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李誕,才能和95后的消費者做生意

7 評論 14190 瀏覽 51 收藏 17 分鐘

近期,李誕低調結婚的消息突然讓這個“擁有最高級性感的90后男人”又火了一把。本文希望從投資的角度看李誕,從他嘩眾取寵卻頗有道理的言論,挖掘出時下消費主力軍95后的價值觀和消費心理,從而幫助我們理解有趣的消費現象、新興消費品牌及商業模式洞察。

觀點:

  • 理性消費和顏值經濟并存,去壟斷化和后KOL時代的到來。
  • 小紅書的崛起,二手交易平臺,共享經濟租賃,分期付款和網紅餐廳,這些現象背后,折射出95后的新興消費觀。

一、李誕是誰?

即使你還不知道李誕是誰,但一定聽過他的名言“人間不值得”,這個“躺著就把錢賺了”的男人,“擁有最高級性感”的90后,在微博擁有670萬粉絲,長得不好看,卻有一個顏值在線令人驚艷的女朋友。

他看起來不思進取,卻有著“看破不點破”的聰明和悟性。他非常有才華,由他策劃的《吐槽大會》,點擊量破18億。他把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罵了一遍,可是大家卻還那么喜歡他,同時,他又是估值十幾億的“笑果文化”創始人之一。

他為什么這么紅?我以為,李誕的幽默,表達的其實是時下年輕人的價值觀。

記得前幾年資本圈還在熱議90后,沒多久,95后這個人群已經紛紛登上了舞臺并日益成為消費主力軍。

今天新的消費品牌和消費渠道,如果不理解95后,就很難抓住他們的需求,隨著中國人均GDP的不斷攀升,中國老百姓的消費已經從“大眾消費”往“品質消費”進行,品質消費的本質,消費的是情感訴求和價值觀的認同。

二、95后消費主力軍有哪些特點?

隨著第一批95后大學畢業,95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與80后截然不同的消費觀。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95后這個群體的消費觀或價值觀,我認為是“現實”。這是一個異常現實的群體,不再勵志、不談情懷。他們更自我也更悅己。對自己的欲望從不遮遮掩掩。

李誕說“我就是想活在淺薄里”,“我的初衷是想賺錢”,你會發現他們很真實不裝逼,從“佛系養生”到“轉發錦鯉”,他們看似“又懶又喪”,有時候我們忍不住會問,他們是中國“垮掉的一代”嗎?

是的,在很多主流價值觀面前,他們的確是“垮”掉了,隨便聽幾期《奇葩說》或《吐槽大會》就不難看出,80后的許多主流價值觀,在90/95后面前,都搖搖欲墜。但同時,作為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新新人類,他們撐起的是一片新的消費市場,他們的消費決策,在互聯網各個傳播節點蔓延,他們的消費理念和習慣,支撐起許多新的商業模式。

老的消費品牌會發現,如果沿用此前體系,越來越無法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眼球,而對于新品牌,如果足夠懂消費者,已經贏來了屬于他們最好的時代。

1. 拒絕完美和假面,喜歡真實和接地氣

圖片來源:網絡

20年前的“帶貨女王”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她完美、無懈可擊、高不可攀,在巨幅廣告牌上,用毋庸置疑的高傲眼神告訴你:“你值得擁有”。

20年后的“帶貨女王”是活生生仿佛要跳出手機屏幕的鄰家女孩,她用手機拍“高糊”的視頻,一邊卸妝,一邊跟你講這個卸妝油如何好用,一定要買,可能還順手擠個青春痘。真實、接地氣、不裝,是95后更接受的idol形象。

是女明星變了嗎?我認為不是,她們只是換了一個劇本在演戲罷了。

其實,是新一代的消費者變了。艾瑞數據顯示,95后平均每個人要關注10個以上的時尚/美妝博主。

于是,像小紅書這樣的社交媒體/電商平臺,取代了傳統的電視廣告,成為新品牌接觸消費者的主流渠道。而網紅營銷,直播賣貨,也在一點點蠶食著渠道商的市場份額。

2. 消費欲望強,消費需求多元

前不久張雨綺在小紅書說的一句:“一克拉以下都是碎鉆,不值錢的”,立刻被瘋轉。

你大可說95后佛系,但在消費面前,他們卻比80后更能正視自己的消費欲望。這幫“口嫌體正直”的年輕人,一邊倡導佛系養生,一邊變著法兒地去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沒事要跟閨蜜喝個下午茶,加班要犒勞自己一杯喜茶,周末約會還要去網紅餐廳打個卡,一年至少兩次旅行,不養孩子先養主子,每人還都有一兩個費錢的小hobby。

怎么辦呢?

