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網友有多愛復讀:一個視頻,重復刷好幾遍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你最近的下飯劇是什么?相信有很多人的回答是《武林外傳》、《甄嬛傳》這些經典老劇。明明是看過無數遍的視頻,卻還是看得津津有味。這種現象不僅僅局限在影視行業,在互聯網隨處可見。本文作者對這類現象和背后的群體心理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每天,各個平臺都持續會有不少新劇上映,雖然也能聚集不少觀眾,但同樣有大量的人,在反復刷著那些過去自己曾看過、曾笑過、曾哭過的老劇。
- 小說榜里,固然平臺把連載中的小說曬在最顯眼的位置,但同樣也有很多讀者并不買賬。甚至在所謂書荒的時候,總會拿出曾經看過不止一遍的小說反復閱讀。
- 每個季度總會上演很多新的綜藝,但也有不少人對新綜藝不聞不問,然后默默打開極挑1-4季,數不清是第幾次觀看。
- 即使是小視頻,這種短暫、不容易讓人深刻記憶的娛樂內容,也會存在經典曲目,被人反復拿出來溫習。
隨著網絡逐漸發達,無論文字、圖像、聲音,每天新增的娛樂內容何止千千萬,但為什么大眾卻都懷有一顆懷舊的心,對過去的內容念念不忘,反復重溫?
看過的劇情,不再有意料之外的反轉;熟悉的臺詞,自己都能搶在演員說出之前記起。似乎隨著知曉、熟悉,一遍遍重復觀看、閱讀的樂趣,也只會越來越少,邊際收益遞減。但為什么很多人,仍然樂此不疲?網絡娛樂,對新鮮血液又還有多少依賴?
其實,重溫式娛樂,是大眾在被網絡信息轟炸后,所養成的一種行為智慧。
一、避害的哲學
重溫式娛樂,并不是現代才有的事情。
三國當中,就有關羽夜讀春秋的佳話流傳。一本《春秋》被他翻來覆去的閱讀。
不過古人與現代人,生活條件終歸有所不同。
很多古人反復閱讀同樣的書籍,實在是受困于時代所限,娛樂內容匱乏。
即使放在30年前,一個孩童家里的小人書也掐指可數,想要娛樂,也無非是一遍遍的反復觀看。
就算是電視臺,也會因為播放選擇有限,把《西游記》、《渴望》、《還珠格格》這些老劇一遍遍的重播。
而現在,隨著網絡普及、創作門檻降低、自由創作者越來越多,每天誕生的娛樂內容,都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可以這么說,即使從今天開始,再也沒有全新的娛樂內容誕生,光是現有的娛樂內容,也足夠任何一個人,觀看一輩子不重樣。
但內容充足、夠看,不代表內容夠好。在網絡上,創作門檻降低的弊端也開始展現——大量劣質內容開始蔓延。
無論是創作新人的試手,自媒體人的懈怠,商業成本的核算,還是老營銷號的震驚,都在有意或無意間,產生了一大批劣質內容,既不能給觀眾帶來實際價值,也不能帶來什么娛樂體驗,白白浪費觀看者的時間、精力、情緒。
在人們無數次滑動手指,又無數次失望的過程中,那些少部分優質內容的珍貴,反而又在同行的襯托之中,被凸顯了出來。尤其是那些占比極少的極優質內容。
雖然,在曾經的觀看過程中,你已經知道了它們的起因、經過、結果,使得你在重復觀看時,失去了驚喜、捏一把汗、急切等情緒,觀看體驗降低。
但是,在網絡充斥大量劣質內容的情況下,即使重復觀看優質內容,導致邊際效益遞減,也仍然比平均效益要高。
簡單點說,看100遍《肖申克的救贖》,看到吐,也比看《上海堡壘》更讓你覺得開心。
而且,不僅是劣質內容,題材與自身喜好不同的娛樂內容,同樣也無法讓人看的開心。
甚至看小說的時候,還有可能遇到寫崩、爛尾、斷更等問題。
于是,在選擇娛樂內容的過程中,為了減少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金錢、浪費感情等問題,人們一定程度上,養成了對過去優質內容的路徑依賴,進行重溫式娛樂。
雖然不再驚喜,但至少,肯定不是驚嚇。
二、節能的哲學
在書荒、劇荒的時候,不僅那些垃圾書、垃圾劇讓你頭疼,一些被不少人推薦的內容,同樣也會給你帶來壓力。
“看不進去”,是不少人都遇到過的問題。
雖然朋友、豆瓣在給你安利的時候,都會言之鑿鑿的告訴你一切值得。
但慢熱的開局、復雜的設定、繁多的人物關系,也會讓你在開始的時候頭暈腦脹,感覺不知所云。
而看個三五章、一兩集,還沒有發掘什么樂趣,即使別人捧的再高,你也不會繼續耐心滿滿。
畢竟,接受新的信息,是非常耗費腦細胞的。
書中情節、劇集內容,和你所處的不是同一個時空、同一個家庭、同一個公司,你需要去花費時間精力,理解其關系、背景,甚至幾個陌生的俚語。
一位朋友讀魯迅的著作,原書只看了兩章,但為了讀懂、讀清這兩章,百科、豆瓣之類的網站都已經翻爛。上到歷史背景、作品環境,下到對文中一字一句的分析,不同讀者的不同見解評論,加起來的閱讀量,恐怕也有十本書了。
雖然不是每本書、每部劇都像魯迅先生那么深奧(魯迅先生可能自己也沒意識到自己寫的這么深奧,每個字都蘊含了批判),但接觸新的事物,終歸是要消耗大量精力的。
而人們在追求娛樂的時候,又往往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1.?時間碎片
快節奏的社會,讓人很難擁有大段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一個新的世界當中。
對于需要時間慢慢陳述、需要代入感來慢慢展現的娛樂內容,這毫無疑問是天敵。
看了一章小說,還沒有投入進去,手頭有其他的事情,暫時放下,可能就再也不會拿起。
看了半集劇情,剛開始覺得有點意思,老板電話打來讓你加班,這部劇可能就被忘在一邊。
