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產品經理必備:我眼里的用戶需求(下)
編輯導語:B端產品和C端產品,都是近些年來比較熱的話題。那么,這二者對于產品經理來說,究竟會有什么不同呢?本文作者對B端產品經理和C端產品經理進行了總結,為我們分析了這二者的聯系、區別,希望能夠幫助各位產品經理的小伙伴們理清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做 B 端產品門檻更高、更難”
“B 端產品更有前途,C 端產品沒前途了”
日常會聽到大家關于 B 端和 C 端產品經理的爭議和討論,因為然阿姨比較老(捂臉),做過 C 端產品,也做過 B 端產品,寫篇文章和大家一起梳理梳理,也為新人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一、C 端和 B 端產品,分別是什么?
C 端產品:是服務于個人用戶的產品,目標是解決用戶個體或群體的問題。
B 端產品:是服務于企業或機構的產品,目標是解決經營效率、管理效率的問題。
大致包括:
- 企業辦公協作工具:釘釘、飛書、Zoom 等。
- 銷售和經營工具:各類 CRM、運營管理后臺,既包括企業內部自研的服務,又包括面向甲方的 SaaS 服務。
- 中后臺產品系統:面向企業的不同業務提供服務支撐,具備公共屬性,比如支付產品就屬于此類。
本文以下討論主要基于1、2兩類 B 端產品,“中后臺產品系統”不在討論之列。
二、B 端入門難?C 端入門簡單 ?
新人經常會這么看待 B 端和 C 端的差別,可能從初級產品經理眼中,是存在這樣一道鴻溝的:
- 做 C 端產品,大多可以參照自己的使用體驗,或參照競品來設計功能流程和界面,照葫蘆畫瓢就好了。畢竟現在 C 端產品的交互,是趨同的,沒太多要創新的地方。
- 做 B 端產品,則大多需要針對不同的企業經營場景。比如,做二手車行業的銷售工具,那就需要了解銷售賣車的流程,產品經理是需要到現場體驗真實場景的,甚至需要做一段時間的銷售輪崗。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設計出合適的產品方案。
于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觀點:“做 B 端產品門檻更高、更難”
但是,這樣考慮問題未免太淺,這個新人視角只看到了產品經理最基本的職能(設計流程、畫畫原型、跟跟項目),但沒看到更重要的東西。所以很多做 C 端產品的同學,感到自己沒啥市場競爭力,因為好像也就學到了“怎么抄”。
作為過來人,想告訴大家:做 C 端產品需求,一樣需要好好調查研究,哪怕是抄,也要明白為什么要這么抄,背后的用戶需求本質是什么?抄完之后,相關目標是否能達成?
——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就曾經踩過這樣的坑:因為對某個領域不是太有經驗,參考業內競品做了個一模一樣的,但后來深入調研發現,競品的做法是因為其獲客模式的特殊性,而我們公司并沒有和他們一樣的獲客渠道,因此上線后效果不佳。
三、兩類用戶的行為動機差異,決定了產品經理關注側重點的差異
C 端用戶,較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 ,如果產品做的不好用,用戶可以直接放棄離開,并沒有任何規則/機制來約束,所以產品體驗才變得很重要(一些剛需產品除外,比如貸款類,比如一些行政機構的產品)。
在洞察用戶本質需求方面,產品經理比較需要儲備心理學、經濟學等理論知識,也需要積累大量的用戶觀察調研的樣本。這一點,我在上一篇文章里也曾提到過,而在產品體驗領域,比較常用的理論依據是交互設計法則:
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是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設計的重要參考標準,值得深入研究與運用。
- 原則一:狀態可見原則;
- 原則二:環境貼切原則;
- 原則三:用戶可控原則(撤銷重做原則);
- 原則四:一致性原則;
- 原則五:防錯原則;
- 原則六:易取原則;
- 原則七:靈活高效原則;
- 原則八:優美且簡約原則(易掃原則);
- 原則九:容錯原則;
- 原則十:人性化幫助原則。
