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亞文化現況調研:從圈層興趣到產業新藍海
編輯導讀:漢服、語C、娃圈,這些小眾圈子在互聯網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市場中投注的資本也不斷增加。本文作者采訪了一些圈子中的用戶,來看看他們的想法。
多年以來,市面上流傳著一種觀點:互聯網會導致文化上的“馬太效應”,也就是人們的興趣越來越相似。在網絡效應的驅使下,以及算法推薦機制的作用下,極少數的“主流頭部內容”將橫掃一切,垂類小圈子文化的用戶基礎則將消失殆盡——這個過程就像19世紀工業革命期間,手工作坊逐漸讓位于大型工廠,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讓位于城市化。
投資人尤其相信上述“馬太效應”的神話。因此,他們急于給年輕用戶,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他們迫切地希望找到某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規律,例如:年輕人都喜歡玩游戲嗎?年輕人都追星嗎?年輕人都喜歡二次元嗎?年輕人都傾向于獨居嗎?等等等等。
其實,投資人不僅喜歡給年輕人貼標簽,還喜歡給一切互聯網用戶貼標簽。還記得那個“電商用戶消費能力:女性 > 小孩 > 狗 > 男性”的爛梗嗎?原作者其實是在開玩笑,卻被很多人信以為真。從這個爛梗,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絕大多數關于互聯網用戶行為的研究都是浮光掠影的,并沒有真正深入到用戶中去。
曾幾何時,我也覺得互聯網的發展會導致人們的興趣、審美口味越來越像。然而,經過這幾年對內容平臺的觀察,我發現似乎并非如此——有些平臺的運營機制確實會導致馬太效應,但有些平臺卻有利于垂類小圈子的形成。例如,像QQ這樣具備強大群組功能的社交平臺,成為了數以百萬計的亞文化用戶的大本營;在微博、B站、小紅書,也可以找到大量的亞文化愛好者。移動互聯網越發達,這些小圈子反而越是茁壯成長,形成了良性循環。
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弊罱欢螘r間,我跟好幾個亞文化圈子的資深用戶、創作者,進行了深入的對談。這是近年來我做的最認真、時間最長的一次調研。下面就是一點微小的成果,相信能夠對大家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一、經過幾天的調研,我終于開始了解亞文化圈子了
問:“娃圈是不是很花錢?有人跟我說,一個娃娃5000,一件衣服500,入坑就要準備上萬,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p>
答:“這不是事實。這應該指的是BJD娃娃,而且是其中頗為高端的。國內最流行的還是棉花娃娃,最多也就幾百;娃衣就更便宜了?!?/p>
這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我與娃圈知名店主、原創娃衣設計師Mori的聊天記錄中的一行。此前七天,我已經成功在自己的微信好友中找到了七個娃圈用戶(包括老婆是用戶的男生),學習了一些基礎知識。那是一次愉快的聊天,竟然讓我產生了買個娃娃送給心儀的女生的想法。
就在同一天晚些時候,我又與圈內小有名氣的漢服設計師千千交流了很長時間。作為一個資深影迷,我問她:“國內古裝影視劇的服裝設計,在漢服圈看來算專業嗎?或者,他們會邀請漢服設計師加入劇組嗎?”
