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增量到存量,企業如何破局用戶轉化的關鍵賽點?

0 評論 5463 瀏覽 16 收藏 27 分鐘

本次直播我們邀請到13年資深電商運營@張前進老師,從業領域涵蓋電子商務、教育、廣告服務等,具有豐富的項目規劃、統籌管理、運營活動操盤經驗。本文為直播內容整理,內容有刪改。

大家好,我是張前進,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在互聯網的拐角時代,企業如何從增量到存量,企業該如何破局?

本次分享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從現在的數據市場發展狀態,了解下一步電商或者企業發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第二:企業如何應對用戶存量的競爭的變化,而存量用戶對用戶的重要性有哪些?

第三:如何做好存量用戶的管理及轉化,找到企業發展的突破點?

一、用戶趨近飽和,電商平臺的突破口在哪?

1. 疫情下的企業增長太難了

疫情影響下,可以看到很多失業、裁員、被畢業、摩擦性失業、都成為熱門的關鍵詞,甚至很多熱搜都是關于大型互聯網企業裁員變化。甚至還有人總結了互聯網科技企業的裁員的趨勢,裁員的多少。

下圖是網上找的數據圖,包括現在科技公司的市值的變化,就像兩年前,蘋果公司阿里巴巴加上騰訊,再加上美團、京東、拼多多,還得減去 192.7 億美元。

在兩年后,就是22年4月份,看到蘋果的市值漲了 1 萬多億,而它的市值已經相當于中國前50 家國有科技公司,加起來差了 1 萬多億。所以,疫情對中國企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再看一下具體的數據,就業,消費這些數據。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2年全球經濟增速從 21 年的 6.1% 下降到了3.6%。而新興經濟體中,中國的 GDP 更從 21 年的 8.1% 下降到了4.4%,單月的失業率反而上升了不少。從 5.5 %上到8.8%,最可怕的是 5.5 %是中國政府控制的失業率目標,可如今還是8.8%,已經遠遠超過了控制目標。

所以我們就從這些數據上可以看到,整個世界經濟也好,中國的經濟也好,增速都是在下降的。整個世界經濟都是屬于下滑的趨勢,而經濟下滑導致失業率上升,對整個的大經濟環境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今年3 月份的社會消費品的統計,累計增速也是降到了3.27%,且是連續11個月的下降。﹣3.53 是 20 年 8 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所以現在整個就業消費數據,呈趨下的行勢是非常明顯。

關于網民的增長,現在網民人口的增長率一直往下。網民從 07 年以來,一直都是下降的,到 21 年增長率基本都跌迫到了 5% 以下,新網民也是如此。越來越少的新網民也就導致了我們企業獲取用戶的難度會直線上升。

現在的網民基本上普及率已經很高了,我們要想找新用戶,就得從新網民里面去找。但如果新網民的變少,那就直接導致了,私有企業獲取用戶的難度成本都會直接上升。

現在的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也呈一條直線往下滑,從全年出生的1000 多萬人口看,出生率 7.52%,死亡率也是 7.18%,自然增長率0.34%, 僅一萬多個人。所以可以看到未來是拉新越來越難,人口是越來越少。

2. 互聯網企業增長突破口——盤活老用戶

企業面臨著未來發展的關鍵的因素,就是人口紅利會逐漸消失。因此企業里之間的競爭,再也不是在人口紅利下,開疆擴土式爭奪小白用戶的競爭,而是彼此直接爭取老用戶之間的競爭。而三大電商的財報也可以看到,基本上已經不再報GMV 利潤之類的 (之前GMV 基本上是大家所有考核里邊的最核心的指標。其次才是用戶)。

拼多多的財報提出活躍買家,是 8.819億,而平均月活是在 7.513億。而阿里巴巴也是,它指的是全球活躍是13.1億,年度凈增1.7。京東也是指出自己的活躍用戶,5.8個億。

他們的財報都同時指出了自己的活躍用戶,可以看到淡化了 GMV 利潤。這也是大家看到從增量市場逐漸飽和,然后向存量市場發展中的結果。

總結起來就是:經濟下行,現在消費降低,用戶飽和。而用戶粘性、客單價復購率,已經成為這幾個平臺關注的重點指標。沒有太多的新用戶可拉,怎么盤活老用戶就成了他們關注的重點。

各大平臺都在做出改變,比如:供應鏈改革,來縮短自己的成本,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如何做產品的差異化,來提升用戶的多方面需求。下沉市場其實這幾年各平臺都在做,像淘寶的淘特,京東的京喜,客單價都是低的。下一單幾塊錢,然后不斷地通過各種返現或者優惠券,來吸引用戶去不斷地下單。

消費能力降低的情況下,買便宜的產品已經成了很多用戶的趨勢。所以下沉市場甚至五六線市場已經成為很多平臺去去做競爭目標。營銷成本的降低、反向定制都成了需要突破口的點。

二、企業如何應對用戶存量的競爭變化?

