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評 App 找餐館,我們為什么“只讀不回”?

3 評論 5323 瀏覽 16 收藏 11 分鐘

作者從生活中的一個小情景出發,分析思考了點評類APP的問題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最近,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不熟悉的地方找飯館時,我們總會打開美團或口碑看評價。但是,吃完了以后,我們往往又不會自己發評價,只是看別人發的。

相反,同樣屬于就餐后的評價,我們卻打起十二分精神,精心拍抖音或發朋友圈。

同是對食物的點評,卻產生一種是被動獲取,另一種卻主動貢獻的差異,具體原因在哪?

美團和口碑等的點評區域,有沒有可能讓多數用戶主動查詢的同時,也更主動地貢獻內容?

一、看完點評,自己卻懶得發

首先,我以自己為例,試著還原一個典型的看點評——找飯館的消費流程。

在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吃的時候,我會習慣性點開帶有點評排序功能的產品,包含美團、大眾點評、口碑的 App 或小程序,或者支付寶、高德地圖等。

可能初到某地旅游時,我會看知乎推薦哪種品類的美食是當地特色,也會在某個抖音片段中被某種食物“種草”。但記下名字以后,還是要回到點評 App 去搜具體店鋪。

我接下來會按照自己習慣的一套方法去篩選結果。

比如按“好評優先”排序,點進商家以后非??焖俚貟咭谎酆迷u,再仔細看這家店的中、差評。對我而言,中差評的權重要遠高于好評,即使好評是配圖的。

有些“鶴立雞群”的評論會在一掃而過的時候突然占據眼簾,但這樣的機會不多。我極少點進評論詳情頁,查看寫評語用戶的個人資料,以及判斷其是否可信。

如果用餐后自己的感覺跟點評說的不一樣,我也不會特別在意,只覺得可能是眾口難調吧。

實際上,我沒有能力區分怎樣的點評是權威或可信的。

更大的問題在于,這樣去吃完了以后,我自己是沒有動力去評論的,哪怕店家說給個 20 字配圖的好評有優惠。

那么一個悖論就產生了:我看的是其他人的點評,依賴的也是這個評價,但我自己不想給其它人貢獻自己的評價。

如果人人都像我們這樣“只讀不回”,那么已經在點評軟件上的評論,又是誰在什么情景下發出來的?這些評語又是否值得我們去采信呢?

二、精心雕琢的抖音和朋友圈“私域點評”

有一次我跟朋友聚餐,看到美食當前,大家都拿起手機發朋友圈或抖音。此時我發現了哪里不對勁:我們非常吝惜自己吃完以后寫評語,但對于拍抖音或朋友圈卻十分在意。

你看,不僅要仔細思考剪輯,拍完了以后還不嫌麻煩地,一遍又一遍的看,甚至過了兩三天都要繼續點進去,關心有沒有人給自己點贊——

只要有過這種經歷,你就能理解(但還是不能接受)那些在朋友圈大肆曬娃的新手父母們。

假設我們拿出發抖音和朋友圈的勁頭的 1/10 或更少,稍微用在點評 App 的餐后評價上,是不是我們今后看到的評語都會比現在更“走心”,挑到的餐館都會更合心意呢?

就像上面說的一樣,很多人找飯館的時候一定要參考點評 App,哪怕無法區分信息的可信度。所以點評 App 上的評價可以直達目標用戶,但也是面對被污染或曰“控評”風險最大的。

與此相對,散落在朋友圈、抖音、微博、知乎、豆瓣、小紅書的點評和推介,都處于人們決策時的注意力“洼地”。也就是說,你只會在不經意間才看到這些評價信息。

我們不妨借用“私域流量”的概念將它們也稱為“私域點評”。

跟點評 App 所帶有的高度目的性相比,“私域點評”存在難以檢索,不可量化,不可控的特點。兩者之間,就好比列出購物清單直接買完,和漫無目的地閑逛商場的差異。

去知乎翻閱美食指南,更容易在不經意間擊中你的是“XX 地方有什么不得不吃的美食?”而不是已經有目標時的“XX 餐廳怎么樣?”。

某餐廳怎么樣這個問題,你會更想去點評 App 找答案。不過,由于給出的信息不夠多,顧客也可能被引導去“山寨”店鋪。

所以可以說,這種點評信息是不可控的,而效果也不好量化。

三、如何讓點評 App 的評價更“走心”