千千回答:“老實說,不會。國內古裝劇一般不太在乎服裝設計的考證和專業性。所以,要在影視劇里看到設計精良的漢服,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p>
接下來是語C和Pia戲,這是我原本比較熟悉的亞文化圈子——早年還有QQ聊天室的時候,我就跟十幾位網友玩過Pia戲的雛形了。讓我驚訝的是,它們已經成為Z世代群體非常重要的虛擬社交方式,而且正在向產業化發展。竟然真的有許多人通過語C成為了劇本殺作者,或者通過Pia戲走上了專業配音演員的道路。如果沒有經歷這段時間的調研,我是絕對想象不到這些事情的。
萬萬沒想到Pia戲也成為了一門產業
總而言之,經過半個多月的學習,我最大的體會包括:
- 互聯網并沒有導致文化的“馬太效應”,反而開闊了年輕人的視野,激發了他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形成了一批生動活潑的亞文化圈子。這些圈子普遍還處于茁壯成長之中,沒有任何衰敗的跡象。
- 亞文化圈子不僅覆蓋了年輕人。許多亞文化愛好者入圈已經七八年乃至十幾年,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中年人”了。準確地說,亞文化是以年輕人為核心、涵蓋全年齡段的垂直興趣圈層。
- 隨著社會消費能力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亞文化創作者正在把愛好變成職業,亞文化已經培育出了好幾個欣欣向榮的產業鏈?!皝單幕龠M經濟發展”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 亞文化圈子離不開社交,功能強大、內容豐富的社交網絡是亞文化愛好者的集散地。在這方面,QQ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微博、貼吧、小紅書、B站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常有人嚷嚷“這一代年輕人讓人看不懂了”,其實歸根結底是一個態度問題。我還要補充一句:如果沒有正確的調研,不但看不懂年輕人,也看不懂亞文化圈子里的中年人,后者的比例可不在少數。
二、漢服:可能是歷史最悠久的互聯網亞文化圈子
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愛好者,我雖然沒有穿過漢服,卻一直對漢服抱著濃厚的興趣,關注了一大批漢服考證達人的微博或短視頻賬號。在中文互聯網,漢服很可能是歷史最悠久的亞文化圈子,早在21世紀初就初具雛形,2010年左右就非?;钴S了。
我第一次意識到漢服已經“出圈”,是在2019年10月的平遙電影節。當時,我正在平遙電影宮外的一家咖啡館等待晚上的電影放映。突然,一群穿著各式漢服的妹子毫無違和感地從門外進來,穿過長長的大堂,神閑氣定地步入后院的青年旅舍。我感到驚詫不已,甚至忘了拿起手機拍照(注:這是不文明行為,請大家不要仿效)。我心跳加速地喝完了手邊的咖啡,回頭看了一眼落地窗,只見窗外的街道上至少站著十幾個身穿漢服的游客,有男有女,有胖有瘦。穿著黑色風衣的我本人反而成了另類。
根據《2020-2021年中國國潮經濟發展專題研究報告》,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漢服愛好者超過了500萬人,漢服市場規模超過了60億元。根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在QQ上古風相關QQ群多達數十萬個。就連漢服的“周邊商品”,包括發簪、扇面、妝容設計,也成為了有一定規模的產業,其中的頂尖產品制作非常精良——例如,許多原創發簪會使用花絲鑲嵌等工藝,扇面則會使用通經斷緯的緙絲編織手法,這些都屬于非遺工藝,而且高度耗時。
圈內著名簪郎千山景逸的作品
就漢服本身而言,已經形成了比較明確的分工,或者可以稱為“產業鏈”的雛形:
- 漢服設計師,負責繪制平面設計稿。他們往往相當年輕,既有服裝設計專業出身的,也有業務愛好者;大部分是純粹因為興趣入坑。他們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建立影響力,通過QQ與客戶(商家)對接。
- 漢服商家,負責把設計稿變成真實的服裝,出售給消費者。他們一頭連著設計師,一頭連著代工廠,需要較大的資本和較強的運營能力。同時,也存在大量不做原創設計、純粹依靠抄襲的商家,也就是坊間所謂的“山寨貨”。
- 漢服代工廠,根據商家提供的設計稿,負責執行漢服的生產流程。有些大型商家會擁有自己的工廠;一些小商家則可能不經過工廠,由裁縫訂做。
在與漢服圈的朋友交流時,我發現他們雖然對漢服的發展現狀基本滿意,但是普遍對兩個問題比較頭疼,偏偏這兩個問題又是不能在短期內解決的:
首先是漢服的受眾問題。老實說,漢服“死忠愛好者”的數量并不大,消費能力也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強。大部分消費者(尤其是女性)還是把漢服當做一種好看的衣服,與其他好看的衣服沒有什么區別。從這個角度看,漢服的“出圈”到底算成功了還是沒成功呢?
我曾經認真詢問漢服設計師千千:“你認為漢服與市面上流行的其他垂類服裝,例如JK、Lo裙相比,哪個的受眾面更廣?”
