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洞察,到底洞察什么?
消費者洞察,不同的認知下,所研究的重點也不一致。消費者洞察,是對消費者的深入理解,那么到底要理解什么?作者從四個維度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很多做營銷的人,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毫無成就感,陪伴他的要么是廣告人的只關心版面,要么是屈從銷售人的各種推銷。
但凡一種工作沒有成就感,去掉客觀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工作方法錯了,以至于無力掌握,與預期相去甚遠。
知道錯了,只要想改,還有得改。但有一種錯誤,是從認知就開始是錯的,但無奈沒有系統的學科訓練,也無力分辨而信以為真。這就是現實的困境。
比如,消費者洞察,不同的認知之下,研究的重點都不一樣。
很多人覺得,洞察就是聽消費者說什么,整理他們的行為,甚至直接拿客戶的話放進 PPT 當說服上司的理由。
但這就有很多問題,你不認識消費者,你也可能不足夠了解,甚至你 50 歲他 20 歲你根本理解不了他,就算你給他發壓歲錢面對面說話,你倆中間還是隔著那么那么大的一條鴻溝。
洞察,意思是看穿、看透。這里的要求是觀察得很透徹,不浮于表面,發現內在的內容和意義。
想想,你理解你的父母么,你理解你朝夕相處的同事么,你理解你的朋友么?
插一句:為什么要有洞察呢?
市場營銷的本質是交換,消費者要交換,因為他有需求。企業能交換,因為他創造了價值。交換就是需求—價值的交換,這就是消費者決策的中心部分—購買。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考慮決策的實施路徑中,消費者會受到哪些內外部的因素影響,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并在傳遞價值的過程中如何影響購買決策。
這里就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似乎傳統營銷更關注各種心理變量,并由此衍生出諸如很多傳播理論,如品牌、定位?,F代營銷更關注行為變量,這得益于互聯網的進步,讓行為可追溯。
消費者洞察,不等于你發現了消費者的某個行為,洞察是一種連接“為什么”和“消費者的決策”之間的陳述。洞察,必須要說清楚“為什么”,如果你只發現了某個行為而不能回答為什么的問題,那你所做的都只能算是研究發現,而不是洞察。
洞察——就是對消費者的深入理解。
那到底要理解什么呢?
第一層:消費者行為
這是洞察的第一步,也是第一層,最低層次最短視的洞察。
想要知道消費者會選擇什么,就從他的選擇來進行分析,來進行守株待兔。
根據是,他選擇了什么,證明他需要什么。
把消費者行為進行細分,也就是常用的消費者行為研究工具 5W2H——
購買標的(What)、購買動機(Why)、購買決策(Who)、如何購買(How)、期望價格(How Much)、購買時機(When)及何處購買(Where)。
當然了,研究消費者行為當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據此復刻消費者過去的行為,來決策自己的產品和營銷,是智障的,因為這里面有兩個問題:
比如說,五線城市的居民,要請人吃飯,能做的就是在當地矮子里面挑高個兒,他并非喜歡某家店,只是迫不得已,沒得選嘛。
今天,我們去看三四五線城市,在自媒體寫手中非說這是下沉市場,但到街上走一遍,也許是根本沒有更好的選擇而已……基建缺失,場景凋零,服務差。
你能定義,這是需求決定供應?還是供應決定需求?
再比如說,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行為研究被用到極致。今天你只要在手機和 PC 哪怕只是百度了一下什么商品,而后一段時間,你的軟件推送的廣告、彈窗廣告、電商推薦頁,幾乎一水兒都是你搜過的同類商品的廣告。
大概,你煩都煩死了。
第二層:消費者觀念
喬布斯說,如果亨利·福特在發明汽車之前去做市場調研,他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消費者希望得到一輛更快的馬車。
這話,很牛逼。不只是,喬布斯在強調他的產品的顛覆性,而是他說出了某種事實。
消費者的需求,是馬車么?
