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孤獨是一門好生意?

3 評論 6348 瀏覽 21 收藏 17 分鐘

解決孤獨,是一門億萬的生意。

在《百年孤獨》里,馬孔多被失眠席卷。 人們夜以繼日地不斷工作。雖然說的是失眠,但全書關鍵詞是孤獨:“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和合作,因為孤獨,而不得不承受來自命運和外界的種種不幸的歷程”,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未充分體會過愛,也從未學會愛。

馬孔多是虛構的,互聯網卻是真實存在的,在城市化的當下,孤獨卻成為了一種時疫癥。為什么互聯網發達的當下,人們卻越來越孤獨?

1.人人都孤獨的時代

社交網絡上曾經有一個很火的帖子:“為什么有些人開車到家后,會獨自坐在車中發呆?其中有一個回答是,“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在車上想靜靜,抽顆煙,這個軀體屬于自己?!边@個回答得到了12K點贊,438條評論。

在知乎上,關于孤獨的話題, 有111169人關注,與此相關的問題高達15223個。 “孤獨能毀掉一個人嗎?”,有7313個回答,最受歡迎的一個答案,有32000多個贊,3000多條回復?!澳闶裁磿r候最孤獨?”有高達27000多條回答,大多數是年輕人。其中一個知乎網友說:我坐在你左側,卻像隔著銀河。

在網易云音樂上,與孤獨主題有關的歌曲,多達1500首,專輯538張。而與開心有關的專輯只有154張。在豆瓣上,與孤獨相關的帖子高達 114頁,僅僅是百年孤獨這本書,就有超過 44307 條評論。

一時間,每個人似乎都變得孤獨。

年輕人孤獨,因為90后和父母不是兩代人,是兩個人種,他們還在按照上一代的生活方式來安排子女,但是年輕人已經變了,兩個族群變得水火不容。

中年人孤獨,每天醒來,他們都要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及各種責任和負擔的生活。張愛玲在《半生緣》里說,“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蔽⑿排笥讶Ω羧钗宓拿俺龈鞣N中年主題:“人到中年,職場半坡”、“人到中年,不如狗?!毙畔⒒簽E進一步加劇了中年的焦慮和孤獨。

老年人孤獨,因為這個喧囂和信息化的時代,注定是屬于年輕人。原有中國式家庭的溫情和長者的權威,已經被完全消解,剩下的是形式主義的流程和聚集,現在家庭飯桌上的主題不是親情,而是手機。

農村人孤獨,在中國原來的鄉村,原本靠人情和親情血緣維系的社會基本已經瓦解。大量的四五線農村人口開始朝著城市遷移。于是農村留下的更多是婦女老人兒童。中國有4000多萬留守老人,6000萬留守兒童,僅僅在2000年到2010年之間,自然村從360萬個減少到270萬個。 傳統意義上的農村正在瓦解和消亡。

城市人孤獨,隨著城市化加劇,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在整個進程中,無數被裹挾的人群,面臨著高房價和不確定的變化,正在變得惶恐不安、焦慮和孤獨。與農村的空巢老人對應的是,互聯網開始流行一個新的詞,空巢青年。指單身獨居、年齡在20歲-39歲、進入大城市打拼的年輕群體。截止去年年底,中國的空巢青年已經超過5000萬。其中,57.9%的人表示缺乏感情寄托, 41.9%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照顧和關愛。在英國,甚至專門設置了孤獨大臣這樣部長級別的崗位,專門關愛城市人群的精神狀態。

有錢人也孤獨,荔枝創始人賴奕龍說,在他朋友圈,有很多朋友,事業都發展的不錯,財富自由。這兩年,他們突然開始流行戶外、去戈壁徒步。每天每個人只帶著一百塊錢,徒步十天,一路像乞丐一樣。這么做,只是為了對錢重新恢復感覺。

人類歷史上,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是俄羅斯宇航員波利亞科夫,他在“和平”號空間站停留了438天。對他來說,在漫長太空飛行中讓人抓狂的,并不是美國專家認為的生理變化,而是孤獨感。在人類嘗試著探索火星時,波利亞科夫說:“如果安排我飛到火星,我必須得帶著我妻子一塊兒去,因為我需要有個人陪著我說話。

2.為什么人們越來越孤獨?