對方毫不猶豫地回答:“JK和Lo裙的受眾更廣一些,銷量應該也更大?!?/p>
因為缺乏權威統計數據,我們無從驗證這一點。不過,從日常觀察到的情況看,以及從淘寶等電商平臺的商品、店鋪數量看,漢服的受眾面顯然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漢服設計元素與其他新潮垂類的結合或許是一個突破口,例如最近頗為流行的“唐風Lolita小裙子”??上攵?,這種混合設計究竟算不算漢服,將在亞文化圈子里掀起永無休止的爭論。
其次是山寨問題。據說,全國漢服線上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流向了山東曹縣,其中大部分是山寨貨,甚至是不講版型、不講面料的劣質品。山寨漢服的問題不僅在于抄襲,還在于質量差——山寨商家往往無法獲得設計原稿,只能對原創漢服進行拙劣的模仿(反向工程),可以想象這樣的衣服能有什么質量。
然而,山寨漢服價格便宜、出貨快,吸引了大量剛剛入坑的消費者買單。由此導致了兩個嚴重后果:在消費者眼中,漢服的檔次被帶low了,劣幣驅逐良幣,影響整個漢服圈子的形象;設計師、原創商家的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其中一部分被迫退出,形成了惡性循環。要解決山寨問題,需要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教育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是短期內所能完成的。
有人會提出:山寨問題困擾了所有原創服裝品類,包括上面提到的JK、Lo裙,在電商平臺一搜就能發現一大堆山貨,又不是只影響了漢服;那么,漢服圈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我調研過的獨立設計師千千設計的漢服
這又涉及到了漢服亞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設計的復雜性。漢服的設計是以中國古風為基礎的,也就是真實的歷史風格,絕非向壁虛構。那么問題來了,真實的歷史風格到底是什么樣的呢?中國的歷史那么悠久,留下的文字資料往往又那么含糊,以至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例如,漢服當中起源較早、文獻記載較多、代表了儒家理念的禮服——深衣,從漢代到清代的學者大儒,對它的形制一直爭議不休。當代的設計師要想搞清深衣的細節,往往只有從出土文物中尋找證據。因此,優秀的漢服設計師往往也是考古發掘報告的資深讀者,通過千百年前遺留下來的每一個蛛絲馬跡去建立拼圖。這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把古風元素與現代用戶的審美進行結合。熱衷于全面復古的漢服死忠粉絲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希望穿上“好看又實用的古風服裝”。
這就要求設計師付出雙倍的努力。設計漢服所承受的壓力,要遠遠大于設計JK、Lo裙的同行,這一點絕不是夸大其詞。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漢服圈子的發展似乎比其他垂類服飾要慢一些,為何現代漢服已經發展了十多年卻尚未真正“出圈”。
不過,這都是必須承擔的代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漢服對中國流行文化的意義不是其他垂類服飾可以媲美的。在國潮崛起的大背景下,漢服設計元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大眾的接受——還記得上文提到的嗎?“唐風Lo裙”是最近兩年的流行款式。如果再過5-10年,漢服能夠取得與旗袍類似的流行程度,終于完成“出圈”使命,我不會感到奇怪。
在我看來,漢服的崛起跟近幾年國人文化自信提升是密切相關的。可預見的是,接下來漢服還有很多高速發展的契機。而漢服設計師參與的QQ群活躍度,以及從各個社交媒體收到的詢價數量,應該是一個良好的先行指標。
三、娃圈:冉冉升起、潛力巨大的亞文化新星
2018年初,當一位投資圈的朋友發給我一張穿著盛裝的BJD(球形關節人偶)照片時,我隨口回答:“怎么,《霹靂布袋戲》又出新作品了嗎?”(注:布袋戲是臺灣及閩南地區流行的木偶戲劇,尤其以《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最負盛名,相信B站老用戶都知道我在說什么。)
對方笑道:“你孤陋寡聞了,這是娃圈的新產品。”
我問:“什么是娃圈?交流如何養娃的父母圈嗎?”
