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6 評論 8594 瀏覽 51 收藏 14 分鐘

VLOG之下,明星塑造形象,素人表達自我,vlog 大軍逐漸壯大。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微博上開始頻繁地出現很多關于“vlog”的內容,微博上還有一個“微博 vlog”的官方賬號。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1. 圖片來源于微博

同時,一票明星也紛紛自發涌入 vlog 大軍,從最先以 vlog 方式爆紅的歐陽娜娜,到最近的關曉彤、宋祖兒、周潔瓊、許晴,甚至很多男明星也架起了自拍桿,接上云臺,來一組迷妹熱切盼望的偶像生活日常。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2. 圖片來源于微博

比起從幾年前就開始火得不行的直播平臺,vlog 怎么就忽然變成流量小花們的必爭之地了呢?難道視頻行業的風向真的要變了嗎?

vlog = 平民 style

張雨綺、吳佩慈、林允、張歆藝、王鷗、大S……這些都是在小紅書上擁有姓名的藝人,尤其是林允,人物形象極其親民立體,不管演藝事業發展的如何,小紅書里的她就是一個愿意跟大家分享美妝經驗心得的鄰家女生。

而張雨綺更是從小紅書的眾多女明星中突出重圍,一句“碎鉆不值錢,一克拉以下的別買”躥紅各大媒體頭條,由于畫風太過耿直,如此的言論不但沒有被網友噴成“炫富”,反而重新圈了一批粉絲,為自己的大女人形象增色不少,即使后期深陷離婚、復婚漩渦,“碎鉆不值錢”的論調還是挽回了自己傻白且執著的印象分。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3.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過誰也沒預料到,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走親民路線的明星也似乎要從文字內容的二維世界,轉向視頻片段里的三維空間。

vlog 其實在國外已經紅火了很久很久,一些網紅博主,以“記錄”為主要目的,用視頻的方式,把各自的生活主題剪成十幾分鐘的視頻,對外傳播。尤其是一些美妝博主,各種化妝品測評、妝容測試、美妝步驟等等,吸人眼球。

明星涉足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領域,以縮短與粉絲之間的距離感,發布 vlog 的明星越多,似乎就越意味著新的模式即將來臨。

vlog——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有人說 vlog 其實就是 blog 的變型,“視頻博客”也許是最合理的解釋和翻譯。但稍有不同的是,文字版的博客可以隨性抒發,但想產出抓人的 vlog,絕不是從早拍到晚的流水賬。

前幾天在 b 站上看學霸分享的自習 vlog,畫面中的內容就是他一上午寫作業的樣子,視頻滿共 12 分鐘左右,但是一條接一條,除了寫作業,還有做飯,還有運動,還有看書,等我再次抬頭看表的時候,我已經足足看了近一個小時……

不禁發問,這種平日也會出現在我生活中的小事,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魔力?

明星塑造形象,素人表達自我。

明星們無法遮掩的強需求

第一,有力反擊。歐陽娜娜的 vlog,成功地將自己“鹿小葵加油”和“螞蟻競走”的負面梗洗得無影無蹤,vlog 里透露出來的獨立、活潑、上進的大學生形象為自己的演藝事業清除了不少之前遺留的障礙。

第二,最佳曝光。雖說微博上的強大粉絲和各種營銷號基本已滿足明星的訴求,但對于熱度異常高的藝人來說,頻繁登上微博熱榜,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慶幸的事,高飽和度的微博曝光意味著背后的審美疲勞,很容易敗掉路人眼中的好感。

而抖音類短視頻平臺,需要明星的綜藝感和模仿能力,這對于那些沒有喜劇標簽的藝人來說,賣萌裝可愛也很難成為長久之計。

但 vlog 緩和了這其中的尷尬。

vlog 既不需要微博營銷號里的“虛假繁榮”,也不需要在 15 秒內呈現強大的搞笑能力,只需要在鏡頭前呈現自己最樸實、最真實的一面就好,比如起床時的掙扎、擼串時的豪放、減肥時的崩潰,越像普通群眾,vlog 的反饋反而越好。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4. 圖片來源于網絡

大家的腦海里,女明星是穿金戴銀的巨富,而 vlog 中的歐陽娜娜卻是跟室友合租的普通大學生。vlog 滿足的,是明星們呼之欲出的強需求。

素人們無法割舍的強表達

第一,網紅誕生新領域。在網絡上爆紅,成為大眾口中的“網紅”確實是很多年輕人期待并盼望的事情。在各類“網紅”端口逐漸飽和的時候,vlog 端的空白和開放為素人選手提供了廣闊天地。拿起自拍桿,架上云臺,既能記錄自己的日常,又能作為內容的輸出。與撓破頭皮思考短視頻場景相比,vlog 確實好操作的多。