“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

  • 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
  • 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

用一位外國學者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后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边@是費孝通研究中國社會時做的論斷。盡管70多年過去了,這仍然是對中國當下社會最好的分析。整個社會雖然還是由鄉村和城市組成,但是有機的鄉村正在崩塌,而機械的城市正在蓬勃發展。

在費孝通看來,中國的社會鄉村性,維系的是像水波漣漪一樣的圈子文化,由自己到家人,親人到家族,外人,逐漸的向外擴散,但是,城市化進程,讓原來的人情和社交圈子被沖擊得七零八落。

進入到互聯網時代,網民又換成了一種圈層呈現出來。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賴奕龍創立過富士康工人用的藍領社交產品,又創立過一二線用戶歡迎的音頻產品荔枝。在他看來,中國互聯網產品和用戶是分圈層的。北上廣深是第一個圈層,這個圈層大概有7500萬人,大部分的互聯網產品都在這里邊,比如探探。第二個圈層,再往外一些,達到重要的省會,比如成都、杭州、南京等。這個圈層大概有3.5億人,產品代表是荔枝。第三個圈層,就是一些偏遠的省會,二三線城市,這個圈層粗略來算,大概有7億左右,比如微博。第四個圈層,就是農村用戶,覆蓋了一半人以上,比如快手。

在這些圈層中,用戶和產品都是流動的,很多農村的用戶,可能會來到城市工作,開始使用新的產品。而很多產品,隨著用戶權圈層的外擴,開始下沉。比如微博,2018年1月公布最新數據,滲透率和DAU雙增長,滲透率同比增長11.5%,DAU同比漲幅高達37.6%。之所以能保持活躍度,和它近年來產品朝三四線城市下沉有密切關系。而荔枝,從長期燒錢到2017年月收入過億,就是用戶從第一圈層延伸到了第二圈層。

在急速變化城市化進程中,很多年輕人,已經完全沒法適應或者回到原來的故鄉,又沒法完全在城市適應和沉淀下來。每個人都渴望交流,但在城市生活中,多數人埋頭關注手機,鄰居老死不相往來,人們的溝通大多在在社交網絡之上。

在湖南省博物館,掛著一幅黃永玉的畫,畫著幾只刺猬。大致意思就是說,現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隔得太遠會冷,隔得太近又不舒服。移動和互聯網的存在,讓原來的人類群體的聚會和分別都失去了原有的含義,和意義。當我們群體線下聚集的時候,大多時候我們在忙著處理微信等社交信息,這個時候我們社交是淺層而瑣碎的,而當我們線下分開時,我們又通過各種軟件一起溝通,這種弱連接降低了用戶對于分別和相聚的感受,整體上人情會變得漂浮和淺層。

美國心理學作者Maria稱,互聯網天然具有使人疏遠的屬性。對年輕人來說,社交媒體正在變成了一個時間和注意力的黑洞,它牢牢的把控了年輕人的全部生活。有超過20%的人每天查看微信50次以上,而他們的年齡基本都在25歲以下。有研究表明,相比起不使用社交網絡的人,使用者更自戀,孤獨感更強。包括微信朋友圈在內的社交軟件,使得人們只進行一種膚淺的,問候式社交。這種弱連接對于人們了解并沒有幫助,淺社交只會加重人們的孤獨感。

在童話故事里,住在富人隔壁的農夫家里,總是會傳出歡快的笑聲,但是真相是,和貧窮比起來,被社會和他人忽視會更加讓人焦慮和孤獨。在我們的文化里,我們一直在強調集體的存在,從來都是忽略了個人的存在感。但是,當展示個人的互聯網大門,一旦完全被打開時,很多人卻發現,關注自己的只有自己,像空氣一樣彌漫在他人的周圍,但是卻不被感知到,留給自己的只有孤獨。

