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5 :用研四式之「望」
接下來的四篇文章,給產品經理們介紹四個最有效的用戶研究招式:望-聞-問-切。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望對應的是觀察用戶行為,聞對應的是傾聽用戶反饋,問指的是主動詢問或挖掘,而切的意思是做試驗。
今天先來介紹第一式 —— 望。
讓我們重溫一個經典的故事:
當 Sony 引入 Boom Box 概念的時候,他們召集了一些潛在的消費者,組成焦點小組來討論這個新產品應該是什么顏色的:黑色或黃色。經過這一組潛在購買者的討論之后,每個人都認為消費者應該更傾向于黃色。這次會議以后,組織者對小組成員表示了感謝,并告訴他們在離開前每個人可以免費帶走一個 Boom Box 作為回報。那里有兩堆Boom Box:黃色和黑色。
結果是,每個人拿走的都是黑色!
這是一個「身體很誠實」的憂桑故事。
人們時常言行不一。在調研時,用戶可能會跟你說,「我覺得這個功能挺好的」,但是實際操作時就是不用。當「言」和「行」同時出現時,行動往往比語言更能反映人們的真實想法。所以,觀察,或者更準確一些說,觀察行為,是理解用戶最基本的「招式」。
觀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 了解用戶真實的行為
- 獲得更豐富的場景信息
- 發現之前假設/預判不合理的地方
- 知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表現,遇到哪些障礙,真實反應是怎樣,有哪些應對策略
行為觀察又可以分為到現場觀察和通過數據觀察。
觀察現場行為
1. 現場觀察
真實的行為一定是發生在某個具體的場景之中的。到現場去觀察人的行為,可以獲得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受。
比如,因為要做移動支付相關的設計,需要觀察用戶去便利店充值交通卡的過程。
當我們帶著這個目的來到便利店,選好一個便于觀察的位置。這時候,推門進來一個人,應該注意看哪些東西呢?
使用者的背景
被觀察的使用者可能的年齡、職業,通過著裝打扮推斷大概的生活狀況,從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感受 ta 當前的情緒。
行動步驟
被觀察的使用者做了一系列什么動作?哪些行為引發了后續行為?
比如,顧客進門以后,先觀察店內環境(在哪里充值、人多不多),然后排隊,排隊時會做什么事情,接著是詢問充值事宜,然后掏卡,放卡,付款,確認,拿卡,離開。
在這個過程中顧客和周圍發生了哪些互動?
- 與店員的互動:如詢問是否能充值,回答充值金額,確認卡的擺放放置
- 與充值機的互動:尋找充值機,擺放卡片
- 與付款方式的互動:店員收現金,或者拿出手機使用微信支付
行動細節
比如,在使用微信支付時,用戶和店員各自的操作:
- 用戶:詢問是否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掏出手機,尋找并打開支付界面,遞手機被掃,付款確認,收起手機
- 店員:回答關于支付界面的問題,收銀系統操作,準備掃碼槍,收回掃碼槍,收款確認,告知顧客
行動時的情緒和態度
除了具體的行為之外,還需要注意伴隨行為的情緒和態度。比如,被觀察者有什么表情,反應了什么情緒;說了什么話,語氣語調如何;提了什么問題,為什么產生困惑;整個過程出現了什么樣的情緒變化,進店和離店時的情緒對比。
觀察的結果
觀察結束后,記錄下核心的發現:
- 用戶都做了什么事情
- 操作中會遇到哪些障礙
- 哪些因素對行為和體驗有影響:如店員的幫助,店內手機信號是否良好,光線對掃碼識別的影響等
- 還存在哪些未被很好滿足的需求
- 觀察了多個個體后,嘗試總結他們的特點、行為共性
在現場觀察中,我們容易觀察到用戶在實體空間內的行為、服務體驗等,但是如果涉及到比較復雜、長時間的屏幕操作,就難以深入觀察,需要用到類似可用性測試的方法。
2.測試環境下觀察: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是一套成熟的方法,幫助我們找出現有設計中的可用性問題,以便對癥下藥,提升使用體驗。
ISO 標準中對可用性的定義:
The extent to which a product can be used by specified users to achieve specified goals with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in a specified context of use.
