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產品方法論(五):用戶調研的二三事

4 評論 28671 瀏覽 78 收藏 9 分鐘

用戶調研究竟該怎么做?用戶調研有哪些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帶著這2個疑問,請聽我為您慢慢分享。

Jock Busuttil 在《產品經理方法論》一書中曾寫到“了解用戶勝過了解自己”。筆者深以為然。了解自己,設計出的產品僅服務我一人。了解用戶,設計出的產品服務眾生。

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我們會有無數的疑問和假設,因此需要走出去去檢驗我們的疑問和假設。我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用戶調研”。

一個完整的調研,我們可以把它拆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調研目的

針對不同的調研目的,我們會采用不同的調研方法,并尋找不同的調研人群。因此,一個清晰的調研目的是整個調研過程中關鍵的第一步。按時間先后順序,我們可以把調研目的分為3類:

  1. 產品現狀調研:用戶使用產品的現狀是什么樣的?(用戶來源,使用路徑,付費等)
  2. 產品需求調研:產品需求是否被用戶認可?
  3. 產品體驗調研:產品體驗表現如何?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第二步:制定調研計劃

確定調研目標后,我們要針對目標制定調研計劃。

  1. 調研目標用戶有哪些特質?
  2. 從哪里尋找目標用戶?有多少預算?
  3. 選擇什么樣的調研方法來打成我們的調研目的?
  4. 詢問用戶什么樣的問題來驗證我們的疑問和假設?
  5. 調研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設備,禮金等的準備

第三步:執行調研過程

一個事無巨細的調研計劃會大概率保證調研過程的順暢執行。調研過程中,我們要多留意用戶的細微言詞和表情,并引導用戶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發現問題。一個完整的線下調研過程舉例如下:

  1. 確定調研時間地點,聯系相關人員準時到場,準備好調研手冊,水,和記錄設備;
  2. 按照調研提綱的流程逐一進行,如:調研目的,調研須知,保密手冊,基礎信息詢問,用例操作,相關定性和定量問題的回答;
  3. 調研人員需做好筆記,錄音或視頻錄制。用于后續分析。

注意,調研過程中,作為訪問者,我們要避免自身潛意識的想法影響用戶決策。疑問句用詞盡量客觀,不帶傾向性。當用戶表達出明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言論或行為時,不要糾正或打斷,保證調研過程的客觀性。

第四步:分析調研結果

通過分析發現調研中的關鍵問題,并輸出相關結論,用于回答調研目的中的問題和假設。一個針對需求的分析流程舉例如下:

  1. 我們的調研用戶和目標用戶匹配嗎?如果不匹配,嘗試下次調研找更精準的目標用戶。用于對比調研結果是否有較大差別。
  2. 用戶覺得我們的產品滿足他們需求了嗎?這個需求是痛點剛需還只是個無關痛癢的小需求?
  3. 用戶覺得我們的產品酷嗎?有特色嗎?愿意為其付費嗎?

通過分析調研結果,若我們的需求假設被驗證了,進一步思考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如果需求假設沒被驗證,是我們的調研用戶不匹配,還是需求有問題,亦或是解決方案有問題?再思考這些問題能不能被解決,如何解決。優化后,我們再進行下一次的用戶調研,持續迭代。

綜上,用戶調研的邏輯圖如下:

(用戶調研邏輯圖)

舉個筆者最近調研的案例:某社交APP的留存優化

(1)確定調研目的

因為該APP留存不佳,所以希望通過調研用戶初次使用產品的整個過程,發現交互問題,從而改進提升用戶體驗。

(2)制定調研計劃

確定調研用戶的基本屬性:18-24歲,單身,空閑時間多,文化水平較低,未使用過調研產品。

確定篩選條件后,通過第三方聯系調研用戶,并確定每人200元的調研禮金,協調用戶時間后確定調研時間。

(時間安排表)

制定調研提綱,共分為3個部分:前期訪問,用例調研和焦點小組。

(調研提綱)

并確定用例調研中每一個用例的操作流程和定性定量相關問題。

(單一用例調研提綱)

(3)執行調研過程

提前預定場地,準備好調研所需物品(錄制設備,調研提綱,用戶名片,水)。

訪問員自我介紹,并對用戶解釋本次調研目的及流程。鼓勵用戶暢所欲言,所說內容無對錯之分,任何想法都會幫助我們優化產品。

根據調研提綱,完成調研。記錄員配合訪問員記錄關鍵信息,便于分析階段復盤。

調研結束后,發放禮金,和用戶交換聯系方式,便于后續聯系。

(執行調研過程)

(4)分析調研結果

通過調研中記錄的定性定量內容,分析總結,輸出調研報告。報告部分內容摘要如下:

(目錄)

(調研用戶基本信息)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SUS總體印象)

小結

我們調研的終極目標還是服務于產品本身,即優化產品。因此我們需要充分調動產品各部門相關人員(如產品,設計,運營,開發,測試)都加入到調研的過程中來,一是保證調研結果有公信力,二是營造一個共同的 knowledge backgroud。從而更好的推動接下來的優化,避免形式主義。

盡請關注下一篇:社交產品方法論(六):競品分析的二三事。我是小強Joey,一個努力ing的社交產品經理。

相關閱讀

社交產品方法論(一):自上而下的思考產品

社交產品方法論(二):體驗一款產品的正確姿勢

社交產品方法論(三):需求分析背后的邏輯

社交產品方法論(四):需求背后設計的邏輯

 

作者:小強Joey,一個努力ing的社交產品經理。

本文由 @小強Joe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超贊!

    來自香港 回復
  2. 賊強,賊厲害。哈哈哈哈學習了感謝

    來自北京 回復
  3. 期待~

    來自陜西 回復
  4. 不錯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