1. 轉變思路:從獲取流量到運營存量

通過數據可以看到:GMV=用戶量*復購次數*客單價。而現在,還得加上用戶的生命周期。

如果你不重視用戶的生命周期,用戶留存1年,他的復購次數是1次,那你只賺這1次的錢。如果該用戶留存20 年,那你就多了20 倍的用戶價值。用戶也就能給你能提供長時間的利潤,或者相關的內容貢獻。即用戶的價值時間線逐漸拉長,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

企業也更多的關注老用戶,給予老用戶相關的利益,包括就像亞馬遜 brain 、京東plush 、美團,拼多多,他們都是開始做一些活動,來提升用戶的復購。從單次消費到持續消費的,基本上都是企業開始持續改變的策略措施,通過不同的手段來改變用戶的消費的習慣,提高用戶的消費頻次,通過多方面的、多個場景的設計、來提升用戶空間的毛利率。

2. 存量用戶的特征

1)更低的運營成本

老用戶對企業、對產品有相當程度的認知,甚至老用戶對產品的了解會超過了企業的員工、企業的銷售員。而維持老用戶的成本相當于拉新的1/6,所以老用戶運營,成本是相當低的。

同時企業有用戶畫像、認知標簽,會對老用戶精細運營也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而不像新用戶,完全陌生,需要更多的市場教育,來不斷完善他們的畫像。老用戶在對產品、對品牌、有高度認知性的情況下,還會幫助企業去做分享,去影響周圍的人,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會給企業提供意見、反饋。

2)更高的貢獻價值

二八法則,也就是存量用戶的貢獻價值會占企業總比增長的80%,甚至更多。

里面涉及到三點:

  1. 消費價值,用戶持續復購,為企業提供更多的GMV,更多的利潤。
  2. 內容價值,通過產品的使用分享、評價、測評影來響周邊的朋友,會帶動他朋友的購買。老用戶是在使用產品的同時,其實也起到了推銷產品作用。
  3. 品牌價值,附帶的品牌的增值,就是企業做到極致,讓用戶成代言人。當所有的用戶都說你產品好的時候,基本上你都不用怎么去宣傳。

阿里巴巴的財報,提到它的核心用戶是什么?就是超過 1.24 億年活躍消費者,在淘寶天貓,這群人的年消費是超過1 萬人民幣的。而這些用戶的年活率是超過98%。這1.24億用戶給他貢獻了 1.24 萬億的收入。就算阿里巴巴不拉新,這些用戶也會給他貢獻了上萬億的收入。

3)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很多教材理論上,是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的人才經歷、企業的品牌能力、研發技術、企業文化。而現在大家也開始關注用戶,其實用戶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之一。

存量市場里,得用戶者得市場。能守住老用戶的才能夠市場永固。在沒有拉新的情況下,用戶還在不斷流失,基本市場也會逐漸萎縮。

沒有用戶的企業,是沒有價值的,有很多這種案例,如:以前比較出名的凡客誠品,韓寒代言的平臺廣告,戶外的各種廣告、但最終沒有用戶認可。

企業核心競爭目的都是為了獲得用戶的,都是為了贏得用戶端獲得實際的利潤。其實我們不管做品牌文化,還是做技術研發,都是為了通過不斷的迭代來獲得用戶的支持及購買。所以用戶也成為企業最關鍵的核心的能力。

3. 如何應對競爭變化?需要企業與用戶共同努力

企業與用戶的關系,以前更多的是一種博弈對立、相互PUA 的過程,用戶想獲得更便宜的產品,企業想獲得更高的利潤,都是相互博弈的過程?,F在更多的是共建共生的關系,用戶實際為企業提供現金流,為企業發展提供基礎;企業為用戶提供好的產品。

用戶的質量,用戶的口碑,是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的,這也是很多電商為什么重視評價,甚至很多平臺都在自刷。存量用戶也是可以為企業帶不斷的新用戶的,尤其是比較高端的咨詢行業。對這種行業相對來說,它的存量用戶帶增量用戶的轉化率甚至會超過30%。

以前我們做相對高端教育的時候,新用戶能有1/3 的量是通過老用戶的不斷介紹來的,所以我們在重視老用戶的時候,也會帶來額外的新用戶的增長。存量的維護與新量的拉新,這并不矛盾。

三、如何做好存量用戶的管理與轉化

1. 增量和存量市場的差異化在哪?

