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溝通的方法,看這一篇就夠了
品牌的打造離不開底層邏輯:“用戶+價值+場景”,那么在實踐階段,如何將內在邏輯轉化成外在語言并傳遞給消費者呢?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打造品牌底層邏輯是“用戶+價值+場景”,在實踐階段,如何將內在邏輯轉化成外在語言并傳遞給消費者呢?可以采用“信息+載體+媒介”的思維方式與消費者進行溝通:
一、信息
品牌需要通過各類信息和標簽,來塑造品牌自身的形象,品牌對外所表達的信息匯總成“信息屋”,是品牌需要表達的信息的集合,它一般包含了以下幾個維度的內容:
(1)用戶維度:指的是目標人群的形象、使用場景、用戶口碑等;比如:在廣告中出現的使用者和使用場景,或者社交平臺上的合作的意見領袖,都可以代表目標人群的形象和所使用的場景;這些一般是有品牌方自己掌控;另一方面,用戶自發從自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時,也被動地在傳遞用戶形象。
(2)產品維度:包括產品組合、產品賣點等;當品牌旗下產品較多時,品牌所傳播的核心產品可以一定程度代表品牌形象,比如:花西子會把“雕花口紅”作為代表產品,從而凸顯其國潮的品牌形象;小鵬汽車則會用“跑車”來凸顯其高端的品牌形象;
(3)價值維度:品牌提供給消費者的核心價值,讓消費者理性認可,或者感性喜歡的價值,可細化為功能價值、情感價值,體驗感,可用幾個關鍵詞即可概括;比如買耐克是因為其“專業”、去麥當勞是因為其“歡樂、家庭”;此外,為了提高價值的可行度,有些品牌還會附上價值背后的支持點或背書,例如像護膚品會宣傳其配方來自法國某大學科技實驗室出品;
(4)視覺/文本維度:視覺層面包含logo、符號、VI等;符號是消費者能夠快速識別的元素,比如元氣森林的“氣 ”,麥當勞的“金拱門”;文本層面包含slogan、宣言、品牌故事、話題等;比如早期凡客誠品做的“凡客體”就是一種品牌宣言,一句話傳播語則是slogan,比如耐克的“just ?do ?it”;話題則是階段性傳播主題,比如樂事過年期間主題活動“把樂帶回家”;
(5)形象維度:指的是品牌形象,如果形象是擬人化的,還可以表示成品牌個性,一般通過代言人、老板形象、包裝設計、物料等,都可以來傳遞品牌形象;比如:慕思品牌物料上的“意大利老人”代表了品牌意大利匠人的形象,舒膚佳廣告中的“白大褂醫生”代表了品牌專業、醫護級形象等
(6)內容維度:品牌IP、自媒體內容、用戶共創內容等;近幾年社交平臺的興起,內容營銷也成為了新的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信息,緩解了越來越沒人愿意看廣告的窘境:像蜜雪冰城的雪王及雪王周邊在社交平臺吸引了大批粉絲;江小白在抖音平臺上做自制短視頻也實現了大量曝光;
(7)品牌定位:很多品牌也將自己的品類地位作為宣傳點,主要是2個目的,一是凸顯其行業領先地位:比如:“10杯紅罐涼茶里,7杯王老吉”、“10包高端檳榔,7包和成天下”等,一是實現品牌的認知教育,如:“金六福一見如故,朋友間的輕奢小酒”、“高端凈水機專家”等。
以上基本上涵蓋了品牌所表達信息的所有信息。但不是每個品牌都需要為品牌打造以上所有信息,一般來說,信息屋的豐富程度與品牌成熟度成正比,越成熟的品牌所涵蓋的品牌信息越豐富,而初創品牌則只搭建了品牌屋的部分內容。這是因為信息需與媒介進行搭配才能發揮效果,比如新銳品牌鐘薛高、觀夏等,由于沒有硬廣的投放,因此至今未打造品牌slogan;
而未考慮媒介所做的信息,很容易變成無處使用,比如很多企業喜歡給品牌拍TVC,卻沒考慮TVC怎么投放,那TVC最終歸宿可能就只在官方自媒上發布,得到微乎其微的播放量,性價比極低。
二、媒介
媒介指的是品牌信息與消費者接觸的所有溝通渠道,我之所以稱之為媒介而非媒體,是因為信息雖然普遍以媒體傳播,但還可以包含其他形式,大致包含以下幾種:
(1)傳統媒體:比如電視媒體、戶外、交通等
(2)數字媒體:各種新媒的banner、信息流、官方/用戶自媒體、直播等
(3)線下:包括門店、導購、線下活動等各種形式
(4)產品:產品及其周邊、贈品也發揮著傳播品牌的作用。
消費者通過這些觸點不斷接觸品牌所傳遞的信息,從而形成了品牌印象。而不同的媒介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按作用可分為以下三類:
(1)曝光類:起到品牌單向傳播的宣傳作用,比如電視廣告、戶外等,像數字媒體中也包含banner、開屏等純曝光性質的手段;所傳播的信息需要具有記憶點的,比如slogan、視覺符號等易被記住的信息。
(2)互動類:起到與消費者互動參與的作用;比如社交媒體中(如雙微一抖)中消費者可以分享,留言、點贊,除了與品牌方互動,還能與其他用戶互動,比如用戶之間可以互相留言、戰隊、排行等,傳播的信息更具有話題性和情感感染力。
(3)銷售類:帶有銷售目的的傳播,比如線下的導購、促銷活動、線上的直播、帶有銷售鏈接的短視頻、圖文等;傳播的信息也更側重于產品賣點介紹、促銷活動介紹等;
在制定媒介策略時,有以下幾個原則需要關注:
(1)不同媒介需有機組合:由于消費者注意力分散化,因此,傳播過程中需要將不同媒介進行有機組合,實現多維度覆蓋消費者。且由于不同平臺起到的傳播作用不一樣,因此需針對平臺進行定制內容。比如:電視/戶外/交通媒體適合傳播slogan、視覺符號、品牌形象,但不適合傳播太細化的產品賣點;門店則適合傳播VI、如果門店有導購,適合傳播更細化的賣點;在新媒體平臺上,小紅書則適合做用戶形象、口碑傳播;抖音更具娛樂性,適合做內容、消費者互動,公眾號/小程序適合做私域,微博適合做輿論發酵,知乎適合做深度傳播……因此各個平臺的傳播內容需要依據平臺特性來適配和定制。
(2)統一的品牌聲音:基于平臺特性定制內容,會造成另一個問題,即品牌信息不統一,從而無法形成品牌印象,因此還要求企業需要對不同形式的內容進行融合,從而形成統一的品牌聲音,比如:“小米9”剛上市時,它的主打概念是顏值高;slogan是好看又能打;產品上市當年有部熱映的電影叫做《阿麗塔戰斗天使》,里面主角是有顏值有戰斗力的,所以品牌方給小米9賦予了“戰斗天使”的社交名;在線下平面廣告時,傳播的信息是slogan好看又能打,在線上主要針對抖音平臺開啟主題為“百萬尋找戰斗天使”的抖音挑戰賽,可以說整個上市傳播都融合在一個主題下,從而形成了統一的品牌印象。
(3)日常傳播媒介少而精:很多品牌除了做階段性傳播外,也樂于在日常做常態化品牌露出的運營,但對任何品牌來說,傳播費用是有限的,因此日常的運營盡可能聚焦2個左右平臺進行日常傳播,而非各個平臺都蜻蜓點水,因為消費者是容易遺忘,只有不斷重復才能形成品牌印象。分散平臺傳播會減損掉重復的次數,特別是現在很多新媒體平臺是算法支配的,消費者看該品牌的次數越多,被推薦的內容也越多,越能實現重復露出。
三、載體
載體指的是信息通過什么形式進行傳播,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年代,除了用內容來給消費者制造新鮮感外,形式上的創新也可以吸引消費者眼球,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平面:平面是應用最廣泛的載體,之所以應用廣在于其費用低,傳播上也可以靠自媒體、員工轉發,但最佳使用平面的方式是配合其他載體來使用,而不是獨立使用,使其價值最大化;比如奔馳的《過5關,斬6將》海報,發布只時得到競品品牌的同類型海報回應,使其不單是一張海報更成為了一次話題活動;
(2)視頻:也是常見的形式,可分為TVC、短視頻,近幾年很多品牌還喜歡做非廣告式的長視頻,而這對內容的要求很高,無趣的長視頻連完播都難以做到;而洞察力,有趣味性的長視頻則是高收益的,甚至能得到消費者主動轉發, 媒體的討論,比如b站的《后浪》、移動的《啥是佩奇》等,都成功破圈取得高熱度。
(3)歌曲:因其朗朗上口比較適合傳播的載體,適合與視頻搭配使用,如:以及適合線下門店,越洗腦越有效,比如蜜雪冰城,半天妖烤魚等店面內播放,給消費者植入深刻印象;
(4)產品及周邊:產品也是一種很廣泛的傳播載體,只是很多企業都沒有充分發揮產品的傳播性,近幾年產品逐漸趨向于內容化,使其更具有傳播性,也就是能讓消費者自愿為產品發朋友圈,產品主要可以通過造型:比如花西子的雕花口紅,各種特色形狀的雪糕(如鐘薛高的瓦楞型、景點造型);包裝如像薯片包裝袋的鞋盒、放大版的旺旺形狀禮盒袋等;有特點的產品周邊也贏得消費者青睞,并自發傳播,比如星巴克的杯子、蜜雪冰城雪王造型壺、肯德基大火的可達鴨…
(5)主題活動:包括線上活動和線下活動,活動不僅可以帶動銷售,且可以成為品牌宣傳途徑,因為活動不再是品牌的單向輸出,更是與消費者的雙向互動;企業要善于將活動品牌化,即打造成活動IP;例如:紐崔萊的“健康跑”品牌活動,傳遞品牌的健康標簽;藍月亮“超級月亮中秋晚會”節慶活動,不斷加深品牌與月亮標簽的綁定;五糧液“讓年味更濃”的節慶活動,傳遞品牌濃香的品類屬性;肯德基“瘋狂星期四”促銷活動,將促銷這件事變成了打工人的話題……通過活動的IP化,為品牌積累資產。
(6)話題:上述提到的所有載體,都可以與話題進行組合,從而實現更大效果。話題活動指的是前期制造話題預熱,影響更多人成為參與者;后期做將活動過程中的素材進行二次擴散(比如將活動過程做成gif、視頻、平面),影響更多圍觀人群,從而達到擴大影響力的作用。目前絕大部分長視頻都是包話題進行傳播,當企業上新品,特別是聯名產品、贈品周邊時,也經常采用這種形式。例如:去年大火的椰樹×瑞幸聯名咖啡、最近剛推出的奔馳麻將贈品等,話題度滿滿。
此外,還有像gif/表情包/段子等形式,這些也出現在活動或者話題中,作為輔助傳播的工具。
結語
同樣信息,不同的媒介,或者不同載體,起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因此品牌傳播是信息+載體+媒介的有機融合下的一套組合拳。搭配合理才能發揮最大傳播價值。
而衡量信息+載體+媒介的組合是否有效的標準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更多是看曝光量、參與人次等數據,而現在的標準,還包括了互動量(比如轉發、點贊、評論等);與消費者溝通的最高水平,就是消費者愿意主動參與和傳播。
本文由 @up咆哮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