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系統探秘:心理世界的感知與現實
這篇文章里,作者闡述了符號化的意義和符號化形成的心理現實和社會現實的機理,并深入分析人類的幾個符號化過程。感興趣的同學,不妨來看一下。
我之前做編程的時候,一直聽到一個說法,和計算機打交道比和人打交道要簡單,因為計算機的反饋是確定的,而人的反饋是不確定的,事實真的如此嗎,那為什么還是有人可以在與人相處上處理的游刃有余,難道沒有固定的規律可以把控嗎?
一、物理現實、心理現實、社會現實
1. 物理現實
在物理世界,從高處同時扔下一大一小兩個鐵球,兩個鐵球會同時落地。無論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做這個實驗都是可以被復現的,這就是物理現實。
現實的含義就是發現的規律可以隨時被復現,因為能被復現所以可以發現更深刻的因果關系,從而有更廣泛的應用。
2. 社會現實和心理現實
心理世界有這樣的現實嗎?有無論重復多少次都會重現的規律嗎?
肯定是有的。
我們先觀察下心理認知的規律。
我的眼耳鼻舌身這些感覺系統每秒向大腦傳遞著11,000,000比特的信息,但是,只要你曾經同時服務多個客戶,你就會明白,當他們同時對你說話時,你的大腦是無法同時應對幾個客戶的要求的。更不要說處理11,000,000比特這些天文數字的信息量了。我們每秒能夠處理的信息實際大約只有16到50比特。所以大部分的信息都被大腦意識之外的也就是潛意識默默無聞的承包了。
潛意識的執行是不需要意識的介入的,其實就是在按照慣例來執行,以前怎么處理的,現在繼續這么處理即可。
慣例開始的地方是怎么得來的呢- 習得的。人類的嬰兒在人類的撫育下,長大后就是學習了人類的生活習慣和認知,人類的嬰兒在狼的撫育下也會學習狼的生活習慣和認知(歷史上有案例,不是瞎編的)。
生活環境,為嬰兒的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刺激,這些刺激被會覺察到,這些被覺察到的內容就是我們的心理經驗,這些心理經驗是我們一切心理活動的基礎。
心理經驗的特點就是它是流動的,抓不住的,正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理經驗會一直不停的流動,但是我們的肉身生活在物理世界,我們需要穿衣吃飯,我們還是需要嘗試將這些心理經驗留下來分析的,不然怎么認識客觀世界呢?
我們需要將這些心理體驗符號化,即:
- 對視覺符號化,在內主要就是想象,在外就是文字、雕塑、繪畫等。
- 對聲音符號化,語言、歌曲、旋律等。
- 對味覺、嗅覺符號化,知道什么是香的什么是臭的,香的一般都是好的,臭的一般都是壞的。
- 對觸覺符號化,感受材質、體驗。
符號化就是對這種心理經驗編碼,能編碼就能儲存和傳播,才能形成社群,形成大的社會協作。
1.符號化的益處
我們曾經驚嘆于歐幾幾何的美妙,從幾個公理出發,就能推出整個幾何學大廈。這個示例就直觀的體現了符號化的好處。
邏輯思維可以從客觀事實出發,通過合乎邏輯的推演和證明來達到正確的結論。也就是邏輯思維只有前提是心理體驗中來,其余的可以脫離心理體驗的主觀性,得到正確的結論??梢愿玫目坍嫭F實世界。從文藝復興以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證明了邏輯思維的威力。
邏輯思維擁有客觀反映世界的實力,但是使用邏輯思維的人,反映到的卻未必是客觀的世界??茖W技術的進步,就體現在總有新的實踐結論,在打破著前人的給到的結論。
邏輯思維方式本身是可以客觀反映世界,但是沒有足夠正確的素材,用邏輯思維得出的結論也會是錯誤的。
2.邏輯思維得出的心理現實
我們認識世界的心理素材,就是通過感官,將感受到的心理經驗,用語言創造性的復制和描述下來。
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學的時候被這個詩的時候,我們真的能感受到這究竟多美多震撼嗎?我想大多數人是感受不到的,因為考試要考所以就背下來了。但是當真的見到廣闊的大漠,當置身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這些意象,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鼻子聞著沙漠的氣息、手摸著沙子的時候,肯定忍不住想起這句古詩句吧。只有在這一刻,我們才和前年前的詩人站在了一起,體驗他的體驗,感受他的感受。
在這一刻,“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再是書本上的詞句,而就是現實,心理的現實,即使再回來逼仄的出租屋,想起這個場景,心理境界也會不一樣的。
可見,我們在學習語言本質并不是個體創造符號體系,而是使用前人已經創建的符號體系。在符號化的過程,就是對已有符號的認同或者分辨,這些認同和分辨并不是一個冷冰冰的認知過程,而是帶有情感的。我們的認同可能是和喜悅的情感相聯,也可能和無奈悲哀的情感相連。帶有這些情感的越強烈,這些認同越穩定。這些情感就是也是心理能量的主要來源。
一旦符號的認同完成了,這個心理現實就存在了,再遇到同樣的場景,感受到的感情也是必然發生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經過認同和分辨將心理體驗符號化之后,就會進一步把符號聯系起來,就是組成詞組、組成短語、組成句子、組成文章,最終形成符號體系。這就是一個人全部的價值觀、語言等認知結構。
如果個人的這些符號聯系能與外在世界的客觀聯系完全一致,那就太完美了,意味著我們可以正確的理解這個物理世界的運作,可以更和諧的與世界相處。實際上這一點,是無法保證的。一是由于我們經驗的順序不同、經驗的數量不足等等原因,我們經驗的元素本身可能就是不完備的,如果能保證正確的連接呢?