第二,只需自然無需專業。vlog 上的內容,既不需要高標準的知識體系,也不需要矯揉造作的專業角度,質樸的素人選手只需要表達出自己生活中特有的氣息就有可能獲得一票高贊。

b 站上素人選手拍攝的 vlog,已經能達到百萬級的播放量, 一個個所謂“平平無奇”的生活,到了網絡的平臺都變成路人追捧的東西。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5. 圖片來源于網絡

vlog——小眾粉絲圈的自嗨

回首國內互聯網的發展軌跡,是先有了長篇的博客,后來發展成微博,是一個“從多到少”的過程。而視頻領域似乎稍有不同,從長視頻,發展到短視頻,現在又跳回 vlog,是一個“從多到少再回到中間”的過程,這種反常的發展態勢,似乎讓 vlog 的爆紅之路也沒走得那么順暢。

不知道大家對火極一時的“手賬文化”是否了解。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圖文記日記的方式,可以是“流水賬”式的生活小事,也可以是針對每天時間段的時間管理,或者是針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攻略,總之,通過配圖+文字的形式、各種各樣的圖標,產出在五顏六色的手賬本上。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6. 圖片來源于網絡

較高級的手賬本甚至可以賣到 300 元以上的價格,網絡上的手賬制作大法層出不窮,追隨的粉絲們恨不得每日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份能 po 上網絡的手賬,知乎上關于手賬的相關話題,能讓初學者看上好幾天。

然而,由于操作繁瑣,上手難,時間成本高,手賬基本還是活躍在那么一小撮粉絲中,沒有美術基礎的朋友,很難在其中獲取價值感,而手賬也就很難像抖音快手一樣瞬間占領天下。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7. 圖片來源于網絡

同理,vlog 也存在同樣的自嗨問題。

高估自我能力的幻覺。vlog 的上手成本太高,如果真的如實將自己的生活拍攝下來上傳,一定是不會吸引太多人去關注的,拍攝的時候要考慮光線、人物、故事情節,以及自己的最佳顏值角度等等因素,在拍攝結束后,還要配上背景音樂、調整播放速度、篩選合適的渠道、搭配相應的宣傳文案等等。

光是篩選出一套能拍攝 vlog 的工具,可能就要耗費相當大的精力。同時,如何在自言自語的時候還能拍得穩、拍得清楚,對 vlogger 來說,都是挑戰。

然而我們在各大平臺上刷到的明星 vlog 就不同了,明星有團隊作為支撐,可能并不需要親自調試各種設備,也不必參與最終的剪輯工作。專業的攝影和設計團隊讓普羅大眾產生一種“憑我自己也能做得很好”的幻覺。

觀看10分鐘,篩選半小時。比起直接從油管上搬運一些 vlog 來生存的b 站 up 主來說,制作自己的內容好像更容易出名,可從內容質量的角度來看,有時確實不敢恭維。

以一些帶著 vlog 標簽的學習 vlog 為例,視頻中一般出現的都是瘋狂寫字、看書、上自習的場景,但點開之后會發現,這種以排解寂寞、緩解焦慮為目標的 vlog,其實存在很多毫無畫面感可言的內容,觀看 10 分鐘,篩選半小時是很多用戶的第一感受,觀看者的一句“可看性差”,可能否定掉該領域的一票 vlogger。

另外,vlog 內容抄襲成癮,也是當下一批原創 vlogger 最頭疼的問題。普通消費者可以大致鑒別出類似“康帥傅”“劫動”這樣的山寨品牌,但對于 vlog 來說,觀看者并未有足夠能力分辨誰是原創、誰是抄襲。

前有小紅書,后有 vlog,明星的親民化自我修養 | 行業漫談

圖 8. 圖片來源于網絡

粉絲壁壘太厚,難以沖破圈層。迅速刷屏的產品,都具備共鳴點強、易傳播等特點,而 vlog 的粉絲圈層較為難以突破,圈內首屈一指的井悅、竹子,對于圈層外部的人來說,就是路人甲,甚至沒有那些做吃播的視頻主存在感強烈。同時,作為視頻內容,vlog 太容易被拎出來跟抖音、直播作對比,厚重的圈層壁壘讓 vlog 飛得并非那么容易。

從去年年底就有消息說,vlog 是下一個待起飛風口,然而大半年過去了,vlog 飛起來了是真,但依舊是小眾團體里的一個分支。

所以,用戶扎堆的地方不見得是下一個風口,用戶扎進去多久,可能要更要深入考慮的問題。而作為普羅大眾的我們,學會用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和回憶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制造美好的樂事。

 

作者:研如玉(ID:Rachel951965516)

公眾號: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ID:SDResearch)

本文由 @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表示正在學習

    回復
    1. 等你結果哦

      回復
  2. Vlog沒辦法做成一個品牌

    回復
    1. 感覺受限因素太多

      回復
  3. 跟小紅書還是差的很遠

    來自廣東 回復
    1. 親身體驗后 覺得上手成本太高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