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分不清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圖?

4 評論 13867 瀏覽 42 收藏 12 分鐘

本文筆者將與大家介紹較為流行的三種圖標方式——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圖在用農戶研究中的應用。

認知地圖、概念圖和思維導圖都是繪圖技術,可以在整個用戶研究的過程中來可視化知識和概念之間的表面關系。

認知映射、思維映射和概念映射是組織、溝通和學習知識的三種強大的可視化映射策略。它們幫助我們提出復雜的想法、過程,并識別其中的模式和關系。

認知地圖、思維導圖和概念圖看起來會感覺很相似,且這種相似性會引起混淆。其實它們是可視化思維模型的三種不同方式,不管它們屬于設計者、研究者還是用戶,每一個都有它們各自的優劣勢。本文將介紹這三種較為流行的圖表形式在用戶研究中的應用。

一、認知地圖

認知地圖是所有心理模型的視覺表征的總稱。本文描述的所有映射技術都是認知映射的實例。

1)定義:認知圖是對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特定過程或概念的心理模型的視覺表示。

認知地圖不需要遵守視覺規則,即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在視覺上如何表示沒有限制。

認知地圖的概念源于心理學家愛德華·托爾曼(Edward Tolman),他以研究老鼠如何學會在迷宮中行走而聞名。

在心理學中,它有很強的空間內涵——認知地圖通常指的是大腦中某個空間(如迷宮)的表征。自那以后,認知地圖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運營研究人員科林·伊登(Colin Eden)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使用了這個術語,指任何類型的流程或概念(無論是否空間)的心理模型。

你分不清的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圖都在這了

圖 1.認知地圖

2)特 征:

  • 性質和目的各不相同:認知映射在廣泛的學科中被用于各種各樣的目的,認知地圖是最常見的心理模型可視化類型。
  • 不受結構或形式的限制:認知地圖不必遵循特定的格式。因此,它們通常是抽象的,沒有一致的層次結構。它們是靈活的,可以適應需要表示的大量概念或情況。

3)用戶體驗:

知識具體化:任何形式的形象化都有可能有助于認知過程,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完善我們的思維,分解想法,捕捉想法。

例如:在用于描述在何處可以訪問一個新特性,或者當一個新的團隊成員進入一個新的復雜系統時,可視化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

跨不同概念確定主題:以可視格式表示概念可以呈現新的模式和連接。

在 DesignOps 的研究中,我們要求參與者為他們公司的組織結構創建一個認知地圖。在映射之后,他們能夠跨團隊識別相似點(如團隊組成、痛點或瓶頸)。

心智模型引出:認知映射可以幫助用戶體驗研究人員理解用戶對系統或過程的心理模型。

在研究復雜系統時,甚至在設計新產品時,這種理解都是至關重要的。心理模型引出通常是通過個體訪談來進行的,在訪談中,參與者對其研究主題的心理模型進行視覺表征。

由此,產生的認知圖代表了參與者思想的有形表達,可以作為主持人的對話提示。幾個這樣的地圖可以根據其特點進行聚類,這些分類可以指導設計過程。

二、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看上去較為簡單,因此是最直接的認知圖。它們有一個清晰的層次結構和格式,并且它們的創建和使用相對較快。

1)定義:思維導圖是表示中心主題及其子主題的樹結構。

思維導圖的核心特征源于語義網絡的發展,語義網絡是 20 世紀 50 年代用來表示知識的一種技術。1974 年,英國作家托尼·布贊普及了“思維導圖”一詞。

你分不清的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圖都在這了

圖 2. 思維導圖

2)特征

  • 清晰的組織結構:思維導圖僅限于樹形結構,它們有明確的流向,從樹根流向葉子。
  • 一個中心話題:在思維導圖中,所有節點(除了樹根)只有一個“父”節點,每個節點可以有與該概念的子主題對應的子主題,思維導圖中的每個概念都可以直接追溯到根主題。
  • 沒有關系的定義:節點之間不同類型的關系沒有區別——樹中的所有邊都以相同的方式表示,并且沒有標記。

3)用戶體驗:

思維導圖幫助組織與單個主題相關的信息集合,并以系統的、有意義的方式對其進行構建。在用戶體驗中,它們在進行分類概念工作時非常有用,例如:

  • 分解特定頁面上的組件模塊。
  • 規劃網站中的主題主題(例如:我們在nngroup.com上的文章主題)。
  • 映射常見問題解(FAQ)或隱私政策中包含的信息。

三、概念圖

概念圖是思維導圖的一個復雜版,它強調確定主題之間的關系。此外,概念圖中的節點可以有多個“父”節點(而思維導圖中的節點只有一個“父”節點)。

定義:概念圖是一種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并通過標記的、有向的邊界來說明概念之間的關系。

概念圖是美國教授約瑟夫·諾瓦克在 20 世紀 70 年代開發的,目的是幫助教師解釋復雜的主題,以便于學習、記憶和將這些新主題與現有知識聯系起來。

你分不清的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圖都在這了

圖 3. 概念圖

1)特征:

  • 每個節點可以有多個“父”節點,即其中一個節點指向它。雖然每個思維導圖節點只有一個“父”節點,但是概念圖中的一個節點可以有多個“父”節點。因此,概念圖中的節點通常比思維導圖中的節點更相互關聯,這使得概念圖非常適合描述復雜的概念間關系。
  • 圖形邊緣被定向并用它們連接的節點之間的關系名稱標記。每條邊都說明了一種特定的關系。

2)用戶體驗:

概念圖有助于可視化以各種方式相互關聯復雜的概念。它們可以支持多個角度和方法來看待同一個問題,并可用于:

  • 制定一套概念及其概念間關系的整體概念,例如:數據、組織業務。
  • 把概念和行動聯系起來。概念映射通過將一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與動詞連接來并強調關系,這一特性在分析一個問題時很有用(地圖經常顯示未發現的原因和結果)。通過將內容可視化為 web,很容易跟蹤關系的“軌跡”,從而確定系統的解決方案。

映射可以單獨創建,也可以在組中創建(如果目的是創建對內部流程的共享理解)。

四、比較

當涉及到表示物理空間時,有很多種可能的圖表類型:地形圖、地質圖、步行圖、街道圖等等。它們都是地球表面的平面表示,但突出了這個表面的不同性質。制圖師在設計一個公園的徒步旅行地圖、一個州的公路地圖或一個大陸的政治地圖時應用不同的指導原則。

用戶體驗實踐者必須是用戶體驗地圖的制圖師——調整格式和結構以最適合他們正在創建的地圖時需要用此背景。

可以用此表來表示彼此間的差異:

你分不清的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圖都在這了

圖 4.對比表

無論是通過認知地圖、思維導圖還是概念圖,無論是在個人還是團隊中,將一個概念、想法或過程可視化都能獲得不同的好處:

  1. 提供有形的視覺抽象思想。
  2. 交流概念之間的關系或模式。
  3. 加深我們對特定主題或概念的知識和理解。
  4. 幫助我們將新思想與現有系統集成。
  5. 將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合成為一個可以共享的單一可視化。

將模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可以增強團隊溝通,并創造共同點。這也使團隊成員很容易立即在地圖上發現一些東西,并說:“這是不對的?!?/p>

也許你的同事是對的,有些東西沒有被正確地捕捉到,又或者你的同事錯了。無論哪種方式,映射實踐都指出了一些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內容,從長遠來看,這比在理解不一致的情況下進行項目要有效得多。

認知地圖、思維導圖和概念圖最終增強了我們的認知理解,使用一種技術而不是另一種技術不會成就或破壞一個項目。理想情況下,根據我們的需要,將這三種方法組合將在流程的不同位置,根據現實場景的需要使用。

 

本文原作者:Sarah Gibbons

原文來源:https://www.nngroup.com

編譯部分有所刪減

翻譯:研如玉,神策數據·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 公眾號(ID:SDResearch)

本文由 @研如玉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國內思維導圖很多,ProcessOn,xmind,mindmaster等,概念圖卻很少,只有scapple ,MindFly.cc等

    來自中國 回復
    1. 還有camptool

      來自中國 回復
  2. 推薦一個真正免費的思維導圖軟件:知犀思維導圖。 這個是我用過的真正不限制節點數不限制文件數的免費思維導圖軟件。

    來自江蘇 回復
  3. 點贊,很有幫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