而 B 端用戶,是企業組織中的角色,他們的行為本身,已經被組織的規則/機制約束,他們使用產品的動機是組織賦予的。銷售用一個工具來完成拜訪客戶的登記動作,他們不太關注使用流程是不是很爽。
哪怕產品不是很易用,他們也不得不用下去,因為工作還得要完成啊,否則扣績效,扣工資……另一方面,通常這些產品在上線之前會有完善的針對用戶的培訓,產品經理不會太擔心他們不會使用。
因此,如果是公司自研的 B 端產品,只要流程完善,一般就可以先交付使用了,產品經理在早期版本里,會投入較少的精力去顧及易用性。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注重 B 端用戶的體驗的,尤其是面向甲方的公司,還是需要把產品做的好用一點,不說“提升公司經營業績”這樣的宏偉目標了,最起碼最起碼別給用戶添堵。
四、B 端產品,使用者和決策者的分離
B 端產品的使用者和決策者分離,會影響我們的設計策略。
比如釘釘的聊天內容有已讀/未讀狀態,上班打卡功能會默認取用戶當前定位,都是為了滿足決策者的需求。而基層員工作為使用者,吐槽聲通常會很大,但企業為了滿足經營目標,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做團隊和績效管理。
五、決策優先級的差異
我沒有在 SaaS 類業務工作過,我的 B 端產品經驗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的項目。在這類項目中,通常要同時面向 C 和 B 兩類角色,往往會遇到一些優先級決策問題。
“面對 C 端用戶的投訴和企業內部員工的大量反饋,到底是先解決哪些問題呢?”
——“我全都要!”
醒醒吧,當然沒有那么多資源來支持,這時候決策依據就比較重要了,我常用的決策依據依次是:
1. 目標
我們業務當前的核心目標是什么?哪些事情是輔助于這個目標的?不管是 C 端用戶還是 B 端用戶的需求,都可以根據這個當下的目標來判斷優先級。
2. 影響范圍
一個 C 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VS 公司內部使用者的大規模共性需求,當然要選后者。
3. 客戶第一、員工第二的原則
產品經理和運營的日常對話:
產品經理:“運營朋友你們好,你們要求的那個后臺優化功能,我們晚點做哈;我們得先做 To C 的,因為客戶第一!你們難用就難用點,堅持一下哈?!?/p>
運營經理:“好吧,先滿足我們客戶的需求吧?!保▋刃?OS :產品經理的嘴,騙人的鬼。)
六、C 端和 B 端產品經理對結果的不同影響方式
C 端產品,產品經理相對更容易直接影響結果:動一動規則和頁面設計,可能就會有效果的提升。當然,近年來,除了頭部公司,這件事會越來越難。
但想要解決企業經營問題,更多取決于賽道、資源、組織能力等因素,不是靠做一個線上的 B 端產品就能解決的,產品經理對結果的影響很不直接,這也成為很多 B 端產品經理苦惱的原因:“好像我們能掌控的不多,不知道該怎么量化自己的產出了?!?/p>
很正常也很合理,我也是持續有這樣的困惑的,不過我現在想明白了:我們不是前線打仗的將軍和士兵。
我們有時候是兵工廠,能造出幾件襯手的武器給到前線;有時候我們是軍師,用數據來提供決策依據;有時候我們是炊事班,保障前線打仗的人別餓著;有時候我們是鼓勵師,給前線加油打氣,他們有信心了,業務就更能做好了。
七、兩種痛苦,兩種快樂,你選擇做 C 端還是 B 端?
我個人的主觀想法,僅供參考:
- 你更喜歡與人溝通,觀察并關心別人的生活、思想嗎?你在意并擅長發現使用產品時候的設計細節嗎?如果是,那么或許更適合做 C 端產品。
- 你更擅長邏輯(推理、歸納……),并不太擅長理解用戶心理,也不喜歡花精力去琢磨??赡茏?B 端產品會好一點,因為直接面向客戶的這些事兒,有業務團隊替你做了。
- 如果你具備金融、財務會計的等垂直領域專業知識背景,且有很好的邏輯性,可能相關垂直領域專業產品經理崗位會需要你。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歡迎在留言區補充和分享你的觀點喲~
相關閱讀:
#專欄作家#
然阿姨,微信公眾號:然阿姨的產品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曾就職于鵝廠、搜狗、瓜子等公司。8年互聯網產品經理生涯,呆過大中小公司,做過千萬日活的產品,也經歷了幾次從0到1。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