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大幅波動的時候,怎么讓客戶拿得?。?/h2>
編輯導語:當市場行情變動較大時,如何讓客戶減少頻繁買賣、保障用戶的理財產品使用體驗?這就要求產品設計和運營者思考如何抓住用戶心理,為用戶提供真正有效的建議。本篇文章里,作者就投資平臺、理財產品如何讓客戶“拿得住”一事做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
近幾個月權益市場的大幅波動,讓代銷機構方和客戶經理都坐立不安。
說服用戶拿住、減少追漲殺跌、頻繁買賣、抵御市場波動,不僅能提高賺錢比例,提升體驗,也能實現管理人和投資者的“雙贏”。
資料來源:螞蟻財富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追漲殺跌的習慣不好,但往往就是忍不住。
- 擔心剛已盈利的基金會虧損,急于獲利落袋了事;
- 市場在底部反復摩擦時,承受不住壓力,過早割肉離場。
雖然這種現象在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中也很常見,很難完全避免,但有沒有辦法降低呢?只要我們能找到事物的本質,就能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用戶拿不住,本質上是因為對市場走勢存在不確定性,對未知風險缺少控制、準備和行動。具體有這些原因。
一、信息缺失
很多時候用戶急于賣出,是他們不知道市場發生了什么,只能看到自己的基金股票在虧損。他們既沒有足夠信息了解市場發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賬號虧損的原因,更不知道風險是否可控。
這就好比密室游戲中,如果冷不防出現一個假扮的“鬼”,在沒有任何準備、沒有得到信息的情況下,一般都會覺得非??植溃粫x擇逃跑。
但如果你有了心理準備、知道這各環節是密室游戲的需要,就不會大驚小怪。
所以讓客戶清晰知道市場發生了什么,波動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控就非常重要,具體能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 what解釋發生了什么
- “今天市場發生了什么變化?”
- “我持有的基金漲跌幅怎么樣?”
- “跟同期/歷史相比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 “是否超過了我的預期范圍?”
對應到互聯網產品設計和運營重點中,重點就是持倉場景的產品/運營建設。
例如每日收益變化、賬戶收益對比分析(如歷史收益對比、和平臺其他用戶對比分析等)。
比如告訴客戶:今日收益波動,虧了500元。雖然有所下跌,但是跌幅小于上證指數,和平臺其他小伙伴持平,說明你的風險控制能力還是不錯的。
比如產品頁面顯示:影響我收益最大的產品是XX基金,虧損了100元。與歷史同期相比,這只基金估值處于“低谷”區域,按照歷史數據,平均X個月回到高估區域。
2. why解釋漲跌原因
- “為什么市場今天會大跌?”
- “為什么我買的產品會大跌?”
- “可能是哪個產品/板塊引起的?”
- “基金經理有何解讀?”
對應到產品設計和運營重點中,重點就是每日市場解盤分析,基金持倉漲跌解讀建設等。
比如:今天大盤波動主要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金牌投顧XX提醒您(投顧觀點介紹)。
比如:您持有的xxxx醫藥型基金,受到醫藥板塊的XX負面影響出現較大程度的下跌,特別是重倉的xxxx股票,下跌幅度達到XX%。
(PS:補充一下,我們知道基金重倉股持倉每季度公布一次,在未公布前的持倉是不準的,但一些金融量化工具能實現基金持倉的估算。)
二、預期落差
很多人在最初理財時,看到身邊朋友炫耀收益率達到50%甚至翻倍,就將自己的投資預期設定在這個范圍內,既不考慮持有的時長、也沒有想到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波動。因此興沖沖買入后,發現基金波動太大,導致心理落差、早早賣出。要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在投資前告訴客戶一般收益率是多少。
但僅僅是告知預期其實是不夠的,實際心理落差是多種因素結合的結果,用簡單的公式表達出來,即:
預期落差=產品預期-實際感受
想想你在給領導做工作匯報時,如果這樣說:
“領導,這個項目很有前景,但是目前開發人力不足、技術難關難以攻克的問題,因此這個項目上線時間比普通項目要晚3個月,請您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老板很重視這個項目,就會反問你:“晚3個月的具體原因是什么?你們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是什么?怎么避免大幅度延期?”“上線后進度表要發給我,潛在風險?!?/p>
舉個正面例子,下雨天打車時,打車軟件除了會提前告訴你各種類型的車叫到需要多長時間,還會在打車過程中顯示司機的行程地圖和所需時長,車輛到達后后顯示本次乘車的行程距離和時間,讓你有種自上而下的掌控感,覺得一切都在有計劃正常進行中。
因此除了幫助客戶建立合理預期外,還需要實時管理客戶的心態。在理財領域至少有這樣幾個思路。
1. 管理產品預期
1)產品分級分類
細分產生需求,合理的產品預期是建立在合適的產品/場景分類下的。
“紅米3:性價比之王”
讓人知道對紅米不要期待頂級配置,它的優勢是低價買好貨。
對應到投資理財中,如果告訴客戶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不同產品的區別,能把不同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牛市/熊市/震蕩市,大盤風格/小盤風格,持有天數長/短)收益率進行區分展示,能幫助客戶建立合理的收益預期。
但需要說明的是,相比于電商、生活等領域,產品的分類分級其實更加復雜。按照產品合同,公募基金一般分為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但是每種類型的產品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投資策略。
例如混合型基金中有偏股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50% ~70%,債券比例為20% ~40%)、偏債型基金(與偏股型基金正好相反)、平衡型基金(股票、債券比例比較平均,為40% ~60%)和配置型基金(股債比例按市場狀況進行調整)等。這些投資策略在基金合同或其他數據文件中很難被標準化定義,往往只能從基金持倉、管理人解讀等分類和捕捉。
所以說到底,想把分級分類做好,其實是數據底座的問題,是產品分類標準、把非轉化成可量化標準的問題。
2)細分比較維度
很多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往往只關注收益這一個指標,對基金的回撤等等毫無感知,等真正買入、產品下跌時才發現自己無法承受下跌壓力。因此需要告訴客戶:
- 如果不想虧太多錢,關注:最大回撤指標,選擇最大回撤低、夏普比率高的基金。
- 如果能承受一定風險,但是不希望基金長時間被套牢:關注基金的爬坡能力。
- 如果不奢望基金收益排名特別高,但是在牛市、熊市表現都還不錯,能高于市場平均的,關注:基金在牛熊周期的表現。
- 如果看好新能源車,關注:基金和新能源車指數的跟蹤偏離度。
2. 增強實際感受
想想從網上下載一個文件后,是不是會有意無意去關注下載進度?其實你也知道,不管你關不關注,對下載速度沒有任何影響。
那為什么還是會去關注呢?這就是及時反饋的重要性,人們需要知道手頭的工作、持有的產品到什么進度了,跟實際目標有多大差距。
因此一些比較好的產品會設計收益目標功能,它不僅幫助客戶建立的合理的收益預期,還將目標的實現過程可視化,在挑戰過程中不斷接近目標,顯示目標完成率和差距。甚至把每次買、持有基金的過程設計成打怪升級的蛻變之旅。支付寶、財富通上各種目標類的產品開通數、續約數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建立投資計劃
市場波動太大,讓用戶總是去決斷是否要加倉、減倉是很困難而又讓人焦慮的事情,而焦慮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控制、計劃、準備、組織和行動。所以需要幫助客戶了解市場,幫助他們制定投資計劃,盡量讓客戶感覺,任市場漲跌,都在掌握之中。
定投、網格交易等投資策略之所以能受到歡迎,就是在市場漲跌和心態起伏變化之前,明確了操作策略,減少了決策成本。
三、增強動力
在充滿風險和不確定的市場中,孤獨地長期持有基金是需要足夠勇氣和動力的??梢岳猛顿Y者普遍存在的這些心理,強化長期持有行為,削弱頻繁交易的概率。
1. 自我肯定心理
很多股民和基民都有一種心理,覺得自己的水平要高于普通人。例如自認為懂得更多行業內幕,比其他人投資水平更高,更能戰勝追漲殺跌。
如果及時對客戶的長期持有進行肯定,會提高客戶堅持持有的概率,進而強化這種行為。例如:?