無論我們最終形成的連接是什么樣,這些符號聯系在心理領域中就是一個心理現實。也就是說即使這個符號聯系沒有客觀基礎,在我們的心理世界也一樣會有現實的約束性和影響力。比如,一個人把覆蓋著雪的結冰的湖面誤當做陸地,那么在他的心理世界中,這就是陸地而非湖面,他的行為將表現的如同在雪地上而非湖面上一樣。
3.社會現實和心理現實
這些心理認知都是每個個體獨立完成的,但是在同一個文化系統的人,大家使用相同的文字,在相同的物理空間和社會關系中生存,會存在一些共同的心理現實。這部分相同的心理現實就是社會現實。
如何識別哪些心理現實是社會現實呢?
看流傳的廣度和深度,如果某個文化現象流傳了很久還在流傳,這肯定已經是社會現實了,比如春節過年回家、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經過千年的傳承,無數的中國人都認同了這個現象,這就是社會現實了。
4.不同的符號系統,不同的含義
我們中國人最大的節日是春節,美國人最大的節日可能就是圣誕節。
當我們用不同的文化系統去認識世界的時候,這個文化系統對不同節日的意義闡發是不同的,所以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也是不同的。
我們可以用物理學中的現象說明心理現實的這個特性。
例如,我們如果問“某個物體是不是在運動?”對于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這個物體有一種狀態,但是這個狀態是不是運動,則還需要先確定觀察者所在的參考系。如果觀察者所在的參考系和這個物體有相對運動,則這個觀察者會說,這個物體在運動,否則他就會說沒有運動。
運動存在與否是由物質本身和觀察者所在的參考系這兩個因素決定的。同樣的事件的意義也是由事件本身和解讀這個事件的符號系統決定的。
5.文化的社會心理一旦形成就自然發生
文化的社會心理一旦形成,在約定俗成的時間,就會用約定的儀式和道具,以集體潛意識的形式必然發生,不可抗拒,人會被自發的卷入進來。
比如春節,到了春節就要貼春聯,北方就要包餃子、團聚、初二走親戚拜年,只要使用中文這套符號體系的人都會被卷入進來。
當然,這個社會心理在執行的時候,并不是完全不變的,但是傳承的儀式和符號基本不變,完成儀式的道具卻一直在演化。
比如:春聯從最初的買紅紙,找人寫,到現在買現成的。餃子餡也從貧窮時候的純白菜粉條,進展到三鮮、肉的、蝦丸、香椿肉等等。走親戚的工具也由步行、自行車、升級為小汽車。送的禮物也從饅頭、包子到成箱的牛奶和煙酒。
二、符號化過程分析
上文簡述了符號化的意義和符號化形成的心理現實和社會現實的機理。下文我們開始深入分析我們人類的幾個符號化過程。
在諜戰片里經??吹?,交戰的雙方為了防止自己部隊內部的機密信息被敵方偵破,會對機密的信息進行加密傳輸。
- 將明文用密碼本一一對照著翻譯成秘文。這個過程叫編碼
- 當對方收到密文后,再對照著密碼本反向翻譯為明文。這個過程叫解碼。
- 編碼和解碼的過程隨著密碼學的發展,從最初人工編碼解碼,發展為用機械裝置編碼解碼最終發展到用計算機編碼解碼,這就是說編碼和解碼需要特定的設備。
對于人而言傳遞的信息本質都是編碼后的,不編碼無法留存更無法傳播。
下面將從人的五種感官依次從編碼解碼的角度分析。先說下結論:
我們身體的機能對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觸覺這五種感覺,既能夠編碼也能夠解碼,但是在程度上各有不同。
在五種感覺的編碼解碼過程中,我們每個人使用的密碼本并不完全相同,只有一部分是共享的,其余都是個性化的,也表示我們未必能完全的理解編碼人的意識。
1. 視覺
1) 視覺編碼
對于視覺編碼,我們能使用的道具主要有:身高、體型、四肢…,我們的肢體動作可以讓我們完成很多動作的編碼,我們只需要看奧運健兒們可以完成的體育項目就可知道,我們可以完成的視覺編碼有多么豐富了。
作為人類我們想改善我們的視覺編碼效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體育鍛煉了,無論是跑步、騎車、游泳,都可以改善人的形體,使我們視覺編碼的效果更好。
