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用戶消費轉化的關鍵——情緒

6 評論 10127 瀏覽 72 收藏 14 分鐘

情緒就像是內嵌在我們基因上的開關,一旦啟動,就會直接地去影響我們的行為。那如何應用這些情緒開關,促成銷售轉化呢?

如何高效地促成用戶消費轉化?開門見山地講關鍵在于:情緒。

為什么情緒很重要,先舉一個真實的例子:2015年羅輯思維搞了一場賣書活動,羅胖打包賣書,一套六本,封裝好了不知道有什么書,限量8000套。

一家淘寶店主根據以往經驗判斷這個套裝肯定會有價值,因為只有8000套。所以他在開賣的第一時間就搶了10套,8000套書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被一搶而光。

羅輯思維的留言區就有人在問,哪里還能買到這套書?

于是這位店主趕緊把這10套書上架銷售,他想現在趁機加點價肯定好賣。

所以他提價到450元,結果放了兩天也無人問津。然后他就降到了原價400元,還是沒有人問。降價銷售以后,依然無人問津,最后這套書在這家店里不了了之。

為什么同樣的商品,在羅輯思維那里,8000套書在一小時之內被哄搶而空?而在淘寶店主的小店里,一再降價,放了10天還是賣不出去?

原因就在于所搭建的購買場景不同,說到底就是羅輯思維和店主所調動情緒的能力有所不同。

  • 首先,羅輯思維團隊封裝了6本不透露書名的套裝,限量8000份,給大家制造了神秘感和稀缺感,激發大家的好奇心和參與感;
  • 其次,羅輯思維團隊是有很強的營銷能力,單就羅胖本人強有力的說服能力就能調動不少觀眾的購買動機,制造一種非買不可,錯過就會有追悔莫及的認知恐懼;
  • 最后,制造時間的緊促感,限定在同一時間,倒計時秒表飛快的轉動,大家要在一起瘋搶,你大腦還在激烈地斗爭要不要買?看看時間,再看看急劇減少的數量,讓人沒有過多的的時間去猶豫,匆忙之下就要完成下單,這種倉促感對用戶的理性進行了擠壓和挾裹。極大地觸發了用戶怕后悔,怕認知焦慮,怕錯失機會的損失厭惡情緒,從而形成購買轉化。

反過來再看淘寶店主,沒有時間上的緊促感,沒有蜂擁而至的爭奪感,更沒有喚起大家認知焦慮的恐懼感,商品除了陳列在那里,沒有任何情緒的挑動,自然也就沒有預期促成轉化的購買行為。

所以情緒是什么?

有個很貼切的類比,情緒就是觸發行動的開關。恐懼了,人會啟動防御,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開心了,人會喜形于色,表現出積極樂觀的一面;傷心了,人會逃避現實,尋找療養傷口的地方;憤怒了,人會進行抗爭,捍衛自己的“尊嚴”……

這些情緒就像是內嵌在我們基因上的開關,一旦啟動,就會直接地去影響我們的行為。那如何應用這些情緒開關,促成銷售轉化呢?

筆者分別從“產品”“營銷”“設計”三個維度來一一舉例,限于篇幅,每個維度,用一個典型的方法進行論述。

一、產品思維的情緒促成轉化

互聯網產品的核心要素就是產品、流量、轉化率,實體多一個空間的要素。在產品階段,如何應用情緒的轉化來設計產品呢?我們知道產品的規劃初期要做用戶研究,用戶畫像分析,產品定位,用戶使用地圖……

在“用戶使用地圖”這個階段就可以抓用戶的情緒觸點,這里引入一個概念“峰終定律”。

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發現,人們對一段體驗的評價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過程中的最強體驗,一個是結束前的最終體驗,過程中的其他體驗對人們的記憶幾乎沒有影響。這個發現被總結為“峰終定律”。

以宜家購物體驗地圖為例,橫坐標代表體驗路徑的各節點,縱坐標代表各節點情緒的好壞。我們在體驗完宜家商場之后,所能記住的就只是在“峰值”(⑥⑧⑨)與“終值”(?)的體驗感受上,而在其它過程中好與不好體驗的比重、時間長短,對我們評判宜家體驗幾乎沒有多大影響。

宜家就利用這個定律,在用戶體驗的結尾上做了一點點的優化就產生了巨大的效果,顧客只需要花1元錢就能買到一支冰淇淋,價格便宜,味道可口,這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到美味的冰淇淋即會緩解逛街后的疲憊,讓人身心愉悅得到滿足,同時又會讓人覺得宜家的產品會有性價比很高的“錯覺”。這個終值體驗就應用地非常巧妙,花費成本不大,但卻能得到用戶更好地體驗反饋。

因此在制定用戶使用地圖時,就可以利用這一規律,設計好用戶體驗情緒曲線,把握用戶在關鍵節點的預期情緒,滿足用戶應有的需求目標,在用戶沒有預期的節點上制造意外的驚喜,打動用戶。這也是小成本的破局打法——與其更好,不如不同,或許沒有大成本的富麗堂皇,但可以有小成本的溫馨體貼。

二、營銷思維的情緒促成轉化

營銷是可以從產品(品牌)認知、情感沉淀、促成行動三個階段做好情緒設定。重點說第二階段的情感沉淀,情感是由情緒積累產生,有一個簡單的公式:E=Σ T( F*I)