與其在散碎的時間中,看一個可能不會看下去的內容,倒不如看過去已經看過的內容。至少你知道有趣點在哪里,你知道你短時間內能不能看完,你知道哪里該快進哪里該細看。
即使時間有限,也能保證擁有一定的娛樂體驗。堪稱娛樂性價比的低保。
2. 信息超載
快節奏社會,打亂的不只是時間。無論是工作事項、學業任務、生活瑣事,都會給人莫大的壓力。
而大腦所承受的壓力,還不僅僅是情緒上的壓抑、Deadline的追殺,更有信息超載所帶來的高強度負荷。
隨便翻幾分鐘手機,大腦需要判斷幾十條新聞中,哪個有趣、哪個有用;
撰寫活動方案,大腦需要整合梳理成百上千條因果脈絡;
一天當中,肉眼可見的廣告,不知道刷過幾千幾萬條;
哪怕走在路邊,路人談話的話題,都會飄入你的耳朵,進入你的大腦。
當這些信息全部匯集在大腦當中的時候,大腦也是會累的。
而顯然,去了解一個未知世界的武力設定、去初步判斷一段8年戀愛的恩怨糾葛、去研究一個陌生官場的你爭我斗,都不能算是好的選擇,不是能讓大腦放松的選擇。
這也是短視頻娛樂能夠風靡的原因,不用費腦子,不用去思考,快速回報,讓原本就疲累的大腦,無需為了娛樂再操心。
時間碎片加上信息壓力,讓現如今的人,越來越難拿出精神飽滿的大段時間,去探索一段全新故事。
于是乎,在人們追求閑事娛樂的路上,也產生了舒適圈。
在舒適圈內,熟悉的舊內容,能獲得輕松簡單的娛樂。而在舒適圈外,陌生的新內容,需要花心思去接受,還存在“不是我的菜”的風險。
自然而然,讓重溫式娛樂擁有了更高的性價比,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
三、短暫的記憶
每天大腦面臨的信息超載,雖然導致了超負荷運作,導致了人們不愿踏出娛樂舒適圈,導致了記憶力和記憶準度的下滑,但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優點。
對于重溫式娛樂來說,短暫的記憶,卻反而變成了一種好事——緩解了反復觀看所帶來的邊際效益遞減。
剛看過的劇,沒過多久就記不清了細節劇情;
之前讀過的小說,可能對其中的爽點印象不再深刻;
昨天看過的短視頻,今天再看的時候,甚至沒有任何印象。
信息超載不僅讓人們忘了正事,也讓人們忘了一些娛樂的經歷,為重復觀看的過程,又挽回了一絲絲新鮮感。
四、娛樂質量
從古至今,娛樂始終是人類生活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始人也懂得嬉戲、八卦;古人唱誦詩歌、戲曲;3000年前人們為了度過饑荒而發明了游戲;現如今影視、小說、游戲等行業都紛紛蓬勃發展。
有人劃分了人生當中7個要點:身體、思想、情感、關系、事業、財務、娛樂。娛樂也名列其一。
娛樂并不壞,甚至還很重要。只要適度適量,它不會成為學業、事業的阻力,還可以成為一種助力。
而現如今,人們看似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可選擇性大大增加,但實際上的娛樂質量,卻未必讓人們都感到滿意。
至少,有很多人在進行重溫式娛樂,就足以證明,現如今人們對娛樂的感受。
參差不齊的娛樂內容,讓人們在娛樂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很有可能收獲不到快樂;生活和工作的現狀,讓人們的娛樂時間、娛樂狀態難以保障。
當人們的娛樂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必然會試圖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娛樂。就像刷視頻未必刷的開心,卻還不停的想要刷下一條一樣。
之前二三十年,大廠產出、媒介有限的模式,使娛樂的“質”有一定保障,但“量”的問題卻讓大家缺乏選擇性。
而隨著互聯網解決了娛樂“量”的問題,娛樂“質”的問題又開始出現。
在不少網友都重溫著老劇、老書、老游戲,試圖找回曾經喜悅與激動的同時,也衷心的希望,有更多高質量內容出現,讓大眾不用在娛樂的時候存在那么多無趣、費神風險,讓大眾的娛樂,也真的變得輕松一點。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可能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就是喜歡懷舊,有些人喜歡追求新的事物。但是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百看不厭,才能做到被人反復觀看和閱讀。”初聽不聞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經典的東西每看一遍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很多人看娛樂視頻的目的就是因為它快樂,工作之余偶爾刷刷還是挺放松的
看見好看的電影隔很久之后會重新看,有很多東西再看第二遍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巧了,我除了需要記憶的知識類的從來不會看第二遍
之前刷到一個視頻大概意思是說安利新作品給朋友很難,確實現在信息太多太冗雜,人已經疲于再去花時間精力篩選接觸龐大的新內容了
文章好多內容 都深有體會
垃圾信息太多了,與其看新的爛劇不如再把最下飯的甄嬛傳盤100遍,還是因為很難找到新的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