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訪談效果不好?你可能缺少了“共情”

5 評論 3575 瀏覽 20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語:共情是一種能力,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共情,尤其是家人之間,共情是保持家庭和諧的基本能力。在用戶訪談中,訪談效果好不好,共情也占著很大的比重,因為共情是利他的,利他的同時亦是利己。

用戶訪談是用戶調研中收集定性數據(如感知行為、態度、想法、動機、需求、原因等),進行定性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在用戶訪談過程中,訪談員常會以訪談提綱為基礎,詢問受訪用戶問題并傾聽用戶所講述內容,進而收集及挖掘與研究目的相關的有價值的定性數據。但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 受訪用戶防備心強,難破冰,難以切入研究主題,訪談氛圍嚴肅或尷尬;
  • 受訪用戶不回答,或回答簡單、保守甚至敷衍,不敢說、怕說錯,或不知說什么,或者會想說了你也不懂,也不理解,最終導致得不到豐富有效的定性數據;
  • 不知道追問深挖哪些點,難以引導受訪用戶更多思考和講述;
  • 訪談覺得挺順利但一到總結環節,總發現有價值和深度的信息很少:有模糊不清不知是否理解正確的;有只停留行為表面沒深入追問背后心理動機和緣由的;有知道動機和緣由但不清楚程度和范圍的。

雖然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有各種,但有一種可能是訪談員缺少了“共情”。

一、什么是共情

共情(empathy)一詞,也常有些同義詞如“同感”、“共感”、“投情”、“同理心”、“感情移入”等。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羅杰斯(Rogers)的觀點,它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內心世界一樣的能力。

這種能力是認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結合體:認知能力是辨別、命名他人情感狀態的能力及采擇他人觀點的能力,情感能力指個體的情感反應能力,兩種能力交互作用,使個體產生共情,進而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受訪者的精神世界,引導受訪者對其感受思考,因此獲得更好理解問題的實質(劉聰慧等人,2009)。

二、共情在用戶訪談中的作用

受訪用戶會感到自己被理解、真誠以待和接納,這將促進受訪用戶對訪談員的信任 ,促進密切訪談關系的建立。這點能一定程度解決:

  • 受訪用戶防備心強,難破冰,難以切入研究主題,訪談氛圍嚴肅或尷尬;
  • 受訪用戶不回答,或回答簡單、保守甚至敷衍,不敢說、怕說錯,或不知說什么,或者會想說了你也不懂,也不理解,最終導致得不到豐富有效的定性數據。

訪談員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受訪用戶,并更加準確的把握受訪用戶所講述的信息,特別是那些暗含在語言之中有意義的情緒化信息(如態度、動機、需求、痛點及其相應程度)。這點能一定程度解決:

  • 受訪用戶不回答,或回答簡單、保守甚至敷衍,不敢說、怕說錯,或不知說什么,或者會想說了你也不懂,也不理解,最終導致得不到豐富有效的定性數據;
  • 不知道追問深挖哪些點,難以引導受訪用戶更多思考和講述;
  • 訪談覺得挺順利但一到總結環節,總發現有價值和深度的信息很少:有模糊不清不知是否理解正確的;有只停留行為表面沒深入追問背后心理動機和緣由的;有知道動機和緣由但不清楚程度和范圍的。

喚醒受訪用戶的內心世界,幫助其真實地反饋行為經驗、情緒感受和思維方式,從而促進其自我表達、自我分析、自我探索,達到更深入的訪談交流。因為對于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可能在沒來接受訪談前,受訪用戶也從未思考過,而訪談員除了了解表層信息外,同時更重要的是引導和幫助受訪者思考,自己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是什么。這點能一定程度解決:

  • 不知道追問深挖哪些點,難以引導受訪用戶更多思考和講述;
  • 訪談覺得挺順利但一到總結環節,總發現有價值和深度的信息很少:有模糊不清不知是否理解正確的;有只停留行為表面沒深入追問背后心理動機和緣由的;有知道動機和緣由但不清楚程度和范圍的。

對于與訪談員個人世界差異很大或知之甚少的受訪用戶,共情有更明顯打開話題和深入交流的效果。這種差異較大或知之甚少既包括人口學維度,如老人、小孩、少數群體、特殊群體、外國跨文化群體等,也包括社會職業及地位維度,如政府/醫療/教育/金融/地產/貿易/能源等各行各業的領導干部及基層員工,以及環衛工人、地攤商販等。這點能一定程度上解決:

  • 受訪用戶防備心強,難破冰,難以切入研究主題,訪談氛圍既嚴肅又尷尬;
  • 受訪用戶不回答,或回答簡單保守甚至敷衍,不敢說、怕說錯,或不知說什么,說了你也不懂,說了你也不理解,最終導致得不到豐富有效的定性數據。

三、共情五層次水平與訪談挖掘深度

事實上共情也有不同的層次水平,對應著訪談時不同的挖掘深度。根據卡可夫(Carkhuff)的觀點,共情可分為五個層次水平:

層次一:毫無共情反應,即完全忽視當事人的感受和行為;

層次二:片面而不準確的共情反應,即理解當事人的經驗及行為而完全忽略其感受;

層次三:基本的共情反應,理解當事人的經驗、行為及感受,但忽略其感受程度;

層次四:較高的共情反應,理解當事人的經驗、行為及感受,并把握其隱藏于內心的感受和意義;

層次五:最準確的共情,既準確把握當事人言語傳達的表層含義,又把握其隱藏的深層含義及其程度。

結合長久以來的訪談經驗可見:在層次一和層次二,根本稱不上是共情,實際上還會對創造有效的訪談關系及環境起破壞作用。只有至少在第三個層次,訪談員才能從受訪用戶口中得到有效的定性數據(感知行為、態度、想法、動機、需求、原因等),這些定性數據往往也是定性研究中最核心最具價值的數據,這包括用戶主觀感知的行為經驗和相應的感受,比如用戶主觀感知說的常用和產品UV/PV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用戶產品及各功能使用經驗的演變是怎樣的,中間經歷過哪些關鍵事件促成了這樣的轉變;用戶當前使用感受是怎樣的,是真的喜歡某功能產生高點擊量,還是因為困惑反復點擊或易誤觸產生的高點擊量;而這僅僅是初級共情,因為獲得的定性數據還停留在表面。

要想獲得更深層次的定性數據,則需要到達層次四和層次五:去挖掘感知行為背后是什么行為造成的,當前的態度又是受什么所影響,用戶說到的這個想法是如何產生的,當前使用動機背后的更進一步深層動機是什么,想要一匹更快的馬背后更深的需求是什么,浮于表面或人云亦云的原因背后又有著怎樣更深的解釋。

這些挖掘在實際執行中我們常用一個“追問”就一語概括,試問有多少人能真的不斷追問(如enya三問:為什么、想怎樣、那又怎樣),又有多少人真的成功追問。

這對訪談員的要求極高,需要感性腦與理性腦通路并行。感性腦是要讓受訪用戶能感受到你的準確體驗、理解和接納,并以此促進形成一種真實的、信任的、密切的訪談關系;與此同時,理性腦通路高速運轉,一方面要對用戶所說進行辨別,不是說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又要超脫于已有一稿通用的訪談問題提綱,基于受訪用戶所說內容與研究目的,當場在腦海中構建這名受訪用戶專屬的問題提綱,并順滑的有效執行,這就如同給在高速上行駛的汽車換輪胎。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達到共情?

四、幫助達到共情的4個步驟

1. 調整個人情緒進入狀態

不論之前已經訪談了多少場走了多少個城市很疲倦,還是上一場的訪談不理想,亦或者舟車勞頓才來到受訪用戶面前,還是自己或家人朋友發生了什么事引發了怎樣的情緒等,只要你進入訪談場域時,一定要把自己之前所有情緒置之腦后,讓自己平靜進入狀態,這里可以用一些正念的方式來幫助達到。不要把自己的個人情緒帶入訪談中,否則將會極大影響訪談效果,這是作為一名訪談員的基本職業素養,也是對受訪用戶的尊重,畢竟沒人有責任承擔你的情緒,更何況還是萍水相逢的受訪用戶。

2. 空杯心態跳出個人框架

不論自己對調研對象或調研內容多么熟稔于心,有多深的理解,還是之前做了多扎實的案頭研究,亦或者已經訪談了多少場訪談對用戶反饋已有很強預判,越是這種情況越要擁有空杯心態,跳出個人框架,懷著好奇與積極態度,去迎接每一個受訪用戶,把每一個受訪用戶都當做一個全新的受訪用戶。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對用戶所說所講保持敏銳,保持謙卑,保持和善,保持友好,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在不同用戶身上挖掘到更豐富更細致更深層的信息,千萬不要把做十場訪談做成了一場。

