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 :全新的交互革新
盡管用滑動手勢替換過去的 Home 鍵會產生一些困難,但我們終將通過更大的屏幕獲得更好的體驗。
十年前,第一代 iPhone 橫空出世重新定義了手機,到今天它不僅提供了更多的多樣性,而且毫無疑問,也提供了更出色、更一致的易用體驗。
移動交互設計中最大阻礙就是屏幕空間的有限:如此多的信息需要適配,必要的信息、擁擠在漢堡包菜單下的導航元素,令用戶難以迅速找到想要的內容。
多年來,交互設計師致力于在不犧牲屏幕空間的情況下,僅通過調整手勢的方式來實現更多功能。與 GUI 元素(如按鈕)不同的是,手勢的交互方式并不需要視覺上的展現,從而可以為其它內容騰出寶貴的空間。
但衍生另一個問題:新的手勢有一定的記憶和學習成本。
諸如 ToDo list App :Clear 以及已經停止服務的 Mailbox ,都是通過手勢實現了全部或大部分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類的 App 在設計交互等社區倍受推崇,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卻顯有成功,手勢/交互或許是問題所在。
iPhone X 大規模嘗試手勢的交互方式來達到最大化屏幕空間的使用效率。借助這款新設備,iPhone 取消了 Home 鍵,要訪問主屏幕,用戶必須從屏幕底部邊緣向上滑動。
這種變化的嘗試會帶來什么影響呢?
輕掃手勢/滑動(swipe)在 iPhone 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從 iOS 7 開始,它用于返回應用中的上一頁或調用控制中心。在 iPhone X 中,Apple 改變了現有部分手勢以及重新定義了一些手勢。根據輕掃/滑動的三個屬性:左側、底部、頂部會有不同的響應。
- 手勢發起的位置;
- 滑動的長度;
- 滑動的方向;
改變用戶已經習慣的設計元素總歸是不友好的,如果新的設計比舊的更好,用戶將逐漸適應新的方式,上述的易用性問題最終會消失。
在屏幕底部邊緣左滑是切換 App,而在屏幕邊緣左滑是返回上一頁,同樣的交互手勢卻出現不同的結果。這樣的交互是否會有問題呢?
當我們在分析第一代 iPad 的 App 時有一個詞:滑動模糊 Swipe ambiguity(即根據用戶滑動的位置來決定是翻頁操作還是其它)。這意味著用戶必須學習相同動作的多種含義。
在 iPhone X 上,大部分的滑動模糊都涉及手機的基本功能,用戶將有無數的機會去發現、實踐、避免它,并最終學會如何正確區分滑動模糊的情況。
當然,新的交互方式會給用戶帶來一些困擾,在不同的 iPhone 上使用不同的手勢意味著如果你將舊 iPhone 升級為 iPhone X 你將不得不放棄某些已經習慣的操作并開始學習新的(不過,可憐了那些同時擁有 iPad 和 iPhone X 的用戶們,他們必須忍受相同手勢在不同設備上的不同含義)。
新手勢的主要原因是其不可見,老話:看不見就想不到 說的就是這個問題,所以 iPhone X 采用了視覺指示器的方式——即出現在屏幕底部以前 Home 鍵所在位置的一條粗線。
它用于提醒用戶這是一個上掃的操作,這是唯一需要用戶重新記憶的手勢。事實上,大部分用戶無需記住大量復雜的滑動操作,對于高級用戶來講,這些操作可以更加高效或快捷,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講,沒有這些操作也不影響正常使用手機。
當然這條粗線也有自己的問題,比如融入屏幕內容之中而無法看清。它也不都是一直存在——比如在主屏時(不過從邏輯是講的過去的,如果你已經在家了,還需要回家嗎?)。
還有,如果你長按 iPhone X 上的 App,會進入主屏編輯模式:App 開始晃動,你可拖拽它們到任何地方,可一旦完成呢?如何返回主屏或退出編輯模式呢?之前我們都是按 Home 鍵退出,可現在沒 Home 鍵了。即使沒有 Home 鍵,由于頁面上也沒有粗線的視覺提示,那么可以用屏幕底部上滑返回嗎?
