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用戶生命力的意義

1 評論 7541 瀏覽 19 收藏 8 分鐘

洞察用戶生命力的魅力,產品內部發生的細微變化都會通過生命力特征反饋出來,而任何一些微小的可能性,也會透過生命力特征明朗的顯示出來。它將成為你實施數據增長的利器,能讓我們更容易抓住數據增長的契機,也能更好的規避用戶大規模流失。

voodoo是一家法國手游發行公司,自2017年開始,截止到目前為止,voodoo和騰訊游戲長期占據App Annie每月全球游戲發行商排行前兩位,2018年獲得了高盛旗下基金約2億美元的投資。

僅在2017年整體下載量超過了3億,全年發布了9款小游戲產品,其中有8款曾達到美國IOS免費榜冠軍,在11月的iOS美國區TOP10,有4款游戲均是由voodoo發行。(代表作包括黑洞大作戰,擁擠城市等。)

業內人士將其稱之為“小游戲之王”,“休閑之神”,超高的爆款率,旗下幾乎每一款小游戲都有不俗的數據表現,這離不開買量策略,但作為產品經理而言,還有另一個細節值得我們關注。

在一次媒體采訪里,voodoo的創始人公開了自己選擇游戲的核心方法,觀察游戲的留存率以及使用次數。

留存率不高,使用次數低的游戲,會在一開始的篩選上就被淘汰,大概每20個游戲里,僅有1款游戲能通過第一次篩選。

而在游戲的優化迭代過程中,仍然是對樣本數據進行觀察,迭代是否有效提升了使用次數,是增加了留存,還是減少了留存,如果是負增長,則會毫不猶豫的將版本打回,要求開發商進行優化修改。

我們嘗試去理解為什么voodoo擁有這么高的爆款率,幾乎每一款由voodoo發行的產品均能有很好的數據表現,其根本原因或許就在留存率和用戶使用次數。

兩者均是用戶生命力的部分子集,留存率越高,用戶使用次數越多,表示用戶的生命力越旺盛,而用戶流失,則等同于用戶生命力為0,或者用戶死亡。

正如我們在前幾節得出的結論,生命力越強的產品,產品價值越高,反之,價值越低。

面對生命力強的產品,即使總用戶較少,通過買量的形式進行補充就能得到極大的商業價值。而面對生命力弱的產品,即使通過買量,也難以實現正向發展,根本的因素在于用戶產生價值前就已經死亡了,這并不是我們明智的選擇。

因此,產品是好或者是壞,并不需要擁有太大的數據支撐,僅僅是少部分數據,已經能夠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

這一點,在voodoo的故事里表現的很明顯。

過去,我們常常會提到需求制勝的概念,大意是指我們鎖定的需求決定了產品的成和敗,一旦需求本身出現錯誤,無論你投入多少資源,都是徒勞的。

現在,需求的正確性依然舉足輕重,但卻不再是決定成敗的最大因素。

時代在發生變化,成熟的互聯網,與開荒階段的互聯網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市場,伴隨著互聯網的演變,為我們帶來的便利,人們越來越期望他有更好的表現,更加的擁抱,接受互聯網,這是與后者完全顛倒的現象。

在現在,大部分的需求都是被期許的,都是成立的,寧愿扔掉也懶得去跳蚤市場交易的二手商品,成就了咸魚,那些放在角落里最終被扔掉的書籍,成就了多抓魚。

當互聯網不再是稀缺品,而成了稀疏平常的概念時,需求,便不是完全決定成敗的核心因素,困擾我們的并不只是如何挖掘更深度更高質量的需求,而是如何提升產品的各項數據。

需求對產品數據增長起到的作用面臨較低的天花板,單純從需求出發,我們很難給出讓人滿意的數據,打破這層天花板的是產品經理手中掌握的方法。

不少互聯網公司已經在踐行結果導向,數據導向,不再僅僅辯論需求的正確性又或者是需求的價值空間。

產品經理對數據的控制能力正在成為新的市場衡量指標。實際上,我認為掌握數據增長的方法,對于產品經理的職場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會起到轉折作用。也許我們將會因為數據增長,提前實現財務自由,成就公司,成就產品的同時,最終也成就了自己。

現在的資本市場,更多的認可數據,而不是認可需求。而數據背后的秘密,便在于洞察用戶的生命力。

如果我們知曉用戶愉悅的特征,在用戶愉悅的時候,引導用戶分享,你便能實現新增用戶的增長。

如果我們知曉用戶流失的特征,在用戶尚未流失之前,給到用戶新的事物,新的玩法,你便能有效增加日活數據。

如果我們知曉用戶留存率隱藏的秘密,便能盡快調整策略,減少成本支出,也就能減少要承擔的風險。

這就是洞察用戶生命力的魅力,產品內部發生的細微變化都會通過生命力特征反饋出來,而任何一些微小的可能性,也會透過生命力特征明朗的顯示出來。

它將成為你實施數據增長的利器,能讓我們更容易抓住數據增長的契機,也能更好的規避用戶大規模流失。

#專欄作家#

枯葉,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年經驗產品經理,3年產品總監經驗。擅長數據增長,商業模式。曾孵化過千萬級用戶規模的創業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用戶生命力約等于黏性??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