1)提供炫耀平臺
要給用戶一個能炫耀的場所和方式,例如XX銀行的黑金卡,掏出來就知道??梢钥桃獗憩F堅持持有有多難、讓用戶有資本去炫耀,人們總是樂意接受挑戰爭取炫耀的資本,在產品里將這個維度樹立一個可供爭奪的圣杯。?
2)提供可見性
上榜單、紅名、加V、勛章……讓炫耀的標志物做成系統可見。好的炫耀是:“不是我想炫耀,我也很無奈啊?!卑鸯乓b成看起來像是被動的,系統做的或是無心之舉,比如客戶在社區評論時,如果持有時間長收益不錯,自動帶上標簽等等。
2. 損失厭惡心理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很有意思的心理,損失厭惡。當損失出現時,人傾向于追求風險以挽回損失。假設:
- 方案1:你必須賠2萬元;
- 方案2:80%的可能會賠3萬元,20%的可能不賠錢。你會選擇哪一個?
實驗結果是:大部分人愿意選擇方案2。
處在虧損狀態時,大部分人會極不甘心,寧愿承受更大的風險也要來搏一把。也就是說,處于虧損時,大多數人變得甘愿冒險。
因此在產品設計中,當客戶想要賣出時,可以利用這一心理來挽留客戶。
“你確定要賣出嗎?意味著你翻盤的機會沒有了?!?/p>
“真的要全部賣出嗎?留下50%試試看,說不定能扭虧為盈呢!”
在投資市場的茫茫大海中,每個投資者都是孤獨行駛的小船,不知道前方有多少風浪,也不知道何時是盡頭。
作為投資平臺能做的,就是當好大海里的指明燈,提醒船長哪里有礁石,哪里是前行的方向。不管是疾風驟雨、還是風和日麗都堅定地守候在他們身旁。是否做得用心、是否真正考慮了體驗,用戶是可以感受到的,這也是一個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以上。
本文由@有財吧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編輯導語:當市場行情變動較大時,如何讓客戶減少頻繁買賣、保障用戶的理財產品使用體驗?這就要求產品設計和運營者思考如何抓住用戶心理,為用戶提供真正有效的建議。本篇文章里,作者就投資平臺、理財產品如何讓客戶“拿得住”一事做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
近幾個月權益市場的大幅波動,讓代銷機構方和客戶經理都坐立不安。
說服用戶拿住、減少追漲殺跌、頻繁買賣、抵御市場波動,不僅能提高賺錢比例,提升體驗,也能實現管理人和投資者的“雙贏”。
資料來源:螞蟻財富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追漲殺跌的習慣不好,但往往就是忍不住。
- 擔心剛已盈利的基金會虧損,急于獲利落袋了事;
- 市場在底部反復摩擦時,承受不住壓力,過早割肉離場。
雖然這種現象在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中也很常見,很難完全避免,但有沒有辦法降低呢?只要我們能找到事物的本質,就能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用戶拿不住,本質上是因為對市場走勢存在不確定性,對未知風險缺少控制、準備和行動。具體有這些原因。
一、信息缺失
很多時候用戶急于賣出,是他們不知道市場發生了什么,只能看到自己的基金股票在虧損。他們既沒有足夠信息了解市場發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賬號虧損的原因,更不知道風險是否可控。
這就好比密室游戲中,如果冷不防出現一個假扮的“鬼”,在沒有任何準備、沒有得到信息的情況下,一般都會覺得非??植溃粫x擇逃跑。
但如果你有了心理準備、知道這各環節是密室游戲的需要,就不會大驚小怪。
所以讓客戶清晰知道市場發生了什么,波動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控就非常重要,具體能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 what解釋發生了什么
- “今天市場發生了什么變化?”
- “我持有的基金漲跌幅怎么樣?”
- “跟同期/歷史相比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 “是否超過了我的預期范圍?”
