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用戶信任的三大要點
編輯導語:用戶信任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但要如何去建立用戶信任?本篇文章中,作者講解了三大要點,并逐一分析了每個要點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層面,清晰地將重點介紹給大家,推薦想要學習了解如何建立用戶信任的群體閱讀。
一、用戶信任屬于戰略層級的思考
品牌的格局體現之一,在于以什么視角看待用戶。
如今的時代,俯視和仰視都已不合時宜,平視是最合適的的視角。品牌的戰略格局來源于做與不做,做的是上限,不做的是下限。優秀的品牌具有極其敏感的用戶洞察,用戶信任并非分散在產品和廣告之中,而是應該站在戰略層級來全盤思考。
對內是組織力的貫徹,對外是用戶需求的理解,總體是品牌力的影響。當我們在談用戶信任的時候,其實我們在說什么?
常有人喜歡拿認識-戀愛-結婚的鏈條來類比品牌與用戶之間的信任鏈條,實則不準確。絕大多數的品牌與用戶間的關系,是交易關系。不是情感關系可便于類比的。
因此,用戶信任的建立,本質上是為了與用戶發生關系時降低門檻、提升效率。
每一次信任的建立,都是在為品牌勢能做積累,為銷售賦能。
所以,當我們談用戶信任的時候,其實談的是,用戶行為的效率問題。
效率的核心,在于滿足。用戶發生行為時,不管是關注、吸引、注冊、交易、轉發等,都需要投入各類成本,而最終的結果是否最大限度兌現了這一成本。
如上圖所示,究其根本,爭奪的是用戶的“心智計算器”。公式減出來的數值越高,用戶信任越低;數值越低,甚至負數,用戶信任越高。
基于用戶信任對品牌的重要意義,我個人認為在現有的營銷環境下,將用戶信任看作用戶行為的效率問題的話,應該從這三個層面來建立用戶信任。
二、觀念植入
人都容易對熟悉的概念放松警惕。華與華的“超級符號理論”底層邏輯說白了也很簡單,即用已藏在用戶心中熟悉的符號來當作品牌的符號。這就是一種觀念植入。
用戶在進行消費行為時,認知也是需要投入不小的成本的。如何讓用戶能高效率地認知品牌,觀念植入是一個有效的手段。在這個層面而言,未必是用戶對品牌有多高的“信任度”,而是通過外在力量的注入來降低用戶認知成本——這也是屬于建立用戶信任。
而在現有的營銷環境之下,可以從口碑、權威、情感三個層面來著手建立用戶信任。
1. 口碑
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朋友推薦”之外,口碑在如今還應該拓展到更廣的范圍去理解。比如,在淘寶或美團上,我們經??吹疆a品列表中有這樣的顯示:“××人已購”,這是量化口碑的一種方式,利用的是人們的“從眾心理”——有這么多人買了,肯定沒問題吧。
2. 權威
權威的方式有多種:明星代言、專家背書、行業評級、國家認定,等等。本質上,都是通過一種用戶本身就相信的不可辯駁的力量注入產品之中,降低“懷疑度”。
3. 情感
通過情感鏈接建立用戶信任,是許多初創品牌使用的方法,在私域流量中尤其多見。在這個層面,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并非簡單地“用用戶的口吻說話”就是情感的鏈接。情感鏈接的關鍵在于,互動的頻率和深度。
在這個層面,我們可以舉情感關系的例子。假設你跟某人相親——目的是建立一段情感關系,如果有感覺,一定是每天發信息,并且談論到一般不會跟普通朋友談論的話題。
品牌建立用戶信任也一樣,互動多、擊靈魂,這兩點是建立情感鏈接,進而獲得用戶信任的關鍵。
三、承諾兌現
承諾及其兌現,實則是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告知——我承諾提供什么;第二個環節是兌現——用戶比對承諾是否得到了驗證。
通過這兩個環節,用戶會立刻建立起該品牌是否可信任的心智。需要注意的是,承諾兌現很容易被理解為“忽悠”。品牌在做出承諾時,必須誠實,不能做到的不必吹牛。在承諾兌現執行的兩個環節之中,必須要注意的是量化、可感知、即時。
1. 量化
承諾告知時,這一承諾必須是量化的。凡不可量化的承諾,用戶立刻會跳出“心理門檻”:這是什么?這個門檻,立刻加大了行為成本,對用戶信任的建立十分不利。
