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次用戶訪談?

4 評論 18276 瀏覽 116 收藏 12 分鐘

最近完成了一個用戶訪談的項目,從項目的開始準備到實際執行,以及最后的成果產出,期間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踩了一些坑,這里跟大家分享下。

用戶訪談的目的

一般用戶訪談的目的只有兩個,一個是發現目前產品存在的問題,另一個是發現潛在的增長點,或者叫需求點。

而我們這次訪談的目的,是包含這兩個方面的,我們的產品上線時間不久,急需知道目前產品存在的問題,還有就是驗證目前的產品所打的需求點是否正確,是否有潛在的增長點是可以去嘗試。

訪談用戶的選擇

訪談用戶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訪談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所找的用戶應該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從使用產品深度的維度來把用戶分為三類:

  • 核心用戶,即目前產品中活躍的用戶,不同產品的定義應該有所不同
  • 邊緣用戶,即目前產品中即將流失,或已經流失的用戶
  • 潛在用戶,即目前并未是產品用戶,但屬于產品當前定位的用戶群體,或者競品用戶

如果是為了發現目前產品存在問題,核心用戶應該是值得尋找的,他們是產品的忠實使用者,一定有著自己對于產品第一手的感覺。

如果是為了尋找潛在的增長點,那邊緣用戶和潛在用戶,可以告訴你如何才能更好的滿足他們,讓他們來使用你的產品,他們就是潛在的增長點。

訪談用戶如何觸達

在確定了需要訪談的用戶種類后,就是去尋找并聯系上待訪談的用戶。因為我們的目的包含上述兩個,因此我們都去找了這三種用戶。

核心用戶和邊緣用戶比較容易尋找,大約有以下幾種方式:

  • 數據篩選,定義對應用戶的行為,然后通過行為日志數據篩選出對應用戶,可通過用戶登錄時留下的聯系方式聯系
  • 用戶群招募,一般產品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種子用戶群,從中可以招募到對應的訪談用戶,一般群中的用戶都是核心用戶
  • 產品內的招募,產品內如果有運營資源,可以通過運營的方式,比如banner,官方消息等推送給指定的用戶,進行招募

潛在用戶因為沒有使用過產品,因此只能在端外尋找,我們在尋找這類用戶用到 如下方式

  • 線下尋找,定義好目標用戶群后,直接去他們極有可能聚集的地方去尋找,我們定義的目標用戶是年輕人和學生群體,所以,我們有幾天就直接跑去幾所高校,幾個商場里隨機找人搭訕
  • 核心用戶幫約,從我們目前的產品用戶出發,鼓勵他們帶自己的朋友一起過來,通過這種方式,尋找潛在的用戶
  • 第三方的合作,找到當地的一些咨詢公司,提出訪談用戶的要求,委托他們尋找

在尋找用戶的過程中,線上的聯系的回復率還是很低的。我們的用戶大都是通過facebook注冊,我們從facebook上通過官方賬號進行聯系,回復率低于5%,而且很多拒絕到現場,最后通過電話完成訪談,并且facebook對于每日發的消息數還有限制。線下尋找訪談用戶的時候,最好是找到一群在一起的用戶,可以大大降低用戶的抵觸和畏懼情緒。另外一點點小禮物還是很有效的。

執行訪談中的注意點

在經過前述的準備后,下面就是如何像訪談者提問,以及訪談該如何進行下去。在訪談前,根據訪談的目的,一般會收集一些問題,大致圍繞用戶畫像,產品使用等方面,具體的問題在這里就不贅述,主要總結下在訪談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點。

1. 問題一定要帶有場景設定

在問用戶的業余興趣愛好時,最初就是很笨蛋的直接問“你的業余愛好是什么”,用戶一般都回答聽歌,玩手機之類。用戶驚人一致的回答讓我們有點懷疑,我們嘗試問了下自己這個問題,好像答案也就那幾個。

后來我們在問題中增加了具體的時間、人物等場景因素,改為,“你不上課的時候,或者周末,會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嗎?都玩些什么呢?”改成這樣問之后,得到的答案就豐富和感性很多,很多用戶會說放學后會去參加舞蹈社團的活動,還有的回答是和同學一起去商場逛街,然后喜歡什么店,喜歡買什么都會滔滔不絕說出來。