對應到互聯網產品設計和運營重點中,重點就是持倉場景的產品/運營建設。
例如每日收益變化、賬戶收益對比分析(如歷史收益對比、和平臺其他用戶對比分析等)。
比如告訴客戶:今日收益波動,虧了500元。雖然有所下跌,但是跌幅小于上證指數,和平臺其他小伙伴持平,說明你的風險控制能力還是不錯的。
比如產品頁面顯示:影響我收益最大的產品是XX基金,虧損了100元。與歷史同期相比,這只基金估值處于“低谷”區域,按照歷史數據,平均X個月回到高估區域。
2. why解釋漲跌原因
- “為什么市場今天會大跌?”
- “為什么我買的產品會大跌?”
- “可能是哪個產品/板塊引起的?”
- “基金經理有何解讀?”
對應到產品設計和運營重點中,重點就是每日市場解盤分析,基金持倉漲跌解讀建設等。
比如:今天大盤波動主要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金牌投顧XX提醒您(投顧觀點介紹)。
比如:您持有的xxxx醫藥型基金,受到醫藥板塊的XX負面影響出現較大程度的下跌,特別是重倉的xxxx股票,下跌幅度達到XX%。
(PS:補充一下,我們知道基金重倉股持倉每季度公布一次,在未公布前的持倉是不準的,但一些金融量化工具能實現基金持倉的估算。)
二、預期落差
很多人在最初理財時,看到身邊朋友炫耀收益率達到50%甚至翻倍,就將自己的投資預期設定在這個范圍內,既不考慮持有的時長、也沒有想到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波動。因此興沖沖買入后,發現基金波動太大,導致心理落差、早早賣出。要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在投資前告訴客戶一般收益率是多少。
但僅僅是告知預期其實是不夠的,實際心理落差是多種因素結合的結果,用簡單的公式表達出來,即:
預期落差=產品預期-實際感受
想想你在給領導做工作匯報時,如果這樣說:
“領導,這個項目很有前景,但是目前開發人力不足、技術難關難以攻克的問題,因此這個項目上線時間比普通項目要晚3個月,請您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老板很重視這個項目,就會反問你:“晚3個月的具體原因是什么?你們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是什么?怎么避免大幅度延期?”“上線后進度表要發給我,潛在風險?!?/p>
舉個正面例子,下雨天打車時,打車軟件除了會提前告訴你各種類型的車叫到需要多長時間,還會在打車過程中顯示司機的行程地圖和所需時長,車輛到達后后顯示本次乘車的行程距離和時間,讓你有種自上而下的掌控感,覺得一切都在有計劃正常進行中。
因此除了幫助客戶建立合理預期外,還需要實時管理客戶的心態。在理財領域至少有這樣幾個思路。
1. 管理產品預期
1)產品分級分類
細分產生需求,合理的產品預期是建立在合適的產品/場景分類下的。
“紅米3:性價比之王”
讓人知道對紅米不要期待頂級配置,它的優勢是低價買好貨。
對應到投資理財中,如果告訴客戶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不同產品的區別,能把不同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牛市/熊市/震蕩市,大盤風格/小盤風格,持有天數長/短)收益率進行區分展示,能幫助客戶建立合理的收益預期。
但需要說明的是,相比于電商、生活等領域,產品的分類分級其實更加復雜。按照產品合同,公募基金一般分為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但是每種類型的產品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投資策略。
例如混合型基金中有偏股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50% ~70%,債券比例為20% ~40%)、偏債型基金(與偏股型基金正好相反)、平衡型基金(股票、債券比例比較平均,為40% ~60%)和配置型基金(股債比例按市場狀況進行調整)等。這些投資策略在基金合同或其他數據文件中很難被標準化定義,往往只能從基金持倉、管理人解讀等分類和捕捉。