我們形體的編碼能力雖然已經很強了,但是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的更多。
我們需要描述自然風景、需要描述夢境、需要描述很多很多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和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視覺,此時我們身體的編碼能力肯定就不夠了,我們就會向大自然的其他地方望去。
比如我們發現:鳥類有美麗的羽毛,能編碼一些信息…
我們對其他食物的視覺編碼,除了使用其他動植物的標本、鳥類的羽毛等等,我們發現了更通用的工具- 雕塑、拍照、繪畫。
其中,雕塑編碼花費的時間更長,拍照只能拍已經存在的事物,只有繪畫不僅可以畫物理世界存在的,還可以畫想象的。我們可以用線條和顏色將我們想畫的東西畫下來,可以把我們通過肢體表達的肢體動作也畫到紙張上。
看似我們找到了一個通用的編碼方式,實際上這個方法還是有很高的門檻 -希望通過繪畫表現多層次的信息,難度比較大,需要專業的訓練。雖然計算機的出現,降低了這個難度,對于普通人還是有很高的門檻。
2) 編碼信息量
視覺的編碼信息量是最豐富的。舉個例子,一張蒙娜麗莎的微笑畫像,可以讓無數人解讀出很多的信息,圖像的信息豐富度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說的視覺繪畫實際包括了視頻的畫面,視頻的畫面本質是多張繪畫組成的。
3)視覺解碼
正常人只要可以看到某個畫面,就可以獲取畫面的直觀內容。但是要解讀出復雜的含義,需要特殊的訓練。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解碼的結果是一個很私人的體驗。但是總會有一些相同的要素能達成共識。
比如說紅燈停、綠燈行。只要看到紅燈,大家的解讀肯定是一致的。
如果我們希望做產品視覺符號的設計,肯定要找類似于紅綠燈這樣,大家有共識的符號。這需要我們到現實的世界中去觀察,到我們的文化中去尋找,如果某個符號大家解讀一致,可能就適合作為產品視覺符號的設計元素。
4)視覺編碼解碼的特點
- 在物理空間:從距離來看,看得比聽得遠。從速度來說,光速比音速快,
- 在互聯網空間,借助于移動設備:視覺和聽覺信息都可以互聯網上,以光速傳播了
- 在兩個空間上:從文化看,文字需要翻譯,圖形無國界。
2. 聽覺
1) 聽覺編碼
在物理世界中,存在著豐富的聲音,花鳥蟲、鳳聲、雨聲、雷聲。人的喉結的生理特征使得,人可以模仿大自然的很多很多的聲音,從人類的語言種類和詞語數量就可以想象,人的嘴巴可以發出多么豐富的聲音編碼。
由于聲音的編碼靠振動產生,所以對于人而言,聲音的編碼是最容易的。也正因此,說話溝通是我們最常用的溝通方式。
2)編碼信息量
聲音的編碼是線性的,編碼的信息量沒有上限,但是單位時間內可解碼的信息量比視覺要少的多。
3)聽覺解碼
聽覺的解碼包括旋律和歌詞,在不同的文化中旋律是不需要翻譯的。歌詞就是本民族的語言符號,是可以被改編的。
和視覺編碼一樣,聽覺編碼的解碼也是比較個性化的,所以只有找那些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旋律,才能被更多的人傳唱。
我們身邊熟悉的那些革命歌曲,幾乎都是改編自民謠的曲調,這也是他們得以傳唱的關鍵。宣傳家們懂得,不要自己去作曲,而是直接改編經歷過時間考驗的經典民謠。
4)聽覺編碼解碼的特點
對于人而言,聲音的編碼是最便捷的,聲音的傳播不僅可以傳還能播。視覺的編碼需要技巧,視覺信息的傳播需要載體(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載體就是手機,因為一直隨身攜帶,視覺的傳播效率也高了)。而聲音的編碼不需要太多技巧,聲音的傳播只需要傳唱即可。
