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中心型組織:“交心”才是底層交集
放低身段,不再妄想引導用戶;放下功利心,不只追逐賣貨,去搭建一個交互用戶的新界面。
2014年以來,隨著國內“互聯網思維”風起云涌,先知先覺的企業開始發現,用戶的需求已經變得千人千面。面對長尾分布、無限極致、快速迭代,自己的產品越來越不討用戶的喜歡。
倒逼之下,企業不得不再次高喊“用戶就是上帝”,但這與它們在工業經濟時代喊出的口號并沒有實質性區別,在行動上也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如果足夠幸運,個別企業也許會發現零星的“用戶需求盲點”并做出相應的產品調整。但是,如果總是依靠諸如以老板下基層體察用戶需求的偶然事件,企業依然不是符合互聯網時代商業邏輯的“用戶中心型組織”。
用戶中心型組織正解
什么是真正的用戶中心型組織?即指企業的所有活動全部基于用戶的需求而發起。用張瑞敏的話來說就是“任何不基于用戶交互而發起的生產都應該被叫停”。因為,沒有獲得用戶需求進行的盲目生產都可能變成庫存。而用任正非的話來說,就是企業應該致力于實現“端對端”的交付,即從用戶端獲得需求,再組織交付回到用戶端。
這樣的思路聽起來無比合理,但是一般企業都不會采納。傳統的企業們更喜歡由頂層來“設計”一個產品,再去想象這個產品會有什么樣的用戶。至于設計什么樣的產品,則來自企業擁有什么樣的資源。形象點說,手里有個錘子,就會把任何東西都想象成釘子。工業經濟思維的領導們在互聯網時代已經反復犯錯,讓人不禁懷疑我們過去深信的商業精英主義。
而用戶中心型組織有兩個特點:
- 其一,一線聽得見炮火;
- 其二,一線能夠指揮炮火。
這兩個特點在科層制中卻根本無法實現。真正的用戶中心型組織,決策權不在高層,而在能夠交互用戶的一線。如果企業真正面向用戶中心型組織轉型,一定需要打破科層制,這就是現實。
為什么改良行不通?
打破科層制的挑戰太大,大多企業仍然喜歡沿著科層制的邏輯去“改良”。于是,企業在科層制內設置了若干職能去挖掘用戶的真實需求,效果卻難以讓人滿意,在互聯網時代,這種低效交互方式甚至被逼得走投無路。
對于C端(個人)用戶,傳統的市場部一方面通過調研等方式來直接研究用戶,另一方面則通過控制分銷渠道,形成一體化關系,讓零售和流通來傳遞終端用戶的需求。但這類做法呈現出越來越大的問題——直接發放問卷和渠道反饋本身就有很強的預設感,并不能確保獲得真實需求。福特有句經典的名言:“如果我去問人們需要什么,他們會告訴我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馬?!毖韵轮猓眠@種方式根本不會發現人們對汽車的需求。
對于B端(企業)用戶,強勢的市場部(Marketing)負責交互用戶,形成一體化關系,輸出高質量的需求包,成為企業組織生產和服務的基礎。但現實情況是,銷售部(Sales)拖著市場部走,市場部變成了配合銷售部拿單的后勤部門。這種短視的做法,讓訂單完全基于一些超級銷售(Top Sales)。
用戶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極其脆弱,一旦超級銷售們離開,訂單自然也隨之離開。其實,市場部是修路的,銷售部是跑車的。路修得好,車技差點也沒問題;但路如果不好,再強的車技也無法發揮;即使勉強憑車技駕馭了路段,也是車手的本事,好車手不在了,一切又歸零。
退一步說,即使面對B端用戶的企業由強勢市場部主導交互用戶,也容易進入陷阱。中興通訊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手機生產廠商,進入該領域的時間長于當下不少主流手機品牌,但由于長期為運營商提供定制手機(集中采購帶來的誘惑),沒有直接面對終端用戶,造成了對于市場的感覺失靈。另一個例子是京東方,這個半導體顯示巨頭在技術上有絕對的優勢,也為諸多電子產品廠商提供元件,但它的尷尬之處在于很難引導廠商的需求,要維系一段合作,就只能跟著廠商走。因為C端的用戶需求一直在變,但這類企業的to B基因讓它們遠離了用戶,很難感知到這種變化。
因此,無論是to B還是to C的企業,如果依然“以我為主”去猜測用戶的需求,把用戶往自己的思維框架里面裝,那就根本無法獲得用戶真實的需求。那些被B端用戶隔離而不能接觸到終端的企業,失去C端市場的感覺,本質上也不是因為自己所在的位置(接觸不到C端用戶),而是因為更看重“賣貨”,而不是發現用戶需求。
搭建用戶交互的界面
那么,怎樣放低身段,不再妄想引導用戶;放下功利心,不只追逐賣貨,從而搭建出“交互用戶”的界面呢?
