于PM的需求改動。否則既增加了設計研發的工作量,也會降低團隊對PM自身的信任,不利于后面后續工作的推進。
我在實習初期負責的項目,在上面的地方上都踩了很多坑,有些需求改動甚至造成返工,浪費了大家不少時間。
3、需求落地
設計環節:原型盡量走線框圖+文字說明(演示除外),速度快,邏輯清晰。按鈕、字體、色系等可以與設計討論,但浪費過多時間糾結于表現層,得不償失。PM是服務于業務的,若產品業務性都不完整,陶醉在交互和界面問題上就沒意義。業務本質搞清楚后,有空可再琢磨表現層。
研發環節:和研發的溝通是產品推動的關鍵,這點感觸很深,除了研發評審會時把需求用流程化語言表述之外,我改進了幾點方式。
- 主動詢問研發進度,是否有理解偏差或言研發障礙,保持研發方向處在正軌。
- 和研發存在分歧時,從產品角度闡述設計原因和功能價值點,堅持自己的產品原則,確保需求無變更。
- 由于需求設計失誤或外界因素(如Boss要變更需求),先承認問題,語氣誠懇,再用奶茶零食、請客吃飯等“伎倆”說服開發,相較于吵架互撕對產品推動效果更好。
- 跨部門合作實現需求時,要想著為自己產品爭取資源,必要時可搬領導出面,假如PM對自己的產品都不上心,產品是不可能做好的。
4、上線推廣
將產品理念(主要包括需求的功能點、業務點、價值點,我理解為產品理念)準確傳達給其他團隊,需要PM站在對方立場上,用對方話術去溝通,這也是同理心運用的體現。
例如針對客服團隊主講實現功能,操作方式,方便商家售后答疑;針對運營團隊,則要談客流轉化、復購、拉新、促活這些能給商家帶來業務增長的手段,讓運營推給商家和潛在客戶;針對銷售團隊,主要內容則需要圍繞產品的價值點(為什么能賣這個價錢)、較其他競品的優勢、滿足哪類客戶何種使用場景這三部分展開。
做到準確地推廣,可謂產品想法完整的實現了,用大話講則是這個產品迭代屬于PM的意志,且有流量,有市場去檢驗。
5、上線反饋
東西做的好不好,用戶的反饋和上線后一定周期的運營數據不會說謊。每一次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都是耗費公司資源和團隊的辛勞砸出來的,是PM無論怎樣談理論都得不到的,彌足珍貴,復盤的重要性有時甚至大于實現,所以對項目的復盤和個人的總結就尤為關鍵,無論公司是否有復盤要求,自己最好在上線一周內趁熱打鐵,完成此工作。
項目復盤:個人推薦@楊福偉老師的《產品經理的能力進階——做好復盤》,比較細致,操作性較強。
個人復盤:一般是對需求線環節的檢驗,一看“我的PM技能體系”哪些地方還需要“知識升級”,二看工作態度和習慣上需要完善地方,完成自我迭代的過程。
6、時間管理
實習時負責100+團隊的產品答疑工作,騰訊通聊天窗口每天都閃爍不停,為保證手上事情及時完成同時處理溝通,我采用了番茄工作法,先騰出25分鐘用來專注處理問題,然后5-10分鐘處理外部事務,40分鐘一組循環(開會等場合除外)。論壇也有很多大牛推薦其他針對PM的時間管理方案,選擇適合自己工作節奏的就好。
個人推薦@枯葉老師的《時間管理:在產品管理中如何獲取更多時間》
針對PM的職業道路的思考
看了很多文章、前輩們的問題回答、公開課等等關于PM道路的探討,實習下來有幾點感觸頗深。
1、源自內心的熱愛
產品實現過程中,想盡辦法解決每個問題,而不是草草嘗試覺得無解就放棄。即使解決,思考是否有更高效的方案。PM領域需要深耕,而堅持的動力就源自內心的熱愛,有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
2、成本和體驗
從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的講述可以看出,微信這個工具深深地印著他的產品思維,產品體驗重視到近乎偏執。但是大多數PM,為了商業價值和公司利益,會更多從性價比角度定奪,假設這個功能一定程度增加體驗,但實現成本很高,基本會被砍。但這種妥協是否一定是正確的,平衡點在哪,這里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輩指導。
3、系統思維
用戶、場景、需求千千萬,產品方案千千萬,但構建思維是相通的,一個模塊可以形成一個需求設計的輪子(例如注冊模塊,常用的就幾種場景),輪子結合具體業務就能運行,數個輪子調整結合就是業務方案。PM在初期可以通過大量實踐掌握自己的輪子庫,個人感覺有點像七巧板,怎么組合地更精巧,給產品做減法,更好地服務于業務目標,是PM要持續修煉的內功。