3. 耐心傾聽并積極思考

這里要講一個概念,叫敘事(narrative),即一個人是如何向他人講述和解讀自己的使用行為、態度感受的(于魯文,200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敘事風格,不同的敘事風格所承載的信息量及相應的情緒體驗也是不一樣的,訪談員需要著重聽受訪用戶的想法、感受和體驗,并且嘗試將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以對方的視角看待TA所講述的故事。訪談員可以在傾聽的時候用另一個理性腦問自己三個問題:

  1. TA想告訴我的是什么?
  2. 這對TA來說意味著什么?
  3. TA怎么看待這件事情?

切記不要用受訪用戶“邏輯不清、表達不清”來掩飾自己的不努力。

4. 確認所接收到的信息并反饋

確認是共情的關鍵點,具體可表現為語言和非語言兩種形式:非語言常有目光注視、點頭、身體前傾以及微笑、驚訝、好奇等表情反饋;語言常見的參考句式可分為:

  • 表達對主觀行為的理解“我觀察到您是這樣操作的,您先…再…然后…最后…?”“您剛才說您是…使用的,對嗎?”
  • 表達對人態度、感受、原因的理解“剛才我聽到您說…時,發現您有音調提高/停頓/弛緩/嘆氣/眼神移開/玩起桌上杯子(行為)…您是不是覺得…特別重要/看重/無奈/困惑/毫無興趣(態度)…,我有理解錯嗎?您可以具體展開講講嗎?””您感覺…,是因為…對嗎?”“您現在的感受是….,因為….”
  • 表達對動機、需求的理解“您想說的是…””您希望…””您的意思是…”“您在說…的時候,您是不是其實想說….”

實際訪談運用中需將這兩種形式常靈活運用、相互配合,切勿鸚鵡學舌,沒把握到受訪者的言外之意,或者假性共情,只有語言形式沒有非語言的情緒傳遞。

五、運用共情時需注意

1. 共情≠遷就,而是=接納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新手或剛接觸用戶訪談時無法把握合理共情的尺度,往往是誤以為共情他人需要完全同意對方的觀點。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認可,但不必為了共情而犧牲自己中立客觀的價值判斷。比起認可,走出自己的個人框架(角度)而進入受訪者的參照框架(角度),不帶評判性的接納是更恰當的方式。

2. 共情過程中的引導與跟隨

“引導”與“跟隨”兩者之間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臨界點,因此需要訪談員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對兩種方式予以靈活的運用。雖然,訪談員不能進行過多的引導,這樣做很容易使受訪者偏離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白,變為迎合訪談員。

但訪談員也不能總是跟隨著受訪者,讓受訪者由著自己的興致漫無邊際地瞎聊,這樣做也同樣會迷失訪談主題的方向,浪費時間不說,還無法找到那些對研究問題起到關鍵作用的“信息點”。

因此,在訪談前最好向受訪者說明下原則,一般不會打斷受訪用戶訴說,但如果離訪談主題太遠時就會打斷,引導受訪用戶回到訪談主題上,希望得到受訪者的理解與諒解,同時在傾聽到受訪用戶那些暗含的信息時,在給予更多關注并記下的前提下,對信息內容進行引導深挖。

六、關于共情還想說的話

共情技巧和能力的培養,不止可以讓用戶訪談更加順利和有效,也可以運用至個人平時工作和日常生活。這本質是種換位思考的能力,比如和領導、同事溝通,和家人、伴侶、朋友聊天,可以在傾聽對方之后,先用自己的話重述剛才對方告訴你的,向對方驗證你準確、全面地理解了對方,再說出自己的看法。

這種方式會提升你對他人觀點、經歷、感受、體驗的敏感度,幫助你學會更好理解他人,感受和看到更大的世界。

 

作者:?騰訊CDC-eason;公眾號:騰訊CDC體驗設計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xabwlkHc90aCxu9f9CDScg

本文由@騰訊CDC體驗設計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確實在采訪的時候共情是很重要的,這會讓受訪者更加快速的接納你

    回復
  2. 我覺得自己不太會說話,經常在網站上找共情話語還有談話模版。

    來自廣東 回復
  3. 用戶訪談對于了解用戶需求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無法準確理解用戶的感受那必定是行不通的

    來自山東 回復
  4. 共情真的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種情緒,而且對生活工作都有著極為正面的影響

    來自江蘇 回復
  5. 共情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情緒,無論是在平常生活還是在用戶訪談,共情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來自安徽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