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群體”行為:微信、QQ和陌陌的群、多人聊天和聊天室分析
社交,是指社會上人們運用一定的方式(工具)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識,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各項活動?,F在的社交app,例如QQ,微信,陌陌他們圍繞個體展開,通過一對一聊天,朋友圈,評論,贊,LBS等功能,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便于交流溝通的工具,與此同時降低觸達他人,尋求認可的門檻。
人作為群居動物,無法脫離群體而存在,尤其是精神上,這是進化而來的本性。在遠古時代環境惡劣,個體只有依托于群體,借助群體的力量獲得保護和生存的資源。脫離了群體在精神上,個體就會感受到孤獨和寂寞,這也是很多app的需求來源。
QQ,微信和陌陌,以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三種功能來承載多人即時聊天功能,方便了多人的交流溝通。本文以QQ,微信,陌陌中的多人即時聊天為研究對象,從使用場景,功能結構,交互設計三個方面來進行對比分析。
一、使用場景
微信,QQ,陌陌三大社交app中,群組功能并不相同,定位和用途也不一樣,從找,加入,創建三個主要使用場景出發,可以看到3款app的不同支持方式。
微信
在三款社交app中,微信多人聊天模式功能是最簡潔的。只有一種模式,介乎于多人聊天和群組之間。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1?多人聊天
尋找
不提供任何途徑可以找到未加入的群組。但是可以搜索到感興趣的公眾號。
添加
只能被群里的人邀請加入(給你二維碼也算是一種邀請方式)。當群里人數少時,可以直接把用戶加入群,當人數超過一定量,需要被邀請人同意。群最大人數500。只有管理者能刪除成員。
創建
有三個功能路徑,可以創建群聊:
- “用戶”-》“聊天詳情”選擇多個人
- “通訊錄”-》“添加朋友”-》“面對面建群”
- “微信”-》“發起群聊”批量勾選人
在QQ里面,多人聊天模式有兩種,一種就是正規的群,另外一種就是多人聊天(早版本叫做“討論組”)。這里將對這兩種模式進行分析。
2.1?群
尋找
三個途徑,可以找到感興趣的群。
- “消息”-》“群通知”-》“群推薦”可以找到一些推薦的群
- “聯系人”-》“添加”-》“找群”,可以搜索,或者按照類別地理位置找群。
- “動態”-》“附近的群”?,可以搜索、分類,或者根據位置獲取群。
申請加群后,在”發送成功“提醒頁面,也會出現一些推薦的群。
添加
用戶找到感興趣的群后。一般可以主動”申請加群“待群主審批后,就可以加入群。此外群里的成員,也可以邀請其他人加入群。待被邀請用戶接受后,就可以加入群。QQ提供了主動申請和被動邀請兩種方式。
創建
有以下兩個途徑:
- “聯系人”-》“群聊”-》“創建群”。選分類,選地點,填資料。提交,顯示需要審批。但是很快通過。
- “動態”-》“附近的群”?-》“創建群”。
2.2?多人聊天
尋找
沒有提供方法,去找到未加入的多人聊天。
添加
被動的等待邀請,或者被分享多人聊天二維碼
創建
- “消息”-》“多人聊天”直接選人,或者,面對面發起多人聊天
- “聯系人”-》“群聊”-》”多人聊天“
陌陌
多人聊天,有三種形式:群、多人聊天、聊天室。每一種的創建、加入、呈現形勢都是有差異的。
3.1?群
尋找
“附近”-》“群組”中搜索,分類查找,正在招募,地理位置查找。
或者是“通訊錄”-》“添加群組”查找感興趣的群組。
添加
和QQ類似,提供了主動申請加入和被動被邀請,添加雙向渠道。