朋友不得不對我進行基礎知識教育:“娃圈,就是娃娃愛好者的圈子。很多人會把娃娃當成陪伴者甚至家庭成員,為它準備服裝和妝容。比如我剛才給你發的BJD娃娃,你不覺得腮上的彩妝很好看,發型也很新潮嗎?”
我又飛速掃了一眼照片,說:“唔,真是小眾的愛好。相信我,這玩意流行不起來。”
短短四年之內,事實證明了我當初錯得多厲害:此時此刻搜索“娃圈”,在百度有437萬個結果;在抖音的話題熱度為2.9億人次;在快手的話題熱度為1.1億人次;在B站有150條點擊率破萬的視頻(因為視頻數量太多,無法全部顯示)。上述數字仍然是嚴重低估的,因為如果把“BJD”“ob11”“粘土娃娃”“棉花娃娃”等品類關鍵詞的搜索結果加起來,熱度還能提升十幾倍。我的感覺是,在潮玩商品當中,娃娃的熱度可能超過了資本市場追捧的盲盒手辦;再不研究就有落后于時代的危險。
BJD妝師阿瑾給娃娃的化妝作品
在研究初期,我對娃圈的印象不算太好:入坑太貴,未成年人消費比較多,而且與飯圈糾纏不清(很多熱賣的娃娃是明星款)。這也是媒體批判娃圈的一個重要理由。隨便打開一篇關于娃圈的10萬+公眾號文章或B站視頻,其中肯定會大肆討論上述負面因素。直到我有幸與許多娃圈中人聊過之后,才算是建立了全面正確的認識。
問:“有人說,娃圈入坑非常貴,動輒花掉幾萬元,是這樣嗎?”
答:“恰恰相反,目前國內最流行的,是平均幾百元的棉花娃娃。我做的也是棉花娃衣。幾千元、上萬元的娃娃,是BJD里的高端商品,不具備代表性,就像我們不能拿奢侈品包包去代表‘包包’這個服飾品類一樣。娃圈的受眾能夠迅速擴大,主要依靠的是價廉物美的棉花娃娃。跟所有大眾消費品一樣,相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性價比產品都會是娃圈的主流。至于用戶通過棉花娃娃入坑之后,會不會去追求高價的BJD娃娃?取決于她們的消費偏好,但是總體比例不會太高?!?/p>
問:“還有人說,娃圈在很大程度上與飯圈是重合的……”
答:“以偏概全!近年來,娃圈的趨勢是‘無屬性娃娃’(沒有人物原型)越來越流行、所占比例越來越高。許多用戶確實是通過明星款娃娃入圈的,但逐漸就轉向了。歸根結底,用戶選擇娃娃是為了有一個精神陪伴,而不是為了追星。對于設計師而言,做原創的娃娃,乃至形成一個原創IP,也比做明星款要安全、有利得多?!?/p>
問:“我很好奇,娃圈的典型用戶畫像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答:“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用戶比較多,包括女大學生和職場女性。未成年用戶其實很少,消費占比更低?,F代社會,人們的壓力很大,娃娃的陪伴能給用戶的心理帶來正面影響。很多娃媽喜歡在工作間隙給娃娃梳妝打扮。還有些娃媽工作太忙,沒時間去旅游,就給自己的娃娃訂制旅拍,讓她代替自己去旅游。娃娃對她們的陪伴,可能比家人還多呢。”
問:“我又好奇了,娃媽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會喜歡娃娃嗎?”
答:“如果她真的喜歡娃娃,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會一樣啊。養娃娃會喚起她心中的母性,養孩子會加強這種母性,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不過,現在娃媽的平均年齡還不太高,再過幾年,或許我們能看到很多帶著孩子一起欣賞娃娃的娃圈用戶?!?/p>
問:“假如做成虛擬的游戲,沒有實體娃娃,娃圈用戶會買賬嗎?”