所以說到底,想把分級分類做好,其實是數據底座的問題,是產品分類標準、把非轉化成可量化標準的問題。
2)細分比較維度
很多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往往只關注收益這一個指標,對基金的回撤等等毫無感知,等真正買入、產品下跌時才發現自己無法承受下跌壓力。因此需要告訴客戶:
- 如果不想虧太多錢,關注:最大回撤指標,選擇最大回撤低、夏普比率高的基金。
- 如果能承受一定風險,但是不希望基金長時間被套牢:關注基金的爬坡能力。
- 如果不奢望基金收益排名特別高,但是在牛市、熊市表現都還不錯,能高于市場平均的,關注:基金在牛熊周期的表現。
- 如果看好新能源車,關注:基金和新能源車指數的跟蹤偏離度。
2. 增強實際感受
想想從網上下載一個文件后,是不是會有意無意去關注下載進度?其實你也知道,不管你關不關注,對下載速度沒有任何影響。
那為什么還是會去關注呢?這就是及時反饋的重要性,人們需要知道手頭的工作、持有的產品到什么進度了,跟實際目標有多大差距。
因此一些比較好的產品會設計收益目標功能,它不僅幫助客戶建立的合理的收益預期,還將目標的實現過程可視化,在挑戰過程中不斷接近目標,顯示目標完成率和差距。甚至把每次買、持有基金的過程設計成打怪升級的蛻變之旅。支付寶、財富通上各種目標類的產品開通數、續約數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建立投資計劃
市場波動太大,讓用戶總是去決斷是否要加倉、減倉是很困難而又讓人焦慮的事情,而焦慮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控制、計劃、準備、組織和行動。所以需要幫助客戶了解市場,幫助他們制定投資計劃,盡量讓客戶感覺,任市場漲跌,都在掌握之中。
定投、網格交易等投資策略之所以能受到歡迎,就是在市場漲跌和心態起伏變化之前,明確了操作策略,減少了決策成本。
三、增強動力
在充滿風險和不確定的市場中,孤獨地長期持有基金是需要足夠勇氣和動力的??梢岳猛顿Y者普遍存在的這些心理,強化長期持有行為,削弱頻繁交易的概率。
1. 自我肯定心理
很多股民和基民都有一種心理,覺得自己的水平要高于普通人。例如自認為懂得更多行業內幕,比其他人投資水平更高,更能戰勝追漲殺跌。
如果及時對客戶的長期持有進行肯定,會提高客戶堅持持有的概率,進而強化這種行為。例如:?
1)提供炫耀平臺
要給用戶一個能炫耀的場所和方式,例如XX銀行的黑金卡,掏出來就知道??梢钥桃獗憩F堅持持有有多難、讓用戶有資本去炫耀,人們總是樂意接受挑戰爭取炫耀的資本,在產品里將這個維度樹立一個可供爭奪的圣杯。?
2)提供可見性
上榜單、紅名、加V、勛章……讓炫耀的標志物做成系統可見。好的炫耀是:“不是我想炫耀,我也很無奈啊?!卑鸯乓b成看起來像是被動的,系統做的或是無心之舉,比如客戶在社區評論時,如果持有時間長收益不錯,自動帶上標簽等等。
2. 損失厭惡心理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很有意思的心理,損失厭惡。當損失出現時,人傾向于追求風險以挽回損失。假設:
- 方案1:你必須賠2萬元;
- 方案2:80%的可能會賠3萬元,20%的可能不賠錢。你會選擇哪一個?
實驗結果是:大部分人愿意選擇方案2。
處在虧損狀態時,大部分人會極不甘心,寧愿承受更大的風險也要來搏一把。也就是說,處于虧損時,大多數人變得甘愿冒險。
因此在產品設計中,當客戶想要賣出時,可以利用這一心理來挽留客戶。
“你確定要賣出嗎?意味著你翻盤的機會沒有了?!?/p>
“真的要全部賣出嗎?留下50%試試看,說不定能扭虧為盈呢!”
在投資市場的茫茫大海中,每個投資者都是孤獨行駛的小船,不知道前方有多少風浪,也不知道何時是盡頭。
作為投資平臺能做的,就是當好大海里的指明燈,提醒船長哪里有礁石,哪里是前行的方向。不管是疾風驟雨、還是風和日麗都堅定地守候在他們身旁。是否做得用心、是否真正考慮了體驗,用戶是可以感受到的,這也是一個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以上。
本文由@有財吧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