創建
- “附近”-》“群組”-》“創建群組”?,?根據用戶等級等,判斷是否可以建群。
- “通訊錄”-》“群組”-》“添加群組”-》“創建”-》“創建群組”
3.2?多人聊天
尋找
不提供途徑檢索到多人聊天
添加
被動邀請
創建
- “通訊錄”-》“群組”-》“添加群組”-》“創建”-》“創建多人對話”。只可以邀請好友加入。陌陌極力引導用戶添加來自通訊錄,微信,QQ的好友。
- “群”-》“擴展功能”-》“多人會話”,選擇群里的人
- “個人”-》“擴展功能”-》“多人會話”,選擇好友進行多人會話。3個以上。
3.3?聊天室
尋找
“個人”-》“聊天室”,聊天室列表,有陌陌主動的,以及會員用戶自己創建的。
添加
“個人”-》“聊天室”直接點擊卡片式的聊天室介紹,就直接加入
創建
“個人”-》“聊天室”-》“創建”只有會員能夠創建,
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群、多人聊天、聊天室從定位上是不一樣的。
群側重有共同點的人的集合,圍繞人展開。加入群需要明確的確認或者主動申請,從身份認同感上來講,用戶明確知道自己要加入那個團體。歸屬感,認同感會更強。同好的人聚集主要是以群方式呈現,例如QQ興趣部落里某個部落的群組。
多人聊天,更偏向于認識的之間,比如陌陌主打陌生人社交,但是對于它的多人聊天也只能拉取好友,群里的人。側重于事情的分享。然而,多人聊天和群組也沒有很嚴格的區分,彼此是可以轉化的。例如多人聊天發生了沉淀,共同愛好人越多越活躍,其實就很像群了。QQ提供了多人聊天到群的轉換,而微信里的群又是介乎群和多人聊天之間。
聊天室主要是圍繞話題展開,加入門檻低,一般有人發起話題??傮w上來講,其實三種形勢并不是嚴格的區分的,就算是同好也可以用多人聊天方式承載,只是相對而言,群更定位于長久,歸屬,身份認同。多人聊天傾向分享事情,認識人之間。聊天室加入門檻低,八卦,有趣話題為主。
二、功能結構
微信
a)?多人聊天
從上面的結構圖可以看出。微信群功能設計簡潔,每個功能模塊都很清晰。基本需求都是第一級別。期待、興奮型需求都收在了擴展功能當中。成為群聊的二級功能項。其中個人很喜歡語音輸入功能,尤其是當對話雙方所處環境不一樣,一個安靜一個吵雜,面臨大段文字的交流時。真的很方便。但當環境比較復雜、語言帶上方言時準確度不夠。
a)?群
b)?多人聊天
QQ的多人即時聊天形態主要分為群組和多人聊天。可以看出:群提供了很多群管理的工具,例如投票,群費等。群應用將近15種,功能豐富。多人聊天就簡單很多,和微信的相似。QQ的多人聊天提供的功能有的和群提供的看起來有點像,其實具體功能又不一致,比如群里的名片和多人聊天里的分享名片。群里的名片,可以發其他人的名片,但是多人聊天里的分享名片只能發自己的。QQ的多人聊天在達到一定活躍度后,可以升級為群。
陌陌
a)?群
b)?多人聊天
c)?聊天室
陌陌提供了三種形態,基于陌生人LBS社交根基,陌陌的群也主要圍繞地理位置,或者是同趣建立。多人聊天僅限于拉取好友列表的人。彼此互相關注,才能成為好友。陌陌引導用戶從通訊錄,微信,QQ導入好友。聊天室,只允許會員創建,針對某一個創建者自定義的話題展開,在設定的人數類用戶可以無門檻隨便加入或者圍觀。
三、使用流程
這里以群為主要研究對象,對邀請、加入和開始聊天這個操作流程進行分析。
第一步:打開邀請頁面
微信,QQ和陌陌都可以通過群聊界面右上角圖標,點擊進入群管理設置功能頁。從上面的交互界面可以看到:
- 微信:在頁面的視覺焦點處,羅列群成員和相關操作按鈕圖標。最多顯示40個,若超過則需點開“全部群成員”頁面查看。管理員除了邀請按鈕還會有一個刪除按鈕。點擊操作按鈕后,觸發頁底彈窗,可直接從聯系人中邀請加入群,或者直接刪除群成員。群聊人數超過100時需要被邀請人確認才能加入群聊。