答:“大概不會。娃媽追求的是那種現實的陪伴感。你可以把娃娃捧在手里,放在沙發上、床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喜怒哀樂。你想親手給她穿衣服、為她梳妝打扮。虛擬的娃娃算什么呢?與在網上欣賞別人拍攝的娃娃照片有什么區別?當然啦,對于一些特別特別忙,甚至完全沒時間打理實體娃娃的用戶而言,虛擬化也是一種選擇吧……”
娃圈在中國的崛起,大概要從2017年算起,當年在廣州舉辦了全國第一次娃展沙龍。從2019年開始,社交媒體上關于娃娃的內容才驟然增多;許多知名娃衣網店是2020年以后才開設的。由此可見,娃圈可能是互聯網亞文化圈子里面最年輕的之一。
就拿我訪談過的娃衣設計師兼店主Mori來說,她于2018年才開始接觸娃娃,2019年開設了原創娃衣店——沒想到增長速度如此之快,迄今已經擁有11.7萬微博粉絲、20萬微店粉絲,8個客戶QQ群一共擁有約1.6萬成員?!白罱鼉善谏闲?,一共賣了1萬多件衣服?!痹诨緵]做付費推廣的情況下能達成如此戰績,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我調研過的娃衣店主Mori設計的娃衣
所以我認為,娃圈的發展速度和天花板,可能遠遠高于盲盒、手辦圈,在不長的時間內占據潮玩市場的C位。娃圈的“出圈”歷程才剛剛開始,絕大部分用戶是過去兩年積累起來的。接下來,3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很可能成為娃圈的新增長點——誰說寶媽就不能是娃媽呢?
附帶說一句,男性能不能成為娃圈的重要用戶,是一個尚在爭論的話題。我還沒有親眼見識過任何一個死忠男性娃圈粉絲(或許應稱為“娃爸”?),但不代表他們不存在。哪怕只有一小部分男性被吸引去養娃娃,娃圈的規模就有可能比現在大好幾倍。不過,就算這種事情發生,也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四、語C/Pia戲:從人設入手,排遣年輕人的孤獨感
所謂“語C”,是“語言Cosplay”的縮寫——用語言文字進行角色扮演、模仿人物的語言表達和動作習慣進行人際互動行為,動作、神態等使用括號加文字的形式表示。語C必須多人玩,人越多越好玩,所以它的主要場景是QQ群;此外,名人朋友圈、語玩等垂直社交APP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整整十二年前,我曾經混入一個以《甄嬛傳》為背景設定的“宮斗扮演群”,饒有興味地看著群友扮演“皇帝”“皇后”“妃子”“太監”“大臣”等角色,半即興地用文字聊天推進劇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妃子”惹怒了“皇帝”,被賜死,于是在謝主隆恩之后退群(然后又以新的身份“轉世”入群)。因為我對宮斗劇毫無了解,也就無法做出任何貢獻,潛水了幾天之后就以“占著位置不說話”為由,被踢出去了。
Pia戲,也就是聲音角色扮演(Pia的意思是配音導演拍板發出的聲音),可以被視為語C的語音版。其實,Pia戲的歷史很可能與語C一樣悠久:早在2003年,我就曾在最早的語音聊天室里,與虛擬劇社的朋友一起朗讀過熱播電視劇的對白,還煞有介事地舉行過“公演”。但是,Pia戲真正流行起來,是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在線音頻市場成熟起來之后的事情,也就是2017年以后。
典型的語C,以QQ群聊為主要實現手段
對于語C和Pia戲這兩個亞文化圈子,我早在2019年就做過深入調查。我認為,它們都是基于虛擬人設的社交娛樂,可以將用戶內心的真實興趣釋放并得到回應,從而體現更高層次的“真實”。在現實世界,年輕人無處安放的靈魂和表達欲,可以在“人設社交”當中得到輕松愉快的滿足。事實上,一切娛樂形式都是在造夢,語C和Pia戲只是利用現代互聯網手段前進了一大步,撫慰了年輕人孤獨的心。
不過,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調研,我對這兩個圈子又有了不少新的認識。由此可見,調研還是要經常做,長江后浪推前浪,不了解新鮮事物就會死在沙灘上:
首先,語C圈子早已不限于狹義的“年輕人”。我這次接觸的三位語C圈用戶,兩位入圈9年,一位入圈10年,而且都有本職工作。他們都是在中學期間通過QQ群接觸語C,然后作為一項愛好堅持了下來。Pia戲圈子相對要低齡一點,平均年齡大約在24-25歲,但主要是由于這個圈子本身太年輕所致;大量Pia戲愛好者并沒有因為走上社會、擁有本職工作而退圈。
