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用戶訪談,需要了解一些提問技巧

1 評論 14959 瀏覽 47 收藏 8 分鐘

文章分享關于用戶訪談的一些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訪談是一項基本技能,在用戶研究的很多方法中都會用到。訪談似乎誰都會做——只要會聊天就行。但是正如Steve Portigal所說,正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跟人聊天的經驗,所以很容易將自己的習慣帶到訪談過程當中,培養訪談技巧才成為了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訪談是定性研究,我們在定性研究中往往更加在意內容的深度而不是樣本的數量。我們做訪談通常是為了:

  • 了解用戶的行為以及行為背后的含義;
  • 解釋數據反映的事實;
  • 利用得出的結論指導設計或產品方案。

每個訪談項目都必須做一個預訪談,就是訪談需求方。首先要清楚地了解這個調研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并且向需求方溝通清楚訪談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能力和局限。這個過程幫助我們確定訪談的關鍵目標。

下面我們會討論一下在訪談中應該如何提問以及一些訪談技巧。

如何提問題

在我的文章《如何設計問卷,才能收集到高質量的數據?》中談到了一些提問的技巧,主要用于避免引導用戶做出不符合實際或者難以解釋的回答,其中的大部分技巧對于訪談來說也同樣適用。而訪談作為一種“人與人”的對話,用戶的想法和困惑更容易被深入挖掘到,但同時,訪談員的存在也更可能會影響用戶的表達。所以訪談提問的其他技巧在于,如何盡量減少訪談員對用戶的影響。

清空大腦,保持中立。訪談員對要討論的問題會有自己的觀點和預設,這很正常。但是我們需要學會的是保持一顆開放的好奇心,不要帶著自己的觀點和預設去訪談用戶,要相信用戶的答案沒有對錯,避免自己的觀點影響到用戶。

詢問更加開放的問題。當我們不太清楚用戶關注什么事情,或者不太清楚哪些事情更加重要時,問更加開放性的問題?!澳憧梢愿嬖V我更多關于XXX的內容嗎?”像這樣的問題,我們并不明確指出想要了解的是什么,而是讓用戶自己決定想要講述哪方面內容。這樣可以避免引導話題,而用戶根據第一反應講述的內容往往能夠反映他們看重的是什么。

讓用戶回答關于自己的問題,不要讓他猜測別人的情況。用戶對別人的情況未必了解,因此我們得到的答案也未必可信。

不要在問題中包含暗示。由于是面對面交流,如果用戶能夠感受到某個回答是你所期待的,那么他更可能按照你期望的方式回答問題。

避免問是非題。實際情況可能比你提供的選項復雜的多,如果只問是和否,可能會對用戶造成引導,并且降低了用戶深入描述的可能性。

訪談技巧

訪談員不會在訪談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訪談提綱提問。在訪談的過程中很考驗訪談員的專業性,甚至可能出現一些令人窘迫的意外情況。

  • 要跟用戶建立友好關系,這是我們需要主動去做的事情。雖然在訪談過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技巧,但也要像一個朋友一樣,讓用戶喜歡與你的談話。
  • 不要害怕沉默。用戶也需要時間整理答案,他們可能在思考。保持提問并等待,甚至在用戶回答之后,還可以再沉默一會兒,看用戶是否有補充。
  • 不要強制用戶回答。如果你問了一個用戶不知道的問題,用戶可能會勉強給出一個答案。首先盡量避免問這類問題,如果需要問,就明確告訴用戶如果不太清楚可以不回答。
  • 在用戶回答后以自己理解的方式重復答案,可以避免對用戶的回答的誤解,也可能可以引發用戶進一步的解釋。
  • 如果有些問題不太容易理解,需要用例子說明,就需要先提出開放式問題,讓用戶給出初步答案后再給例子。這是為了避免一開始給出的例子影響了用戶的回答。
  • 在訪談的過程中可能發現用戶的矛盾之處,可能是行為與觀點的矛盾,也可能是觀點與觀點的矛盾,敏銳地發現這些情況,并提出來跟用戶討論,也許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知識。
  • 提下一個問題的時候,需要保持前后連貫。對用戶的上一個回答作出簡單的回應,說些承上啟下的引導語都可以。如果對上一個問題沒有回應就提出下一個問題,用戶會覺得自己的答案沒有被仔細聆聽。
  • 用學習的語氣而不是質詢的語氣詢問。如果想了解用戶是否明白某個概念,問“你知道這個是什么意思嗎?”會讓用戶覺得你在考驗他的知識;而如果用好奇的語氣問“這個是什么意思?”用戶會覺得你在請教,他會很愿意告訴你他所知道的。
  • 抑制自己表達的欲望。不要說太多自己的觀點和事跡,除非是通過適度地講述自我來鼓勵用戶表達;如果用戶在使用你們的產品時遇到了問題,也不要急著解答,可以等到訪談結束之后再解答。
  • 訪談有時可能會有不愉快的體驗,比如感到不愉快或者尷尬。這個時候一個專業的訪談員需要做的是,把訪談跟一般社交體驗區分開。即使一般情況下你會覺得不愉快,但是這是訪談,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個問題上,慢慢會讓情況有所好轉。

提問之外

訪談不是只能問問題。有些概念或者想法很難用語言描述,這時候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需要用戶講述自己的操作時,可以讓用戶進行演示或者模擬演示。在實際演示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更多細節。

需要讓用戶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給用戶一些工具。比如準備工具箱讓用戶直接拼接出模型,或者提供紙筆讓用戶畫出示意圖。

向用戶展示比較復雜的概念或模型時,可以使用視覺化的展示。比如故事板、實體模型、線框圖等,可以讓用戶獲得更加直觀的理解,也可以讓討論過程更加順暢。

 

本文由 @cyan_zhe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前面我調查客戶的喜好,兩個方案: 剛開始我僅描述方案內容,沒有任何多余的話,也是生怕誘導他們??墒前l現,電話里頭就算認真,資深客戶短短的時間內客戶還是無法考慮每個方案的優缺點。我發現這樣拿到的的數據肯定有問題。

    后面我加入了每個方案的優缺點說明,果然數據發生變化,不再是前面一邊倒的答案了。

    之前鄙人曾經接收過政府的電話輿論調查,他們真是一點主觀意見都不發表。有時候我確認他們一個問題的意思,他們說就讓我理解的意思回答。不給任何解答。

    到底哪個專業? 請調查經歷的伙伴講解。。。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