情感(Emotion),情緒(Feeling),強度(Intensity),時間(Time)。

情感=情緒*刺激強度,在時間維度上的求和。

舉例說明:我在京東上長期購物,每次買到的商品又快又好,收到貨物所產生的情緒就是滿意的,長期積累下來,我就對京東的品牌以及購物體驗形成了信任和依賴。如果有一次收貨出現了問題,我也會找京東客服進行溝通,尋求解決方案。

如果換成一家新店,沒有長期情緒的積累所形成的情感依賴,我可能就會做出非理性的行為,給差評,投訴,甚至直接拉黑。這就是營銷在時間維度較長的情感維護,營銷并不是我們狹義理解上的搞活動,而是自品牌建立以后,每一個引導消費的行為都應該稱為營銷行為。

短期的,“bug”營銷就是典型情緒轉化法。講個很有意思的實例,一人去一個大賣場去買衣服,恰巧看中一件衣服,進門就問正在看手機的老板價格,老板裝作看手機沒在意,大聲問里屋的老婆,這衣服多少錢。老婆吆喝道“560”,然后老板說“260”。那人聽了二話不說趕緊把錢付了,心理暗喜,拿著衣服就開溜。這就是利用人愛占便宜的心理,讓人產生意外的好運。

不要以為“bug”營銷只是發生在互聯網上的營銷方式,而傳統的行業沒有什么“bug”,不會存在這樣的營銷方式,其實這個例子就很好的佐證了“bug”營銷也可以很接地氣,到現在依然有很多類似肯德基、拼多多、百度云等大公司樂此不疲地在用這類營銷套路,還深得人心!

總之,運用營銷促成情緒轉化,就是要營造場景消費的氛圍,渲染用戶的購買欲望,抓住用戶怕失去,怕焦慮等厭惡損失的情緒,適當地制造緊張感、競爭感、饑餓感……(當然這一系列的營銷行為背后,也得用法得當,力度合適,讓人自然信服,否則會適得其反。)

三、設計思維的情緒轉化

人類的共識,人是視覺感知的動物,對美好的事物都有所向往。設計不必多說,從我們的視覺感知層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產品界的大神喬布斯就是將“藝術”和“科技”完美的結合,設計出了具有顛覆意義的產品iPhone,引領了智能手機時代的革命。蘋果的產品從設計體驗來說,真的讓人愛不釋手。

從我的理解來說,設計是一門被動的藝術,它不會通過語言來主動推銷自己,而是用既定的的形態來感染用戶,傳達給用戶潛移默化的情緒,以此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就拿熟悉的金融產品界面設計舉例。我以“用戶體驗五要素”來說明,設計金融產品安全可信性(確定性情緒)的落地。

  • 戰略存在層:產品定位明確,這款金融產品是做什么的,我們服務的對象是什么,他們有什么需求層次,他們的年齡階段,喜好特征……以此來確定產品的風格、色彩等標準體系。
  • 能力圈范圍層:產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競品是什么樣的,給予用戶什么確定的預期回報,以此來設計突出產品自身的特色,有別于競品,優勢在哪,怎么呈現給用戶持久的依賴性。
  • 資源結構層:組織結構能賦予產品的可靠性有哪些,權威機構、組織、個人的背書,知名合作伙伴的有力支持,權威媒體的報道,能力卓越的內部團隊,以此來強化設計產品背景的可信性。
  • 角色框架層:產品的結構框架,確定每個界面、元素的角色作用。在結構層面做到結構層次清晰,交互邏輯正確,操作流程明確,讓用戶在交互體驗上感覺安全可信。
  • 感知層:可以分視覺感知和交互感知兩個維度。設計思路要考慮到:①簡單清晰。一個頁面只做一件事,刪除冗余,信息明確;②高效貼心。減少等待,減少步長,緩解焦慮,反饋及時;③安全可控。信息脫敏,操作可控,安全提示。

從五個層面由內向外,逐層解析了設計對情緒的作用,不算具體,但還完整。好的設計應該是什么樣的?引用一位鵝廠產品經理的話:

好設計是能影響用戶非理性,改變情緒最終影響他的行為。設計的高境界在于只影響不明說,用戶不需要領會設計意圖,但情緒已經被感染了,在情緒的作用下,按照設計者預定的軌跡,自然做出選擇。

以上從產品、營銷、設計三個維度闡述了把控情緒對消費的轉化,限于篇幅,沒能具體,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情緒其實就像是一把捅開消費的鑰匙,對位準確,力度合適,就能做到四兩撥千斤。打開消費的大門是有方法可行的,只不過有的人看見這個門是踹門,有的人撬門,有的人敲門,有的人是開門,而本篇想啟發的就是開門之道。

 

本文由 @?rabbit_xt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標題很吸引人,被標題兩次吸引點進來,但內容看得很艱難,說到的一些“峰終定理”,“bug營銷”等等都是常說的一些東西

    來自上海 回復
  2. 謝謝你的分享,同樣認為設計感對于一朵產品來說分外重要呢!引入“峰終定律”也很有趣,懂心理學的PM們或成最大贏家?

    來自廣東 回復
  3. 親,可以推薦幾本情緒方面的書看看嗎?

    來自湖北 回復
    1. 《設計心理學》可以的

      來自四川 回復
    2. 好的,看來我該拿起來看看了

      來自湖北 回復
  4. 學習了,是自己沒有接觸過的層面,感謝分享。愛你么么噠

    來自海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