由此可見,認為亞文化圈子僅僅屬于年輕人,甚至認為“只有Z世代才擁有愛好,因為中年人都已淪為社畜”,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觀點,不值一駁。
其次,“門檻較低”是這兩個亞文化圈子吸引用戶的核心因素。語C就不用說了,字面意義上的“有手就行”;Pia戲稍微復雜一點,但門檻也不算高。老實說,新人入坑語C和Pia戲的難度,可能比入門MOBA或吃雞等熱門網絡游戲的難度還要低。因此,哪怕年輕人變成了中年人、不再有大塊時間可供娛樂,也可以把語C和Pia戲的愛好一直堅持下去。
當然,如果你要挑戰進階水平,甚至成為專業人士,那又是另一番場景了。尤其是Pia戲,進階難度極高,前期錄制和后期處理均需要學習大量知識。其實,每一種業余愛好發展到進階水平,其難度皆會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做過視頻內容的朋友應該很能理解我的意思。
精通Pia戲,你可能需要學會這些資料
再次,語C和Pia戲圈子的成員,大多帶有很強的創作動力,不僅滿足于參與。他們愿意為了興趣愛好去學習,培養新的技能,乃至將其上升為一種職業。不止一個語C愛好者告訴我,他們由語C走上了網文創作之路。事實上,語C是當代網文的一個重要源頭,許多QQ群和垂類APP都是“語C + 網文雙修”。網文IP的上游活水來自語C,這一點恐怕是多數投資者從未意識到的。
Pia戲的專業化要慢于語C,但是道路更清晰,那就是向音頻娛樂發展。國內大批配音演員(聲優)都是從Pia戲入坑的。按照我調研過的一位Pia戲愛好者的話說:“(2013年底)聽了一部廣播劇,就覺得蠻神奇,還能用這種方式去講述故事,然后就加了一個社團,從此開始了業余配音的道路,直到步入社會了、正式學習配音之后,才算步入正軌了。”
此外,我還了解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pia戲圈的@古月三刀,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及希望借助聲音作品表達對屈原的緬懷,在QQ群里邀請了包括古風圈知名博主@smile小千等在內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作了一首《離騷》pia戲劇情歌。在去年端午節期間,一語文老師向學生們播放了該劇情歌,學生們也對這樣的教學方式和pia戲非常感興趣。
總而言之,現在的語C和Pia戲圈子,讓我看到了亞文化圈子比較健康的發展狀態:擁有龐大的、全年齡段的用戶群體,入門門檻較低,同時具備很高的進階和職業化潛力和正向的文化呈現方式。優秀的消費賽道大多具備這樣的特點,這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從經濟和產業的角度看,亞文化圈子能發揮多大作用?
五、從愛好到職業,亞文化圈子的逆襲之路
對每一個我接觸過的亞文化圈子成員,我都會提出同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愛好與職業的關系?很多人說過‘別把愛好當職業’,你怎么看?”
我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不過其核心信息帶有高度的一致性:
- “如果真正喜歡這行的話,作為職業能夠變現,會更開心。當自己在打工的時候要拎得清,有服務精神,清楚自己是服務于商業的?!?/li>
- “現在漢文化越來越熱,做發簪或者是漢服配飾這條路,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的。但入行的前提是一定要用作品說話。建議把手藝練好了之后再接單?!?/li>
- “我很建議更多年輕人去嘗試,現在娃圈產業算是處在上升期。但是認清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比如現在有很多娃衣店被淘汰,就是因為定位沒有想清楚——自己想不想做全職?做兼職是一定會限制發展的?!?/li>
- “我沒參與過培訓,都是自己摸索的,我是很想把Pia戲這個愛好玩成職業的。這個圈子已經不像以前那么閉塞了,各種有聲小說、廣播劇、虛擬偶像的大火都在顯示音頻市場正在崛起?!?/li>
- “肯定會有這種比較消極的時刻,比如遇到難纏的客戶。這個時候就要及時調整心態。對我來說,與其做一些興趣不太搭的工作,我更在乎人生價值的實現?!?/li>
絕大多數亞文化圈子成員認為,能把興趣變成職業是一種幸福,會讓自己更開心。具體要不要“職業化”,取決于內外兩個因素:第一是自己究竟有多少才華,能不能出作品,樂不樂意做全職?第二是市場究竟有多大,增長速度如何,能不能養活自己?
