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用戶畫像——ID Mapping
編輯導語:ID mapping的建立有助于幫助營銷人員獲得渠道有效性的反饋,進而可以幫助營銷人員進行更加精準的投放,在獲得用戶畫像反饋之后,也能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本篇文章里,作者就B端用戶畫像中的ID mapping做了總結和梳理,一起來看一下。
一、引言
在《一篇文章讓你掌握企業畫像》一文中,提到企業畫像對于“達到一定用戶規模的面向中小型客戶的SaaS產品公司”是很有必要的。不過,建立企業畫像的基礎,首先是用戶ID mapping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話題。
二、為什么要做ID mapping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
- 第一天,客戶張三在公司電腦上看了一下產品詳情頁;
- 第二天,他在手機上關注了公司的一個微信公眾號;
- 第三天,張三在手機上看了三篇微信公眾號文章;
- 第四天,張三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產品說明文檔,下載的時候他輸入了自己的郵箱;
- 第五天,張三在公司電腦上申請了試用,試用的時候他用的賬戶就是他的郵箱,并且同時輸入了手機號;
- 第六天,他用手機撥打了客服熱線,咨詢一個產品問題。
如果沒有ID mapping,客服人員就無從知道他已經看過產品、公眾號,試用過產品,無法在第一時間準確獲得張三的購買意向。并且隨著營銷渠道越來越多,如果不去識別碎片化的個人,客戶的行為就被割裂,從客戶角度考慮會影響客戶體驗。
從公司角度,我們也無法知道評估營銷渠道的有效性,即客戶買這個產品到底是因為只是看產品詳情頁,還是看了公眾號,還是二者皆有。
三、如何做B端的ID mapping
既然需要解決,我們或可采取兩個方案并舉。
方案1:在營銷階段盡可能多地捕捉用戶信息,比如在下載產品說明文檔或者試用時,不僅要求客戶填寫郵箱,還需要填入手機號。這也是為什么很多B端產品的下載或者申請demo要求用戶輸入更多信息的原因。當然,這個方案的缺點是客戶很可能在這個階段就放棄繼續探索。
方案2:可參照目前C端的用戶畫像中的解決方案,利用一定的規則把割裂的行為串聯起來。仍然以上述用戶張三為例,在不同行為中,張三留下了不同的標識,利用不同行為中共同的標識,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行為間的關聯關系,下圖紅色所示:
第一天,獲取了一個用戶,我們把Cookie ID 和設備ID1 作為用戶標識保存起來,創建用戶001。
第二天,又獲取了一個用戶,我們把設備ID2和微信號作為用戶標識保存,創建用戶002。
第三天,我們發現這個用戶的設備ID2和微信號和用戶002相同,我們初步判斷兩個行為背后是一個人。于是把這兩個行為關聯到一個人上。
第四天,我們發現這個用戶的設備ID2和用戶002的設備ID2相同,我們初步判斷兩個行為背后可能是一個人,于是把第四天留下的郵箱作為用戶002的標識保存起來。至此,用戶001 和用戶002 還未建立聯系。
第五天,我們發現用戶郵箱和用戶002相同,設備ID1和cookieID 和用戶001相同。判斷用戶001和用戶002可能是一個人。于是將用戶001 和用戶002 合并。
合并后的用戶擁有以下ID:
- Cookie:Cookie ID;
- 設備號:設備ID1,設備ID2;
- 微信:微信號;
- 郵箱:郵箱;
- 手機:手機號。
第六天,我們發現,手機號和合并后的用戶一致,于是判斷打電話的行為和過去的行為背后是一個人。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你這有漏洞呀,比如第三天和第四天的行為,設備ID2很可能是被多人使用的,如果是這樣,郵箱和微信號之后無法建立聯系,在后面也就無法把用戶001 和用戶002 關聯起來了呀。
為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從業務角度建立一些規則。這里就以筆者曾經使用過的Segment 為例說明(Segment號稱是#1 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 to Manage Customer Data)。
Segment 有一個 three Identity Resolution rules——即三大用戶標識識別規則,分別是:
1)Block Values. 管理員可設置某些值為無效值,比如公司內部用的測試賬戶ID,某些一眼看上去無效的賬戶ID,比如0000@000.com。
2)Limit:即管理員可以設置某個類型的ID一個用戶最多在多長時間內可以擁有幾個。比如cookie ID設為一天最多可以有10個,我想除非是測試,否則沒有哪個正常的用戶會一天清理緩存重新生成cookie 超過10次。比如設備ID, 我們估計一下換手機換電腦的頻率,一個用戶一年應該不會超過2次,可以設Limit 為2個每年。
這其中當然有誤差,所以我們也要看具體業務場景。作為用戶畫像工具,我們應該允許管理員靈活設置。
3)Priority:即當某類標識ID超出Limit規定的數量時,priority決定由哪個標識留下作為新創建用戶的標識。
引用原文例子說明一下,假如系統設立的limit 和 priority 分別如下:
假設系統中已有一個用戶, user id為abc,擁有郵箱tom@tom.com。此時又來了一個新用戶,user id是 def, 同樣擁有郵箱tom@tom.com。因為user_id的limit 為1,而user_id的優先級高于email,那么我們對email 進行降級,只利用user id def 來查找是否有已有用戶存在,如果沒有,就新建一個用戶,user_id為def。
我們用這三個規則套路一下張三的例子:
第一天,我們把Cookie ID 和設備ID1 作為用戶標識保存起來,創建用戶001;第二天,我們把設備ID2和微信號作為用戶標識保存,創建用戶002;第三天,我們發現這個用戶的微信號和用戶002相同,微信號只能有一個,我們把這兩個行為關聯到一個人用戶002上。
第四天,我們發現這個用戶的設備ID2和用戶002的設備ID2相同,因為用戶002目前還沒有郵箱,把第四天留下的郵箱作為用戶002的標識保存起來。
第五天,我們發現用戶郵箱和用戶002相同,而郵箱只能有一個,所以把行為關聯到002上,同時增加了手機號。并且發現設備ID1和cookieID 和用戶001相同。且cookie ID 和設備ID 的limit可以是多個,于是將用戶001 和用戶002 合并。
第六天,發現打電話進來的用戶手機號和合并后的用戶一致,于是判斷打電話的行為和過去的行為是一個人。
當然,識別碎片化的人還可能會有更多場景,這里我們只是學習其中一種,我們還經常遇到比如APP彈出一個加密的被識別出來的可能匹配的賬戶,讓用戶確認,是否合并兩個用戶,這也是一種方法,這其中要同時考慮信息安全和客戶體驗。
四、總結
本文講述了B端用戶畫像中ID mapping的必要性,并以Segment為案例,提供了一個相對比較通用的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但實際上ID Mapping的方法還有很多,大家也可以參考《阿里/網易/美團/58用戶畫像中的ID體系建設》學習。如有紕漏,歡迎指正。
參考文章
Segment幫助中心:
https://segment.com/docs/personas/identity-resolution/identity-resolution-settings/
作者:Simba,混跡于國內外大廠的B端產品經理;IT老兵,終生學習者;“數據人創作者聯盟”成員。
本文由@一個數據人的自留地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好文章居然沒人贊,我來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