不是,是更快。
無論是馬車還是汽車,都只是實現“更快”需求的一種產品解決方案而已。
只不過,消費者沒有義務向你說自己的需求,也無法準確得說出。站在馬車時代,我們作為消費者,大概率也只能說:我想要一輛更快的馬車。
而我們,大概率也只會跟賣馬車的說,你這馬車能跑多快。最后貨比三家,比比誰到底更快。
所以呢,如果只盯著消費者貨比三家看馬車誰快的行為,那只能搞出更快的馬車。
社會在不斷進步,就是因為社會并沒有采用行為復刻的方式,才能有突破的可能。
行為是表象,背后是觀念的驅動。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受其觀念的指導。
因為只有人,是建立在意義之上的動物,一切行為的背后都有其一套配套的價值觀。觀念,我們落實到營銷學上,可以就用一個詞來表示——消費觀。
廣告業是娛樂業,做品牌是造夢業。
消費者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品牌成為用戶自我表達的介質與載體,產品并不止是一個產品,更是用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
他代表的是用戶精彩紛呈的內心戲,而產品是用戶的媒體。
這個時候,才能稱之為品牌。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產品和其用戶共同構建的共同體。
產品沒有好壞,要看能為了誰,解決什么問題。只要不是扔大街上,都沒有人要,說明他都有價值。困境往往是,你希望賣給的那一群人,他們不愿意買單而已——位置錯了。
問題可能是:
你的目標客群,那一群消費者根本不了解你;消費者根本不接受你的價值主張。
這兩種都是你找錯了你的目標客群。
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復雜——重新打磨你的品牌,你的品牌價值觀,再讓你的目標客群認知到你的價值觀。
我們社會不斷的進步,包括近幾年新品牌不斷涌現,與其說是產品創新,品類創新,不如說是消費者的價值觀在不斷變化,雖然說觀念也是被社會塑造的——不是你需要價值觀,而是消費者需要。
換句話說,觀念是消費者說服自己消費的理由,你能不能跟上和迭代他的觀念。
當消費者認為他與你說出口的觀念是匹配的,才能衍生出一套價值體系,才能從各個維度找到消費的證據支撐,消費者自己說服自己了。
所謂的品牌表達,就是不斷在你品牌文本的基礎上,去做無限表達這場游戲。
而這里插一句嘴:
上個世紀 50 年代,瑞夫斯提出 USP 理論,變成今天很多廣告人崇尚的賣點理論,這或是一種曲解和倒退。
真依賣點論,任何暢銷的產品都有一堆賣點,那些賣不出的產品就是沒有賣點,反過來說其實就是,任何暢銷的產品你也找出毛病,那些賣不出的產品也有賣點。
USP 理論”獨特的銷售主張“雖然強調的是向消費者傳遞品牌的工具價值,但好歹有獨特二字,你的賣點理論在施行的時候,有沒有”獨特的,競爭對手做不到或無法提供的“。
USP 理論并不過時,他反映在品牌打造上,是將產品價值變成自己的品牌理論,持續的強調和輸出,實際上是管理消費者認知的一種范式。
而你,有沒有呢?
就像若是不理解,土豪買房是為了賺錢,而一味的去強調小區樓盤的戶型,結果人家連信息都不回你;也有不理解新人結婚買房,要不要小孩,誰在家里做主,和不和父母住,什么工作…就去推薦人買別墅,一味告訴他別墅賺錢。
這是兩種不同的觀念,前者買房就是賺錢,市場好的時候,他也不是沖著樓盤的價值去的;后者多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讓生活上個檔次,他需要考慮價值點。
說白了,你的樓盤是誰設計的——消費觀>價值點。
先接受了你的消費觀,再接受你說的一堆價值點,付出一個價錢。
這幾年的新品牌,都是擅長給消費者做思想工作的,他們跟上了觀念。
比如元氣森林,無糖低脂零卡;比如 BOSIE,無性別無年齡;比如蕉內,無標簽內衣……
盡管消費者的行為,是基于需求和欲望,但需求和欲望來自于觀念,那觀念來自于什么呢。
第三層:生活方式
所謂創新,在于跟上消費者觀念的變化。
前面說了,人類是神奇的動物。
只有人類是意義之上的動物,優秀的人自我編織意義,跟隨的人由他人編織意義。
多數企業,對消費者的消費觀一無所知,他們甚至不清楚他的客戶到底是誰。當然,觀念是一個看起來很頭疼的東西,畢竟消費者自己也說不清自己,但是,搞營銷的人也這樣是不行的。
但是,你靜下心來去觀察他的朋友圈,可以一瞥。
很多人會很懷念,明星還能在微博“瞎說”,比如大頭雷佳音、那英,把微博當朋友圈的年代。
觀念,就像你爸理解不了你搞一堆盲盒搞 JK 穿帶字母的巴黎世家,你理解不了你爸一定要人走燈關。
但是,他就是有種魔力,一旦接受了某種觀念,你會覺得:理所當然。
再舉個例子,各大手機廠商,普遍覺得老人年紀大,身體不好,看不慣年輕人抱著手機,就開發一大批真功能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的。
但是,現在,你反而要反過來勸老人和你爸,少刷抖音、少吃雞少王者、少看微信上的養生文章……
觀念怎么判斷呢?