在我過往經歷的企業客戶里,尤其是金融類,一到設計這類的承諾,如會員權益,因為實際上給出的權益都是虛的,那么就寫一些看起來可大可小的權益,便于以后在兌現的時候減少成本。在我看來這有欺騙用戶損耗品牌信任的嫌疑。
2. 可感知
承諾的價值和使用必須迅速能被用戶感知。用戶有一個“心智計算器”,在做決策時,會大致計算一下付出的成本能否被滿足。而滿足的條件是,這個承諾的價值我是否能感知得到。
如,在成本一致的情況下,承諾“立享8折”就不如“立減500元”更能被用戶感知到價值,因為8折用戶還得投入成本去計算每個產品自己所能享受的福利,而500元是一個可以立刻被感知到的價值。同樣,“購買后立刻獲得一張機票”就不如“購買后立刻獲得一張成都至東京的機票”更能被用戶感知到價值。
3. 即時
即時,指的是即時可兌換。有些企業在兌現承諾中還要設置門檻,希望在這個環節中促發用戶做更多的行為,比如,品牌承諾購買會員后立即獲得5折優惠券,結果用戶在領取時發現,還要轉發朋友圈才能獲得。
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用戶的心態是,你對我付出了承諾,我應該可以立刻兌現——我可以跟我兌不兌現是兩回事。
四、即時反饋
互聯網時代,即時反饋是一個重要的特點,可惜總有品牌對這一特點視而不見。這個時代,產品/服務在銷售出去之后,品牌與用戶的關系并未立刻結束——私域流量的意義也在于此。
用戶還有很長的生命周期。無論品牌希望引導用戶做任何后續的行為(評價、轉發、裂變、復購等),即時反饋都是建立用戶信任極其重要的手段。這其中,人性化、平等、迅速是三個關鍵點。
1. 人性化
大如中國移動等運營商,都并未完全拋棄人工客服。
但客服的話術和載體并不關鍵。關鍵在于,是否立刻對用戶的反饋進行問題分層,是產品問題,還是使用問題,還是體驗問題;是一般問題還是重大問題等等,以及,針對問題的反饋,是否及時跟進和給出令用戶滿意(甚至驚喜)的解決方案。這考驗的也是組織執行力。
品牌有擔當,是人性,也是用戶信任建立的重要手段。
2. 平等
平等是一種反饋中的互動視角。在如今“社恐”遍地的情況下,用戶不需要品牌把自己當作“上帝”,更反感那些高高在上的品牌。
在這一視角之下,是需要再次清晰地認清品牌自身與用戶的關系:交易。我認為你的產品/服務好,我花錢。僅此而已。
3. 迅速
互聯網時代,沒有人的耐心超過5分鐘。一般而言,用戶主動與品牌進行互動,大概率是產品/服務出了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做到反饋的迅速。用戶信任會立刻崩塌,這也是行為的效率問題。
這些探討,還很難稱之為方法論。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需要一個前提:得先判斷用戶信任是前置還是后置的。
每個行業或品類需要的用戶信任是不一樣的。某些行業是重決策的,比如房產、汽車、教育,其對用戶信任的要求就特別高,在這一塊需要投入特別多,用戶信任是前置的,我信任你——我買你。
對這些行業而言,前文所述的【觀念植入】就比較重要;某些行業是輕決策的,比如瓶裝水(飲料)、耗材、文具等,其用戶信任是后置的,我買你——體驗了好用——我繼續買你。但輕決策的產品也不能完全忽視用戶信任,否則,為什么農夫山泉不斷強調自己的水源地呢?
總結:
- 用戶信任,本質上是用戶行為的效率問題。
- 用戶自帶“心智計算器”,品牌在傳播、營銷、產品交付、反饋各個環節中,是否匹配“心智計算器”的結果,是用戶信任建立的關鍵。
本文由 @源記物語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這篇文章干貨很多!點贊
雖然也干了幾年了,但是用戶信任這一點還是一直需要學習的地方唉
我親身體驗的感覺是,用戶更信任有實體店而不是空有網店的企業,更信任聯系得上的客服而不是機器人回復。
用戶信任的建立,本質上是為了與用戶發生關系時降低門檻、提升效率
做銷售,最需要的就是用戶信任自己,信任還會產生復購、轉介紹
講的很在理,對一個產品的回購與推薦就是在于商家的服務與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