可用性測試跟完全沒有干擾的現場觀察不同,一般會在人為安排好的環境下,讓使用者操作一系列任務,然后評估有效性(任務完成率)、效率(完成時間)、滿意度(自我評估問卷)。
跟現場觀察相比,可用性測試有很多優點:
- 能觀察到我們感興趣的用戶行為,而不是隨機的行為
- 測試過程不被干擾
- 可以詳細記錄整個過程
- 有一系列標準衡量可用性的程度
- 可以與用戶有深入的互動
完整而嚴謹的可用性測試大概需要 1~2 周時間,整個過程大概包括以下的主要步驟:
準備階段
- 明確測試目的
- 測試任務設計和材料準備
- 定義參與測試用戶的特征
- 篩選和邀請測試用戶
測試階段
- 接待和活動介紹
- 測試任務和問卷引導
- 現場記錄
分析階段
- 記錄整理
- 任務完成率、完成時間、滿意度數據統計
- 列出可用性問題列表
- 分析可用性問題
- 下一步行動
關于具體操作,這一篇就不再展開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翻看「妙手回春-網站可用性測試及優化指南」和「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兩本書。
剛開始接觸可用性測試,會覺得很復雜。好消息是,并非所有的測試都要按照完整的步驟進行。實際上,不同的步驟背后有不同的目的。如果我們只是想快速看看用戶(沒有任何限定條件)在某個界面使用某個功能的時候會不會遇到明顯問題,那直接找兩個朋友,給他們一個任務,試著操作一下,基本上也能達到快速測試的目的。
但是如果要得到較嚴格的可用性測試的結果,必需要精心控制以下環節:
如果想得到更靠譜的測試結果,召喚身邊的用戶研究員吧!
觀察行為數據
除了觀察行為本身,還可以觀察行為的結果——數據表現。
在我們日常收集的用戶數據中,有一部分是關于行為的數據,比如訪問、瀏覽、點擊、停留、中斷、離開,這些行為會產生可觀的數據,如果仔細觀察,能發現不少問題。
通過數據觀察行為的關鍵是,「你的問題是什么?」「你對什么感興趣?」
比如說,我們最常關注點擊量,用戶對某個功能或界面元素的點擊次數。這個時候,我們想知道的其實是什么呢?
- 首先是行為密集度。點擊代表了使用頻次,這反映用戶了興趣或者關注點。當然,點擊越多,不一定代表用戶一定喜歡,也有可能是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結果。
- 其次是行為變化趨勢。某個核心行為,比如播放音頻的次數,是否如我們預期的那樣持續增長?增長多快?增長來自于哪里?意味著下一步需要采取哪些行動?
- 再次是行為序列轉化率。某個核心行為,前置的步驟有哪些?如何轉化?轉化比例如何?存在什么問題?
不過,統計數字會撒謊,在相信數據之前,還應該盡量搞清楚數據的「底細」,比如:
- 數據反映的是什么
- 這個數據如何收集,有哪些組成成分,是否有遺漏
- 基準比率是什么,樣本規模是否 ok
- 總數或平均值之類的數據,會損失非常多的情境信息
總而言之,數據會留下很多疑點,比如某個數據為什么完全不符合預期,某個數據為什么產生這樣的變化。數據只能反映客觀結果,但是需要結合其他方法去解讀。
下一篇,我們介紹用研四式的第二式:聞。
相關閱讀
作者:00,微信公眾號:你丫全棧。
本文由 @00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望 聞 問 切。觀察用戶的行為,身體有時比語音更誠實。sony的經典案例,看用戶如何做不要聽他如何說
贊啊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