來自社會。有句話這么說:哲學是被做出來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都是后天被影響的。
有一個理論市場細分,是 1956 年被人提出來,市場細分分的是啥,是人——一個市場上的消費者,其需求是不同的,所需要的產品也是不同的。
從這個時候,開始對用戶觀念慢慢深化,對用戶的關注,不僅存在于對需求的研究,更主要是對用戶心理的探查。
1963 年,威廉萊澤提出了“生活方式”,沒錯,現在我們強調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早就有了。
這其實是對市場細分的再深化,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要設計滿足其生活方式的需求來設計產品,以及產品的使用者形象,即品牌形象。
這里也說明了,你的品牌怎么樣,來自于使用者對你的定義,而你能做的,只是去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定義,并迭代和管理。
消費者的需求與欲望來自于他對自我的定義,和擁有怎樣的生活方式。
那這兩者又從哪里來呢?
前面說了,來自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影響。
內部感覺、知覺、記憶、動機、個性、情緒、態度等;而外部影響則包括了亞文化、社會地位、參照群體、家庭等。
范圍,太大了?
舉個例子,電影《侏羅紀世界》中的那家公司,通過基因改造結合多種不同動物基因創造了一種完全不存在的恐龍,這頭不只是人,包括其他恐龍都不認識的新物種跑出來后,對所見的一切生物無差別攻擊。
誰都能沖上去撕吧。
為什么呢?他需要在這么一大堆生物中,確定自己的位置。
當然,人不是恐龍。
那啥是生活方式呢?生活方式,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對所有的生活的選擇。
生活,來自于你真實的生活,并不是自媒體寫手寫的,也不是電影明星、網紅上午咖啡下午紅酒。
所有經人口講述的那只是生活狀態,都不是生活。
在教改之前,父母都在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盡管他們知道培訓都搞些啥,價格虛高,但他們還是愿意舉全家之力去砸,即使一次充課時費幾十萬都不眨眼。
但他們看那些沒上培訓班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交流時,心里總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
你只要細想下去,這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圍繞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
為了生活方式,可以把老破小搞成天價學區房,可以放棄職場放棄和閨蜜廝混放棄專做陪讀,把魚身給孩子自己吃魚頭并說自己不愛吃魚身子,從研究美妝研究起靚湯食譜……
所以,生活方式,就是在特定的場景中,對自己位置的選擇。
這里面有兩個關鍵的點:一個是他自己,他的眾多身份和角色中最重要的一個,好在大部分人都是比較簡單的;二是強關系,他身份角色中最重要的那個關系。
上面舉例的女性,他的身份和角色有多重,她自己,閨蜜的朋友,工作的同事,孩子的媽媽,丈夫的妻子……她的每種身份角色都有不同的生活。
但上面的例子,很多人,都是放棄或弱化了自己其他的身份和角色,以及生活。
為了孩子放棄,可以花上幾個月的工資,可以全身心的在家陪讀,他的身份和角色就是媽媽,大于她其他的身份和角色,和她關系最強的是孩子,這是她那么做的動力。
當然了,生活方式,可能還是比較難以理解。
還是要回到生活上,生活是什么呢,生活就是關系的鏈接。
生活有時候不是自己選擇的,很多人嘴上說不結婚,但是保不齊第二天就要結婚了。因為很多未婚先孕,他們被動進入新的生活。
所以,生活方式,是對生活的選擇,其實就是對關系的選擇。
一個人的生活,構建了一個人的日常,在時空維度里,這就是一個人的世界。
人終生都在為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而忙碌,只要你能給出對方滿意的生活方式,他可以付出全部。
