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4:做問題求解者,先對癥后下藥

00
1 評論 5809 瀏覽 22 收藏 12 分鐘

產品開發和運營過程中,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可以借助用戶研究來幫助解答,有的則不行。先搞清楚病癥和藥方,才好對癥下藥,不然狂吃感冒藥,也是治不好抑郁癥的。

  • 提示1:本文不涉及「如何解答」
  • 提示2:用戶研究不「直接」解答,而是「幫助」找到答案

不同階段的問題

產品的生命周期,無非「生、老、病、死」幾個階段。

產品從 0 到 1 的過程。

對初創公司而言,這是生死攸關的過程。大公司是在執行已被驗證的商業模式,初創公司是在探索未經驗證的商業模式。這個階段的未知和不確定性太多,其中有幾個重要問題,可以通過用戶研究得到輔助決策信息。

1.用戶定義

你的產品為什么樣的用戶提供服務?第一步,需要給出核心用戶的假設。

回顧「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2 – 你真的懂用戶嗎」一文,我們知道,用目標和行為劃分用戶類型最為有效。然后,可以通過拆解用戶不同層次的目標以及典型場景,來描述目標用戶群體。

2.核心價值和解決方案

產品能否成功,核心中的核心就是:為用戶提供了什么樣的價值?

微信為什么成功?因為在移動場景快速普及的時候,它提供了聯系人、信息、服務的 即時可得性。

初創產品,最需要打磨的就是這個核心價值點,而不是品牌、不是界面。需要從有產品想法的開始,就去思考什么樣的人是你的目標人群。

不要假設用戶痛點已知;不要假設產品解決方案是正確的。

通過自己的圈子、社交網絡,以及去到所假設的目標用戶集中的地方,找到對產品原型感興趣的人,了解他們被哪些點所打動,他們的目標、困惑,他們的生活狀態。然后判斷這個價值是大是小,你能多好地提供這種價值。

在產品初期,人群越明確,提供的解決方案越具體,資源越容易集中。

下面進入栗子時間。

假設我們要做一個產品,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減壓放松

聽起來這是個不錯的價值點,誰不需要減壓放松呢?不過,減壓放松的方式有千萬種,聽音樂、蹦極、發呆、看書、泡澡、買買買…… 人在不工作的時候,可能做的 80% 的事情都是為了放松減壓。所以,只是說放松減壓,這不是真正提供給用戶的獨特價值。

那回到現實,我們不太可能承包一個公園去做蹦極,做個 App 還是可能的,于是解決方案變成:

放松減壓 App

抱歉,并沒有什么改進,只不過承認自己做的是一個 App。

這時候,我們嘗試把人群假設、需求假設、使用場景假設、解決方案假設(產品形態和平臺限制等)、體驗假設加入進來,就可以這樣描述:

針對工作、生活節奏快,容易產生心理不適和問題的人,提供一個遇到高壓場景前緩解壓力的手機工具,幫助他們快速放松,更放松而專注地面對挑戰。

又或者是

針對壓力大、身體不好而有睡眠障礙的人,提供一個睡前自助式的催眠音樂播放工具,幫助他們更快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是不是清楚多了?找到符合這些描述的用戶,跟他們深入聊一聊,讓他們看看產品原型。

不過你可能有點擔心,這樣會不會局限了產品的規模?別貪心,在前期,先做好最有把握、定語最多的這個細分市場。站穩腳跟后,再慢慢地通過豐富產品線,把定語們一個一個去掉。

3.產品市場前景的評估

這一步很難做,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有一些可供參考的思路:

  • 找到對初始產品最熱心、付費意愿最高的人,分析他們的目標是獨特的還是普遍的;
  • 找到對初始產品態度冷淡的人,問問他們為什么不感興趣,分析這些原因是否普遍,改變成本有多大;
  • 聚合和總結最典型的使用場景,頻率多高,是否是一種未來的趨勢,是否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而變化;
  • 如果想要觸達一定規模的用戶,主要方式有哪些,成本如何。