增量市場,大家都是在不斷的發展,各個企業都在成交小白的過程,也就是把單個商品盡可能的賣給 1000 個人,1萬個人,甚至更多的人。

而進入存量市場,說明基本上是沒有新用戶了。當你沒有新用戶,且僅有現有的用戶池子的時候,那就需要讓一個用戶買更多的商品,以維持企業的不斷獲取利潤。比如你有幾千萬的用戶,在沒有增長情況下,怎么讓他們適應更多的商品場景,規劃不同的消費場景。

增量市場通過流量來增長變現,存量市場需要不斷地延伸擴展。有新流量的情況下,大家追求的是流量,通過新的流量來不斷地獲得企業的增長,而存量的就是不斷的變現。

像字節,從自家的抖音平臺開始就有了大量的流量之后,就開始做教育、二手車等,不斷地擴展自己的業務場景,把這些流量不斷地在向其他場景去分流,通過用戶的定制化運營、用戶的標簽,逐步實現它從場景到多維場景的這種延伸,這樣極大的擴大了用戶的消費能力。

增量市場其實就是玩的是流量紅利,存量市場就不再加固護城。就是企業之間已經沒有太多的小白用戶,那剩下的就是彼此之間爭奪對方的用戶。

怎么保住自己的老用戶?怎么去能把對手的用戶搶過來成為你的用戶?可能這就是存量市場競爭,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很多時候,可以看到大家都重營銷、輕研發、輕產品的觀念。當通過營銷,大規模的打廣告,獲得了一批用戶購買,短期內獲得了一定的利潤。但從長期角度來講的,產品質量的不過關,甚至存在各種服務問題,導致口碑的不斷的下滑,最終的市場也會沒的。

比如:中國的手機品牌,已經換了太多了,從最早的波導,到現在 LG、 聯想、樂視、錘子。大家可能在營銷上做的功夫很大,打廣告上做的工作都很大,通過不斷的廣告來影響用戶。但用戶對手機都非常的熟悉了,廣告的影響就已經非常小,更關鍵的是產品之間的競爭,產品差異化之間的競爭。

如何讓用戶能體驗到更好的產品,獲得更好的產品使用價值,甚至超出用戶預期的價值,從而產生口碑。不管是留住用戶也好,還是吸引用戶,產品肯定是第一。

用戶已經注冊了多個平臺這種情況下,如今做電商,不是靠低價或者做活動就能把用戶吸引過來,用戶也更看重的是整個平臺的生態化。這就是優勝劣汰,誰最終能留住用戶,就擁有更多的市場發展機會。

做整個存量市場時,除了在不斷的延伸場景,也要注重自己整個業務的閉環,美團收購摩拜也是如此,摩拜單車能保證它完成最后的一公里。

再比如:美團的本地生活買菜市場。單從北京來說,美團買菜還是比較好的,服務、價格各種因素上,還算做得不錯,而且在配送上各方面完善來說更好,至少它能保證當天配送。

2. 如何做好存量用戶的管理與轉化?

提高存量的因素這塊是多元化的,像產品的體驗、用戶的利益、運營上的精細化、活動的轉化設計,用戶的情感聯系。

好的產品,永遠就是獲取用戶圈粉的第一步。好的產品,能給用戶帶好的印象,且好的產品+好的營銷可能是等于成功的案例,要是它是壞產品,加好的營銷可能會死得更快。所以說產品永遠都會放在企業的基礎的第一位。

用戶利益基本上都是在整個大行業都在做的,不管是積分、活動、優惠套券,各個平臺都有,大家拼的就是看誰對用戶的吸引力更大,對于老用戶的粘性措施更完善。

信息化運營基本上是現在長期的手段。畢竟數據化時代,基本用戶數據標簽、用戶畫像都會完善。智能化運營系統也可以占用滿足用戶不同維度的需求,用戶的活躍也得以保證。

活動的設計上,需要一些關聯。比如:當引流的用戶量非常大,但最終用戶留存差,能造成90%的用戶流失率,那就是失敗的,其實就可以把引流和留存關聯起來。

情感鏈接,在存量市場時代又是很重要的點。比如傳統時代逛超市,收銀員給你直接掃碼支付,收完后趕緊走,那就是沒有溝通的。如今卻需要的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情感溝通,如何讓用戶感覺到你這里有最佳的感受。