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有限的收入,導致年輕消費群體在消費行為上的兩極分化:

  • 一方面在一些高頻日常的消費品里,他們選擇“消費降級”,精打細算,注重性價比,不愿意輕易為品牌溢價買單。
  •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低頻但彰顯個性的消費品上,他們卻有明顯的“消費升級”。喝咖啡要去精品咖啡館,前不久風靡抖音的逼真法斗犬蛋糕,也實在是沒那么好吃。

我把這種兩極分化叫做“朋友圈現象”:所有不適合在社交媒體展示的消費行為,都降級了,比如日常的面膜或日常保養品。而那些有點酷,顏值高,適合發在社交媒體的消費品和消費場所,都能享受到社交媒體溢價。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網紅餐廳也都紛紛花更多時間在裝修、菜品擺盤和打卡墻設計上,而不是菜品口味上了。

圖片來源:網絡

一言以蔽之,所謂的“顏值經濟”以及各種網紅爆款現象,反映的并不是馬斯洛金字塔最底層的物質需求,而是金字塔尖的精神需求。

其背后,有濃濃的“求關注”社交屬性,反映的是95后年輕人的“孤獨感”。

3. 標榜自我的價值觀和不嚴肅皮一下的自嘲精神

“自我覺醒”和“悅己”成為了90/95后年輕人的標簽。這件事反映在他們對消費品的選擇上,便是去壟斷化。

大眾化的品牌美德不再受重視,95后品牌訴求是個性、有趣、堅持上新。他們不會盲目喜歡盲目忠誠于某個品牌,而是某個爆款。不僅是從信息的獲取,還是購買決策的路徑,這群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新人類,都呈現出信息碎片化、選擇多元化的特征。

他們不再忠誠于某個品牌,而是更關注單品,“KOL種草”成為做消費決策的重要節點,社交媒體平臺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新興渠道的出現和品牌忠誠度的變弱,給了新品牌成長的土壤。

一方面我們觀察到很多更懂年輕消費者,更懂如何跟她們溝通的新國貨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這是這個時代的紅利;但同時,“喜嘗鮮,不忠誠”的消費者,也讓我們對于單一品牌成長的天花板,略有擔心。

如今的消費品,不僅要懂消費者心理,還要深諳各大社交媒體渠道的玩法。不論是小紅書種草,還是抖音營銷,直播賣貨,誰控制了信息傳播的關鍵節點,誰就有機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迅速躥紅。

值得注意的是——“有趣”,似乎是現在面向年輕人的消費品的必備性格。各大品牌紛紛走下神壇,用一種更平等的對話方式與消費者交互。而新品牌,也紛紛“頑皮”了起來。

時尚女裝品牌“Simple Pieces”將“Why?so serious”的slogan印在她們的T-Shirt和衛衣上,迅速成為了爆款。而她們的毛線帽子,也因為印著翻白眼的emoji而深得“日常喪”的95后們的喜愛。

圖片來源:Simple Pieces

三、95后消費觀背后的商業洞察

那么,從95后年輕消費群體的變遷中,到底看到了哪些商機呢?

1. 去渠道化:直面消費者的 D2C模式

品牌接觸消費者的渠道發生了變化,95后獲取消費信息的渠道,不再是線下門店與品牌廣告,而是社交媒體平臺。

根據調研,95后以微信公眾號、微博、朋友圈等作為獲取網絡紅人時尚資訊的主流平臺。同時我們發現95后挖掘了屬于自己的時尚主場,如QQ空間,AB站和ins等,95后的使用比例高于95前,體現出了回避熟人社交等行為。

以往的品牌負責市場定位和調性,銷售則通過經銷商渠道分發的方式已成為過去式,新時代的品牌懂得與消費者接觸,要了解年輕群體的心理訴求,也要深諳這些社交媒體平臺的玩法和語境。

因此,去掉渠道分發,直面消費者的D2C(Direct to Costumer)模式是我們更為看好的品牌銷售形式。

圖片來源:源碼資本

2. 吸引眼球:后KOL時代的顏值經濟

消費品傳播的渠道變成各大社交媒體平臺,而95后的消費者在消費之時,也需要滿足其“社交屬性”和“炫耀心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社交媒體溢價”。

那么品牌在做定位和營銷的時候,就不得不考慮到“KOL”網紅帶貨這個新群體。甚至,從設計生產制造產品的時候,就要預先考慮到這個商品的傳播屬性:顏值夠不夠高,是否有傳播點?