第一個問題取決于每個人自身,沒有統一答案。對于第二個問題,我倒是非常樂觀。我認為今天的亞文化圈子,不但具備重要的文化意義,還具備巨大的經濟意義。凡是看不到這一點的人,就看不到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想象一下,在2000年代初,如果有人說“互聯網平臺將發展為萬億規模的產業”,大部分人不會相信,因為這種事情毫無先例;但是,從技術、文化和社會環境看,互聯網平臺經濟的崛起是歷史的必然——時至今日,它也基本完成了歷史使命。
那么,下一個二十年屬于誰呢?屬于那些垂直、創新、興趣化、IP化的原創內容與產品。“新國貨”的異軍突起,盲盒手辦的走紅,乃至國產原創游戲的蒸蒸日上,都只是這股潮流的先聲而已。真正的潮流才剛剛開始!
就以我非??春玫耐奕槔瑑H僅BJD一個品類,僅僅在某一個電商平臺,目前就擁有上百個品牌認知度較高、粉絲基礎雄厚的原創網店;其中最大的店鋪有44萬人訂閱。請注意,上述數字還是非常保守的,因為娃圈有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微店、微信小程序,而且BJD品類的粉絲顯然要低于棉花娃娃。
某電商平臺的BJD娃娃店鋪榜,已經很具規模
再過5-10年,娃圈的消費規模會有多大?會有多少年輕人走上專業娃娃設計師、娃衣設計師、化妝師、攝影師的道路?娃娃的制造需求又會帶動多少工廠?以目前最火的BJD原創網店之一——龍魂為例,2021年已經擁有了3000平方米的自營生產車間,雇傭了超過100人。很顯然,娃圈不僅能解決少數年輕人的職業發展渴望,還能提供更大范圍的崗位供給。
那么,比娃圈更早、更成熟的漢服圈呢?在2021年8月,校園秋招開始前夕,由騰訊QQ發起的一場“漢服圈打工避坑指南”空中茶話會上,就聚集了400多位有志于加入漢服產業的年輕人。有些人甚至從高中就開始接觸古風服裝設計,從大學就開始積累客戶群。由共青團中央發起的“中華華服日”,已經舉行到第九屆的“西塘漢服文化周”,以及河南衛視元宵晚會廣受好評的節目《唐宮夜宴》,都促進了漢服的進一步“出圈”和產業化。
截止2020年,全國漢服愛好者已經超過500萬人、市場規模突破60億元。在高速發展之中,漢服產業對原創設計的需求缺口很大,很多設計師的單子可以輕易排到3-4個月以后。至于生產環節就不用說了,哪怕是最低附加值的山寨漢服的生產,也已經養活了上百個服裝代工廠。在漢服產業進一步規范化、高端化之后,迸發的經濟潛力將更上一個臺階。
至于語C和Pia戲圈,我認為它們的未來一定會指向廣播劇。我已經習慣了在鍛煉的時候聽廣播劇,熟悉各大音頻娛樂平臺的有聲劇場頻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度成熟,用戶的“亮屏時間”被爭奪殆盡,只剩下“不亮屏時間”還是一塊藍海了,而音頻是適合這片藍海的唯一內容。過去十幾年,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很快,但泛音頻娛樂內容才剛剛上路,Pia戲圈將是培養配音演員(包括業余和專業)的重要戰場。
2017年以來,中國的廣播劇市場已經從“網配”進入了“商配”階段,職業化的聲優群體日益壯大,還出現了《聲臨其境》這樣展現配音過程的熱門綜藝節目。在網配時代,一部廣播劇一般只有5-8集;而在商配時代,商業廣播劇基本都是以“季”為單位,熱門作品至少三季、每季12-15集。你可以想象,對職業聲優的需求增長有多么快,又會對年輕人創造多少工作崗位。
各大音頻平臺的廣播劇專區內容非常豐富
回到本文開始的那個問題:互聯網真的會導致文化上和經濟上的“馬太效應”嗎?那要看是什么類型、什么階段的互聯網。過去十幾年,算法主導的內容分發模式,以及平臺獨大的利益分配模式,確實導致了資源的頭部集中,也導致了消費者的普遍不滿。然而,這只是互聯網的一個形態,絕不是最終形態。通過上述調研,我們看到了另一幅場景——社交網絡和社交媒體促進了“亞文化圈子”的成熟和擴大,電商和移動支付又促進了這些圈子的產業化;這恰恰是“馬太效應”的對立面,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性,帶來了新的活力。
這不禁讓人想起《道德經》里的那句名言:“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余?!被ヂ摼W發展到今天,“損不足而益有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接下來該是“損有余而補不足”的時代了。
六、有趣的問題:為什么亞文化圈子都喜歡用QQ?