「老」在這里的含義是成長,growth。這是一個產品經理職業生涯中最常處在的階段。產品成長,意味著用戶數量、影響力、收益的增長。如何幫助產品成長,是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職責。

1.滿意度

在提供核心價值的前提下,不斷提高用戶滿意度、擴大影響力,是產品增長的正道。

測量用戶滿意度,研究影響滿意度的因素并持續改進,是用戶研究的核心課題之一。

2.活躍度

光滿意還不夠,得常來呀!什么樣的產品讓人流連忘返,愛不釋手?什么是用戶參與產品共建、內容貢獻的最優方式?這些都是用戶研究關心的問題。不同類型的產品,活躍因子都不一樣:

  • 工具性產品,可能是在使用時的快感,達成目標的成就感
  • 內容型產品,可能是能讓人發現更大的世界,或者更好地了解自己
  • 電商平臺,多快好省,挑花眼才是樂趣
  • 社交產品,不論多獨特,都能找到臭味相投的一群,不再孤單

不同產品,基因不一樣,臉面自然也不一樣。沒有一招鮮吃遍天的絕技,必需根據行業和產品形態,深入到一線場景中去。

病和死

「病」是指產品遇到了生死攸關的問題。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用戶大批流失、收入等核心指標持續下降。這個時候就要認認真真地研究「為什么」了。

人總有一死,產品也是。數碼相機取代了膠卷,智能手機取代了功能機?;虺迷甾D型,或理性地對待沉沒成本,也是產品經理可能會遇到的課題。

收斂型問題和發散型問題

用研為解答問題提供兩種類型的信息:診斷類信息和理解類信息。

收斂型問題

這種問題一般可以客觀地描述出來,有唯一的答案,常用「是什么」的方式表述,比如:

  • 用戶的行為路徑是什么
  • 有兩個選擇,喜歡 A 還是 B
  • 某個數據怎么樣,比如下載量
  • 競品的表現如何

用研可以為收斂型問題提供診斷類信息。常用的方法包括:數據統計,問卷,競品分析等。

收斂型的問題,需要有足夠的定量數據支撐。如果現階段團隊不具備一些技術實現能力,比如:

  • 數據埋點和統計的能力
  • 發放和回收網絡問卷的能力
  • 上線不同測試版本并且比對數據

那么期望通過用研回答這些問題,是不現實的。

發散型問題

發散型的問題一般沒有唯一確定的答案,需要通過豐富的上下文情境信息,啟發對問題的思考,獲得洞察。這類問題常用「為什么」和「如何」的方式表述,比如:

  • 如何定義需求
  • 如何定義目標用戶
  • 為什么數據沒有達到預期?
  • 為什么用戶在這里遇到問題?
  • 為什么對產品不感興趣?

用研為發散型問題提供理解類信息。常用方法包括: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其他的特定活動如卡片分類等。

對于發散型問題,最好留有充足的時間,用來收集豐富的定性數據,因為定性數據必需深入接觸到個人才能獲取。如果你期望:

  • 兩天內獲得充足的定性數據
  • 通過樣本有限的定量數據,做出確鑿的診斷
  • 自己不參與分析,通過執行研究的人給出答案

那都是不現實的。因為定性研究的周期天然較長,目的是在充分的理解中產生洞察,而不是客觀診斷。

很多人會質疑用研的有效性:一場 8 個人的焦點小組就能決定產品決策嗎?

當然不能,因為這種形式收集的是情境信息,讓決策者了解問題的方方面面,幫助他們產生洞察,最終做出合理決策。洞察來自于人的解讀,而不是對數據的呈現。

小結

在求解問題之前,先問問自己,這是什么類型的問題?屬于產品發展的哪個階段?是發散的還是收斂的?需要什么樣的信息輔助決策?適合用什么方法收集數據?

下一篇開始,我們介紹最常用的四個用研「招式」。

相關閱讀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1:朦朧的用戶,懵懂的你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2:你真的懂用戶嗎?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3 :成也需求,敗也需求

 

作者:00,微信公眾號:你丫全棧

本文由 @00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總結的還不錯,但是分為多篇來寫有的時候不方便閱讀和傳播(影響力。)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