第一步,要成為用戶的粉絲(崇拜用戶)。
要認真去傾聽、觀察,而不是霸道地發問。當企業不具備接觸到真實用戶的條件時,一定不要采用所謂的“抽樣”,讓樣本在設定好的情境中扮演用戶。因為,無論如何設計,始終不能夠模擬出用戶的心態,得到的結果自然是錯誤的。
一個典型的場景是,企業喜歡問用戶:“如果這樣做你們會不會喜歡?”用戶往往會回答:“不錯呀?!钡坏浆F實中,他們會發現企業提供的東西根本沒有使用的場景。
筆者曾輔導一個做建筑互聯網的企業開發產品,它們希望建立一個幫助農民工找活、幫助建筑企業找人的平臺。進入工地調研時,它們問農民工(用戶):“如果有一款App可以幫助你們接活,就像滴滴打車一樣,你們愿意使用嗎?”農民工們當然回答“不錯呀。”但回到現實中,農民工們依然會通過線下的人際關系介紹工作,而且根本不愁接不到活。
此時,企業應該去尋找“用戶需求的痕跡”。例如,有的互聯網公司會在不告知測試用戶的情況下,讓他們使用Demo版的App,并進行攝像監控,以便發現哪些設計可能會誤導用戶。再如,雷神游戲本在產品設計之初曾經仔細閱讀分析了京東、天貓上對于同類產品的3萬多條用戶吐槽,從而發現了真實的用戶需求。
第二步,要成為用戶的朋友(和用戶同樣的人)。
普拉哈拉德在《消費者王朝》中提到,2000年之后企業的競爭力將來自消費者和消費者社區。這意味著,企業為了獲得用戶的真實需求,必須要建立社區,形成和用戶的一體化關系。此時,用戶變成了企業的資產,企業得以獲取用戶的終身價值。
其實,除非你是和用戶同樣的人,否則很難成為用戶的朋友。在雷神,真正去交互用戶、獲得需求的是三個“85后”,他們本來就是游戲迷,所以才能和游戲迷們用同樣的語境交流。
第三步,把自己變成用戶的一部分(與用戶打造共同體),也就是通過數據感知用戶需求的變化。
此時,用戶根本感覺不到有人在觀察自己,但他們的需求卻盡在企業掌握中。例如,當用戶使用電商App,就會有數據沉淀在平臺上,企業得以推斷其偏好,并推送相應的產品,用戶根本不用主動尋找。再如,賣設備的企業在產品上加載傳感器,當數據顯示某個產品明天會過期,備件今天就已經在路上了,用戶根本不用調貨,也不用提前備貨。
警惕交互的三類誤區
然而,用戶需求是無限的,但企業資源卻是有限的,如何調動企業資源最大程度地滿足用戶核心需求,就是一門學問。
需求的規模問題
有的用戶需求是真實的,但不是共同需求,或者說規模不足以支撐一個商業模式。所以,企業要警惕被部分用戶的需求所感染,想象出一片廣大的市場空間。無數的App都是這樣冒出來的。正確的做法是要做更大范圍內的用戶交互,參與交互的人越多,越能夠看出是否存在需求的“有效規?!?。
需求的等級問題
有的用戶需求雖然是共同的,但不是非有不可的。直觀一點說,這些需求是“癢點”而不是“痛點”。赫暢、馬佳佳能夠用“抖機靈”的方式把用戶逗樂,甚至形成全網傳播,但就是無法讓用戶持續購買,本質上也是因為撲向了“癢點”而不是“痛點”。
現實情況是,滿足“癢點”帶來的體驗感是邊際效用遞減,滿足“痛點”帶來的體驗感至少是邊際效用不變。黃太吉可以讓美女老板娘開奔馳車上門送煎餅果子,這讓用戶忍不住發微博。但是,如果第二次還是同樣的路數,用戶就會大失所望。所以,你必須想出更加出其不意的招數,但一個企業哪有這樣多的“機靈”來抖?與其投入這么多的心思來抖機靈,何不做出真正的好產品?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絕對是后者劃算。
實現需求的可能性問題