“他人即地獄”,這句話來源于薩特著名的戲劇《禁閉》之中,文中描寫三個鬼魂進入地獄,出人意料的是,這里沒有酷刑和慘烈的折磨,大家關在一間密室里。每個人一切言行都在他人矚目下進行,但是誰也不能得到誰,誰也不能安寧,誰也不能退場。這樣的痛苦就是地獄的痛苦。你永遠在乎別人的看法,別人的看法同時在左右和改變自我的看法。在互聯網上,你發了朋友圈沒人點贊,拍了快手小視頻卻沒人看。這比不能說話更痛苦,更孤獨,你被他人和世界忽視了。

這讓我們進入了一個類似荒誕劇的分裂現實世界中,我們如此需要被人關注,又如此渴望獨立特行。于是各種的社交軟件被發掘出來,引爆微信的朋友圈,陌陌,探探,抖音,快手,火山。各種人為了展示自己,吸引他人的關注,不惜用獵奇乃至鋌而走險的方式。

3.那些專注孤獨的好生意

周國平在影響了一代人的著作,《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中說: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無聊是一顆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人間溫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慰藉孤獨的靈魂,正在成為一門億萬級別的生意。

據最新的消息,快手正在尋求新的一輪融資,目標10億美元左右。估值170億美元計算,相當于去年3月份30億美元估值的6倍??焓趾匣锶嗽饷髟诠_場合說,快手的大部分用戶來自二線以下的城市和農村,最高學歷低于高中,“他們拍的東西在都市精英看里看起來很LOW,但是他們并不在精英的判斷框架里?!?/p>

快手的用戶正是中國社會,一個清晰的折射。根據易觀智庫報告顯示??焓直绕鹌渌桃曨l產品,從內容上看三四線城市年輕人、農村用戶、中學生居多。這一類人群生活單調,生活節奏較慢而又沒有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同時,他們社會關注度低,與主流互聯網世界有些脫節。但人的天性就是希望能夠獲得關注??焓謩撌既怂奕A說,快手是鏡子,你通過鏡子看到你自己,也能看到別人??焓稚霞t人“搬磚小偉”,原本只是個搬磚的民工,在快手上紅了之后,開始享受著互聯網帶給他的豐厚回報。根據快手公布的官方數據,快手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億。

與快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專注解決一二線城市情感生活的荔枝,曾嘗試過社區電商,廣告銷售,但效果很不盡人意,公司一度面臨生存危機。在2016年底,上線語音直播,主打深夜時分的情感類節目。 “人都有孤獨的時候,人是一個矛盾體,本質上都很孤獨,但都渴求跟人有互動。但同時又排斥,跟太多人交往,每個人皆是這樣。這就是所謂心瘤?;ヂ摼W成了人們情感最好的載體?!痹谫囖三埧磥?,幫助人解決孤獨,就是最好的商業模式。

在荔枝上,最受用戶歡迎的,是情感、陪伴哄睡、二次元聲優等內容。根據最新數據,荔枝用戶93%為2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64%是女性,荔枝成為了一二線城市年輕女性情感陪伴的集中地。搖滾樂隊扭曲機器的貝斯手楊磊,在北京北新橋三條里一家烤串店,做了一檔名叫北京話事人的節目。開播近2年,單期播放量最高達到了160萬。不少粉絲把這家烤串店當成了追星的活動基地。 上線八個月后,語音直播就超過了廣告業務,現在月流水達1億,并實現持續盈利。

孤獨不能被消滅,但誰幫人減輕了孤獨,誰就能成就一門好生意。

#專欄作家#

南七道,微信公眾號:南七道,人人都是產品專欄作家。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幾個問題比較好奇,想和作者探討下,孤獨是這個時代獨有的特征,還是這個時代被互聯網加劇的特征表現呢?這個時代孤獨情緒產生的背后人性和焦慮產生的背后人性有沒有什么關聯?

    來自江蘇 回復
  2. 我覺得更貼切的是“空虛”

    來自河北 回復