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品策劃:用研方法的實踐細節

1 評論 10612 瀏覽 70 收藏 11 分鐘

開展用戶研究工作時,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文章對此做了一些分享。

每次做用研我都有非常大的收獲,就好像發現了寶貝那樣興奮,在大公司一般有專門的用研部門,小公司可能需要產品經理親力親為。但無論如何,我都建議產品經理必須親自參與。據說史玉柱先生在做腦白金的時候,就經常跟大爺、大媽泡在一起。

比較常用的用研方法包括調查問卷、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等。產品經理可以根據自己遇到問題的類型進行選擇:

  • 調查問卷:有備選答案,但不確定;
  • 用戶訪談:不知道原因,需要用戶解答;
  • 可用性測試:表面上已經看不出問題,需要驗證。

    1.調查問卷

1.1 固定周期調研與具體任務調研

調查問卷按照周期,可以分為固定周期調研和針對具體任務的調查。固定周期調查可以半年一次,了解產品的核心數據變化,因為部分產品工作的業績很難從數據上反應出來,比如你優化了商品詳情頁參數選擇的交互方式,或者優化了個人中心首頁的布局,這些只是讓用戶使用起來更爽了,但是轉化率的變化可能并不明顯,這個時候就可以從用戶滿意度、產品凈推薦值反映出來。

還可以了解產品的核心問題,比如用戶為什么在我們的產品上購買?為什么不在我們的產品上購買?為什么在競爭對手的產品上購買?另外固定周期調研還有一個好處,因為是長期調研,就可以針對部分問題層層深入。針對具體任務的調研,可以幫你在沒有數據積累的情況下,快速收集用戶信息及反饋,比如要做一個新產品之前,可以通過調研驗證是否符合用戶需求。

1.2 線上調研與線下調研

按照調研方式,調查問卷還可以分為線上調研和線下調研。兩者在問卷設計上有一定的區別,比如線下調研用戶是用筆手寫,這個時候要盡量減少問答題的數量。這個時候線上調研就有明顯的優勢,不但填寫方便,現在還有很多線上問卷產品可以使用,可以設置不同的分支,根據用戶的回答跳轉到相應的問題,并提供了基本的結果統計功能。

線上調研雖然好處很多,但線下調研有時候也是不可替代的,當你要對特定區域做調研的時候,比如你要對深圳華強北商圈做調研,就可以選擇線下調研,線上反而容易造成用戶范圍擴大,導致結果不準確。

1.2.1 線上調研

1)職業分布要清晰易懂

“百度統計”的職業分布,是按行業來分,包括教育/學生、營銷/公關、IT、電信/網絡、政府/公共服務、金融/房產、農業/化工、建筑、能源/采礦、服務,這樣的劃分方式,行業區分比較清晰但崗位模糊。另外一種是按照崗位來分,包括在校學生、專業技術人員、普通職員、普通工人、企業管理者、政府/機關干部、個體經營者、自由職業者、暫無職業、退休,產品經理可以根據需求,制定一個用戶和自己都很清晰的方式。

2)問卷數量,多少是多???

調查問卷發布以后,大概要回收多少才能達到統計要求?圖3-1給出了一個參考工具,是GMI提供的樣本容量計算器。假設你的目標用戶群有一千萬,回收的有效問卷數量為5000份,那么就有95%的把握認為結果誤差在1.39%之間,如果你希望誤差在1%以內,那么需要的有效調查問卷數量為9595份。

圖3-1 樣本容量計算器(圖片來源:GMI)

1.2.2 線下調研

如果是調查用戶反饋,比如培訓過程中,老師會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聽課反饋,這種是對已有用戶的調研,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操作。但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尤其是針對新產品的調研,比如一些O2O的產品,難度就要大很多。

首先,你得先確認所在區域是否允許線下調研,因為一些商業區是不允許的;其次,如果你也被健身、瑜伽的推銷員騷擾過,那么怎么在短時間內跟陌生人建立信任?

根據經驗“產品經理”這個Title在這個時候還是很能忽悠人的(出道多年唯一覺得這四個字有點用的應該就在這個時候了,關鍵在于氣質好嗎),我一般會跟用戶說,我是某某網站的產品經理,調研的目的是什么,完成后會贈送什么獎品,另外最好找在休息區坐在那里休息的人,如果是走在路上形色匆忙的路人,你沖上去被拒的幾率還是很高的好嗎;最后,在用戶填表過程中,千萬別把時間就這么浪費了,順便詢問用戶一些基本問題,比如來這里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問卷完成后要標記好用戶的基本信息,以便后續查驗。

2.用戶訪談

2.1 電話訪談、網聊與面談

把用戶邀請到公司,在會議室深訪肯定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根據以往經驗,用戶放鴿子的情況比較嚴重,尤其是在周末,用戶經常突然有其他安排。如果是電話訪談,就需要控制好時間,畢竟不是情侶,沒有人喜歡跟你煲電話粥啦。如果跟用戶比較熟悉,網聊可能是相對比較好的替代方案,可能用戶會有一句沒一句持續時間比較長,但起碼針對同一個話題討論會比較充分。

2.2 準備工作要做足

雖然訪談話題的隨機性很強,經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制定個初略的流程分段就可以了,而是要明確在每個階段的問題列表,正式訪談之前,要先在內部模擬,把問題記熟并測試問題的有效性,正式訪談的時候,即使有個別問題忘記了也不要緊,如果把問題列表讀給用戶聽,就破壞了輕松交流的氛圍,少了很多意外收獲,當然我們也要控制話題范圍,別讓用戶給帶跑偏了。

2.3 不要妄下結論

這是初學者很容易犯的錯誤,剛聊了幾個用戶,就如獲至寶一般,心里想:原來是這樣??!就馬上開始準備行動了,但其實這才剛剛開始,別著急,多聊幾個再說,你的想法可能會完全不一樣。

3. 可用性測試

3.1 你的產品跟競品相比怎么樣?

可用性測試除了能幫你驗證新產品,對于現有產品,它還可以幫你跟競品對比,發現細節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質疑。比如以注冊流程為例,我們可以通過產品優化提高注冊轉化,但你的注冊流程跟競品相比如何?競品的轉化率是不知道的,并且流量結構也不同,用可用性測試做對比,雖然不夠嚴謹,但起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參考。

3.2 需要強大的心臟

用戶會用任何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去使用你的產品,尤其在沒做過可用性測試的情況下,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想找個地方大哭一場有木有?想把用戶暴打一頓有木有?哥做的那么辛苦你丫竟然不會用?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在測試過程中,要忍住不做任何引導性提示,只在用戶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做必要的說明,在全部結束之后再問為什么。

4.總結

用戶研究的內容一搜一大把,基本概念在這里就不贅述,本文僅從產品經理(而不是UE同學的角度,人人是很正經的產品媒體好么?呵~)及電商的角度,分享一些用研方法在實踐過程中,一些細節問題的思考。為了寫文章,把幾年前工作的資料都翻出來了,還好沒丟掉,落了不少灰,給曾經的自己點個贊。

 

作者:張旭東,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旭東愛折騰,努比亞手機商城產品經理,前華強旗艦店產品經理,FON樂隊吉他手。

本文由 @張旭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