第四層:生活方式的進一步細化
世界是客觀的,有一套獨特的時空坐標定位,世界也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活在自己選擇的一部分,被動的也算。
生活方式還是太大,還是搞不懂,不知道怎么指導現實。
上面說了生活方式,主要看兩點:主要身份角色,和該身份下的角色,但并不表示別的你就做不了。
人的身份與角色,是多元的,并不是終生不變的。
就像,上班得穿正經點,去喝酒則可以穿上小裙子,無人的周末穿上睡衣……
在一定的時空階段中,人的身份角色取決于主要的身份角色,在微觀里往往取決于身處的場景。
所處的場景不同,角色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對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樣。
場景設計角色,擁有角色才能融入場景,才能找到位置。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東西也不一樣。
就像老城區,外地人看到覺得這就是這座城市的本土感,而活在這片地上十幾年的則可能覺得這里面是落后,對城市管理者來說,這里面可能是火災隱患和流動人口管理。
要知道了解一個人,要看他所處的場景是什么,這個場景是多元的,場景賦予每一個人角色,將角色的概念交給他。更要探究他的位置,才能了解他如何他看到的東西。
企業為什么總有領導和年輕人有矛盾呢。
因為大家的角色和位置不一樣,但又懶得去互相了解溝通,所以老板只盯著自己的喜好,哪怕下面個個人都在反對,還是堅信自己的經驗。而年輕人,可能又只會盯著自己的三分地,無法理解領導的想法,長久下去,工作也沒勁兒。
當然,企業是組織,給組織構建正確的場景,主要取決于領導。
但是是偉人給了一個方法,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去了解真正的人,去了解他們生活,了解他們的世界。
知道自己要什么是第一層,知道他人要什么是第二層,通過別人要什么再來定義自己要什么是第三層。
正是因為每個人所處的場景不同,所以每個人的喜怒哀樂也不盡相同,處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所以人類悲歡并不相通。
世間諸相,皆是虛妄。說的啥意思呢,相由心生,我們對自己與客觀世界互動產生的相,都來自于自己對互動的處理。就像,生活方式是你對生活的選擇,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
怎么做選擇可以變,因為“怎么“是可變的,他決定了自己會如何去選擇。
有得選和沒得選是一回事,決定它的無非是自己對資源的掌控程度,和你自己的身份角色以及認知。
以前有上節目叫變形記,就是讓城里的孩子去農村體驗……也像 HK 以前有個節目,是讓富豪體驗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去生活 24 小時,結果有的就只像流浪人士那樣睡馬路。
換句話說,我們稱為人生的東西,推根溯源,確實就是”有得選“和”沒得選“。村里的小孩和城里的小孩,所處的場景不同,能接觸到的都不一樣……最終表現出來的,是所謂能力不一樣。
只不過,人最有意思的地方也在這里。
富豪體驗后發出,很多事情真不是努力就夠了。
但努力不見得行,不努力肯定不行。
行為取決于處理方式,觀念指導行為,觀念來自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設定了場景,場景設定了角色,角色決定了處理方式。
本文由 @王不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受教了,博主厲害啊,一篇簡短的文章就將消費場景、社會消費價值觀以個體的形式拆解得如此通透、易懂,原本懵懵懂懂的東西一下子清晰了。
多維度分析的好文,有深度
希望博主多講講自己的經歷,我很好奇博主都經歷了什么可以發出這么深刻的文章
經歷過了社會的毒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