所以我們看紅色電影,最耳熟能詳的《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跨過鴨綠江》《東方紅》這些內容,在以前沒有手機的情況下能迅速火遍大江南北,重要的就是每個人都能播,又能傳,傳播的效率極高。
3. 嗅覺符號和味覺符號
1) 嗅覺和味覺編碼
與視覺和聽覺不同,嗅覺和味覺的編碼依賴化學物質。比如:壞雞蛋味是硫化氫,醋味是乙酸,香煙味是煙堿,油漆味是甲苯。這些味道都是特定的化學物質才能發出的,所以這些的編碼是很難的。
我們最常見的可以對嗅覺和味覺編碼的地方就是廚房:食物經過烹飪就可以散發出不同的味道,這種編碼方式需要依賴食材。
最常見可以對嗅覺和味覺編碼的商品就是:香水
2)編碼信息量
編碼的信息量主要取決于化學物質的量。
3)嗅覺和味覺解碼
有的人吃美食能吃出層次來,能吃出道理來,這就是掌握了這個編碼系統?,F在網上十分流行的吃播,就可以在吃美食的同時將味道傳遞出來。普通人,可能只能說一句好吃還是不好吃了。
4)嗅覺和味覺編碼解碼的特點
嗅覺和味覺的體驗主要是用在產品上,因為在媒體廣告上是無法傳遞嗅覺和味覺的,嗅覺和味覺的獲取極度依賴產品。
比如老干媽就是老干媽的味兒,不是這個味兒顧客不認。有些酒店也是嗅覺營銷的先鋒,你走進任何一間房間,酒店的問題都是一致的。
看到李玫瑾老師講過一個場景也十分貼切,母親帶的小嬰兒,別人抱著的時候會大哭,其中有個原因就是因為味道不對,不是媽媽的味道。
4. 觸覺符號
1) 觸覺編碼
觸覺是需要用手去撫摸才能構建的,觸覺的構建依賴實體。例如圖書、衣服、汽車,這些觸覺體驗的構建,需要各種材料,各種工程學的組合才能獲得良好的觸覺體驗。
2)編碼信息量
編碼信息量,取決于物品的結構和復雜程度。
3)觸覺解碼
有的語言學家認為,觸覺才是人類的第一語言。當孩子發燒的時候,我們怎么判斷的呢,不是因為孩子表情痛苦、不是因為他在呻吟,而是因為用觸覺,用手在額頭上一摸,就知道發燒了。
看電子書,不如看紙質書,就是因為紙質書可以給到更多觸覺體驗。
女生逛商店,喜歡摸摸這個,摸摸那個,只有能摸摸才決定要不要買,有的商家拒絕觸摸,拒絕觸摸往往就是拒絕成交。
買車總要坐到車里,摸摸方向盤,摸摸真皮座椅,才能真喜歡上車子。
現在京東、小米、蘋果網絡銷售已經這么流行了,還是要在線下開那么多體驗店,就是因為只有給到客戶更多的更豐富的體驗,才能促成更多購買。
4)觸覺編碼解碼的特點
觸覺的編碼以來物理實體,編碼并不容易,觸覺解碼則是容易實現的。
5. 總結
1)整體而言解碼比編碼容易
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觸覺這五種感覺,整體而言都是解碼比編碼容易。
其中聽覺的編碼最容易實現,其次是視覺編碼,嗅覺和味覺依賴化學成分,觸覺依賴形體材料都不容易編碼。
聽覺編碼可以獨立完成,其余的編碼越難編碼越需要依賴與他人的協作才能完成。
2)視覺和聽覺可以被比特化,嗅覺、味覺、觸覺不可以
互聯網產生以后,視覺包括圖片和視頻,聽覺的聲音都已經被比特化了。借助于移動互聯網的協助,視覺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顯示,可以一眼看到千里之外,聽覺也突破了距離的限制。借助互聯網,視覺和聽覺的編碼信息都可以光速傳播。
嗅覺、味覺、觸覺由于嚴重依賴客觀世界的物質,無法被比特化,獲取這些感受本質上還要受限于人在物理空間的移動速度,受限于步行、自行車、汽車、高鐵、飛機的速度。
3)獲取的信息量,視覺的最大
獲取信息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序是:
視覺符號>聲音符號>觸覺符號>嗅覺和味覺符號
關聯閱讀:
拼積木,組思維:思考是如何進行的
參考資料:
【1】《潛意識》
【2】《意象對話 心理治療》
【3】《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
本文由 @我是產品張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