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很熟悉但又不知怎么用的設計法則(1):80/20法則
每次在做項目總結的時候,總想列舉一些法則和方法論來增加總結的專業性以及可信服度,但是總有些熟知的方法卻怎么也叫不上名字,所以決定開設一個這樣的專題,敦促自己在做設計的時候不要留于表象,有理可循。
80/20法則(80/20 Rule / Pareto principle)
在整個產品中,大部分效果由少數幾項關鍵因素決定。
80/20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則(定律),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80/20法則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學、經濟、用戶體驗設計、企業管理等。
通用設計法則的定義:在整個產品中,80%的效果是由20%的關鍵元素決定的。確切的百分比并不是重點,在實際情況中,關鍵變量所占比例是10%~30%不等。
維基百科的定義:大多數情況下,大約80%的影響是產生于20%的原因。
80/20法則的適用范圍非常普遍,包括遵循常態分配原則的系統,但是僅限于一些由許多細小瑣碎、互不相關的事物影響的變數。例如,同產品中,不用的人們使用習慣均不相同。80/20法則是不受人為直接控制的,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80/20法則怎樣使用在用戶體驗設計中呢?
△ QQ同步助手需求場景分析表(圖片來自于《騰訊產品法》)
我們來假設一個場景:兩個產品經理各提出一個需求,產品經理A的項目用戶量占比為90%,產品經理B的項目用戶量占比5%。如果資源緊張,我們該如何排期?在通常情況下,我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80/20法則有助于整合資源,可以提升設計的最大化。上面假設的場景就是一個真實的案例。《騰訊產品法》中例舉出QQ同步助手需求場景分析案例(如上圖所示),對于工具類的產品來說,產品要解決的「問題」很清楚,用戶在人口學、社會學方面的因素,如性別、年齡等對產品影響不大,所以可以選擇按「使用場景」來劃分用戶模型。QQ同步助手中A類換機用戶和B類備份防丟失用戶的用戶量占比分別是90%和80%,利用80%的時間集中該產品20%的主要功能時,那么我們的設計就要集中發力在這些關鍵功能上面,所以此兩類功能也被定義為了產品核心動線。
如何對待非關鍵性的80%?
△ 新浪微博「微博熱搜榜」頁面和「發現」頁面
新浪微博的每一次改版都可以吸引無數人的目光,不知不覺,新浪微博的Slogan從「隨時隨地分享微博」,更改為「隨時隨地發現微博」。新浪微博剛推出的時候定位是社交,尤其是依托名人的社交,但是后期微信的推出,微信依托的是熟人、即時的社交,這讓新浪微博著實感到了壓力,這也導致了新浪微博活躍用戶數的下降。此時,新浪微博開始走上了開發非關鍵性80%功能的道路,基于平臺龐大的用戶數量,游戲、購物、支付、音樂、直播等功能一點點被引入,不斷擴充新浪微博的功能,讓用戶眼花繚亂。反觀新浪微博20%的核心功能,我們打開熱搜榜,基本有90%的信息都跟明星八卦相關。
在設計一款產品的時候,不能忽略主次,要綜合評定各功能的價值,集中資源設計核心功能,對于80%非關鍵性功能不要耗費太多精力,如果把80%的非關鍵功能開發得過于強大,喧兵奪主,不但不能得到好的用戶反饋,反而得到的結果會是遞減的。新浪微博在剛改版的時候,網上主流呼聲就是「怎么返回舊版本?」。
小結
在理解了80/20法則后,我們可以將此法則廣泛的適用于各個場景中,如下:
- 分析數據,確定20%的核心功能。
- 排定優先級。關注最核心的功能,不斷的優化。
- 精簡80%非關鍵性功能,減少投入,必要的時候需要忍痛割愛。
80/20法則也有一定的爭議,但是還是適用于絕大部門場景,當然特殊場景還是要特殊對待。80/20法則可以幫助用戶關注核心功能,最終達成目標。
參考資料
- 《二八定律》,百度百科
- 《THE 80/20 RULE APPLIED TO WEB DESIGN》by Wdd Staff
- 《騰訊產品法》,李立<著>,浙江大學出版社
- 《通用設計法則》,威廉·立德威爾、克里蒂娜·霍頓、吉爾·巴特勒<著>,朱占星、薛江<譯>,中央翻譯出版社
作者:Mia 笣笣 奔奔
來源:微信公眾號“二手設計(微信號:ershou-design)”
本文章由“二手設計”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多謝合作!
注明出處格式(原文作者:二手設計 / 微信號:ershou-design)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個人感覺,示例里面以微博為反例有些不妥:
1、在沒有其他佐證的情況下,定義微博80%的關鍵需求有些草率
2、僅憑網絡上的用戶反饋“怎么返回老版本”及定義微博的更新是失敗的有些草率
此外,對于QQ通訊錄的正面舉證也有類似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