由此我們看到,在餐飲點評這個領域,人們??吹狞c評,和自己常發的點評之間,出現了“脫鉤”的現象。

假設點評 App 之外的“私域點評”結果可以用某種形式有效組織起來,加上地理位置信息和提高更新頻率,這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點評 App 替代品。

但因為這些偶然的作品是難以檢索,不可量化和不可控的,所以也不能被有效利用。

更實際的改進辦法,還是直接提升點評 App 的用戶參與程度,讓更多有內容的點評,可以直接由就餐后的食客親自做出。

1. 改善流程,降低門檻

一個思路是通過改善流程,降低門檻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做出即時反饋。

現在,點評 App 都要求評價發生在就餐剛剛結束,或付完款之后。而就餐之后你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其實是離開餐廳,根本來不及發多少個字以上,還要配圖的評價。所以,這樣的設計其實是不方便由真正去吃過的食客做出評價的。

即使如此,還想要在就餐后特意評價一下的,必然是抱有特別強烈的情緒,所以除去“刷”和“段子手”的評價不是特別好,就是特別差。而且可想而知,特意上來發差評的會多于發好評的,以至于將差評當作一種投訴手段。

在技術成熟的時候,點評 App 完全可以考慮結合語音識別和視頻截圖能力,讓顧客通過拍攝短視頻,對著菜講話的方式生成評價。就像微信的視頻動態一樣,將門檻降到最低,點一下“就這樣”就可以分享出最及時的感受。

2. 成就感

另一個思路是增加做點評之后獲得的成就感。

我們十分勤奮地發送“私域點評”的原動力,其實是為了爭取身邊人的直接認同,由此帶來的激勵遠遠超過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更何況在美團里,讀者還不能直接對某條評價點贊或回復)。

十多年前,在天涯、貓撲等還非常流行的年代,大眾點評上也曾出現各式各樣的“段子手”,他們嘲諷定價畸高的餐廳和學校難吃的食堂。[1]

這樣的神評論經過各處流傳之后,也能讓評論者獲得不小的成就感。但到現在再在點評區這么做,出名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點評 App 們可以適當考慮設置點評區跟帖系統、優質點評運營“出圈”的可行性;如果覺得性價比過低,也可以繼續之前的做法,聯合商家做活動。

有網帖指出,餐廳配合點評 App 做有獎活動,叫顧客吃“霸王餐”后寫點評作為反饋,但體驗完的中獎者不寫評價,平臺也沒有干預。[2]

此外,也有一些明顯是段子的,和餐廳實際品質不相關的“神評論”被系統打上“優秀點評”的印章 [3] 。出現這種情況,都需要回頭看下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利于點評環境的良性循環。

相關資料

[1] http://www.gxdxw.cn/article/05162145R016.html

[2] http://dzh.mop.com/a/160121150331000148830.html

[3] https://mp.weixin.qq.com/s/Z4e7hh_lJASyKB2izVB4_w

 

作者:書航,微信公眾號: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航通社

本文由 @航通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現在大眾點評上都是刷點評的居多,特別新店開業買點評,競爭對手刷惡意點評都已經形成產業鏈了,所以不缺點評。

    真的愛發點評的人會一直發,不愛發的人可能因為一時的商家優惠,激勵他愿意發布一次。但大眾點評如果能和商家聯合搞會員積分系統,應該會持續激勵用戶發布點評。

    但重點是,ugc內容對大眾點評來說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回復
    1. 畢竟叫“大眾點評”,定位就是UGC,雖然現在有偏移!

      來自北京 回復
  3. 1,可以設置點評后的幸運抽獎活動,激勵用戶點評,也增加了其他餐廳和品牌的露出;2,做好會員積分系統,并設立獎勵和榮譽方式;3,做用戶點評排序,鼓勵好的點評。另外,即時用戶不點評,也可以點贊表示贊同,產生正向循環。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