2. 不要用戶想的,要實際做的

當時為了想得到用戶對于產品的認知,我們問了一個問題,就是“你愿不愿意像其它用戶推薦產品?用一句話,你會怎么推薦?”,問過之后所有的用戶都回答愿意,然后說用一句話介紹的時候,得到的都是最“套路”的回答。

后來我們意識到,這個是在讓用戶去想象自己是否愿意,和做的可能會有差別。然后我們把問題改成了“你有跟其它用戶推薦過我們的產品,在推薦的時候你是怎么介紹的呢?”改成這個問題后,沒有推薦過的用戶,就直接過濾掉了。

剩下的都是真實推薦過的用戶,然后得到的推薦理由,有一些的確很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是一個視頻社區類的產品(類似于musical.ly),有的用戶推薦純粹是為了讓別人過來關注他,這反映了產品吸引粉絲的點。

還有人回答是希望對方和自己一起玩,這就體現了我們的產品中可以有社交點屬性,有人拿來和朋友一起玩。

3. 多問一個為什么

在訪問過程中,經常有用戶主動說出的東西,有的用戶直接就提希望可以某某功能,一開始當用戶提的時候,因為有的功能很常見,我們以為用戶需要功能的目的和我們是一樣的。最后發現,多問一個為什么,就會顯得我們想的多么幼稚和主觀。

舉個例子,在訪談的過程中,有很多用戶一直提到希望有快慢速的功能,即用戶在錄制視頻的時候,可以選擇快速錄制或者慢速錄制。我們一開始以為用戶是想錄出慢速或者快速的視頻。但后來偶然問為什么需要這個功能的時候,用戶居然只是因為選擇了音樂錄制后,音樂有時候播放太快,在跟著音樂節奏跳或者對口型的時候對不準。

因此需要選擇快速錄制的模式,這樣在錄制的時候,音樂會相應變慢。實在是很打臉,用戶使用的場景跟我們設想的完全不一致。

4. 一定要做主路徑測試

一開始我們準備了很多關于產品功能上的問題,類似于,“你覺得xx功能怎么樣?”,“你使用xx功能有遇到問題嗎?”,后來發現除非用戶是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人人”,不然很多人都是回答沒有問題,挺好的,一開始聽了還有點激動,覺得產品做的不錯。

后來發覺的確得不到有價值的回答,就直接設置幾個主路徑的測試用例,讓用戶自己來實際使用,就發現了很多特別搞笑和愚蠢的設計。

比如:音樂選擇的設計,我們有一個流程是先選擇音樂然后再進入錄制界面,之前應該是為了考慮提高這一步的轉化,所以用戶點擊歌曲就直接進入拍攝界面了,只有點擊歌曲封面才會播放歌曲,而封面的區域很小。

因此我們發現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先試聽很多首歌曲,然后找到一首自己會唱或者覺得不錯的,再點擊進行錄制。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試聽的點擊區域過小,很多用戶都誤點進入了視頻錄制界面,此時用戶連歌曲還未試聽,所以又連忙點返回。

以上訪談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的總結,其實歸納起來,我覺得訪談的實質不是為了讓用戶告訴你問題在哪?

做為產品經理,一定需要從用戶的使用場景或者描述場景中,挖掘出問題的本質。因此,訪談其實就是在干一件事——最大限度還原并記錄用戶場景(生活場景,使用場景),然后慢慢觀察和挖掘

后記

用戶訪談應該是一個產品經理的基本功,有時候我們走的太快太著急,就漸漸忽略了用戶,以為自己是用戶的代表,做出一些很蠢的東西,卻不自知。

脫離了用戶,還是很恐怖的事情,最近一直在出海產品,其實離用戶更遠了。擔心。

 

作者:南村小付,微信公眾號:南村小付,快手高級產品經理,曾任職阿里,歡聚時代,7年互聯網產品設計運營經驗。

本文由@南村小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專欄作家

南村小付,微信公眾號:南村小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焓指呒壆a品經理,曾任職阿里,歡聚時代,7年互聯網產品設計運營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謝,例子舉得都很有參考價值

    來自山東 回復
  2. 贊~終于找到我想要的文章了

    回復
  3. 走的太快太遠,就容易忽略我們的初衷是什么,是為誰而做的產品

    回復
  4. 對 產品經理不能把自己當成無敵的人類的代表~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