- QQ:顯示的成員圖標加上操作按鈕最多6個。其他成員也需點開子頁面查看。但是刪除成員功能,收納進入了成員列表頁面。需要兩次點擊才能觸達。
- 陌陌:顯示的成員圖標加上操作按鈕最多4個。同QQ一樣,其他成員需點擊右側箭頭進入。刪除成員功能收納到了成員列表頁面。
三個app里,這塊交互的差異主要在于,成員頭像的羅列以及“全部群成員”的顯示和打開方式上。
頭像顯示
QQ和陌陌很相似,展示圖標個數由app整體圖標大小來決定的。而微信,默認最多陳列40個,對于大部分人數不足40的群,用戶不用跳轉子頁面就能看所有成員。減少用戶操作次數。但這里的個數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全部在這里鋪開,又不提供檢索,那么將會適得其反。微信剛好兩屏,共40個。
全部群成員
QQ和陌陌群成員功能模塊觸碰范圍比較大,紅框內除了圖標任何地方點擊都可以跳轉子頁面查看成員。陌陌整體字體較小,群成員個數以藍色字體靠近功能塊名稱顯示。QQ功能塊名稱左對齊,其他輔助信息以灰色字體右對齊,和整體頁面風格統一。微信的全部群成員單獨放一行和頭像分開。
第二步:選擇邀請對象
選擇邀請對象功能頁面,微信和QQ都用一個頁面承載。支持搜索,選中的用戶在搜索框里靠左排列。區別在于微信好友列表以字母排序,右側提供了一個小小的字母索引。QQ以分類來展示,和通訊錄(聯系人)功能頁分類保持一致。
兩種分類方式各有好處:
微信的字母排序,用戶被動接受劃分,不利于用戶自定義類別,主動劃分自己的朋友(微信用標簽彌補了這個功能);
而QQ按照類別排序,雖然用戶比較好自定義,但當分類比較多時,用戶也可能不記得分類里的成員,也只能按照搜索進行查找。
陌陌,邀請好友用了兩級,第一個頁面引導用戶從多個途徑邀請朋友加入,可以看出陌陌傾向吸引更多用戶,拉新。
在頁面選擇QQ好友,或者微信好友后會發送邀請信息。選陌陌好友時出現類似微信QQ的好友列表頁面。陌陌把選中的用戶放到屏幕底部,不太能注意到。
第三步:接受邀請
通過第二步驟,發送了邀請信息后,被邀請對象會收到提示消息。從上面的截圖可以看出。
- 微信:?以聊天消息的方式通知被邀請者,點開邀請信息可以到群聊邀請頁面點擊加入。微信無專門的通知渠道。這樣的好處是被邀請者會很清楚是誰邀請了他,且在兩天頁面就能很快完成操作,此外在群聊邀請頁面能看到一些安全提醒項。
- QQ:會在“群通知”里面,提醒用戶誰邀請了你,點開后可以看到有“驗證消息”和“群推薦”兩個tab頁面。在“驗證消息”頁面可以看到所有的群相關消息,用戶可以直接點擊“同意”按鈕加入群,也可以點開查看具體群信息。
- 陌陌:以聊天消息的方式通知被邀請者,點開后打開了群信息頁面,在這個頁面用戶可以點擊“申請加入”進入申請頁面,需要用戶填寫申請理由,并且等待管理員確認。也就是陌陌的被邀請也一樣要走主動申請的流程。僅僅是換了一個獲取群消息的渠道。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
微信方式最簡潔,聊天頁面打開即可完成加入群聊。但是這種模式無法承載更多的消息和功能,此外沒有一個統一的入口讓用戶去查看群相關信息,容易被其他消息覆蓋,下次尋找邀請信息需要代價。
QQ把群相關的通知收歸到了“群通知”頁面中,集中化展示便于用戶管理但是相對不夠簡潔。
陌陌的邀請加入鏈路最長,最終和主動的申請加入是一樣的流程,這樣的方式和用戶認知上是不一致的。
第四步:加入
用戶接受邀請后,就加入了群聊。
- 微信:?在首頁置頂一條消息,告訴用戶已加入xx群。點開后會把群里成員昵稱全部羅列到聊天頁面,并給出一個消息提示用戶人數多,已默認開啟成員昵稱,告知用戶可以在聊天信息頁面關閉昵稱。
- QQ:?在首頁置頂一條消息,告訴用戶已是xx群成員。點開后,沒有羅列群成員,給了一個提示用戶,你已經群成員,跟大家打個招呼,QQ默認顯示群成員名片。
- 陌陌:并不會置頂新加入的群消息,而是放在功能帳號之后。群相關消息也會在“群組通知”中統一管理。加入后群里會以名片方式提醒新加入用戶。