① 了解存量用戶的發展路徑

第一步:產品使用體驗,企業與用戶是通過產品來建立聯系,而不是廣告,因此產品體驗就很重要。廣告更多是建立認知,在用戶想購買產品時,能想起你品牌。而產品的使用體驗,往往對用戶是最關鍵,特別在用戶量大情況下,能更對產品建立更好的印象。

第二步:成為忠實用戶,用戶對產品的體驗感覺良好后,它會逐步地產生興趣,在持續的購買或各種產品的鏈接中,會逐漸產生情感歸屬感,就形成了忠實消費者。

第三步:價值認同,類似像小米的米粉,大家對產品的認同感,對企業的認同感,甚至上升到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感都是非常高的。有時不同品牌之間粉絲的壓互噴的場景,就是一種用戶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的表現。

② 好產品留住用戶的第一步

既然產品那么重要,如何去塑造呢?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的邁克爾·波特提出三大競爭戰略,產品專一化、差異化、成本領先。五大模型等理論,基本上也都是圍繞著產品差異化為基礎來展開的。

③ 如何打造產品的創新與差異化?

這就有個USP理論(獨特的銷售主張)要求聚焦產品,在產品上找差異,或者去制造產品差異。

以下舉兩個廣告文案的差異化案例。

比如: 50 年代出現過很多廣告大師,其中有個出名的廣告案例就是霍普金斯的喜力滋啤酒。

話說霍普金斯在坐火車時,和對面座位的人閑聊,了解到那個人是啤酒廠老板,四處推銷但啤酒依然沒什么銷售。然后霍普金斯問:你的啤酒有什么賣點?啤酒老板回答,沒賣點,所有的酒生產工藝都一樣的。然后霍普金斯就幫他寫了個廣告文案,文案大概是這樣,啤酒需要經過高溫純氧的催熱,才能保證口感清爽。然后啤酒老板就按照他的文案去賣,銷量就立馬好了很多。

再比如:360與小米攝像頭的故事,360CEO周鴻祎發現在小米的攝像頭的宣傳文案指出“全玻璃攝像頭”,且這類攝像頭賣得很火。然后老周問員工:我們的攝像頭是不是玻璃做的?員工答,對的,攝像頭都是玻璃做的。然后周鴻祎這邊就開始了文案修改,改成光學玻璃(光學玻璃透光率非常的高),再改成全光學超光型玻璃。通過產品文案的塑造,立馬就強了很多。

OPPO,VIVI背后的人之一段永平,就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很難有企業不靠創新生存下來,但創新是需要在用戶導向前提下的創新,而不是為了不同而不同的創新。消費者導向前提下的創新是企業生存的一個重要基礎。

如相機品牌這塊,佳能、索尼各個品牌之間是有一定的差異,這也是彼此產品的定位。而這些相機品牌的相互競爭就很好,屬于那種是錯位化的競爭,而不是正面硬鋼。不是你有 4500 萬像素,我也有4500 萬像素。你能連拍30張,我也能連拍 30張。而是真實的相機的性能差異化的對比。

再比如,蘋果在前期獲得了很多大量精英人士的使用,也獲得了很好獲得口碑。但后期,消費者需要大屏時,沒有大屏;消費者需要快充時,沒有快充,消費者需要雙卡雙待時,也是出來得很晚。至少在用戶需求導向上來說,與國內的手機相比來說,反應遲鈍了,很大程度影響產品體驗。

3. 存量用戶運營,大數據殺熟?

在接下來的部分,張前進老師詳細講解了如何提升產品體驗并提高用戶對產品的忠誠度,以及存量用戶的權益、運營和活動的知識。

囿于篇幅有限,想要觀看完整視頻的朋友可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會員學習顧問@betty老師的微信,并備注“張前進”,即可獲得觀看鏈接。

四、七月直播回顧

本次會員直播課程,張前進老師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從增量到存量,企業如何破局用戶轉化的關鍵賽點,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獲~

每周三/四晚上8點,起點課堂會員平臺都會邀請一線的互聯網產品、運營實戰派專家,與大家分享最新的產品行業動態、運營玩法和干貨知識。

每個月的會員直播都有月度主題,每周直播圍繞月度主題展開。七月主題如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