相反,Apple 在主屏幕添加了一個可見的視覺元素——屏幕右上角的完成按鈕。這時使用較舊型號 iPhone 的用戶可能會困惑,因為根本注意不到右上角的完成按鈕,也不知道如何退出編輯模式。
右上角的完成按鈕是 iOS 的新功能,用戶會在進入編輯模式后比較困惑,不知所措,而如果主屏幕上依然保留那條粗線,倒是可以避免這種困惑。
FaceID:零交互成本
對于之前的 iPhone 版本,Home 按鈕外加指紋識別運行的堪稱完美,并且避免了用戶在小型鍵盤上輸入密碼的痛苦。令我驚奇的是,FaceID 的效果也相當棒。事實上,FaceID 接近于零交互成本,不得不承認以前系統中最困難的操作(登陸輸入密碼)變成了最簡單的方式。
早年前,iPhone 的優勢之一就是所有設備的體驗唯一性:與眾多 Android 設備不同,每款設備都獨一無二,所有的 iPhone 設備都擁有統一的尺寸,相同的物理按鍵,并且運行著相同版本的 iOS 系統。
但當 iPhone 5 發布后有了新的屏幕尺寸,之后不同的 iPhone 擁有不同的尺寸變的越來越普遍,后來,iPhone 6S 有了另一項重大差異——3D Touch——舊設備上沒有的手勢。
而最新的 iPhone 讓 iOS 生態更加多樣化。這些設備上的相同頁面會出現不同的現象,iPhone X 的頂部狀態欄被著名的“劉?!狈指舫蓛蓚€不同的部分,同時 iPhone X 也有著與其它 iPhone 不同的屏幕尺寸。
未針對 iPhone X 做出優化的 App
成本與收益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沒有 Home 按鈕會導致易用性成本,首先現有的 iPhone 的用戶不得不忘記他們以前在設備上的使用習慣,其次他們必須記住更多的手勢。然而問題的根源不在于成本是否提高,而是這種設計的成本是否有超過所獲得的收益。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潛在的巨大收益就是更大的屏幕空間。屏幕空間在手機上顯的異常寶貴,因此每增加一毫米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額外的空間意味著更少的滾動與可實際查看到的更多的內容。比較來看,多出來的空間也并不是足夠富裕,如果比較 iPhone 8 與 iPhone X 的可見區域,多出了兩行文本的高度。
Apple 公司在推動這種全新的交互方面處于比較有利的位置,甚至可以創建出以便所有 App 與公司使用的標準交互方式。因為蘋果的感染力如此強大,以至于用戶會忽視學習新系統帶來的阻礙甚至為了體驗它們的產品而需要忘卻一些舊的使用習慣。
大多數公司都難以推出革命性的交互方式及視覺體驗,但像 Apple 這樣擁有強大的品牌及龐大的用戶體量的公司實際上可以更加輕松的推動進步,因為一旦它的用戶接受這種改變,那么隨后將變成主流,當然其它跟隨品牌也會從中獲益(二維碼就是一個例子,因為微信的原因,使得它現在在世界各地無處不在)。
原文地址: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iphone-x/
#專欄作家#
孟大偉,微信公眾號:iThinkBigger,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百度高級產品經理,從用戶需求(在一大堆很酷的設想中砍掉當中的絕大一部分)到產品定義(有價值且符合公司戰略發展),從產品原型到視覺設計,從交互到動效。
本文由@孟大偉 翻譯發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很棒!??!謝謝分享
持續關注 UX/UI、黑客增長、AR/VR、區塊鏈、自動駕駛及改變世界,關注微信公眾號:iThinkBi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