4、可以心懷改變世界的理想
對于PM特別是新人而言,不能把“改變世界”的空話掛在嘴邊。但是這個作為初心,作為最終目標,沒有錯。拆分目標為職業規劃,做好執行,應付眼前的茍且的同時,也不忘詩和遠方,做好實力的準備,等待機會的到來,沒準真能“改變世界”。如人所言: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針對初入職場的實習生而言
我認為對于實習生或新入門PM而言,總的來講是三件事情:
- 保質保時完成leader給的每一個任務。
- 證明可以出色完成已有任務的基礎上,找leader要額外的任務,同樣做好。
- 學習人(同事和leader),學習事(通過這些任務學到了什么),高速迭代自己。
幾個關鍵點在于:
1、向上管理
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工作中還是容易忽略。第一點,手上任務節點主動匯報,讓上級知曉進度,保持信息同步。第二點,需要上級確認拍板的及時催促,上級都很忙,不及時催,耽擱的是自己任務的進度。
2、請教上級的是經過細致考慮的方案
任務中遇到問題,自己查資料,想出清晰的方案(不是拍腦袋、憑空想的那種)A、B、C給到上級,再分別補充對每個方案的想法和依據,給出自己的選擇。之后上級拍板,闡明理由并討論,切忌拋給上級一堆問題。
3、主動溝通
不要一天都坐在工位上做自己的事,等別人來問。跟進手上每一個任務,主動詢問進度,卡在哪個部門就及時出面,想辦法解決(即使問題不是自己的),這樣項目才能推起來。調用其他部門的資源及時告知其部門領導。
4、克服情緒化
作為團隊的協調者,遇到各種障礙和阻力在所難免。自認情緒管理做的不錯,但有時還是會控制不住,在工位上抱怨bug多,研發延期等等。雖然當時火大,但在工作中發泄這種消極情緒只會傳染給團隊,帶來消極影響。所以即使有也別表現出來,將精力都投入解決問題中。
5、眼界和格局
作為新手,確實更注重執行層面,但不意味著放棄對問題的上層化思考。思考做的每一個功能對用戶的價值,對公司的價值,對PM的價值。有時間刷刷行業動態,思考發展戰略不是中高級PM的特權,趁上級空閑時多請教。
6、持續學習
途徑和方法枚不勝舉,重要的是閱讀過他人分享的干貨后,加以思考,并執行,執行的具體手段可以是運用到產品工作中,也可以寫成總結文檔做輸出。僅僅停留在看完覺得好然后點個收藏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吸收率很低,必須消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寫在最后
互聯網行業大都倡導敏捷原則,其實我這篇實習復盤總結也如此。由于資歷尚淺,積累還遠遠不夠,主要結合了踩過的坑,同事和領導傳授的經驗,自我認知與思考來寫的,內容偏主觀和片面,更像是工作筆記。而且受限篇幅,許多點沒有詳細舉例說明。若有機會在未來接觸更多高增長性的業務(俞軍老師的定義),得到更系統的實戰鍛煉和指導,通過實踐反饋—修正認知—反饋,小步快跑,才可能形成自己淬煉出來的,扎實可靠的產品方法論。
擁抱變化,迭代自我,向著一個個細分的目標邁進,與諸位共勉。
本文由 @LXCP3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很棒 對新人很友好。我秋招還都沒offer
有個事情很想請問樓主,作為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是從哪里了解到kano模型呢,有哪個地方可以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嗎
很多需求管理的文章都會提到,看到自己再用搜索引擎詳細了解。系統化學習我認為只有實戰
很有用,謝謝分享 加油
很清晰明了,謝謝分享
很棒,但就我們公司的產品經理來說,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很棒,加油。
挺好的,共勉
十分感謝,共勉~
現在所做的事情和樓主相似,學習的方法也差不多。
希望和樓主一樣,跳出傳統的產品限制,能在產品的道路上另僻生路,愛情、事業雙收~~
我覺得PM在初期的塑造挺關鍵的,有好的導師和業務能少走很多彎路。道阻且長,希望彼此都能沉下心去思考,更好地解決問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