用戶的需求參差不齊,有的用戶需求標準很高,愿意支付高溢價;有的用戶需求標準很低,希望獲得低價格。表面上看,這是選擇做差異化還是低成本產品的問題,但現實往往更加復雜,鎖定哪類用戶需求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元決策。
傳統的S(Structure,結構)-C(Conduct,行為)-P(Performance,績效)范式,更多是從市場結構來分析企業應該如何選擇“賽道”,但其默認用戶需求相對標準化,并不能夠有效分解互聯網時代復雜的用戶需求,選擇到合適的“賽道”。所以,我認為選擇“賽道”的決策應該遵循以下步驟:
- 鎖定大方向——用戶存在何種共同需求+痛點?
- 盤點資源池——針對這個方向,能夠支付得起多少資源?
- ?搜索用戶群——支付的資源能夠滿足哪幾類細分用戶群?
- ?規劃“護城河”——對于每類可以捕獲的用戶群,利用可提供的資源進行配置,能夠筑起多寬的“護城河”(提供獨特體驗感以至無法被替代)?
- 選擇戰略極——考慮自身和競爭對手的因素,選擇具體哪一類用戶群,能夠形成戰略性的“增長極”,贏得最大的市場空間?
“交心”才是底層交集
最后,不妨回到最本質的問題——到底應不應該交互用戶?
自從喬布斯封神,很多人就開始在模仿的路上樂此不疲,他們信奉粗暴的“產品觀”——“用戶不懂產品,我才懂”。于是,“佯裝高冷,鄙視用戶”成為風潮,每個產品經理都希望能夠用神級產品來教育用戶、打臉用戶。
但是,喬布斯并非不重視用戶需求,而是在處理用戶需求時有自己的邏輯;并不是不交互用戶,而是把自己變成超級用戶。所謂超級用戶,就是把用戶的各項需求推向極致,以此為標準。比如,在審核內部的App時,三下點擊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將其刪除,這種苛刻讓蘋果的產品經理膽戰心驚。
喬布斯如此苛刻,就因為他是“無人區的領跑者”。一方面,他敢于進入無人區,有情懷去做一款顛覆性的產品;另一方面,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做一款有顛覆性的產品。后者是際遇,不能選擇;前者卻是執著,來自選擇,來自他的人生哲學。他是在用產品哲學尋找契合的用戶,如果這種哲學剛好具有時代的普適性,就會成為神級產品。
另一個例子是無印良品,簡約高冷,卻有諸多粉絲。這樣的產品不需要和用戶交互,用戶看到產品時會心一笑,它已經超越了功能本身,而且用戶覺得這個產品就是“懂自己”。這就是產品的人文情懷,這就是企業和用戶的“底層交集”。
模仿喬布斯的產品大神何其眾多,但又有幾個人真正有著一以貫之的人生哲學?當奉行功利主義的產品經理費盡心思揣摩用戶訴求時,他們永遠都會慢半拍。因為,他們總是在假裝成為目標用戶的朋友,總是在迎合,總是不得要義。所以他們永遠走不進用戶的心里。
#專欄作家#
穆勝,微信公眾號:穆勝事務所(ID:hrm-yu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名管理學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管理學博士,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創始人,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組織轉型研究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