寫到這里,本文的基本結論已經寫完了。但是,我還想分享一個意外的發現:亞文化圈子成員往往以QQ為大本營,越是資深、越是專業的,就越離不開QQ。
別誤會,亞文化愛好者會使用各種主流互聯網APP。以漢服圈為例,設計師會在微博和小紅書發畫稿吸引客戶,商家會在各大主流電商平臺開設網店,可能還會把模特的照片發到各種短視頻平臺。然而,圈內人的交流場所主要是QQ,愛好者互相切磋、學習的場地也主要是QQ。娃圈的情況與此類似:一個人如果沒有加過幾十個娃娃主題的QQ群,就算不上入圈。
為什么QQ會成為眾多亞文化圈子不約而同的集散地?其實不難理解,主要就是三個原因:
- QQ是一個“虛擬社交”平臺,基本沒有現實世界里因家庭、工作、學習而產生的人際關系。用戶不需要維持一個現實世界被認可的“人設”,可以保持與現實的距離,找到與自己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從而做“真實的自己”。
- QQ的功能非常強大,尤其符合亞文化圈子交流的需求。例如,QQ群可以發圖文公告,可以通過“作業”功能私信到每一個人;QQ可以傳輸超大文件,尤其是無損傳輸圖片,非常適合交流設計稿;QQ的語音聊天功能很完善,聊天記錄容易導出。相比之下,微信主要面向熟人社交、產品思路簡化,不能提供QQ的很多功能。
- QQ的歷史悠久,這意味著更多的歷史積累。尤其是漢服、語C這些歷史很長的亞文化圈子,一些QQ群早在十幾年前就存在了,群內資產沉淀至今。即便當年的群已經不活躍了,圈內“老人”也養成了使用QQ的習慣。那時,微信、抖音乃至微博還沒有誕生呢!
一個漢服設計師加入的部分QQ群
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QQ在未來最有可能的發展方向是:以興趣為導向、以群聊為主要組織形式的年輕化社交平臺。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總體上會有更多時間、更多資源用于發展興趣,也更渴望有一個無拘無束地討論興趣的社交場所。興趣是“虛擬社交”的基礎(相對地,微信這樣基于工作/家庭關系的則是“現實社交”),虛擬社交與VR/AR、5G、AI等技術結合,能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構筑下一代泛娛樂平臺的基礎。
所謂“年輕化”,不是單指生理上的年輕,更包括心態上的年輕。討論工作用微信,討論愛好用QQ;熟人社交靠微信,興趣社交靠QQ——這很可能是長期趨勢,也是我研究亞文化圈子的一項意外收獲。
現實就是這么有趣。QQ憑借深耕了23年的社交積淀,以及對于不同時代用戶社交需求的持續關注,成就了眾多亞文化甚至多樣化圈層文化成長的土壤。互聯網行業就是這樣有趣,所以我喜歡研究互聯網。
本文由@互聯網怪盜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由于傳統歷史很深厚,漢服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發展,所以漢服想破圈其實還是挺難的
如何尋找亞文化?
啟發性很棒,碼了,有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