這個現象不僅在本土品牌能看得到,在許多奢侈品牌以及運動品牌都可以看到營銷策略的轉變,我們看到近年奢侈品牌(典型的如巴黎世家,LV和supreme聯名)在設計上都非常博眼球,和年輕人友好。

運動品牌Adidas也通過跨界合作說唱歌手侃爺聯名發布椰子鞋,獲得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最限量椰子鞋被炒到幾萬塊一雙,創造了Adidas又一個奇跡。

3. 理性消費:性價比是王道,打造中國的Brandless

“炫耀型消費”的另一面,是“理性消費”的崛起。

美國有一家電商平臺叫Brandless,號稱美國版拼多多,所有東西均為3美元。但其品質是接近無印良品的,它的模式在于,完全剔除了廣告和營銷費用,而將省下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在Brandless平臺上,只有一種牙刷一種牙膏,性價比很高。

傳統的快消產品,50%以上的費用都放到營銷上,像化妝品這種品類,研發成本只占不到總成本的5%,其他都是渠道和營銷成本。

圖片來源:Brandless

我們觀察到今年雙十一首次跳進護膚品類排名前十的“國貨之光”HFP(Home Facial Pro),主打的就是性價比成分黨

現在的年輕消費者,不會輕易為品牌付出溢價,消費更加理性,尤其是對日常高頻使用的需求,他們更關注性價比和功能性。

品牌需要抓住用戶這一心理,嚴控品質和價格,做到“好用不貴”,就有機會贏得95后消費者的心。

圖片來源:HFP

4. 及時享樂:二手交易、租賃市場和分期付款

95后的消費者,消費欲望多元,他們不愿意存錢買房,標榜及時行樂。在“我現在就想要擁有”的心理訴求下,一些新的商業模式誕生。

首先是二手買賣和租賃市場的盛行。現在的年輕人,嘗鮮欲望非常強烈。相比長期擁有,他們更看重消費的體驗。所以,奢侈品買不起,那就買二手,或者甚至租。不僅包包可以租,衣服也可以,數碼產品也可以,年輕人對二手買賣和租賃的接受度非常高,不求天長地久,曾經擁有就夠了。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分期付款在95后人群中接受度非常高,而且他們不僅分期買昂貴的商品,也消費低價產品。

數據顯示:24.4%的95后人群用分期付款購買過500元以下的商品。而在5000元以下商品使用分期付款的消費分布也是比較均勻的。

由此可見,消費品平臺或者品牌,如果可以跟分期付款類產品相結合,應該能進一步引發年輕用戶的消費力。

圖片來源:源碼資本

綜上所述,李誕可能只是我們理解年輕消費群體的一個窗口,通過對95后新群體價值觀與消費心理的洞察,我們發現新人群帶來了新需求,新需求又激發了渠道和打法的變革,而這些變化又給了孕育新品牌的紅利和成長機會。

 

作者:陳丹丹,公眾號:源碼資本(ID:sourcecodecapital)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Q3NRkdpYUgtxR-ahDLdIKQ

本文由 @源碼資本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的其實挺惆悵的,95后00后的消費觀確實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們不在追逐大品牌,而是追求一種個性,他們不在按部就班,而是自我實現,買東西也不愿意去搞價,而是覺得你不合適立馬就走,會在網上不斷的對比。交流會成為最大的問題。

    回復
    1. 沒錢罷了

      來自上海 回復
  2. a站還有嗎

    來自北京 回復
  3. 除了文章開頭和結尾,其他信息和李誕沒有半毛錢關系,強扯

    來自四川 回復
    1. 文章主要闡述的是95后的消費價值觀和行為動機,筆者重心不在李誕,或者說只是個引子罷了。

      來自廣東 回復
  4. 我都覺得我們這群人現實的可怕,哈哈哈

    來自四川 回復
    1. 你的ID,非常個性咯,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