綜上來看:
微信和QQ加入群后的交互模式類似,都會置頂新加入的群消息,而且首次進群會給予相應的信息提示。微信會把群里所有昵稱羅列展示,微信在群人數少時默認是不顯示昵稱的。
個人覺得,對用戶而言這樣的羅列昵稱,只傳達出了人好多的感受,提示消息里面的昵稱設置又增加了用戶的思考負擔。
個人覺得直接類似QQ、陌陌默認就展示昵稱。且加入時不用羅列全部人員會簡單一些。陌陌沒有置頂新群,沒有給到用戶一個較強的提醒。進入群后,以名片方式提醒加入新用戶,這種提示會比QQ和微信強一些,但是點擊名片和點擊用戶頭像功能卻是一樣,有點重復的感覺。
四、總結
通過對三款app的多人即時通訊分析后,我們發現,現有的方式主要可以歸納為三類別: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三個類別各有特點,具體比較如下:
就如上文提到,人本性喜群居,喜扎堆。小到一個家庭,都是一個群體。多人溝通交流需求普遍存在于生活中。QQ最初的OICQ版本就有公共聊天室這樣的功能,再到后面2002年QQ群正式出現。那么多人即時聊天功能到底有啥好處,這里主要從對于app本身和對用戶兩個視角來看。
對于用戶而言:
滿足個體的某些社會性需要
可以排遣孤獨,獲得關注,獲得歸屬感。形成個人影響力,得到尊重,得到認可。任何時候當你想分享東西,又找不到合適的分享對象時,發到群組里,會引起比較多人的共鳴。多人聊天的存在,讓用戶降低了孤單,有更好的歸屬感。
在群組里,尤其是人數很多的大群組,活躍用戶總是那么幾個,他們說出的話會比較多的人回應。收到的關注也比較多,其實這種反饋響應也刺激著他們更加活躍。讓他們能夠獲得成就感,感覺受到關注,尊重。
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考慮,對于話題領導者而言,受到關注是好事,但是對于普通一般成員來講,其實就變成了一個關注者。類似于微博,大部分人都只是觀望圍觀。時間久了,一般用戶發聲沒有回應的話,那么他們就會有一種不被關注和接納的感覺,可能會屏蔽消息,甚至退群。
獲得信息
個體獲取信息有限,掌握信息少會帶來不適應和不安全感。多人的交流有利于個體掌握更多信息。
從功能上來講,會存在很多場景需要多人進行交流。以前讀書的時候,都是通過QQ群進行班級管理,發布消息,布置作業,共享資料?,F在工作了,也很多工作相關的QQ群。
對于這樣的場景,群的功具屬性會比較明顯,那么群功能越多越豐富,例如群投票,群AA,群資料共享,照片墻,群公告等工具屬性的功能就會有比較大的價值,方便用戶。
擴展社交圈的便利渠道
比起一對一的交流,一對多自然能讓大家更加便利的觸達到更多的人。尤其是伴隨社群社交,興趣社交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弱關聯關系,讓用戶有機會能跳出熟悉的社交圈,認識更多有相同興趣,共同愛好的人。而不是僅僅在自己的熟人圈子打轉。多人聊天成了一個很好的擴展圈子的渠道。
對于app本身:
群可以延展豐富app的功能,幫助app集聚人氣,提升用戶粘性,提升活躍度,和延長停留時間。
多人聊天無論對app還是用戶都有很大的好處,但是也要視不同情況而定。多人及時聊天能滿足活躍app,方便用戶交流的目的,但是不易沉淀內容。多人的聊天也具有多個人的隱私感,聊天室的隱私感弱一些,但是話題也不易沉淀。
多人聊天內容雜亂,碎片化嚴重,很難成為一體。因此對于側重UGC沉淀的app并不適合,這樣的app更適合用發帖的模式,例如知乎,同事,之前的無迷等??傊產pp里的各種功能形態都有自己的使用場景,都有自己適合解決的特定問題,具體需要視app的定位來決定選用。
本文由 @木魚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